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描写动物的散文

2022/12/10散文诗歌

描写动物的散文(精选19篇)

我的素食之路

文/汪首学

我出生在一个家大口扩的农村家庭。可以说是从小就吃素。

试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两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要养活五六个孩子,不说吃肉,就是单纯养家糊口、纯素填饱肚又谈何容易!

何况,那时家里养的鸡、喂和猪,也不争气——那鸡,要等到夏季才能下蛋,而且要隔一两天才能下一个;那猪,总是光吃不长个儿老哼哼,不养到一年多休想出栏。要想吃点肉,只能等到春节杀年猪了。

而且,为了用钱,那蛋,要拿到街上换盐;那杀的猪,至多只能留下一半……

然而,我的身体并不因此长期吃素而腰弯、而服软——初中百米赛跑,我是亚军;全国统一高考时,我和众多的乡下食素族的同学,一口气步行了30余公里到襄阳考场应考,并且成为汪家的第一个大学生……

可是,1965年进城后,长期素食的我也习惯了吃肉。曾几何时,一个月半公斤的定量肉红烧后一餐就一扫而光。

而今,随着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国策的实行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大口扩的户没有了,三口之家的门普遍了。但每家每户食肉的量却成几何级数地增加了。

而且,现在的家禽、家畜也与时俱进。不仅鸡争气,那猪也不甘落伍——蛋鸡,一天要下两个蛋;肉鸡,一两个月不长3斤,也要长两斤半。那猪,更是你追我赶,抢着发展,争着长膘,不但猪仔一生下来就又肥又胖又光又亮,而且生长的速度也几乎一天一个样。不用几个月,便膘肥体壮,一个个胖得几乎挪不动脚、走不动路,等着宰杀……

当然,这不是它们的功劳,而是它们吃下的各种激素、注射的各种药物快速催化的结果!

与此同时,昔日冷清的医院虽经一扩再建,仍然人满为患,以致看病贵、治病难成为当今的大难题。

为了健康、为了养生,我的一些亲朋好友走向了素食之路;

为了信仰、为了利益众生,为了不杀生,包括我的儿女在内的另一些亲朋好友们明白了:众生不仅包括人,也包括通人性、懂人情、娱人心的各种鸡鸭鱼禽(兽)等动物。于是,纷纷离开了肉食人群。

为了环保,减少大量养殖牛羊猪鸡鸭等家禽、家畜对水源、草原等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和资源浪费,“绿色环保人士”和众多的百姓也开始走向了食素的道路。

人所共知,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有父母、有家族;同样,生为普通动物的家畜、家禽也有母亲、有兽族;人有人性人情人心,动物也有兽性兽情兽心;人懂报母恩,羊懂跪母情;人有复仇心,象有报仇护子行……

在此之前的日子里,特别是在我未接触黄庭禅这门学问之前,作为汉族的我也排斥吃素,认为吃素会影响营养的需求和身体的健康长寿,对儿子儿媳吃素,也持强烈的反感和抵制的态度。

而今,在亲朋好友的劝阻和影响下,回想到自己进城前20余年的健康的素食生活,我不仅明白了食肉对身体的危害、对动物生命的伤害,而且也知道品种多样的素食足可弥补因不吃肉食所欠缺的部分营养,还知道选择蔬菜时不买外形光、大、亮、美和整齐划一的品种及如何在吃食蔬菜时用水浸泡、清洗之类的方法去除比动物肉毒害小得多的农药的残留。

特别是当我看到不吃肉的大象依然强壮,素食的骏马依然驰骋,吃素的和尚依旧健康长寿,素食的诸多名人依然成就天下时,我不再抵制亲朋好友素食生活,我的“肉食营养丰富”的观念也改变了——人的生存不能建立在伤害他人和他族生命的基础之上,素食者依然保有智慧、健康和长寿。

于是,我也走向了吃素的道路。

而今,虽然我已进入“古来稀”之年,但仍保持着年轻的心态——无论是爬山登楼梯,还是步行骑车提重物,或是生食瓜果,或是进入梦乡的速度……内心都充满着与三四十岁年轻人比试的兴趣、勇气和力量。这与我青少年时食肉不多不无关系。

狗年说狗

文/杨丽松

金鸡已渐逝去,狗年来了!

大千世界里的动物中,狗,算很有灵性,很聪明的动物之一,仅次于猴子。和谐社会,很有必要人与动物也和睦共处。

(一)阿黄与老母鸡之故事

1996年元旦之际,我在普宁饲料厂任厂供销员一职,按例是现金交易,月初欠款,月底下乡收取货款。售后服务(兽医技术人员)走遍潮汕的养猪场,鸡、鸭的养殖场。那天早上司机未到8时就与我们几位驱车来到了揭西边远山区白肉鸭养殖场。养殖场门口一棵杨桃树一棵芒果树,其中一棵树用绳子绑着一条黄狗,另一棵树下养着一只老母鸡,它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长期相依为命,很有感情。这天母鸡因病死亡,场主与我们一起要把母鸡埋进深土,作无害化处理,那阿黄目送同伴,连续“喔、喔、喔”地叫着,并流下了悲伤之泪,见证了他们之间的情感。

(二)大黄买菜

场主的表兄姓黄,在揭西惠来交界处开一家“黄家武术拳馆”,专门教授拳打、脚踢的武术爱好者。门口有一狗称“大黄”,其实就是引进的警犬。冬日的一天早上,馆长对狗说,“大黄,今天早上去买东西。”说毕,在纸条上写上购买品种、数量,连同钞票一起放进一菜篮,挂在狗颈上。大黄听后,尾巴摇了摇去执行任务。不到半小时它把所有要购买的猪肉、猪骨及猪内脏,还有青菜都买齐回来了,笔者目睹此景连连称奇。回忆当年我父亲去公安局医警犬时,一般也需讲一些安抚狗的话,抚摸其头部,观其表情、精神状况,才可进行医治。

狗年谈狗,但愿大家狗年祥和、幸福、如意!

家有蟑螂

文/茨园

好像是因为有了周星驰,蟑螂也有了很好听的名字:“小强”。不过,有天晚上我家老婆肚子忽然饿了,起来“偷嘴儿”吃时,还是很粗俗地来声惊叫:“哎呀妈呀,蟑螂!”

家里有了蟑螂,这事儿还真不好意思跟人说。你想啊,我和我家老婆都是挺爱面子的人,家里卫生状况虽不上星级,却也是天天搞、月月搞、年年搞的。而在这样浓郁的卫生环境里,竟然出了这么丢面子的事儿,咋好意思跟人说呢?

打死了一只,打死了两只三只,竟发现这东西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奇强,打不绝杀不尽似的。为了彻底消灭它,我真的想了好多办法,比如用开水浇,用灭害灵喷,甚至还有组织有目的有纲领地动员了一家三口,在三室一厅里开展了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搬家式大扫除,但这东西依然有,而且还冷不丁钻出来刺刺溜溜在人前招摇。没办法,身为一家之主,我只好把杀戮它们当成日常事务中饶有兴趣的一部分而天天执行了。

我家儿子是极不喜欢我如此杀戮的。不过,他幼稚的天性中固有的善良部分在对待蟑螂的实际运用中,仅局限于让我活捉了它们,然后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由他眼巴巴地看,直到这些装在瓶里的生灵因缺氧而死。偶尔与“缺氧”无关的死亡,大概是被他灌入了水而淹死的。平心而论,对于好奇心大于一切的孩子来说,用“残忍”这字眼儿是不现实的。就我家儿子而言,他不止一次问过我“为什么要杀死它呢?”我的解释是:“因为它们是害虫,身上有病菌。”但单纯的解释,也让我家儿子有了单纯的概念:是害虫都是要杀的。于是,他经常会在见到某种动物时首先问我:“这是好动物还是坏动物啊?”听我解释罢“好”“坏”,他则再问:“是不是所有传染给人病菌的都是坏动物啊?”

这样的问题我家儿子问了我多次,不过,我还真不止一次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依此推理得出的问题。毕竟,生命行为往往是为了生存的。人也是动物,不同的是人相对于其他动物是强大的,当别的动物影响了人的生存环境时,人可以杀灭它们。这种杀生,表面上看是理性的,更多的则是人自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难怪乎有科幻电影中构思当一种动物比人类强大时,人类则是它们的猎杀对象。

夜静更深时,蟑螂在我家屋里刺刺溜溜蹿着,它们只是为了生存;我也常在夜静更深时刺刺溜溜蹿着,我却是为了无情扑灭一种生灵在我家燃起的生命“火焰”。

2049年的黔江

文/杨典

时光流逝,一转眼便是2049年了,黔江有了不小的变化。

树木郁郁葱葱,整个黔江浸在森林中,房前屋后,漫山遍野,四季鲜花盛开,窗前或路边,鸟儿歌声婉转,树枝间,猴群荡着欢快的秋千,小溪日夜弹着悠扬的琴声,黔江无忧无虑,十分美丽宜人。

看,交通工具也变了样——都是动物。原来,动物和昆虫会把幼虫和卵产在同一个地方,那儿叫水晶卵巢,人们在那里领取幼崽后,回家饲养,动物长大后,便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交通工具。

我们黔江的房子也与众不同,它们是用巨型农作物或植物,内部挖空后建成的,十分环保,挖空的植物不会腐烂,住再久也没事儿,我们的衣服也是由特别的不腐烂的叶子与花做成的,可随气温的变化调节衣服的温度,还十分漂亮呢。“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果然没错呀!人们的生活可真是丰衣足食呢。

人们生活在黔江,和自然和平共处,再也看不见漫天飞舞的白色垃圾,纷纷扬扬恼人的尘灰,这是大家的心愿,也是自然的心愿。

生活在黔江,人们放弃了无休止的开发和建设,这是多么伟大啊,正如书里所说:“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日死去之人苦苦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你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人类珍惜自然,自然也不会伤害人类,我真希望永远是这样,直到我们无尽的未来!

观鱼罗源湾

文/静雯庐主

家住海边。

海对于我们这些临海而居的人来说,确实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无论是海上日出、渔舟唱晚,还是潮起汐落、鸥飞鱼跃……这些在内地人看来雄阔美丽、变幻莫测的景观,却成为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景象。想想人家那么地羡慕海而我们却无动于衷,心生愧疚,真是辜负了海。

金秋时节,我们换个地方去看海。这地方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邻居——罗源。

宁德和罗源毗邻,以往都归宁德行署管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罗源划归为福州市管辖。虽然两地行政区域分开,但山水依然相连。陆地以飞鸾岭为界,北属宁德,南归罗源。原先来往都走险峻的飞鸾岭,后来,人们嫌翻山越岭耗时费力,便在岭下掏了个近四公里长的隧洞。从此,从宁德到罗源只需二十来分钟的车程。如果说陆域有飞鸾岭为界的话,那海域还真看不出什么明显的界线。一眼望去,都是蔚蓝色的海水,你能说哪是宁德哪是罗源?船来船往,舵手一分神,就可能跨界。能分辨的是地名,北为三都湾,南是罗源湾。湾是形声字,从水弯声,本义乃河水弯曲处,用在海水处同理。但不管什么湾,也不管怎么弯曲,都是同一片海域。

一拨人之所以兴冲冲到罗源看海,是因为在罗源湾畔新近崛起的一座滨海新城,它是世纪金源集团巨资打造的。项目占地面积574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680万平米,总投资额约200亿元。仅三年时间,一座集“大型城市中央公园、滨海古街、中小学校、大型购物中心、超五星级酒店、写字楼、海上休闲娱乐项目、高尚住宅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国际城市综合体,屹立在了罗源湾。

车行驶在滨海大道上,处处风景。一边是大船游弋的罗源湾海域,一边是高楼林立的罗源湾新城。面对大海和楼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房地产的一个术语:海景房。按照相关的解释,根据距离海滩的位置远近又分为“一线”、“二线”、“三线”海景房。“一线”海景房通常定位在距海300米以内、可以直接观海的房子;“二线”海景房通常定位在距海800米以内、5分钟以内走到海边的房子;800米开外的均可归为“三线”海景房。按照这个划分,这里所有的房子统统归为海景房,不同的是分“线”。海景房在当今无疑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卖点,但这个卖点除了环境美丽之外,交通便捷、教育优质、娱乐休闲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座综合体的新城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且不说几分钟即可到达的动车站,也不提福州三中、罗源实验小学在此设分校,我在售楼部的沙盘上和在现场的参观中,看到了沿滨海大道依次设立的168米海上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放映场、水上高尔夫练习场、游艇码头俱乐部、海上垂钓区等。更让我惊讶的是,让无数人纷至沓来的海洋世界,竟然就在罗源湾滨海新城。

一说及海洋世界,包括我,人们率先想到的是香港、大连、青岛甚至是台湾、澳大利亚、日本的海洋场馆。即使在福建,也有福州左海的海底世界先入为主。尽管这些海洋场馆规模有大小,品种有多少,但这个位于中国最大滨海城市综合体的海洋世界,规模和品类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罗源湾海洋世界把海搬上岸,是一座集科普、体验互动、观赏及水生哺乳动物表演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生态馆,也是福建省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与野生及濒危物种救助站。项目占地172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米,设有70多个海洋生物展示设施,展示海洋动物300多种、1万多尾,是亚洲地区规模超大、海洋物种展示丰富、展示功能设施齐全的综合场馆,分为浅海珊瑚礁区、儿童互动区、海洋科普区、梦幻水母宫区、大洋区、热带雨林区、两栖动物区、海洋剧场等八大功能区域。

在项目负责人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海洋世界。首先看到的是一群群的鱼在红树林下悠游。对于生长在海边的红树,我曾请教过专家,他给出这样的解释: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一些原本生长在陆地的有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后,经过极其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在潮间带生长的红树林。树欲静而鱼不止,色彩缤纷的鱼成群结队来回巡游,一副和谐的安详状。不同展示区模仿海底的不同地貌,洋盆、洞穴、火山岩、珊瑚礁……成为不同鱼类的宜居家园。海鳗像箭一样准确无误地射入洞穴中;神仙鱼在白色的海葵衬托下仙气飘飘;海龟四条有力的脚像划动的船桨,推动着厚实的身躯灵巧前行;彩色的珊瑚礁吸引着彩色的鱼,相映成趣;最安静的莫过于鲎,它们在浅水处一动不动,任游鱼在身边穿来穿去……这里就是我们最先看到的浅海珊瑚礁区。导游说,在珊瑚礁的环境中,鱼类最密集且最多样。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讲述“城市围墙”的红树林、珊瑚礁与城市两者生态链的保护理念,倡导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处。

紧挨着浅海珊瑚礁区的是儿童互动区。海洋世界吸引更多的是孩子,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部分是通过各类专题场馆来获得,比如动物园、植物园等。这个区主要展示的是富有趣味的书型展缸和儿童探险隧道。鲨鱼是这里的鱼种之一,玻璃钢构建的椭圆形探险隧道,可供孩子们与鲨鱼近距离安全接触。胆大的孩子独自通过隧道,还时不时把小脸贴在玻璃钢上,迎面对着鲨鱼的嘴;胆子小的,在爸爸的陪伴下,也怯生生地把手掌隔着玻璃贴着,诱惑着鲨鱼蠢蠢欲动……

在海洋科普区,摆放着各种海洋生物的标本,有海龟、鱼类、珊瑚等,其中的鲸鱼骨架标本最为醒目。这个区与其它区不同在于,是通过实物、文字和视频向人们介绍海洋品类繁多的各种生物。

灯光闪闪烁烁,给海洋世界带来了梦幻般的意境。当我们来到水母宫区时,水族箱里的各色水母在灯光的变幻中,五彩缤纷。水母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同时,它也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身体外形有的像一把透明伞;有的像一朵张开的蘑菇。还有的水母不单颜色多变,而且会在水中发出微弱的淡绿色或蓝紫色光芒,有的还带有彩虹般的光晕。为了让光感更为明显,这里添加了变化的灯光,时红时黄、时蓝时绿,使水母在灯光下脉络清晰可见。它们飘移着,扇动着轻盈柔曼的桃花扇,如雅士。

依依不舍地从仙境般的水母宫区走出,便到了神秘的热带雨林区,这个区和两栖动物区是国内乃至亚洲地区许多海洋馆所没有的。人们电视上看到的亚马逊丛林风光,在这里微缩地出现。那里的鱼种对我们来说,陌生、惊奇,有点印第安的味道。有小女子在招揽生意,吆喝着人们和鳄鱼合影。那条鳄鱼的嘴巴被胶带缠住,张不开口,但这种极其凶恶的食肉动物给人的印象确实不那么友好,没见谁愿意和它合影。但我还是用手触了它柔软的部位,有微热的体温。这里有条大型的淡水鱼隧道,数量众多的各种淡水鱼在我们的头上和身边来回游弋,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穿过淡水鱼隧道,接着要穿过的是海底隧道。这个隧道位于大洋区,人们透过圆形的窗口,可以看到以“二战”飞机、沉船为时代背景的布置。配以色彩斑斓、极具观赏性的大型海底隧道、惊险刺激的人鲨共舞表演及优雅多姿的美人鱼表演,为人们提供了梦幻唯美、惊心动魄的视觉盛宴。这个区展示的鲨鱼种类包括护士鲨、柠檬鲨、白鳍鲨等。而美人鱼展窗长15.5米,高达4.5米,是福建省最大的美人鱼展窗,在全国也排在了前列。

从海底浮出海面,走上陆地,我们看到的是两栖动物区。这里展示的两栖动物主要有鳄鱼、蜥蜴、树蛙、黄金蟒等近20多种。这些动物练就了一身水陆两用的功夫,枯水期耐得住干旱,丰水期受得了浸泡。而转瞬即逝的凌波微步和蒙混过关的隐身术,是它们自我保护的特技。它们在这个没有天敌、安享自得的环境里,成为了人们认知的一个活标本。而海豚表演剧场里,有海豚、海狮等海洋精灵们的精彩表演,我们去的不是时候,没能目睹精灵们的精彩表演。在听取讲解的同时,我回想起当年在香港的海洋公园看过的此类表演,那聪明伶俐的海豚、憨态可掬的海狮,让人忍俊不禁……

走出海洋世界,天空一片湛蓝。在我们的视野内,右边是气势恢宏、场面壮观的海上搏斗馆,据说它是国内首个大型水上高空竞技表演场。左边的梦幻魔都是国内超大的室内魔幻主题尖叫乐园,给人从梦幻到惊恐、从神奇到惊叫、大起大落的完美体验。

一个房地产项目竟然在设置中安排如此丰富、高端的娱乐休闲内容,不愧是大手笔所为。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升,对居住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吃喝拉撒,更多的是能够满足人们全方位需求的良好环境。娱乐,就是其中的一种需求。老话说,寓教于乐,就是让人们在娱乐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获得广博的知识。而罗源湾海洋世界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吸引着人们蜂拥而至。数以万计的人们羡慕这里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临海而居的愿望,也在心动中萌生。

家住海边,切不可辜负了海。

马戏团的老虎

文/刘启才

来了个走江湖的马戏团。

动物天性怕火,驯虎师却要老虎钻火圈来增加看头。毕竟训练有素,只见老虎轻轻一跃,顺利通过。可等到增加难度摆了两个火圈时,这只老虎怕了,它不肯钻。驯虎师用棍子拍打铁围栏,大声喝令,它竟先绕开第一个火圈,然后再跃起钻第二个火圈。如是再三。观众哈哈大笑。驯虎师有些尴尬,也有些着急。他嘴里训斥,手上用棍子击打老虎。老虎怕打,它往后退缩着,像个委屈的孩子。坐在我前排的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女孩看不下去了,在闹哄哄的观看现场,我分明听到她在说虐待动物。旁边的人,是妈妈吧,低声说了她什么,她却气愤地说:“老虎也是生命呀。”我很诧异孩子的天真。注意地看了一下她,脸色通红,看来是真气了。我有些好笑,孩子,这也算虐待动物,你是没看过真正的虐待动物呢。要把威振山林的猛兽驯化得如同家中温顺的猫,不知打过多少次哟。马戏是个古老的职业。有句话说得好,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成年人虽然对扭曲兽性的行为有时也有些看不惯,但看多了,就习惯了,心安理得,并且从中得到乐趣。

这只老虎,有时又显示出逼急了像要发虎威的样子,让驯虎师也有些紧张和害怕。但他壮着胆把铁围栏敲得山响,抢先在气势上压倒老虎。毕竟被人软硬兼施驯养了这么久,老虎屈服了,很不情愿地跳,终于跃过两个火圈,表演成功。

临近散场时,工作人员在表演场地中央抬来一张长条形桌子,用绳索把老虎捆绑在桌上,招徕观众骑在老虎身上照相,照一次20元。老虎嘴上套着个金属罩,颈上也捆着一条绳,它不好昂首,干脆垂眉低眼做一只温柔的睡虎。许多人上前骑在老虎背上,一手揪着老虎的后颈,一手扬着拳头,作武松打虎状。老虎躺着一动不动,任人摆布。

这哪像令人闻风丧胆的老虎,哪像不可一世的百兽之王?分明就像一只家猫,一只宠物。我不知道,老虎如果猛力挣(这会吓得骑在老虎身上摆造型的人魂飞魄散的),是否能挣脱绳索。也许原来也挣过,一次次,总没用,才变得明智不挣了,即使今天的绳索可能没原来的结实。

说实话,出于好奇,我也想去摸一下老虎的屁股,想去骑一下老虎,但毕竟还有一点羞惭之心未曾泯灭,不忍去。

我是一只螃蟹

文/陈铮

我是一只可爱的螃蟹,长着硬硬的壳,还有一双吓人的钳子,八条毛绒绒的腿,走起路来横行霸道,两只小眼睛从眼眶里突出,这样我更能找到食物,并远远地发现敌人,利于逃跑。

我最自豪的是拥有一双大钳子。只要被我夹住的猎物,无一逃跑。当有敌人靠近时,我会用大钳子把它们统统轰走。当然,当我碰到比我强大的对手时,我也只能逃之夭夭啦。

早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找吃的。我是杂食性动物,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为食。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我最喜欢螺蛳、小虾、小鱼了。瞧,前面一条小鱼,哈哈,你逃不了啦!被我抓住啦!今天,我可以饱餐一顿了!

江河湖海是我的家,我可以长时间呆在水里,也可以爬到岸上休息。其实呀,我还是喜欢比较凉快的地方,所以我更愿意呆在水里。我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和爸爸妈妈一样威武。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喜欢我吗?

小动物过马路

文/凡夫

一群小动物来到马路边,刚好红灯亮了,大家立即停了下来。

几只小羊伸长脖子朝左右望了望,见暂时没有车经过,互相做了个鬼脸,一窝蜂地跑了过去。

两个小猪见小羊都过去了,也跟在后面,快步穿过了马路。

小狗见大家都过去了,趁一辆车还没有驶到眼前的机会,也飞跑着到了对面。只有小兔子古利特还静静地站在马路边。

小猫笑他说:“你真胆小,还在这儿守什么呢?”“我们应该坚守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的好习惯。瞧,绿灯还没有亮呢!”古利特轻轻地说。

动物趣闻

文/郑其

化腐朽为神奇

粪便被人们认为是脏臭不堪的。有许多动物的粪便,却被当作药物治病。

蝙蝠被称作“夜明砂”;公鸡的粪名叫“白丁香”;兔子粪叫“望月砂”。化香夜蛾幼虫排出的粪便——虫茶,含有单宁和维生素,用开水冲泡,茶色碧绿,香味浓郁,不仅清凉去暑,提神解渴,而且能够助消化,止腹泻,对于牙龈出血、痔出血也有一定的疗效。

最珍贵的要算“龙涎香”了。它是海中动物抹香鲸的排泄物。刚排泄出来的“龙涎香”恶臭难闻,经一段时间后,逐渐转为清香,且越放越香。龙涎香与灵猫香、海狸香、麝香齐名,被称为世界上“四大奇香。”龙涎香不仅是一种珍贵的香料,同时又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药物,具有化痰、散结、利气、活血等功能。

此外,山区的猎人拾得虎粪焙干,可祛风湿;海边的渔民常将海燕的粪便收集起来,用来治疗疮毒。若被黄蜂蜇伤,用清水调蚯蚓粪便服用,可以消肿止痛;把狼粪晒干研成粉末,用黄酒调服,可医治疖肿、痈疔及冻疮。

贱如粪便是一种事实。粪土金贵也是一种事实——当然,要看是什么动物的粪便了。

特殊环境下练就的生命力

特殊的环境,可以造就出特殊的品格,练就特殊的生命力。

1936年,法国旅行家安让·里甫在千岛群岛上捡到几条僵硬的小鱼,准备煮熟来吃。谁知锅里的水快沸腾时,小鱼竟摆动尾巴在锅里游了起来,个中况味,类乎中国的一句谚语:“煮的鸭子飞走了”。

北极的黑鱼,在零下2°C的冰块中冻僵以后仍能自由活动;极地鸭,可以忍受零下110°C的低温。

美国阿拉斯加的金鹆鸟,鳘秋季飞往夏威夷群岛,到了春季飞回。途中,它们不吃不喝,竟能在海洋上空不停地飞行3000多公里。

蝎子,把它放进装有消毒砂的容器里,过9个月,它还活着,体重未见减轻;肺鱼休眠3、4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若要评选耐饿冠军,乌龟,它空着肚子可以活500多天;鳄鱼,可以700多天不吃东西;最厉害的得数大蜗牛,它居然可以离开食物和水活6年之久,桂冠非它莫属!

鸵鸟下蛋搞“集体化”

达尔文周游世界时,听南美的高桥人说,那里的鸵鸟集体造窝下蛋。达尔文惊奇地问:“怎么个集体法下蛋?”高桥人解释说,一只雌鸵鸟把蛋下到窝里后,即让另一只来下蛋;等到这个窝下满了10个蛋之后,便让一只雄鸵鸟来孵化,雌鸵鸟们又集体营造另一个巢,大家你一个我一个地把蛋下在这个巢里……

真的是这样奇特和有趣吗?达尔文通过仔细的观察证实了这个说法,并且作了科学的解释——这里温度高,如果自顾自地下蛋、孵化,下得早的蛋容易变坏,美洲鸵鸟以集体主义精神克服繁衍后代的困难,这是一种成功的“改革”,是生物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动性表现。

又岂能忽视集体的力量!

春天要做的事

文/詹华

过完了大年,我们才有心情去欣赏春天的景致。面对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色,是否有必要在春天里,为自己,也为这个春天做点什么?

选择一个可以看得到蓝天白云的晴日,或自己,或与他人去郊外踏青。整个冬天糗在城市的盒子里,很难见到一块看起来顺眼的天空。从城市到郊外去踏青,好比是为自己更换一次血液,去污排浊,令细胞重生,让思想升华,哪怕只是一杯茶的时间吐纳,心胸也会豁然开朗,精神也会怡然百倍。

在远离工业污染的山间或地头,采挖一些野菜,然后回到家里择完洗净,炸一碗肉酱或鸡蛋酱,定能吃出清新的只属于春天的味道。如果采挖的野菜足够多,可以包一顿野菜馅饺子或包子,那个味道,绝不是普通蔬菜可比的。之所以山珍与海味相提并论,想必这野菜之味早已被大众所认知与肯定。在春天,能吃上一顿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还是自己采挖的野菜,那况味,不单单是从味蕾反馈来的滋味那么简单。

在春天,我会动手做一只风筝。风筝的造型可以很简单,可以很复杂,形状由心情来定,大小由风力来托,只要不是做得很离谱,在春天那爽快的风中,应该都可以飞上天空。每个人从小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飞翔梦,让心去飞翔,也希望事业能飞黄腾达,或许都不及看着自己做的风筝,在无所欲求的天空中飞翔来得更自由。手中攥着线去操纵风筝,和被生活攥着线操纵自己,我更愿意接受的当然是前者,那种感觉会令我更加自在,更加释然。

借着清明扫墓上山时,我还要在山上栽上一棵树苗。植树造林,不该只是群体的行为,不是非得组团才能完成的事情。一个人的力量虽小,可架不住年复一年地去做一件事。从一棵树开始栽植,十年必成行,百年必成林,此乃惠及子孙,福祉国家的得益之举,我愿欣然为之。

人与树木、与植物的关系惺惺相惜,交往甚密,与动物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我还想养上一两只小动物。我的小心脏还是柔软的,只能经受得起与小动物的沟通互动。以前在农村时,开春都要养上一二十只鸡、鸭、鹅雏,经过一年生长,便可以产蛋或吃肉。可我这人感情过于慈悲,忍不下心看着那些自己养大的家禽沦为刀俎之物,于是后来,我只养些不能吃的、不便吃的,比如金鱼或小鸟。在春天养上一两只小动物,经过细心呵护,见证它们由小不点变成半大和成年的样子,无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它们能陪我一起玩耍,消除我很多独处无语时的落寞。

在春天,一定要为自己喜爱或敬爱的某个女人过一个节日。这个女人可能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也可能是其他人,总之,她在心中具有无人替代的重要。虽然这一年到头节日众多,围绕身边的异性不少,但能够与之日久生情,日日牵挂的女人又有几个?在春天里的某一天,不管它是不是妇女节,我仍要为亲爱的你过一个节日,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情,我们的世界,在每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都充满新绿,开满春花,并赋予我们无限瑰丽的憧憬。

狼是人类的朋友

文/李智一

狼,听到这个名字,你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凶残、冷酷”,甚至是“恶”的代名词,但如果说起狗呢?你会想到乖巧、忠诚。可是狗是由人驯养来的,它比自己的祖先——狼,少了一股勇猛,少了些“阳刚之气”。

狼的生命力及适应力极强,这点是我们人类不得不佩服的,从高山到平原,从大漠到海滩,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它们的足迹,狼能在零上、零下几十度的地方生存,并且到今都没有灭绝。狼很聪明,等级森严,它们如同战士一般训练有素,它们懂得紧密合作,共同分享。

它们也承负着维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它们是大自然的警察。狼因为饿极了,会捕食家禽家畜,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害兽,从而遭到了无情的虐杀。上个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牧民十分痛恨狼偷羊吃,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灭狼运动,牧民们用先进的双筒猎抢和训练有素的猎犬大肆捕杀。短短数年间,加拿大的牧区不见了狼的踪影,对于人类来说,这场“战争”取得了“圆满”成功。但对于狼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失败,也许它们会说:“嘿,你们把我们都杀了,是要用‘后悔’来补偿的。”“人狼之战”仅过了10年,便发生了灾难性的后果,有一种红毛兔,过去因有狼捕捉,数量受到了限制,而狼灭绝后,红毛兔迅速繁殖,大片大片的牧场遭到破坏,又因为红毛兔喜咬草根,牧场不仅遭破坏,还变成了荒漠,人们无论投毒、拉网、猎杀都无法制止,最后只得又“请狼入室”了……

在我国,60年前任何一个省都有狼的出现,可到了21世纪,只有几个省和自治区能见到狼的踪影,狼的数量及其领地都在缩小,再这样下去,我们就只能在有关动物的图书里看到狼了。

人类是会思考的高级动物,请尊重地球生物圈吧,正确地认识狼,珍爱狼,留住狼吧。

狮子狗

文/刘少宏

那一年,母亲买了一只宠物狗,是一只狮子狗,身体毛茸茸的,小腿短短的,甚是可爱。只是因为刚买回家,对我们感到很害怕,所以,经常躲在角落里,不愿出来“见面”。渐渐地狗和我们熟悉了。我整天喜欢有事无事地抱它,带它散步,帮它洗澡。那个时候上初中的我在学校寄宿,每周五才放假,而周日就得回去上课了,在家里的时间也不是特别多。所以,每次放假时,还没到家,它就是第一个出来迎接我的,这种感觉真好!在我眼里,它成了我家庭的一员,它给我带来乐趣,给我们家带来了欢声和笑语。

在之后的一次考试中,我考砸了,但我不敢和我母亲说,但又不敢瞒着母亲,所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母亲说。果不其然被母亲骂了,我一个人待在房间,偷偷地流泪。不久后它进来了。我泪盈盈地看着它。此刻很安静,我把心里话说给它听,它只是很安静地聆听着,它似乎听懂了我说的话。

因为它可爱,它的亲切,它的沉默,它愿意听我倾诉。

但是,这一次,它彻底的沉默了。无论怎样呼唤它,它都没有醒。这次,我哭了,我哭得很伤心。它吃了耗子药,我知道这是一个非法捕抓动物的组织特意为之。有人认为,动物与人类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情感的表达方式。所以我希望人类能够爱护动物,不要恶意捕杀动物。因为,有时,动物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

爱孩子·爱小动物

文/咿呀

我是特爱孩子的。

你可能会说,哪个妈妈会不爱孩子呢?但是,我爱孩子可能有点过了,连自己都变得有点孩子气了。

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时,我因有事要在清华大学待10天。我舍不得跟儿子分开这么久。再则想,去首府,去中国最高学府,对孩子来说是多好的长见识的机会。于是,我果断给儿子请了假,带他一同前往。在机场,别人不解,孩子怎么不用上学。我笑答,书本学习机会时时有,这种长见识学社会知识的机会太难得,让他在行万里路中进行另一种学习吧!当然,我把儿子的语文、数学课本都带上了,利用空闲时间辅导他,尽量与老师的教学同步。

在儿子五六岁时,突然非常羡慕别人有小弟弟小妹妹。回家后,他可怜巴巴地对我说:“妈妈,别人家都生了弟弟妹妹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生呢?我也要……”那几近哀求的语气,那盼望的眼神,让我感到心痛。我想如果孩子是想要个什么玩具,我一定要答应他,可是这个,我办不到,国家政策不允许啊!之后,儿子还提过很多次,每一次,都会刺痛我,我都为他独生子女的孤单而难过。

其实,这何尝不是我的一大愿望。我多么希望能再生个女儿,到老时有个贴心的人儿聊聊天。我多么希望儿子能有个亲兄弟姐妹,在困难时能有个说真心话的人,有个可以商量的人,有个倾心相助的人。

终于,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抓住青春的尾巴,在政策出台11个月后,顺利生下女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实现了儿子的愿望。

对女儿,那就更是疼爱有加了。每当女儿抱着我娇滴滴地说:“妈妈,我真的真的好爱你,我永远永远都不想离开你……”时,我的心都被融化了。

我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情,包括他们的小心思,去关爱他们,以致爱屋及乌。

我本对小动物很排斥,总担心这些小动物身上带有各种病菌,影响我们的健康。在超市、公交车、路上,我看到宠物就避得远远的。要是避之不及,有小狗擦到了我的裤子,或舔了我的鞋子,我不知有多厌恶。

可是,因为孩子,我也会爱小动物。

知道哪里有动物看,我都会想办法带孩子去看,一次两次三次都可以。并且每次去前都精心准备,带着食物去,跟孩子一起去喂小动物。

不仅看,还养。像乌龟、金鱼之类经常买回来装在一个小瓶内养着,给孩子们观赏,鸟也买过几次。我也经常在买泥鳅做菜时,挑出两条用玻璃瓶装着,给孩子们观赏。泥鳅最经得起折腾了,一般情况,养两个月都没问题。

一次,我在青年湖办事,看到一群小狗憨态可掬,喜欢的不得了,我马上想到,这么可爱的小狗,儿子肯定会喜欢,就买了一只带回家。

儿子自然是开心的,马上给小狗取了个名字叫Happy,每天逗着玩。

然而,这是一只土狗哩,不是宠物狗。我们又不会训练它。这只狗狗不会上卫生间拉粑粑,严重影响了家里的卫生。再者,我们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后,Happy怎么办?只能把它放在院子里闲逛。这小东西熟悉环境后,每天跑到院外盒饭店门口去捡肉骨头啃,脚上踩得脏兮兮的,回家又得给它擦洗。

我本不是勤快之人,只是孩子般看到小动物可爱就兴奋地要买回来,后续管理的事可不想干了。孩子他爸不时抱怨:“你们就知道买,买回家就不管了,喂食、清洗都是我的事。”

确实,养只小狗又脏又麻烦,最后不得不将它送去了乡下。儿子不舍,也很难过,他花了5角钱请一个同学给Happy画了一张像表示纪念。

儿子上初中时,有天我在菜场买菜看到有人卖兔子,那小兔子一身雪白的绒毛,竖着长长的耳朵,两只小眼睛像玻璃球一样明亮,忽闪忽闪的,怯生生的样子很是惹人怜爱。我又忍不住买了一对回家。

我将它们用一个白色大塑料桶装着,放到卫生间。过了几天后,这两只小东西竟然从桶里跳出来,在家里乱跑。我下班回家打开门,发现两只小兔到了大卧室。它们听到开门声也探着头往门口看,看到我后,脖子一缩往后退到了床底下躲起来,看上去似两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它们就好像是我们家的新成员,深得大家的喜欢。儿子更是每次放学回家都得先逗逗兔子。

为了养这两只小兔,孩子他爸每天要清洗他们的窝和卫生间,我每天下班后,也要到周边去扯野菜喂它们,可是野菜太少,根本不够它们吃。好在住我们对门的周爷爷种了几块地,他每天从地里回时就会带回一把菜,或是一把红薯藤放在我们家门口,后来挖红薯了,他又送来一桶红薯。两只兔子的粮食终于不成问题了。

春天来了,淡黄色绒毛的小鸭“嘎嘎”地叫着,一摇一摆的,多可爱呀!我果断买了两只送女儿。女儿看到小鸭子特别开心,但她却是十足小公主的斯文样,根本不敢去摸,只是在一旁拍着小手乐。我鼓励她去抚摸一下时,她鼓起勇气也只是在小鸭的背上做个样子碰一下,有时不小心触到三两根羽毛,挠得她的手心痒痒的,便惊叫着赶紧退开。我们用个纸箱将小鸭子装好带到草地上去玩,给它们喂食,可是在小朋友们的追逐逗乐之下,它们吃不了两口又被吓跑了。

接下来,我准备养蚕了。我想着,女儿看到圆滚滚挪动着的蚕宝宝该是多么地高兴啊!

在育袋里成长

文/兰草ygl

澳大利亚独特的与世隔绝的环境对这片南半球大陆的动物进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治热带大草原的有袋类动物迄今为止是最世界有名的动物。不仅有袖珍型夜间活动的跳鼠鼠和长着兔子般耳朵的小袋鼠啮齿类动物,还有高大的红袋鼠和地下生活的代熊。它们产下胎状的幼子,发育并未完全,要在代内寻求庇护直到可以独立行走为止。

沙地袋鼹是一种有袋袋鼠,它的幼仔养在养育袋内,但幼仔离开养育袋后如何存活的,至今还是个迷。

澳大利亚有大量的食草动物,名信片上可爱的野生动物形象考拉常常被人们误为是熊,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奇特的食草类有袋动物而已。考拉习惯仰躺在桉树叉上睡觉,所以很容易被想得到皮毛猎人当成猎物。20世纪20年代政府采取了禁止泛捕泛杀考拉的紧急措施,才使这种有袋动物得以保护。

袋熊是澳大利亚本土动物中特别受欢迎的有袋动物,它出生时只有果冻糖那么大,大约1克重,在母袋熊的袋中长大。它们毛茸茸的憨头憨脑的模样实在令人喜爱。桉树在澳洲的树木中最长见,有的独立在草原,有的成片成林,白色的树杆相缠着,空气中弥漫着清香。袋熊的主要食物是高纤维低能量的桉树的叶、根和树皮。它们各据着一棵桉树,安安稳稳地坐在树杈上,有汁有味地嚼着桉树叶,两只小眼睛与目不转睛地与你对视,一副天真和淡然的样子。仿佛是静止不动地被镶嵌在桉树上。据说桉树叶含有麻醉剂,袋熊整天嚼食桉树叶,便每天昏昏欲睡每天18、19个小时。把家安在用自己强有力的爪子在树墩和原木下挖出的地洞里,寿命只有10多年的时间。

大袋鼠、负鼠和小袋鼠是澳大利亚闻名遐迩的有袋动物。在世界许多地方虽然科学家发现了有袋类动物化石,但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机会看到大群沿袭有自身习性的有袋动物。据说在人类还没有到达之前,袋是这里的主人了。在澳洲的原野和丛林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矫健活泼的影子。在布里斯班的一个牧场,我们参观了被驯养得十分温顺的袋鼠。这里的袋鼠可以任人抚摸和拍照。袋鼠用四足行走的姿态有如乞丐匍匐在地向人乞讨,站起来有一人之高,它们前腿短小无力,似乎有些退化,后腿发达,尾巴又粗又长,奔跑时主要靠后腿和尾巴弹地跳跃。当它们遇到对手发起攻击时,四肢和尾巴都可以抵挡,那姿态有点像竞技场上的散打。牧场里的袋鼠早已失去了其自然野性,不慌不忙地吃着游客撒下的食物。

袋鼠在白人及高级农业技术到来之前,因气候和环境的关系袋鼠群数量受到很大制约,草木丰茂使得袋鼠的数量随之增加,开始同牛、羊争食,很多农民便想方设法把袋鼠阻拦在圈外。但这无济于事,因为大袋鼠会跳进栅栏。后来采取向专业射手颁发许可证的办法,以筛减这种动物,大批袋鼠肉成了美餐。在礼品店里经常可见一张张经过加工大大小小的袋鼠皮,价格40至100多澳元不等。鼠袋鼠皮颜色有棕色和灰色,有四肢和尾巴而无头,据说是专业射手以头胪来量化捕杀的数量。这种说法没要经过考证。还有很多用袋鼠皮毛做成的衣服和帽子、手套及各种礼品。

村庄的动物歌手

文/杨明安

在村庄这方辽阔的舞台上,有众多动物歌手,身怀绝技,独具特色。它们的联袂演出,堪称精彩纷呈的音乐盛典,让人不由感叹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雄鸡一唱天下白。引颈高歌的公鸡,声音嘹亮,能穿透漆黑的夜色和香甜的梦境,唤醒天与地,唤醒沉睡的人们。公鸡是村庄里最勤劳的歌手,从登上舞台的那天起,它每天都要起早摸黑,风雨无阻。公鸡是公认的动物界“劳动模范”,只要生命不息,它的歌唱就不会停止。公鸡头戴皇冠,穿着时尚,姿态优美,动作潇洒,非常注重个人形象和舞台效果。鉴于公鸡一生“德艺双馨”的表现,应该向它颁发“村庄最具影响力歌手奖”。

“喜鹊叫喳喳,喜事来到家。”喜鹊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它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村里的人们举办婚礼时,最乐于用剪纸“鹊登枝头”装饰新房。喜鹊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诗词和对联中,“喜鹊登梅”是中国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在民间传说里,每年七夕,人间所有喜鹊会飞上天河,搭起一座鹊桥,引分离的牛郎和织女相会。“鹊桥”因此成为男女情缘的象征。喜鹊人缘好、口碑好,“村庄最受欢迎歌手奖”,它当之无愧。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布谷的鸣叫声抑扬顿挫,余音袅绕,意蕴深远。布谷不仅有优美动听的歌喉,而且知农时、晓耕种,是农民最贴心的朋友和村庄最真诚的歌者。布谷有许多美丽的名字:子规、杜鹃、杜宇、望帝等等,这其中隐含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布谷声中,农人听到的是农事,孩童听到的是快乐,情人听到的是相思,游子听到的是乡愁……布谷的演唱清丽深情,极具感染力,理应获得“村庄最佳演唱歌手奖”。

青蛙是村庄里的绿色精灵,更是实力派歌手。烟花三月,蛙声如弦,飘逸轻灵,温情湿润。盛夏时节,蛙鸣如鼓,铿锵有力,激情四射。青蛙的歌唱,是对风调雨顺的祈祷,是对五谷丰登的向往。青蛙是真正的麦田守望者,它尽情演唱的,是激昂的生命之歌,是纯美的大地之歌。青蛙的歌声带着泥香和稻香,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村庄最佳民歌演绎奖”非它莫属。

没有狗的村庄,不能称为真正的村庄。狗或许不懂春去秋来,不懂日月流年,它竭尽一生坚持的,就是守护村庄的安全。狗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十分忠实敬业。狗的歌声粗犷豪放,简洁明了,算不上悦耳动听,却给大家带来了安祥和静谧。明月临窗,犬吠入耳,好梦才会香甜,好人才会平安。鉴于狗在舞台上的出色表现,特向它颁发“村庄最原生态演唱奖”。

蟋蟀是村庄里的流浪歌手,它有时悠然地坐在草丛,有时谦虚地站在屋檐,有时羞涩地躺在墙角,有时胆怯地趴在床下。当万籁俱寂,蟋蟀才轻轻地弹唱出天籁之音。它的歌声里,有淡淡的怅惘和忧伤,很能打动“知音”。蟋蟀的曲风单一,粉丝较少,但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就向它颁发“村庄最具潜力歌手奖”吧。

那些深居乡野的动物歌手,是村庄不可或缺的成员,正是它们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唱响了乡村生活的幸福之音,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声。如果按照它们的特长和贡献,我们应该颁发出更多的奖项,以表谢意和敬意。

古化石素描

文/邓仲祥

(1)

封闭了上千万年的传说,被发现;

大自然铸造的奇迹,上千万年后世人惊叹;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顿时成为神奇的热土,关注的焦点。

(2)

巨大的山体,遗存着远古历史的沉积,那么清晰可辨;

黄土层厚重的积尘,堆压着沉淀的记忆;

用宽容包裹着不朽的记录,尽情谱写下原始的梦幻。

翻开积淀于泥沙中的历史,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远古的窗口,与远古面对面真诚对谈。

上万具各类动物化石,有遮天蔽日的气势,挟着万钧雷霆,从遥远的年代,向我们呼啸奔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挣揣了上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

如今,戛然而止,凝固成一具具化石,让人参观。

丰富的化石标本,铸造了今日气吞万千的构思。

(3)

两座巨大的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收拼起撒落于黄土层中的历史。

于是,一个完整的远古历史,被复原:

三千万年前的巨犀动物群;

两千万年前的陆龟类动物群;

一千三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

一千万年前的三趾马动物群;

二百万年前的真马动物群。

不同时期的哺乳动物,埋藏于不同的沉积层,可谓是世界之谜。

(4)

透过一个个凝然的头颅;

透过一具具巨大的形体;

我看见了大自然日月精华的塑造,永远凝固成远古不变的梦。

(5)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撑起了一片化石的蓝天;

撑起了世纪的风雨,夏日的秋月;

撑起了满天星汉灿烂的星光;

也撑起了一片遥远的宁静和深沉的思考。

冬山睡

文/苦茶

一座山,到了冬天,就好像一个人到了中年,喧嚣和躁动退去,从内到外安静下来。那种安静,却是有底气、有蓄积的安静,带着一点丰实的暗示。

山上的树木,除倔脾气的松柏还沉沉绿着,睡眼惺忪,其余干脆都脱巴脱巴,光溜溜裹进了寒风。它们的枝枝叶叶,落在树下,混成一家子,被风撵着跑,一直跑到有遮挡的地方,停下来聚成了堆儿。那个地方,就看到像受亲娘呵护的孩子,穿着厚厚的草叶的棉衣。有的地方,山势凌厉、崚嶒,草叶爬不上去,就裸露着山石和不知什么动物的巢穴。

山,在这个时候,硬朗,骨感,清瘦,真实,像一个有所坚持的人,在时光里,抬着他磊落清明的额。

古人有冬山如睡之说,那么,睡着的山,该是一个男人,入定的高僧似的。他的周遭有轻轻浅浅的热闹,胸怀里有高高远远的禅意。

寒是寒的,清是清的,却并不寂寞。睡山的怀抱里,有一些梦一样的小场景。

麻雀,落在丫杈上,总是一群,像树开出了一嘟噜灰色奇异的花;这鸟儿又饶舌,整日整日在清冷的气息里,争得不亦乐乎。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一点也不顾及旁人的感受。有一回,我走过它们时,众鸟还在忘我地讨论。我抓起一块青石,趔趄着腰,恶作剧地投过去。哗一下,像水四溅,惊起一片鸟影。叽喳聒噪,就此凝固。我大笑。可不一时,它们又在另一个枝上讨论开来,兴致一点也没降低。呵呵,我不过是逗逗它们,我深知,连风雷雨霜、冰封雪冻都不躲避的物种,绝不会向一个小小的惊扰妥协。

雉鸡,在深浓的枯草里,盘着温暖的窝,一家家安享天伦。在山间走,它忽然从你脚边或一侧,笨笨地飞窜而起,发出嘲哳、急促尖利的鸣声,那架势,好像你存心来谋害被它识破了。唉,真是一点风度都没有,怪不得又叫野鸡呢。

花喜鹊呢,身着永远时尚的黑白配,尾巴一翘一翘,加加加,加加加。这些喜气的傻大姐。如果上画,有梅枝给它踩着,才有意境。北方的山野里,没有梅,它在槐枝杨枝椿木枝上,一样兴致高高。真弄不懂,它们是怎样时时保持如此高昂的激情的。

冬天去山里玩儿,我总想跟那些冬眠的小动物们,通一通讯息。我拿个长棍子,这里敲敲,那里捅捅,遇到幽深弯曲的小洞洞,我还趴下身去,细看看,希望看到那些宅着的精灵,比如蜥蜴啊,刺猬啊,松鼠啊,希望看到它们盘成一团懒懒安睡,或者忽然从幽暗的洞里,射出两道雪亮、警惕的目光。可是,从没有过,想来,那些宅男宅女,都在大地温暖的深处。

雪后的山径上,会遇见黄鼠狼,一团黄影子一闪,不见了。这伪乡绅般的动物,狡诈、轻灵,雪地上一溜儿轻扫过的杂沓,就是它!它懂得用叼着的猎物,刷去自己偷偷摸摸的蹄印儿。野兔儿呢,也轻快,细细碎碎的蹄迹,前五后四,一溜溜,交替横斜而去。这些符号一样的雪地印记,让人浮想。这寒山,看似枯寂,却怀拥无数生灵,酣眠如神,是真正的大境界,大男人胸怀。

所以,宋朝郭熙说冬山如睡,我感觉出他的巧思,但他把山女人化,我实在是不敢苟同。山,明明是雄壮的男人,睡山尚且是,更何况醒来。

秋藏

文/关山狼刘杰

约定俗成的说法是秋收冬藏,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们忙着秋收冬藏,是因为秋收的内容太多,先一律收获回来之后再分门别类收藏;动物们则不然,它们在秋收时节就忙着秋藏了。

动物秋藏当然是为了度过漫长的寒冬。人有自家的仓库储藏,动物们也各有妙招。如果你有幸目睹了动物们的秋藏,一定会惊讶不已,惊叹于它们的聪慧。

刺猬是一种很胆小的动物。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刺猬也是杂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靠捕食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以及草根、果、瓜等植物为生。进入中秋时节,各种野果子成熟了,你如果悄悄地行走在森林之中,或者田间小道,偶尔就会和忙着秋藏的刺猬不期而遇:刺猬虽然身材娇小,但是身上的尖刺上扎着不少的野果子,冷不丁一看,就是一个野果缀成的一个球儿,缓慢而坚定地向它的巢穴运动。要储藏够一冬的食物,刺猬在秋高气爽的日子,要忙碌好多日子呢!有一次,我在关山老家的一条山道上上碰到了一只忙着求藏的刺猬,它的身上扎满了山丁子——那种小拇指头肚大小,酸中带甜的野果子。秋阳高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刺猬身上红艳艳的山丁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晶莹剔透,也许刺猬喜欢山丁子的味道,也许它有点贪心了,身上负重太多,它走得很慢很慢,几乎是蠕动着了。经管如此,在我伫立观望的一个多小时里,它走走停停,不时地停下来伸一伸细长的脖子,小巧的脑袋左右看看,好像负重的人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但是它没有气馁,背着一身红果子终于爬上了一道斜坡,渐渐消失在洒满落叶的山道的尽头。

獾的秋藏简直就是一次次的掠夺。闻到庄稼成熟的味道,獾就开始了疯狂地掠夺,尤其是洋芋和玉米,是它重点抢掠的对象。獾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它首先敞开肚皮,把自己吃撑成一个肥硕的球儿,然后才开始自己的秋藏。那些不肯耗费太多力气的獾,就直接在玉米地边或者洋芋地畔打穴,这样秋藏起来就容易多了,只需要在寂静的夜晚,把掰下的玉米或者刨出来的洋芋搬回洞穴就可以了。尤其是月光朦胧的晚上,你在玉米地边能清楚地听见獾啃咬玉米杆的声音,也会瞅见獾叼着玉米棒子,急速地移动着自己笨拙的身躯。若果你看见洋芋地里有一团黑影,不时能听见脆嫩的咀嚼声,那就是獾在刨洋芋,它那尖锐的前爪,三五下就刨出了洋芋,贪吃的它在劳动的时候也约束不了自己的嘴巴,边搬运边啃噬脆嫩的洋芋。只是这些獾的安全系数很低,有经验的农人如果在地畔发现一堆一堆的新鲜泥土,就知道这儿是獾的洞穴,为了终止獾对庄稼的糟害和抢掠,农人会用自己的方法逮住獾的。

獾不仅贪婪,还很狡猾,它的洞穴最少有两个进出口,便于逃脱。发现了獾的洞穴之后,农人会喊上一两个伙伴,拿上?头,弄一堆干蒿草或者抱一抱麦草堆在獾的洞口点燃,另一个洞口自然有人把守。洞里的獾受不了烟熏火燎,就会从另一个洞口逃逸,守候在那端的人早已经做好准备,獾已经被熏得晕头转向,刚一露头,就会受到致命的一击。那些生活在关山深处的獾们,日子虽然清淡,秋藏的多是一些草根野果之类的,但是逍遥自在,少了许多危险。

瞎瞎(xiaoxiao)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这种生活在地下的鼠,为了度过一个安逸的冬天,在秋藏的时候不挑三拣四,也不嫌肥爱瘦,只要是它能吃的东西,不管是草根还是药材的根茎、洋芋之类的,都是它秋藏的内容。瞎瞎,学名叫华鼢鼠,比老鼠大得多,四肢短小,身体滚圆,主要靠食植物的根茎生存,由于长期在地下生存,一旦被弄到阳光下,就像瞎子一样乱碰,农人们就叫它瞎瞎。别看瞎瞎眼睛小,腿短,给自己秋藏食物的速度简直惊人呢!每年的秋季,是瞎瞎最为猖獗的时候,这些四体不勤的家伙,知道错过了这个时节,就会饿毙于漫长冬季。农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阻止瞎瞎的掠夺,发明了好多种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用Y形箭“打”瞎瞎。

药材地里的苗逐渐枯萎了,农人们知道是瞎瞎“拉”走了根,顺着那萎了的苗刨开,果然没有了根,只有一个拳头大小的黑魆魆的洞口张着,好像一张贪婪的嘴巴。瞎瞎拉洋芋就更加巧妙了,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地下拉走了洋芋,地面上的土堆堆还在,可是等到刨开,只是一个空壳,秋风里飘逸着农人一声声诅咒和叹息。为了对付瞎瞎,农人在铁匠铺里专门打制了Y字形的箭头,镶嵌在手指头粗细的木棍一端,再用两根手指头粗细的木棍做支撑,镶有箭头的木棍上带有麻绳,支架上绑一块分量适中的石头,在洞口一拃长的地方捅个窟窿,将箭头在窟窿上面支好,用浮土掩埋,最后在瞎瞎洞口设置好机关,算是给瞎瞎设好了埋伏。瞎瞎看见洞口敞开,一定会用土把洞口壅住,当它第一次带着土来时,往往会触动洞口的机关,竹棍做的倒钩滑脱,压着石头的箭头会在瞬间落下,那箭头多时候会扎进瞎瞎的脖子或者背部,很少有逃脱的可能。尽管如此,狡猾的瞎瞎还是变着法子躲过一次又一次劫难,掠走不少属于农人的果实。

在做农人的那几年,我好多次挖到过瞎瞎的“仓库”,那仓库要比洞宽敞的多,深藏在地下一米多,有的垂直向下,有的九曲回肠,一旦挖到,就是一次丰收。那年我挖党参时,挖了大半块地了,可是党参稀稀拉拉的少,倒是瞎瞎洞纵横交错。快到中午的时候,我挖到了瞎瞎的一个仓库,好家伙,指头粗的党参掏了满满的一竹笼,少说也有三十多斤。还在洋芋地里挖到过几次瞎瞎的仓库,每一处都会刨出一笼子或者更多的洋芋,那么多的储藏和一公斤左右重的瞎瞎相比,简直令人咋舌,也难怪秋天的瞎瞎个个肥胖,个个浑圆成一个个肉球。

如果说冬眠的动物秋藏是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那么喜鹊的秋藏就有点恶作剧的味道了。去年中秋节前,我到老乡家买了十来斤核桃,由于刚蜕了皮,再加天气阴霾,放在屋子里怕捂坏了,就晾晒在学校水房的屋顶上。到了周五中午,我准备把核桃收拾到一块下午带回家,可是到了屋顶一看,核桃少了近乎一半,这屋顶距离地面少说也有三米多高,没有梯子人是上不来的,是谁偷了核桃呢?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同事,他听了不容置疑地说:“是喜鹊干的!”我半信半疑,一个最小核桃的都比乒乓球大,喜鹊怎么弄呢?同事让我和他躲在一旁观看,果然是喜鹊,它每次叼一颗核桃飞回巢里,乐此不疲,一天最少叼走一斤核桃不成问题!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智慧高于人类者并非鲜见,仅动物们一年一度的秋藏,就让我们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啊!

山野的夜晚

文/曾强

感觉夜晚,不是在流光溢彩的城市,或鸡鸣狗吠的乡村,不是伴随着悠雅的轻音乐,或者惬意地品茗,不是呼朋唤友或携侣相伴,而是,独自一人在荒无人烟的野山头。由于职业关系,晚上没事,我便经常在地处偏僻的荒山头静静地坐着或站着,看深邃奇幻的夜空,看幽暗明灭的四围,聆听黝黑黛紫里盈溢的天籁之妙。

一般人觉得,夜是静谧的。南朝王籍的“蝉噪山愈寂,鸟鸣林更幽”,越发强化了这种印象。其实,夜也是喧嚣的,是超低频的,不经人意的。偶尔曳着尾音滑过耳膜的一声或一丝响亮,往往也像是突然的失态,含有猛然警觉、戛然而止的意味,怕连造响者也受到了自己失态的惊吓。这其实是一种隐秘着的喧嚣,遮掩了的热闹。

除非是风,特别是春天的夜风,像是扯开了深邃无际的天幕,从宇宙银河穿越了亿万光年呼啸而来,呜呜呜——,日日日——,呼呼呼——,嘶嘶嘶——,浩浩荡荡,长驱直入,无所顾忌地给每个亲密接触者包括凸出的石头、伸出的树杈、或高挑的衰草一连串长长的坚硬的吻。根本不顾及谁的什么感受,哪怕你愿意不愿意。这大概就是世俗掺染游龙戏凤、调戏异性意味的“风流”的原意吧。

但春夜绝对是属于激情的。

虽然流风还比较强烈,但夜的深处不仅充满了黝黝的黑,还充满了更为强烈的动物野性和迫切。它们的激情都火苗般呼呼呼呼地燃烧着,挥发出一股股令人窒息的热浪,唰——唰——唰——地倏忽而来,其间又夹杂着那些或收敛或放肆或粗壮或尖细的动物挑逗的或暧昧的呻吟,会引起本来正常噏合流动的空气一连串莫名的起伏骚动。

此时,感受到动静的土缝里的草也情不自禁地噌噌噌拔节而起,探出头来,想要窥视个究竟。有的草,比如金盏盏,甚至按捺不住青春的蛊惑,一晚上竟挽扎出标识成熟的花蕾头饰,急切地等待第二天朝阳的抚慰和宠幸。

土味儿于是也就腥腥地泛出来,汇同并强化了各种动植物雄雌分泌物的甘腥味数,朦朦胧胧却清清晰晰地以国画大写意手法,高明地泼墨出一幅意趣盎然的闹春图卷。

夏夜无疑是喧嚣的。

仔细听,嗡嗡声此起彼伏,到处涌动。确乎可以听见某些个山头的某些个地方,某些动物们不可开交的吵闹,悠扬的歌唱,激烈的争辩,腻味的情话,甚至惨烈的打斗。通常能够听到的蛙鸣,似乎是没有的,因为附近几乎没水。但亮黑的成群结队的黄鼠獾子野兔野鸡斑鸡等,有时会不期而遇地出现在你的面前,或者不太远的前面。那时,一旦发现你,它们就会突然警觉地噤声屏息,稍为停顿一下,见你没反应,然后唰唰唰快步跑过,很快消失在幽幽草丛,穿行到另一处茫茫无涯的黑夜。在那里,它们又会得意地唧唧哇哇,庆祝躲过一劫。

植物们呢,当然也不甘寂寞,有如愣头小子,它们有的是精力。它们把白天汲取的充足的阳光和力气积攒下来,蠕蠕蠕,晚上才放开劲来疯长;喀吧喀吧喀吧,它们每一节骨节都像是必须在夜里快速安装紧固似的。

但不能有风,哪怕是不知“何故乱翻书”的轻风,它的出现,俨然就是独夫,会把所有本来热闹的动静都镇住。

如果嫌地面嘈闹,就仰头看看天。那种近似远古玄幻的幽冥,会使人不断思考,陷入近乎绝望或崩溃。那就还不如看看流星雨,双手合十,许下一个瑰丽的愿望,期盼一种幸福的平淡,多好。

有风的夜我是不怕的,我比较胆大,却不怎么敢独自伫立到雨夜的山岗。“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情形对于山雨,那简直是太小儿科了。首先是天上地下四周那个黑,犹如泼洒浓稠沥青一样把你从上到下欺迫着,黑得沉陷,黑得无处躲藏,黑得令人心虚绝望。其次是骇人的雷闪。耳边“哗嚓嚓,哗嚓嚓”炸雷爆响,紧接着,闪电就像利剑一样突然从黑幕中凌厉地袭出,然后再蛇信一样四处搜寻,似乎有目的地要狠狠地抓取什么。这让我会联想到雷劈妖精或雷“收人”的若干残酷揪心的故事及传说,忍不住想躲。山上的雨滴呢,似乎也变得坚硬,如石子,砸在地上嗵嗵的。

我只能躲进似乎可以屏蔽保护的工棚里,透过玻璃窗,观看山雨劈头盖脸的发泄。

其实秋天的山雨更多,但好像已经没有了多少个性。

秋夜里,远处山坡的篝火明明灭灭,仿佛守夜人的眼睛,小心着动物们偷袭庄稼。但绝大多数动物像蔑视稻草人一样,根本无视这种虚张声势,它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跑来跑去,爬上爬下,进来出去。我的耳边似乎都是它们搬运粮食飞跑的呜呜声、喘息声,和狠劲儿啃噬食物的啃啃声和吞咽声。一切的节奏仿佛有鼓点在催。一年之计在于秋。秋天的膘不够肥,食物贮存得不充庄,谁能熬得过贫瘠寒冷的一冬呢?它们不像人,有低保,有退休金,有子女孝顺,不劳而获对于它们,那不过是痴人说梦。

但秋蛉(人们也称“叫蚂子”)依然沉浸在深黑的舞台,深情款款地铃铃歌唱。唱歌也许就是它们生命最重要的形式,它们也许在做最后的辉煌,一唱一和,高高低低,长长短短,一丝不苟,俨然在表演一台准备了一辈子的生命大戏。

萤火虫呢,无所事事的夜游神一样打着灯笼四处游荡。它们在检查动物们越冬的准备工作吗,它们在探视哪里的食物丰美吗,它们在寻找将来理想的安息之地吗?

十五的月亮匆匆赶过来了,镜子上反射出云彩飘荡的,仍然是世间所有忙碌的剪影。这时候的天空不像是深不可测的巨大黑洞,更像是一个硕大的打谷场面,堆满了各种各样准备碾压收拾的云朵样的庄禾。月亮就是那碾子。每个人,每种动植物,大家一年的收成还好吧?

所有打着饱嗝的寒暄问候还没结束,一场猝不及防的厚雪和寒冷,就宣告秋天结束,冬天来了。是的,冬天来了。

那夜,天空不是黑的,而是由亮转彤,由彤转灰。之后,雪就一粒粒一粒粒筛面样密密麻麻争先恐后地落下来。起先倒是不冷。后半夜,起了风,温度马上降下来了,雪粒随之成为雪花、雪片,变得飞飞扬扬。下雪的夜几乎是没什么声响的,所有的响动都似乎砸在地毯上,释化了。所有的动物也都销声匿迹,没了踪影。一天,两天,足足下了三天三夜的径尺厚的雪。气温也跌落到零下二十度,再也难以回头。

戴着棉帽站在山头,眼前是刺亮的白,稍远是朦胧的灰,天上也是黯淡的青灰色。附近那些曾经黑黝黝的山,变得天山一色,变得晚上和白天差不多,模棱两可,难辨清楚。

倒是星星变得格外醒目,大而亮,似乎也近。空气格外的清冷。

但野兔终于忍耐不住饥寒交迫,踯躅在雪野上,留下它无奈的足迹。它应该羡慕地下洞窟里的獾子、黄鼠,把一冬的粮食储备得充充足足,还怕什么雪厚三尺,觅不到食物吗?我知道,今后,市场上的野兔会越来越多。

风声渐起。

每一次凄厉的彻夜寒风,都把世间带往严冬深处。这是地球进入到宇宙的深处了吗?

当我们来年再次上矿山时,强硬的风都成了带着刀片的刮子,把冻土和冰一层层刮去,然后,它再敷上另一块湿热的风毛巾。渐渐的,整个山区就天清气朗,绿意盈盈,我就又常常在没事的晚上,踱到山头,去感受最纯正最美妙的大自然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