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浮生若梦

2011年09月18日来源: 网络文章情感日记

“如果有一天我不见了,那么我一定在西塘。”

这是西塘一家小店门口刊板上的一句话,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底被震动了一下,那种电流般的感觉直达内心,我忽然就发现我爱上了这个地方,在这个灯火辉煌的夜晚,在这个喧哗又安静的千年古镇。

是一场梦吧,一直期待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想象力不羁飞翔着,可以做你任何想做得事情,说你任何你想说的话,没有人会说你出格。在这里,个性就是生命,而我,第一次感受到如此鲜活的生命。

微雨,夜朦胧,南方的潮气浸润着青春而又躁动的生命,闷热的喧哗,热气氤氲了这个古镇,于是每个人的心都high起来。小桥流水,岸上人家,灯火几重,行走在路上,看长廊下透过来的明亮灯光,心,也亮了。花布衣裙,带着江南的花色,透漏出女人的妩媚,我穿上青底白花的长裙,看垂到脚底的棉布,忽然有些惊恐,有些伤感。手工编织的手链,带着青花石的神秘。闹市中一个头戴花饰身穿长裙的女子在静静地读书,那是带给人震撼的一种美感。小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在大红灯笼的照映下,一切都不真实了,它们太接近于我梦中的地方。现在想来,当时的游走,似乎都是一场华美的梦。

酒吧,无处不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歇斯底里的歌声唱响着青春的梦想失落,唱响着希望与绝望。弹吉他的忧郁男子,唱歌的狂野女孩,青石板道路在光与影的隧道里穿梭,被声与乐无限的拉长。我伸展双臂,去拥抱住这有些颓废的美艳,拥抱的却是微微细雨与一颗热血沸腾的心。

一家安静的书店,立于一群狂躁的酒吧中间。“天空之城”,让人想起久石让的钢琴曲《天空之城》,那样美好,那样让人回味。

安静的人们与精美的图书,墙上是行人留下的便利贴,贴着他们的梦想与旅途,花朵般美丽的吊灯低低的垂到桌面上,木质桌椅,一如这个古朴的小镇。一侧墙上满满的是明信片,一小格一小格,旁边即使白色漆刷的邮箱,可以寄给你远在别处的朋友,可以寄给多年后的自己,甚至,可以寄给自己的梦想。

我惊叹于它的创意,墙壁上贴着几个年轻女子的笑脸,也许是书店的几个创办者吧,笑得那样美好,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美丽的。我们的梦想,有时候被很多人实践着。心底深处的一个梦想,如果有可能,我多么想自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啊,以前小得时候希望做一个图书管理员,那样可以每天都能看书,而现在,我更希望能经营一家自己的书店,一家面向青春的书店,里面有我亲手写给大家的祝福,可以有个小小的舞台静静地弹着我不甚熟练的吉他,可以喝咖啡上网,可以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可以深陷于卡夫卡的阴郁,可以读村上春的《挪威的森林》,可以静静地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样有多好,这样有多好。

我,到底离自己的梦想有多远?也许很远吧,远的我如夸父逐日般道渴而死,化为邓林;也许又很近,就像从来没想过我会在这个时候来到西塘的我。

愈往里走,灯与声渐渐远了,是当地的住户在桥上乘凉,手摇蒲扇,他们望着我们来处的喧嚣与辉煌灯火,那一刻,他们是自豪还是麻木呢?是习惯于自己生活的地方?还是嘲笑远来寻找梦想的人们呢?

一米宽的小巷,仅容一人通过,无人,无灯,我们走进了沉睡中的西塘,这边的夜与那边的明是分隔的。我甚至有些害怕,怕有人突然出现。彭的一再坚持让我安心的向前走去,远远地终于在一线天中看到通红明亮的灯笼。我知道刚才的自己更明白了一些道理,原始的黑夜与人工的光明,我到底更加倾向于哪一个?生活干燥平庸一如现在的我,是否失去了生命中最原始的一些东西?

返回途中,“浮生若梦“四个字一直在脑际盘桓,我们的行走,我们的青春,在这里,浮生如梦,只为那最真实的生命。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