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想这样活着……

2012年04月26日来源: 网络文章心情随笔

4月10日——

归结过往,我向往的生活是那样的简单:一架书、一尾花、一段波澜不惊的恋情、一个愿意和我相守一生的人,早春野外踏青,仲夏漾舟湖畔,晚秋山涧听泉,寒冬观梅。

在这个物质为上的年岁,美好的事物总是那样的脆弱,尽管小心呵护,仍然备受风浪的打击。而我,只能选择把这些痴念幻化成不醒的梦,在梦里沉湎,在梦里渔舟唱晚,寻觅南山。

想想曾经和鱼同开得玩笑:若生在古代,他骑着高头大马,而自己却被他安排成村姑。其实,如若有一生的平静如水和远离喧嚣浮华,做村姑又如何。一直都喜欢古代女子在河边浣衣的情景,一江清澈春水,一抹绯红晚霞,一身玄白长裙,一景恬静黄昏。细细辨认,能瞧见女子额头沁出的汗珠以及通红的双手,天地寂静,只听得棒槌敲打衣服的声音,一声一声,婉转似天籁。

不求此生名利双收,大富大贵,只愿能寻一处净土,安守梦想。平平淡淡,我并不希望娶我的人,多么有钱、有名,只要他爱我、惜我,愿意和我一起守护我的梦就行。

毕竟,我们不是伟人,做不出一番让世人景仰的惊人事迹。作为平凡人,我们需要的是仅仅只是一所能遮风挡雨的屋以及日常的柴米油盐。

这些个单纯明澈的梦,我从16岁就开始想。一年年过去了,曾经以为自己能撇下,接受现实安排,可没成想,如今在梦里陷的更深了。

不能自拔时,心情就低沉到极点,不与人说一句话,惟想找一没有人的地方,看看天,看看流云,靠着苍穹的力量把所有玄想压下去,重新沉入心中。

自小,沉默自闭的性格就把我与外界隔开,在自己世界中,假想着这个世界的美好以及人心的善良。三岁时开始念唐诗,当我用稚气的声音背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妈说她当时特别开心。没有人知道,这些对于这样一个自小多病的女孩意味着什么?

儿时,在母亲的眼中,我并不是个聪颖的孩子。快两岁才学会走路,人生的第一步我迈得是那样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会跌碎这人间的美梦。之后便是冷嘲热讽,童年是我最不愿回想的角落。有时在想,如果不是那些阴影,或许我就不有这些忧伤,此后的害怕和深入骨髓的寂寞

一直都做不到释然,只能在梦境中一次次陶醉在美轮美奂的镜像当中,以为人心皆如美玉,通体无暇。不会说话,不愿敞开心扉,不想随随便便交朋友,世人皆忙碌,没有人会有兴趣注意到自己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情愫的,那么就自己为构筑一个梦想家园,以花为伴露为友,晨起诵书昏静走。

如果可以,我只想这样活着,廊下听雨,林中看月,松间弄琴,花坞读书,任岁月荏苒,光阴如梭,都不起半点哀怨和无奈

4月9日——

人间四月,杨柳依依。

我坐在草地上,看着一打一打的阳光,从指缝间漫过,映出一朵朵纯净无暇的花。

如果人心也能如此简单纯粹,没有一丝污点,或许就会少很多纷争,很多算计,很多流血和杀戮。可惜,在一日日的成长经历磨练下,人心变得复杂,变得认不清真假。

人间四月,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够放下功利、放下疲惫以及对他人的警戒,用一颗坦诚直白的心贴近彼此,贴近自然,共享造物主送给我们的大好春色。

安好,全世界!

4月8日——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出自《诗经。周南召南。汉广》

趴在教室的桌子上,看了一晚上的《诗经》。四字一句,抑扬顿挫,如此精炼的表达和直白的诉说,不由心生赞美!越看越喜欢,尽管有的字不认识,有的语句不明白意思,还是意犹未尽。

一直,看的书都是外国名着。对于中国古典作品,都望而生畏。我是个不喜欢读文言文的人,觉得麻烦,要真正理解一片古文着作,需要把它翻译成白话文。然后,习惯性的用现代人的思维理解古代人的心情。

现在,突然间明白,以前的想法是那样的可笑。其实,有的时候,那些个之乎者也的话本就不用翻译,读的多了,自然就能理解这些话语背后的含义。

古文的美在于精简,注重意境。

白话文的美在于通俗,重视理解。

难怪古时的士子们都需要饱读四书五经、系统的私塾教学以及刻苦专研,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而普通人却不能。基于此,我只能说,现在的语文教育最大的意义只是扫盲。

小学时,语文老师布置最多的作业就是把这本书所有的生字词抄写多少多少遍,或者挑出几篇课文回家去抄。

初中和高中的语文,大约是在背书或者永不休止的做卷子和参考书。

印象最深的是高中语文课本上那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当时特别喜欢这篇散文,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一处人间仙境。至今还记得它的结尾:“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后来发生的事是,老师说:与其花那么多的时间背一篇考试大纲中没有要求的文章,还不如好好看看前面那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个绝对会考。

我,哭笑不得。

对于文字的喜爱,一直和所授的语文教育无关。我的应试作文写的特别烂,基本上都是应付。

在文字的道路上,我是个迟到者。高中时才开始真正写文,那时写的诗现在看,觉得很可笑。所幸自己是坚持下来了,面对高考和复读的残酷、面对家人的质疑以及可也的冲撞,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南方有乔木,一直都在生长着。汉水有出游的女子,无法求得。汉水之广,无法潜行水中渡过。汉水之长,更不能划船渡过。

这四句诗描述的是一男子追慕一女子,但终不能如愿以偿。

爱情如此,梦想亦如此。苦苦执着,只希望有一天渡的过去,看彼岸花开,香溢天地。

4月6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此时此地,我在写着自己的生活。想让一切尘埃落定,过一段云淡风轻的日子。轻轻的说话,轻轻的走路,轻轻的翻书,我们的过往,再也不会起太多波澜。

透过窗子,能看见操场上永远泛绿的草坪,一队一队的国防生在认真的走着方阵,想起上次运动会那个戏剧化的场面:开幕式,我们被安排在东边坐台的南角落,唯一能看见的表演就是国旗班升旗。曾经认为国旗班的国防生能帅点,但仔细打量过后才发现相貌都是一般般,并不像传言那般。

之后的喧嚣,之后的比赛,之后的落幕,全都隐没进时光跑道中,再也找不见。

我是个喜欢安静的孩子,热闹对于我只能更添伤感。这样一场全校期盼的盛会,我却是能躲就躲,能不参与就参与。说我不热心参加学院活动,那就说吧,我没有一颗热爱集体的心,只想让自己活得舒坦点。

细细数来,从4月2日到4月15,我们仅仅只上四天课。三天清明假,三天运动会,四天周末假。而这仅有四天时间,我们总共只有9节课。剔除可去可不去的专外,还有七节课。不知道这算不算上帝开得一个善意的玩笑?好给我们一个堂而皇之挥霍青春的借口。

晚上做梦,梦到好多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我知道我想他们,怀念旧时光。也知道只需一个电话,便能放下牵挂。可自己却固执的选择了沉寂,一如既往的冷漠和高傲,把自己和其他人隔开。

懒得接听电话,懒得回复信息,很希望所有人都能忘记我,忘记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叫做“一梦”的女孩,写着自己的故事

我知道这样做会伤害很多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曾经开玩笑要“生死与共”的挚友们。请你们原谅一梦的自私,一梦的漠不关心,我只是想一个人,安静度日。

澄清一件事:或许有人会认为,一梦有男友了,所以不联系你们了。我只是想说,不是这样,男友再好,也代表不了所有。

自己也渴望会有很多人的爱,有很多人的关心。只是心里有一份无法摆脱的孤独,需要一个人细细的品。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或者再也不联系,请不要责怪一梦,要知道一梦爱你们,比自己的生命都爱。

素年锦时,青春泛滥,我只是需要一个人,踩着光阴的尾巴,让坚强更加坚强。如若疲惫,自会停下来,寻一方温暖的避风港,看世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歌一曲,请君理解。

4月5日——

我又荒废了自己的记忆,大把大把的空白,找不到东西来填充。

记得上次班会,班长说:要大家珍惜仅剩的大学时光。嗯,我掰着手指计算着距离毕业的日子,三个月后实习,五个月后开始找工作,八个月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十四月后毕业答辩以及拍毕业照,十五个月后就永远离开学校了……

接下来,我又会做什么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脑子里一大团一大团的想法,在静静的飘着,没有落地,也没有形状。

都说青春的最大骄傲在于可以去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天马行空谈笑风生以及经得起失败、挫折。可我的青春,却在小心谨慎的过着,生怕冲动久了,找不见平静,叛逆长了,寻不到脚下的路。

陌上的花越开越艳,越开越诱人。我在陌下贪婪的看着,仅仅是看着。

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翻来覆去都在想:我这一天都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事实上我的每一天都是百无聊赖的度过,有课就去上,听不听就是另外一回事。没课就在宿舍睡觉、看小说、上网、和室友玩……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堕落?对于越过越短的青春时光,我怀有深深的负罪感。

不再像大一刚来天天去上自习,因为发现在大学付出和得到不一定成正比;不再泡图书馆,那里一直都没有能够吸引我的东西;也不再晚上一个人出去散步,满载热闹的校园里寻不到静谧的居所;更不再把自己扯进一大堆没有意义的活动和琐事中,我的理由是:因为青春在流逝,我要寻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做下去。

可那件有意义的事情会是什么?

写一段别人不屑的文字,看一本薄薄的诗集,亦或好好钻研自己的专业课。我不懂,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为了生计吗?

我依然在感叹青春,越来越少的青春,我人生唯一的青春。

昨天问两个文友:写文字是为了什么?回答大同小异:为了表达心中那份喷薄欲出的情愫。

嗯,我是,一直都是。在写自己的文字,自己的生活。在这个用词语和单句组成世界里,我能够踏踏实实的生活,没有恐惧,没有自卑。我把忧伤嵌进文字,只是想过滤心情,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灿烂的笑,不带任何殇的笑。在这里,我能找到自己存在的痕迹,现实世界太大,也太过繁杂,日子久了,就会忘记是谁。

而我必须清楚自己是谁,因为我害怕。

青春不会循环,而我的恐惧却在一遍遍循环。找到了,失去了,熟悉了,陌生了,一点点消失在青春的洪流中央。

对于自己提到的问题,我的答案是:我的青春,用我单薄的文字来祭奠,它的笑、它的哭、它的乐、它的殇……诸多感叹与回忆,全都活在文字的记忆中。

我在,文字在,青春依旧在。

4月2日——

又是一年春正好,落英偏把心来扰。

校园里的花都开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每次走过时,都会驻足,仔细辨认它的名字,我能叫上名字的花不多,所以每次只能望着这些开的正美的花发呆。

一直都是个爱花之人,希望的生活里也有花的影子。我想有一个大大的花园,种上我喜欢的花朵,一朝一夕,耕耘灌溉。看着它们发芽、成长、开花、凋零……如烟岁月,也不过如此。

今天的风格外的大,坐在教室里的我听着它呜咽的声音,一阵心疼,我知道有很多花会落,或许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睁眼看看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季,就悄悄的落了。

楠楠开玩笑的问我:“是不是又想到葬花词了?”我笑了,以后不会再想这些忧伤的词调了。花有自己的宿命,它们绽放,它们繁衍,它们凋落,无非是万物法则。花之所以能在绽放时,博得人们的眼球,除了本身的娇艳,更多的在于盛开期短,一不留神这份独特的美就会溜走。要是花常开不败,赏,或者不赏,它一直都在那里,傲视群芳,那估计迟早有一天人们会厌烦。

所以,花的美,在于它会凋零,会死亡。千日的阳光沐浴、雨露浇灌以及养分供给,才换的几日的美艳绝伦,能不让人痴迷么?

你微微一笑,可倾城?说的是花,还是人?

春若要来,花若要开。我们做好一个旁观者,静静的看就好。

3月30日——

一个人,一条路。

这个黄昏,似乎长了些许。我甩开背后熙攘的人群,向东而行。

风正好,阳光正好。沉甸甸的心事堆积在身体的某处,压迫着神经向它靠近。好久了,没有这样想过事,走过路。

无论世界有多大,终究我还是我。而有的时候,我却望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发呆,想不明白:镜里的人与我有什么关系?仅仅只是一个影像吗?还是那里面的人才是真正的我,而我却是活在镜子里面的人。

他们告诉我,镜子的作用是让物体成像。没有物体,或者镜子碎了,就不会有镜中的世界。

却,原来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一场难以捉摸的梦,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青春奏响的箜篌,难觅知音。

越来越怕,有一天,会走丢自己,走丢世界。我承认,有那么一刻,真想放声哭出来,不是脆弱,无关恐惧。只是坚强了太久……

今天上课的时候,注意到实验二号楼的窗帘。咖啡色的慵懒,垂在半空,像极了晚会的帷幕,如果它被拉开,会不会有一群我们看不见的人群用一种异样的眼神观察我们的种种行为,用来取乐。台上,灯光音响,流光溢彩。台下,鼓掌欢呼,取笑嬉闹。

我们都是小丑,卖力的演出,只想获得一个肯定。殊不知看我们的演出的人却只把我们当作玩物,腻了,就会扔掉。然后会有新的小丑产生,周而复始,绵绵不绝。

在没有带书的情况下,我还是去上了专外课。两个班,60多个人,每次去上课的只有十来个。因为不考研,英语已经被我放弃,我不想把我大学仅剩的时间奉献给一个异国语言。

不知道为什么,专外老师的笑总让我觉得不舒服,而她每节课都保持着她特有的笑容,从始至终。

转过头,和后面的同学聊天。一群已经上大三的青年在聊着各自的高三亦或复读。原来,现在的我们最怀念的是那个时候,那个让我们哭、我们笑、我们痛苦、我们奋斗的岁月。经历的时候,不觉得它有怎样的魔力,怎样的魅惑。只有过去了,才发现曾经最好。

他们说:那个时候,我们知道自己的付出会有结果,知道自己有一个目标,知道自己每天的努力会让目标更近。

而,现在,我们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迷茫

有人考研,有人考公务员,有人出国,有人找工作,最后,我们彼此在仅剩的青春岁月里越来越远。

终归,我们都是孤独的。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终老。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