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名人

作者: 华杉2016年04月21日散文随笔

近年,中国名人、名家之多,可谓叹为观止。

笔者案桌上放有名人辞典,八九种之多。就其专业范围内浏览了一遍,见其中不少同行名家属初次相识。恐已孤陋寡闻,便请教了同行的几位资深学者,他们也持同感。既是名家,连同行都不知其名,岂非咄咄怪事?

何谓名家,以学有专长而名为一家之谓也!名家的着名程度与其学术专长的水平成正比。古人之所以有名下无虚士之说。如无学术上的建事业上的成就,谁愿意心悦诚服地通过传抄称其家颂其名鼓其掌呢?因此,出名者,无须冠之以着名,反之,着名叠成山,也无异于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然而,今天情况则不同,印刷事业的发达,能使平庸无奇的无名小卒短期内成为一员名家。翻阅一下如今的名人辞典,入选者固然有学问卓着名闻社会的专家学者,但南郭之流也不乏其人,有只写了一篇通讯而入选为着名作家的,有只在刊物上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而被捧为着名经济学家的,等等。简言之,不少名家的帽子是人为地自己买来自己戴。如此名家的可信度便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了。

今日名家缘何这般多?因为某些人想出名。常言道,名与利是一对孪生子。有了名家的头衔,说话嗓子也大了,社会还不刮目相看?在单位里,还可凭藉名家的头衔,评职晋级、分房子加工资,比别人多一个硬件。正因为如此,一些人把名家的桂冠看得很重。《儒林外史》中的那个范进,想中举都想疯了,无非是因为当上了举人,就不再是一介寒士,而是身价百倍,官位金钱跟着来。现在,某些人之所以处心积虑地想当名家,不难从范进身上找到影子。

用经济学的观点说,供给在于需求。既然有人想当名家,于是产销一体化的名家文化公司便应运而生。形形色色的名人辞典,大都出自这类名家文化公司,只要付上千儿八百的,或包销十本二十本书的,便可入选成名。这类名家文化公司明明出于牟利,却还美其名曰褒掖人才。另一类名家文化公司,是无须顾客破财的,比如一些报刊杂志为了扩大自身影响,打开销路,专辟名家特稿等栏目,而在那里发表见解的并不是真正的名家,所说的也并无高明之处。而这些名家也并无半点不安,像真的一样当起了名人。

毛泽东诗云: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而今正值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时代,本当名家辈出。时代呼唤名家,社会需要名家。然而,名家是学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没有真才实学垫底的名家,仅为人作喷饭用,有何意思?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