大峪灌区的变迁

作者: 高长安2016年06月07日散文随笔

大峪灌区由三座水库组成,分别是大峪水库、许家沟水库和东沟水库。父亲从原武功水利学校毕业后,参与修建、管理这三座水库,见证了这三座水库的发展。他是首批建设者之一,作为技术人员,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者,因为他退休后被单位返聘了7年。他可以说是大峪灌区的活档案,关于各个水库从建设到后期的技术数据,都记在他的日记本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渐装入他的脑海中。

听父亲讲,大峪水库的修建几经波折,经过三上两下的曲折过程。那是一个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年代,集全县之力,几千人轮班倒地干,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但是大家不缺热情。山谷中,大家的吆喝声不停地回荡。几万人次用他们的双手,借助镢头、铁锹、铁钎、铁锤、铁铣、架子车等简单工具和少量机械化工具,依靠雷管、炸药,历时数年,终于将其修成。其工程量之大,有一点可以佐证,那就是为了修建水库,当时的长安县水利局专门为此建了一座化工厂,生产雷管、炸药,爆破山石。

从大峪水库建成开始,下游的人们不再担心夏秋的洪水之害,下游的群众开始大量种植水稻,大峪河两岸成为当时的水稻之乡。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每每收割前夕,远望稻田,一派金灿灿的丰收景象。夏日的晚上,每每走到稻田边,简直是蛙声一片。河水清澈,各类生物生长,我们小时候随便用手掬水或趴在水上喝。少陵塬上的土地也得以浇灌,粮食产量得到提高,对改变当年粮食缺乏的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少陵塬上的水位比以前有所升高,人畜饮水的矛盾也得以缓解。水库还配套建设了两座小型水电站,每年能发几个月的电,输入电网。所有的一切,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所以水库及其配套设施也成为附近群众争相观看的事物。

父亲讲,后来建许家沟水库和东沟水库时,由于黄土层深厚,机械化程度又比较高,相对而言,容易多了。

大峪灌区依然存在,但是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稻田少了,昔日的景象不再;过去已经变成历史,变成上年纪人的回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峪灌区焕发出新的青春。先是前些年向西安兴庆宫公园和西安护城河供水。如今,大峪灌区成为长安航天基地人工湖、曲江池南湖、大唐芙蓉园等人工水域的主要水源,而且定位为西安的重要景观水源地。

曾经跟父亲开玩笑,让他写写回忆录。父亲说不用了,他说他已经将自己记忆传给了单位的年轻人。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