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蓑衣 任风雨

作者: 江初昕2018年01月17日来源: 潮州日报散文随笔

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这首诗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原野上秀丽景象被多情的诗人描写得诗情画意,令人浮想翩翩。其中,我对于棕蓑衣的印象停留在儿时记忆中,至今仍旧依稀可辨。

用于制作蓑衣的材料就是棕上的棕片,棕树在我们当地农村随处可见,树形高大挺拔、树姿优美。在乡下农村里,棕树浑身都是宝,青翠的粽叶可以来绑粽子,也可以连柄一起砍下制作成扇子。而树干上的棕片用处就更多了,做成棕扫把、棕毛刷、拧成棕绳、绷棕板床等。在过去,还有专以棕毛为营生的手艺人,大家称之为“棕匠”。一般也只是在自己的家里,编制好各种棕制品,挑在肩膀上沿村叫卖。

制作一件棕蓑衣一般需要五到六斤棕片。先把棕片从树上割下,用铁刷刷洗棕尾,使棕片平顺,并清理干净附着的碎物,去掉杂质做防腐处理,然后置于柴火垛上晾干。之前,还要制作用来缝制蓑衣的棕绳。将一些细碎棕片集中起来,拿到一个齿耙上扯开,这一工序称之为抓棕。棕毛抓细以后,就可以用来拧绳了。拧绳的工具是一个“十”字形铁把子,中间长把上有勾。先勾住若干细棕毛,右手不停旋转起来,左手就势将细棕毛拨拢过来,旋转的棕绳把细棕毛缠了起来,就拧成了一股细绳子。这个过程是要娴熟的动作,左右手相互配合,才能拧出粗细均匀的绳子了。

在我读书那个村庄里,有个专门从事棕片加工的棕匠,特别是下半年,是收割棕片的季节,这个时节也特别忙碌。缠拇指粗的棕绳是用一部架子车,上面一排带勾铁钩,手把一摇,整个铁钩都转动。光棕绳就有粗细之分,细的棕绳可穿竹箩筐;粗的棕绳有拇指那么粗,可用于上山砍柴绑柴火。那时,只要有空,就跑到他家去看做棕毛的活计。记得这家有个叫泰伯的老棕匠,六十开外,精神矍铄,是制棕的一把好手。制棕最考验技术的就是编织棕蓑衣了。门前安放一张大台子,挑选棕片若干。编织蓑衣从领口开始,台子上放置一个倒扣的粗瓷大碗,各棕片串连起来,围着大碗沿口一圈,收拢之后,继而固定好,脱离碗口。再把圈沿扒开一道口子,这样,领口就做好了。接下来再将棕片一片接一片,各棕片错开,先用棕榈叶固定住,往下就结成菱形的花一样,自上而下织成斗篷的形状。固定好雏形之后,就可以用钢针穿细棕绳进行缝制。钢针有二十多公分长,一端尖头,另一端带勾,带勾可穿棕绳。只见泰伯一只手压住棕片,另一只手持钢针,缝制之前,将钢针在台上的碗里沾点菜油,以便于缝制轻松自如。棕片干结,容易滞针,因此,每次缝制的时候,台子上都要放一碟菜油,用于润滑。一件蓑衣一般要缝制五十多行,二百多个针脚。领口与衣襟用薄嫩棕片包边细缝,最后缀上系带和扣子,里面要光洁,外面要平整、美观,下摆的棕毛要让它自然垂悬,一件可遮风避雨的棕蓑衣就算制作完成。由于工艺异常繁琐,每个环节必须全为手工制作,且需要很长时间和娴熟的技巧,制作一件棕蓑衣需要三至四天时间。

棕蓑衣在过去农村算是一种雨具,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和箬笠相配,身着蓑衣,头戴箬笠,耕田插秧,荷锄挑担,是乡村一道最淳朴的风景。有了塑料薄膜之后,棕蓑衣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棕匠大多也改行了,制作棕蓑衣这门手艺渐渐失传了,留下依稀记忆在岁月深处,成为日后温馨回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