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西溪,君且留下

2011年10月17日来源: 网络文章散文随笔

一直以为梦里的水乡应该是周庄、同里这样的。但是,这些所谓的水乡已经被旅游、商业开发气息弄得已经不再像是水乡——这个人居范本的真实生态了。还好,还有你,西溪。

泛舟西溪,款款曲曲的水道,载着我们进入秋日的故事。秋阳刚好,无霜,没有呵气如雾,一切都是那么从容。水道边是不同的植被,有些许的柿子还挂在枝头,但已无那种闹猛的感觉了。那些还在枝头的柿子就像阅尽人间沧桑的风尘女子等待着原来的骚客的木然一瞥,然后真个身子“扑通”一声,跳入这静静的秋水中,喂饱一只癞头。

我们泛舟登临三个小渚,各有风情,总体上都是水乡的格局,但是不张扬,适合人居的。据陪同我们的容大的徐老师来讲,这以前就是一个村落,蒋家村。后来居民迁离了,把西溪开发成湿地公园了。我不知道这些原住民离开这些水岛是否住得惬意?像我的父亲,让他离开海岛,他是住不惯的。因为这片土地有着他们太多的情感了。

一千多年前,南宋皇帝赵构逃到杭州时,被这里“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美景迷住了,曾想在这里建皇城;后来他找到了凤凰山,于是说了一句“西溪且留下”。西溪就这样“留下”了一千多年,西溪的地名改为“留下”。真是绝妙的一个典故啊,路上丁正洋兄还和我探讨为何当地叫“留下”呢?

柿子味美,自然引得众人大快朵颐。然而,我并未吃一个,奈何胡书记热情也不成。因为我知道,像这个季节,主人当款待西湖大闸蟹,吃蟹决不能品柿。于是,当中午在环秀包厢看着一大盘螃蟹时,胡书记的脸上真如秋后的柿饼一般。但是她还是在众人的怂恿下,哆哆嗦嗦吃将起来,我知道她心里的纠结,姐你可要Hold住啊!我对小丁讲,胡书记如果昏将过去,你是要负责做人工呼吸的。小丁乐得满脸的络腮胡都如晒干的杭白菊经水泡了般,绽放了。这是后话了。

在西溪的一个三层古塔上,我放眼四周,把秋水伊人如西溪者尽收眼底。可惜小徐,背了这么好的一个相机,却少人为她拍照。塔上清风阵阵,塔下戏台锣鼓阵阵。蒋家祠堂的戏台上正表演着越剧,那是我打小就熟悉的声音。据说,这里还是越剧“北派”的首演地。只是我们去得不巧,等下塔到祠堂时,那些“戏子”们——全是华发老人,正在休息,或抽烟、或喝茶、还有吃面包的,只有一个在轻轻的拨动着阮琴的弦,清清脆脆,如青州司马耳中的大珠小珠,落入到我们的心中。

两位退休的老干部,都有着解放军战士的警卫,带着家属,蹒跚而来,老态龙钟。我想,老人家想当年或许应该也是一位人物的吧,但是我亦不知尔等为何许人?戏台上的老人,戏台下的老人。白发渔樵,英雄迟暮。哪种人生该是我们羡慕的?哪种人生又是我们的归属呢?在西溪的水中,这些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纷争了,上善若水,不如放下,到这里,且留下,留下。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