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家风的精美散文

2022/12/15散文诗歌

家风的精美散文(精选30篇)

忆家风 励后人

文/陶少雄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对我触动很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带头响应,积极参与。追溯我的成长经历,深感与从小良好的家风熏陶关系密切。回忆、总结归纳我家三代人的家风,那就是:乐善好施,勤劳节约,忠厚担当。

乐善好施,写的是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他们生在旧社会,家里很穷,在老家也受欺辱。据说我爷爷小时候去村里食堂打饭,村里的保长很凶,打掉了他的饭碗,还骂他是“半个饭瓢斗个脑壳,没有你吃饭的份。”后来,我爷爷长大了,听说他很能干。练兵时,他的口令很洪亮,表情很严肃,很多人见到他都怕。但他很同情穷苦人,爱帮助人。后来他与我奶奶结了婚。我奶奶很贤惠,很开朗,也特别爱帮助贫困的人。哪怕是过路的、要饭的到了家门口,她都要给碗米或给碗包谷子。即使没有米或包谷子,洋芋红苕都要给别人一点,当地人都很喜欢她。我是我奶奶带大的,她爱帮助贫困人的行为,让我记忆犹新。

勤劳节约,写的是我爸爸妈妈这一辈。我爷爷虽然很能干,但还没解放就去世了,我奶奶一个人带着我爸爸和三个姑姑,日子过得也不算好,但他们很勤劳、很吃苦。我父亲从小学医,在我们当地很有名。好多人为了报答他救命之恩,就拜敬他当干爹。我妈妈务农,很能吃苦,特别能节约,生前很舍不得花一分钱。三年前她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在她兜里还发现有十多万元的存款。

忠厚担当,指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家有四个兄弟,有三个去当兵,三个人合起来为国家尽义务至今已长达57年。我们这一代人承接了上两辈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家风。对人忠诚、为人憨厚;对工作、对岗位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所以我归纳为“忠厚担当”四个字。同时我提倡,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我们要一代一代,继承好家风,传承好家风,让好家风生生不息,激励后人。这样,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好。

“博士村”的家风

文/秦东风

河南邓州大丁村不足2000人,近代以来连出20个博士23个硕士90多个大学生,被称为“博士村”。稼穑传家、尊师重教、诗礼启后、做官为仕、文俊辈出,受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知识改变命运”等理念的影响,该村的孩子是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其良好家风,更是值得人们称道。

“遗子金满籝,不如教一经”。意思是说给子孙后代留下钱财,不如留下一部经书。做人修身要品质纯朴简约,教育子孙要用好方法。在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大丁村形成了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就不足为奇了。

再苦再累,也不会让孩子辍学。相对于有的人对子孙的短视行为而言,哪头轻哪头重,大丁村村民最能“拎得清”。没有文化,挣钱只是一阵子,有了文化,不愁挣不来钱。换言之,没文化出力挣小钱,有文化动脑挣大钱。

祖辈影响,潜移默化。在丁氏祠堂展览室内,中国第一批留洋博士、河南省第一博士、中国杰出语言学家、经济学专家、夫妻博士、兄妹博士、美国哈弗大学博士等不断熏陶着后人,“文风鼎沸、好学成才”之风在该村子孙辈的耳濡目染中得以不断传承。

团结协作,犹如一家。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大家都会一起庆祝,“光宗耀祖”的当然不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在彼此的庆祝中,更多的孩子们当然受到了一种荣辱教育,这种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法,胜过千百次的一般说教。一代代传承下去,大丁村就书写了一部光荣的族史,一部激励年轻人好学上进的族史。

人们口口相传的东西,比任何广告的作用都要大。良好的家风,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比把金钱留给儿孙要强过一百倍,这也许就是“博士村”留给人们的思考结论。

我的家风

文/李岱联

随着媒体越来越多的报道,“家风”不再与我们生疏,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随着“家风”的走入,我也慢慢地认识了它,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个家庭的正气,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和气,与一个家的“家风”相连,相辅相成。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家的家风,这些家风都有自身特点。如果家风不正,那么这个家庭就不会和睦、不会幸福、不会兴旺。

我们家也有家风,那就是一个“勤”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勤”,代表的是勤快、勤奋和勤劳。如果工作不勤快,那就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如果读书不勤奋,那就不会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而勤劳,却是提醒我们要吃得苦,如果不勤奋努力地学习、工作,就很难创造幸福的生活,因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果没有勤奋的支持,就算聪明也不会有大成就,唯有以“勤”字当头,持之以恒,就算天资不太聪慧的人,笨鸟先飞,也可以以勤补拙。爱因斯坦也说过:天才等于一分的天资,加上九十九分的勤奋。从这儿可以看出:名人们也很看重“勤”,以勤为本可以弥补缺点,也同样可以扬长避短。正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由此可见,做什么都讲究个勤快二字,如果做事都是三心二意,甚至懒惰,那不会有什么成就,只有以勤为本,才能学好、做好。

“勤”,就是我家的“家风”。只有持续坚持好“家风”,做事尽力,勤快、勤奋和勤劳,不偷懒,才能培养我的良好习惯和作风,才能历练我走向成长、成才、成功的心智。

礼仪家风代代传

文/卢建斌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遇上好邻家,披红又插花,”可见邻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曾清楚地记得在爷爷那辈,他就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友好相处,并将礼仪相处,友好相待,互相帮助,宽容相济作为家风家规来要求家人。为此,大到邻居过事帮忙,小到洒扫门街无不言传身教,为子孙树立楷模。爷爷教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更比饶字高”,日常生活中,只有学会了忍让和宽容,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处好邻里关系,过好平安和谐生活。在今天想来,爷爷的话语真的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爷爷如果活到现在,就超过百岁了。他曾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难处,要学会体贴人,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想事做事,并尽量去帮助人。他的一次亲身经历令我至今不曾忘记。那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闹饥荒,用关中农村的话就是遭年馑,饥饿困扰着每一个人,晚上经常有偷粮食的事发生。那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爷爷突然听到家里有响动,急忙披衣下床,只见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在揭开麦缸的盖子,准备往口袋里灌麦,爷爷并不生气,他说:“娃呀,慢慢灌,别跌了”。小伙儿不由得内心震惊,感觉就好像是在自己家灌麦一样,羞愧地低下了头转身要跑。爷爷还是拦住他,硬让他灌了一些麦子带走。用爷爷的话说,小伙能那样做可能是实在没办法了,能救人处且救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咱也不缺那一点。

在爷爷的熏陶和感染下,我的父亲更是继承了和众乡邻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好传统。父亲是名教师,喜爱写毛笔字,村民无论谁家过事都让父亲写对联,父亲写对联都是根据乡邻的不同家境去拟联,然后去写,因而很实际,深得乡邻喜爱。记得那年,父亲任教的村中“耍社火”,父亲提前通知了乡邻,让乡邻们都赶去看热闹,感受十里乡俗的民风民俗。父亲去世多年,乡邻们始终念念不忘,路上碰见我总是提起父亲的好,让我很愧疚,总觉得自己跟不上父亲的脚步。

礼仪家风一辈辈传下来,我更是体会出日常生活中和乡邻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美好和悦。邻里、同事见面多问好,有事相帮忙,这是多么和谐啊!不仅如此,我更是用实际行动感化家人,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乡亲们的和气。人与人相处,万事和为贵,你敬我一尺,咱还人一丈。这样人人彼此礼让相待,家风村风乡风岂不其乐融融?

一副楹联传家风

文/石大泉

藏书万卷可教子;

买田十亩尽种松。

记得我在读高三时,请父亲写了这副对联,贴在我们教室的门上。班主任看后,非常赞赏,他在班会上鼓励同学们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早日成才。

其实这副对联所昭示的是我家几代人所传承的家风。从我记事起,这副对联就挂在父亲的书房里,是清末庐州最后一位举人、大书法家、经学家张子开先生书赠我爷爷的,可惜后来被毁。遵循这样的家风,爷爷、父亲和我们一辈子珍藏各类古典和现代名着数千册,有清宣纸版《康熙字典》、《石头记》、《芥子园画谱》、《镜花缘》、《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我们家不仅珍藏,而且要求子孙精读,使子孙们懂得怎样读书,开卷才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要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记得20多年前还在读初中的儿子,我要求他认真阅读一下明代程大位写的《算法统宗》,这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的代表作,书中有一首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我叫儿子算一算,未想到儿子釆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很快算出了答案,其中3人喝了9瓶差酒,30人喝了10瓶好酒。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读书才有收获。我家几代人一直信奉“耕读兴家”的哲理,要求子孙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懂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理。因为读书,孩子们还牢记孔子的教诲:“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他们都非常孝顺长辈,经常回家看望。这祥和的家风潜遗默化感染着家中每一个人。

我们后辈没有辜负先祖的希望,不仅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学有所成,几代人中有教授,有画家,有工程师,即使是普通工作者,也酷爱读书,学好本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我真正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像香甜的母乳,营养着我们躯体的每一个细胞。我也常对自己的孩子说要有真才实学,不要做稻草人,因为稻草人穿戴上衣冠,毕竟还是一个草包。

嵇康的家训遗言

文/吴容容

家国天下,家是国家最小的自然单元,治国如治家,家风往往影响着国风,国风返过来又影响家风。

何谓家风,一般指一个家庭中基本的原则和标准,有的家庭中,父辈将这些标准总结成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词语,让孩子从小就记住。也有的家庭,父母并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些话,但是孩子在父母的言行中耳濡目染,也能体会到父母的原则,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净与脏,每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都有一个相似的标准,或者底线。

有意思的是,晋代的狂士嵇康在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家诫》中,却与他一生中行事的原则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晋代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不但普通民众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就是当时的一些文人名士,也难以坚持自己的人格、过一种平静恬淡的日子。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人狂傲放浪,把当时的一些高官和名流都不放在眼中,因而得罪了很多人,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嵇康死时,儿子只有十岁。临死前,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我想,他应该明白,此时的儿子其实还不懂信中的内容,所以才会写成文字,而不是只口头叮嘱,写成文字,就可以让长大之后的儿子一再阅读,从而能更牢固地记住。

嵇康要告诉儿子的,只是这样几件小事:好几个人从长官那里离开时,不要走在最后,免得别人认为你存心走在后面向长官告密;聚会时有人争论,你要马上离开现场,因为你不管站在哪一边都要得罪人———两边都不站?那就要同时得罪两边的人了!再有,有人劝你饮酒,哪怕你不想喝,也要端一下杯子,这样才能不让人记恨……这些处世之道,嵇康都是懂的,他在众人面前那么狂傲,都是故意的,他的生存中,其实也是充满了痛苦与无奈的!

他不希望儿子也像自己这样,所以劝诫儿子要恭谨小心地为人。

希望儿子过得比自己好,是天下所有做父亲的相同愿望。不愿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又是多少父亲的心声呢?愿与不愿间,都是满满的父爱!

也说家风

文/树根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长期形成的独有的处世理念、传统习惯和道德标准,是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之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家风历来被每个家庭所看重。一些名门望族很重视家风,诸葛亮、朱熹、包拯、曾国藩等不少名人都用精炼的文字系统地把家风记录下来,世代予以传承。但大多数的家庭只能靠口口相传,行为感化,去影响后人。那些深植于心的零零散散的言语叮咛或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就构成了一个家庭的家风,他会影响后人一辈子,会造就出形形色色的、有着不同品格的人群来。

我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打爷爷那一辈起就单门独户搬到现在的村庄居住。作为一个外来家庭,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纳很不容易。祖辈父辈苦心经营,用好的为人、好的习惯、好的形象去和村民相处,我们很快融入这个村庄,七邻八舍对家人褒奖有加,推举我大爷当了一辈子村支书,他对其他人格外关照。我们这个家庭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人丁兴旺,是全村考上大学最多的一家,是全村在外供职最多的一家。我想所有这些无不得益于我们良好的家风。

那么我们的家风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们只能从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品味出这样几句话,那就是“善良宽厚、忠孝和气、勤劳俭朴”。

“善良宽厚”的家风,可以在家人处理与亲朋、邻里关系中得到体现。当有人有事相求于我家时,从来不会推辞,总会去尽力相帮;当有人向我家借用短缺的钱物时,宁肯自己作难,明知有的偿还无期,也不会让人家空手而归;当与别人发生误会或与别人家孩子闹别扭时,家人会主动给人家消气,择时主动上门说明情况,面对争吵的孩子先训斥自家孩子,并设法让两个孩子和好;当发现别人偷拿了自己的东西时,不但不去追问,还让我们再往人家门口多放些同样的东西,担心人家不够用……

“忠孝和气”的家风,体现在我们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身上。当年两个哥哥响应号召应征入伍,老人送给他们的是同一句话“好男儿要知道报国”;家人在单位都有担当意识,对工作和组织相当敬畏;晚辈对已故前辈的祭祀,不管路途远近,都不会轻易错过一回;家里祖屋及时翻新,只想让老人住得舒服些,能够安享晚年;平日里吃的用的,往往是小的想着老的,老的记着小的;家庭成员间偶尔有点摩擦,谁也不会说半句脏话,也不会轻易动手动脚,当然这里不排除长辈对晚辈鞭策时要动用“家法”;弟兄们之间相互接济,诚心帮助,大爷和父亲是大家的榜样,他们一辈子没有分家。

“勤劳俭朴”的家风,体现在长者的教诲和个人的生活习惯中。老人们经常告知我们,“人活一口气”是老辈子的古训,要记在心上,要求家人做事要用心、要踏实,不要光做面子上的事。还告诫我们,艺不压身,家里再穷,也要供应孩子上学,直到自己考不上为止。还时常提醒我们,要处处精打细算,过日子要懂得“吃不穷、喝不穷,计划不周就受穷”的道理;老人要求我们,在家务农的要起早贪黑,在校上学的要刻苦学习,在外工作的要一丝不苟;大家都得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生活不浪费一点用品,不丢不弃,物尽其用,不过度消费。

家风是需要梳理的,也是需要完善的,更是需要秉承的。教育子孙后代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把教育后代当成一种神圣使命,时刻矫正后代的人生方向,多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些栋梁之材,我们的小家才会荣光,我们的民族才会兴旺,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

家风润物细无声

文/李敬

最近,“家风”一词“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进入大家的视野,顺着这股春风,我也审视自己的家风,发现我们家里没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家训,也没有成文成条的家规,只有一辈辈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后人。

爷爷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乍一听是告诫我要站得端、做得正,细想起来就是教育我要行的正、立旳直,也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爷爷还常说“面子多大祸多大”,这是告诫我要有自知之明,莫贪图虚名死要面子。奶奶常说“人勤地不懒”“春天刨一镢,秋天煮一锅”,这是教育我要勤劳;“吃了不疼瞎了疼”,这是教育我不要浪费。“人要吐口唾沫砸个坑”是我爸爸常说的一句话,这就是教育我要说话算话。我妈妈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教育我要勤俭节约;“莫饮过量之酒,莫贪不义之财”,“交上皇粮不怕官,孝敬老人不怕天”,这是教育我要遵纪守法,孝顺老人;“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这是教育我要谦虚谨慎;“亲戚朋友脸换脸,邻里百家碗换碗”,这是提醒我与人相处之道。

这些通俗的话语就是我们的家训,我们的家风就是在这些朴素的话语中形成并一代代相传的。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禾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啊!好家风伴我成长,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信,给了我独立……

粽香传家风

文/马亚伟

父亲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远亲不如近邻”。在父亲看来,左邻右舍就是自家的亲戚,要和他们亲如一家。

每年端午节,母亲都会包很多粽子。母亲包的粽子特别好吃,东邻的孙爷爷、孙奶奶很爱吃。孙爷爷老两口无儿无女,孙奶奶上了年纪以后,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端午节就不包粽子了。父亲得知后,每年都会派我给孙爷爷老两口送粽子吃。父亲还会嘱咐母亲,给孙爷爷他们要包个儿小的粽子,老人年纪大了,一次吃不了大个儿的粽子。粽子煮出来,父亲拣出其中样子小巧好看而且不漏一粒米的,他说:“送给别人,一定要送最好的!”

我把粽子送过去,两位老人非常高兴。孙爷爷为孙奶奶剥开一只粽子,孙奶奶咬一口,笑眯眯地说:“好吃!还是那个味儿!”没多久,孙爷爷院子里的桃子熟了,那是一种叫做“五月鲜”的桃子,鲜美多汁。孙爷爷提上一篮子,给我家送来。父亲说,孙爷爷是个好人,年轻时特别能干,以前帮过我们不少忙。小小的桃子和粽子,传递着一份浓情。多年里,我们两家互相照应,亲如一家。

那年开春的时候,母亲和西邻的李婶家因为浇地的小事发生了几句口角,两人从此互不理睬。快要过端午节了,父亲去外地采了很多新鲜的苇叶回来。我问:“爸,怎么采了这么多,我们家包粽子用得了这么多吗?”父亲照例是把其中最好的拣出来,扎成捆儿。他说:“去,给你李婶送去。”我把嘴一噘说:“我不去,李婶跟个母老虎似的,那么厉害。”父亲嗔道:“不许胡说!邻里邻居,难免有个小矛盾,互相让一步就没事了。”

我把苇叶送给李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真是谢谢了!我正要去买苇叶呢,买的可不如这新鲜!”就这样,我们两家人和好如初。李婶包了蜜枣粽,还给我家送来,她笑呵呵地说:“这蜜枣比大枣甜,尝尝吧!”那是我第一次吃蜜枣粽,母亲包粽子都是用自家枣树上打下来的枣子。蜜枣粽果然甜极了,就像两家人的感情一样。

如今,父亲在老家生活,和四邻关系和谐融洽。如果父母来我这儿小住,老邻居们就会常打电话来,说想他们了。我在城里虽然住楼房,但从来不会“只扫自家门前雪”。谁家有事,我会主动去帮忙,还会把从老家带来的新鲜蔬菜、水果给邻居们送去尝鲜。邻里关系好了,大家住在一起心里都舒心。父亲用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邻里和睦的意义,这是家风,也是美德。

家风

文/漠风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漫长的言传身教的过程。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好的家风,教给子女的是优良的品质,传给后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风的熏陶,有家训的指引,有家规的约束,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才会风雨无阻,一路前行。

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虽位高权重,但他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告诫其子:俭以立名,侈以自败。后来便撰写了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司马光借鉴了诸多达官显贵之子的堕落与腐败的教训,吸取经验,从严教子,使得其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我们熟悉的三字经里曾有这样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良好的家风,与我们的父母息息相关。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有好的父母就能树立起好的家风。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虽然我的父亲母亲不识字,但是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他们就对我说:“不要出去招风惹事,更不能和别人打架,不能拿别人家的东西,贪图人家的小便宜……”虽然是些普普通通的话,但我一直按照父母的吩咐,认真地做着每一件事,直至我长大。

现在我也结婚生子了,我和妻子一样,时常用父亲和母亲教育我的话教育儿子,虽然儿子不懂,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他会懂,他会和我一样做好自己的事。其实,家风有时就是一席话,一席让我们铭记一生的话,虽然不是哲理,但它却是为人的道理,一直引领着我们前行。

家风是一种传统美德,好的家风对社会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优良的传统,更需要这种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家庭里每一个成员的品德都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民风,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更需要我们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家风,需要一代代人的文化传承,需要时光的沉淀与积累。只有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小家风,才能更好地塑造我们的民风,中国风。

有人说家风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待人忠厚;有人说家风是勤劳踏实、节约朴素、正直清白;还有人说家风是诗书继世、谦虚谨慎、精忠报国。我说家风是一面鲜艳的旗,一面承载着道德、文明、诚信、礼仪、和谐、团结的旗。相信有家风这面旗的引领,我们的家会更幸福,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

犯错必责

文/舒添宇

国有国法,家有家法。家法,也是对子女进行家教的规则。此刻,我想起和父亲家教有关的一件物品:牛皮鞭子,它不仅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也让我一生铭记:做人做事违规必究,犯错必责。

那是一条被灶烟熏得黑乎乎的牛皮鞭儿,挂在同样是被灶烟熏得黑乎乎的土墙上。那是家规家法的象征,更像一个家庭家风的图腾。那意味着无上威严和无言的警示:小孩子犯了错必然受到鞭笞。那时候,幼小的心灵很害怕,生怕有一天那象征惩罚的黑不溜秋的皮鞭落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做事尽量学着大人的风格待人接物: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拿,不懒惰。我的父母性格都很温厚,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深得乡亲敬佩。母亲勤劳持家,孝亲敬老,团结邻里,是当地出了名的贤惠之人。父亲算得上乡间的能人,尽管文凭不高,可他明事达理。处理乡间纠纷,红白喜事往往离不开他。教书育人可谓桃李满桑梓,深得学子同事们的认可。

记忆中,那皮鞭似乎终年沉默,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对于威严的父亲,往往是不怒自威,我们在心里敬畏有加,他在我们身上从没有用过那牛皮鞭。母亲教育我们身教重于言教,父亲在家时,她从不会向父亲告我们的黑状。当有时候父亲批评得不客观,母亲反而会换上相当温柔的神情,为我们解围。可是当我和邻里小伙伴闹别扭打了架,即使理在我这儿,母亲也从不护短,严重的时候是随手折下一根嫩树条狠劲抽打小屁股,结果是屁股上留下了红红的伤痕,而母亲自己则背过人悄悄地伤心抽泣。一次冬天在学校里,我不小心把同桌小女生的钢笔胶管给掉进火盆里烧坏了,人家委屈得大哭起来,我吓得不得了,生怕回家母亲打我。小女生又哭着要赔新的,无奈之下,只得向母亲讲明原委。没想到母亲并没有打骂我,反而安慰我:“是你不小心,又不是故意使坏,赔人家一支新的。”

“律己从严,待人从宽”是父母亲一贯的教导。从外面做错事回来被藤条抽打得皮肉火辣辣的疼,我们受不了就开始为自己辩解,总是无济于事:“一个巴掌拍不响,打架没一个好的。”母亲显得振振有词。现在想想,确也如此,双方发生了冲突,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互不相让死磕到底,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生活中多少血案教训犹在,警钟长鸣。

按当地习俗,年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大人要对孩子的过错进行惩戒,说是让孩子长长记性,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大人绝不会无事找茬,莫须有的打骂子女,实在要打骂,总是孩子犯了错。

我们慢慢长大了,那皮鞭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总之是没见了。让父亲欣慰的是,我们姐弟不同程度继承了父母的品德。姐姐身上最能体现母亲的善良孝亲,兄弟们最能体现父亲的正直公道,我们的后辈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家风的影响,守法明理,和善待人,这是传家之宝。

当然,作为宗族香火绵延中的重要链条,我们最重要的是不辱家风,以老老实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行动,把父母传下来的良好家风以加法乘法的形式传给下一代。

年夜饭中传家风

文/王国梁

毫无疑问,年夜饭是我们中国家庭最隆重、最丰盛的一顿饭。这顿饭是团圆饭,家里所有的成员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一起吃饭。三代或者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男女老少都挤在一张大桌上,欢欢喜喜开始吃饭。这时候,每个大家庭都展现出不同的风貌,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家风。

记忆中,我家年夜饭的气氛总是特别热闹。我的家人性格都属于外向型,喜欢高谈阔论,而且嗓门都大,吃年夜饭的时候,小屋里的欢声笑语好像永远都停不下来,气氛非常热烈。每年的年夜饭对父亲来说,都好像召开一次意义非凡的会议,他要定好基调,确定主题,把控全局。我们的家风,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传承。

年夜饭准备好了,满桌的美味佳肴馋得我们口水直流。不过无论我们多馋,父亲都不允许孩子们先跑到桌前吃饭。等到祖父、祖母都落座后,大人们再依次坐下,最后才轮到我们坐到桌前。大家坐好后,父亲和母亲要亲自给祖父、祖母倒茶、倒酒、盛饭,他们从来不敢有一丝马虎。每当看到母亲郑重其事的样子,我就想起父亲的话:“咱家祖祖辈辈都把孝当成头等大事,从来没出过不孝子。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就不配当人!”吃饭的时候,必定要等祖父和祖母吃第一口,我们才能吃。

丰盛的年夜饭散发着香味儿,但我们还要耐心等一会儿,因为父亲每年这时候都要发表一番“演说”。这样一年一度的演说,是父亲的年终总结,他会把一年来家里的情况做个简单总结,然后向我们姐弟提出明确要求。我一直觉得,那样的时刻是郑重和神圣的,所以父亲说的话我都能记在心里。父亲站起身,亮开嗓子说一句:“今年呢……”我们立即竖起耳朵听。父亲每年的“演说词”大同小异,一定要强调一个“勤”字。关于勤劳的谚语,我都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什么“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勤天下无难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父亲是小学老师,口才很好,总能够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父亲几句简单的话,明确和传承了我家的家风。村里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的人勤勉,能吃苦,这都得益于家风的传承。

开始吃饭了,一家人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弥漫着。小辈给长辈盛饭,长辈给小辈夹菜,气氛和乐融洽。我们把自己经历的趣事和乐事讲出来,把一家人逗得哈哈大笑。家人性格豪爽,笑声特别响。小屋里飘出阵阵笑语声,除夕夜显得格外温馨。

我记得有一年家里遇到了难事,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父母咬咬牙,依旧把年夜饭准备得非常丰盛。那年吃年夜饭时,父亲慷慨激昂地对我们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咱不能遇到点事就趴下,人得抗住事才行。放心吧,明年咱们的好日子就来了!”父亲的这种乐观坚韧的精神感染了大家,也深深影响了我们姐弟。至今想起来,我都觉得从父亲身上汲取的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其乐融融聚一堂,年夜饭中传家风。我也会像父亲一样,把家风传承下去。

阅读的美丽

文/何红雨

在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家风”时,就已经开始阅读了。

那时候,年幼的我,常会依偎在父亲宽厚温暖的胸前,翻开几页黑白色的小人书,似懂非懂地看着。

父亲时而会十分和善慈祥地为我讲解,幼小的我,在父亲的讲解中,似懂非懂地明白了小人书所描画出来的人物和故事。

这算是我有关阅读的最早记忆了。

读小学时,学校分给父亲三间房子,从那时起,我家就拥有了一间正式的书房。

记忆中靠东墙的位置,摆着两个高大气派的书柜,书柜的两扇门儿全都镶着洁净透亮的玻璃……我们,便可非常清楚地看见书柜中的藏书了。喜欢哪本,就取出来慢慢阅读。

父亲的书房还有一张宽大的床、一个长条沙发和一张米黄色的木桌。已然被书香所熏染的我,那时虽小,但已离不开书籍。

寒暑假,是我最自在惬意的时候,因为那时,可以一整天都泡在父亲的书房中,只静静地翻阅那些喜欢的书籍。

也常常会为一本还没读完的小说而忘记了吃饭,直到母亲将一碗温热的饭送到我的面前,才想起——呀,我还没吃饭哩。

参加工作后的我,换过几份工作,但是,却都不曾放弃过阅读。也是因了不肯丢弃的阅读,我才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

女儿学前班时,我常常会做的事情就是:周末,带她去少儿图书馆。犹记得那时的她总是欢愉自在的,甚至不需要我的跟随,便只一个人,穿梭于图书馆的书架中,寻觅自己喜欢的图书。

喜好阅读的我,不知不觉间,竟影响带动了女儿、甚至老公,来参与阅读。

静寂的夜里,开启一盏略微晕黄温暖的台灯,然后,或静坐于桌前、或斜倚于绵软的沙发,细细地阅读一本自己分外喜欢的书籍……世界,在那个时候,仿佛都是自己的。书中的文字跳跳跃跃,亦翩翩跹跹,于是,心绪便也轻灵欢愉起来。

有天,读初一的女儿,捧回一份“西安市碑林区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的证书……我便再次肯定了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也感觉到“家风”——家庭(家长)风气与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正是喜欢阅读的良好“家风”,熏染了女儿,使她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愈加开阔了视野,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更提升了个人素养。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曹文轩在《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一文中这样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而今,在我一个人,十分恬静欢愉地回忆一些往事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属于我们的“家风”——阅读。

那是父亲传承给我们的一种高尚良好亦难能可贵的“家风”,这成为我们家庭的精神财富。

正因了这种阅读的“家风”,我们一家人才会在纷纭喧嚣的尘世中恬然淡定,也内心宁谧从容。

早春的雨丝滴答答地洒落,淋湿了我的发梢,一阵清风穿越清晨的微雨,赋予我从未有过的净澈和自信。——或者,这样的一份净澈和自信,并非清风所赐,而只是,只是阅读的“家风”给予我的一种最珍贵礼物。

“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我十分喜欢也分外陶醉于这句话。但我更庆幸自己拥有酷爱阅读的好父亲。是他,给了我们良好的,关乎阅读的——“家风”。

家风何来

文/邢攸海

清明将至,我们兄弟姊妹开始商量祭奠父母的事宜,联想到近来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许多评说介绍家风的话题,不由地使我想起父母双亲对我们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和养育关爱,勾起了我对父母双亲的无尽思念和对家风、家教的细思默想。

父母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父亲自幼跟随他爷爷习文学医,解放后在村里干赤脚医生,为村民服务了大半生。母亲目不识丁,心地善良,天资聪慧,与父携手同心,亲戚族人有急难,无不周济体恤,后辈就读立业,为之尽心竭力。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全都读书考学、成家立业,虽无大的成就和影响,但都秉承父母的教诲和习惯,为人做事端正向上、紧跟时代,没有给他们丢脸。在偏僻落后的大山深处,在改革开放之前物资匮乏、生活艰难的历史阶段,父母双亲以他们孱弱之体和微薄收入,把六个子女抚养成人,供其就读立业,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艰辛?这其中肯定有他们秉持和坚守的东西。由此我想,在祭奠亲人、缅怀亲人的时刻,我不单要感念双亲的养育之恩,更应该回顾总结一下从父母身上学到并需继续传承下去的东西,这或许就是我的家风所在。

回想儿时的事情,吃饭、穿衣、出门玩耍、上坡拾柴禾打猪草、上学购买书包本子笔等事项,都是母亲操持,日常管教也是母亲多一些。后来长大了我逐渐明白,父亲整日忙于行医,又要处理祖辈、族人和我兄姊上学、工作、成家、生儿育女的一些繁杂事情,可能顾不上我这小孩子鸡毛蒜皮之事,再加上我父亲和我母亲相比,话明显偏少,所以儿时的印象,整天是母亲管着我。我也乐于这样,因为父亲总是严厉一些,有时我调皮调过了头,父亲的脸色和巴掌还真让我害怕。很显然,我是在一个父主外母主内的传统家庭里长大的。后来我兄弟姊妹都成家立业了,父母也渐老了,看到比我父亲大八岁的母亲里里外外操持家务不容易,有时半开玩笑地问她:咱家里你和俺爹谁当家?不料母亲一本正经地说:“自从我跟了你爹,大事我说了可没算过,不信问你爹。”末了还特别加了一句:“女人当家必然就差!”我们便继续和母亲辩嘴开玩笑:娘还挺谦虚,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太严重了。母亲也不辩驳,只是很享受地笑笑。

父母双亲的善良在我村里是出了名的。有时回家探视同族的老人,他们知道我父母去世多年,不便再提念他们,怕彼此伤心,可说着说着忍不住还是说到他们的事情,——想起在村里一块生活时的交情,想起艰难之时父母对他们的接济和帮助,想起父母一切一切的好。小时经常听母亲说的是:“敬人是敬己,害人是害己”,“于人方便才于己方便”,“饥了给一口,强于饱了给一斗”,“在泥窝里的人,咱救不了人家,但不能踩人家一脚”,“给人家气吃不长久。好人不吃气,不给人家气吃的是好人”,“十分心机用过了,留下子孙不如人”。这些话应该是父母从他们祖辈父辈那里听来学来的,并身体力行到与邻里亲朋的交往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大约1968年临近春节,有个要饭的中年妇女来到我家,按惯例母亲给了她一块窝头,可母亲很快回屋和父亲商量再多给她一个窝头,我听母亲说:“大冷的天,一个女人家,怀里抱着一个,没想到后边还跟着个半大孩子,有法过谁出来要饭啊?”后来,当母亲用“冻死不出声,饿死不乞求”、“穷不靠亲戚,软不靠凳子”这样的话教育我时,我问母亲:“你给要饭的为啥这么大方?”,母亲说:“这是教你长志气,小子十五争家管,执望破鞋扎烂了脚,你真要不争气,万一到了要饭的那一天,天下还是好人多。”

说起母亲管教子女的方法,还真有很多。我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受父母娇宠和兄姊疼爱自然多一些,幼时不懂事,难免撒娇甚至任性,每当这时候,母亲往往用“娇吃娇穿不娇性”、“从小看苗,三岁至老”、“头等人使眼教,二等人使嘴教,三等人打着骂着教”这类话数量我。当时我想:即使我做不了头等人,可千万不能成了挨打受骂的三等人,那只能当二等人,做个听大人话的好孩子。记得我都七、八岁了,才知道八月十五吃月饼,大人吃一块,小孩吃一个,母亲不舍得吃,总是等过了几天再拿出她那一块让我吃,由于自己不懂事或是嘴馋,往往拿过来急不可待地就吃了。后来岁数大一点了母亲还这样,我便谦让给母亲吃,母亲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吃了也无用,你小孩子家吃了好赶快长啊”。象月饼这么稀罕的东西还有西瓜。当年在家时的每年夏天,当工人的小叔一年一度买个西瓜来家让大家尝尝鲜,全家近二十口人吃一个西瓜,一人只能吃一小块,常常是父母应得的那块不舍得吃,又便宜了我这个不知道礼让的皮孩子。后来和母亲说起小时候这些事,母亲说:“那时候咱家里小孩子少,你爷爷、小叔和周围邻舍家可疼了你了,东西不在多少,是片心意,你可都要记着啊!”时刻记着别人对自己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母亲教我如何做人。现在我反躬自问,不用说对别人,就是对父母,我涌泉相报了吗?残缺惭愧之处,有的能补,有些已没法补了,想来痛彻心扉,愧憾何极!

让我萦怀难忘的还有父母的勤俭持家。从旧社会到建国初期,在贫困的山区农村领着老少十多口人生活,不勤劳不行,不节俭也不行,这或许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都曾经历过的,也是生活和环境条件所迫自然养成的传统习惯。父亲是个医生,但五十四岁就脑栓塞了,实际上是劳累过度中下了病根。父亲初次中风很快就治愈了,但仍然要抬挑锄刨,坚持干繁重的农活,结果不到两个月就再次中风,落下了终生偏瘫的残疾。母亲身高约一米五七,又缠过足,身小力薄,解放后搞合作社和生产队,她同社员一块下地干活,为的是每天挣七八分工分,到麦秋两季能多分点口粮。从我记事时,感觉母亲除了吃饭、睡觉从不闲着,总在忙这忙那,手里有干不完的活,有时亲戚、邻里来了,母亲和他们拉拉呱,这会儿就是她休息放松的时刻。母亲年老了,有时进出门坎我扶她一把,感觉母亲的手比我的手还大,我拿起母亲的手仔细审视,发现母亲的指关节粗大,哥哥说:这是母亲过度劳累,又加上经常用冷水刷锅洗碗洗衣裳,受凉劳损增生造成的。写到这里,联想起当时的情景,再想想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不易,我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勤与俭不分家,父母勤劳一生,节俭也自然成了他们终生的习惯。晚年从老家搬到县城生活,环境条件大为改善,父母亲很是满足。逢年过节或为父母过生日,剩下的饭菜父母不舍得扔,温了吃,吃了温,光吃剩下的饭菜要吃好几天。我们做儿女的劝父母改改吃剩饭的习惯,他们说:“吃了不疼瞎了疼,这不比原来吃糠咽菜强啊。要有时想着无时,不要有了神吃,没了寻吃!”我们不仅没说服他们,反被他们又数落了一顿。在父母的教育带动下,我们兄弟姊妹都算比较勤快,唯独一样差距较大,就是我弟兄三人不会做饭,这与我们从农村长大、受父母关爱不无关系。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男尊女卑的思想有一些,总说洗衣做饭是女人家的事情,男孩子整天围着锅台转能有啥出息。可我父亲就炒一手好菜,婶子大娘左邻右舍便数落我父母:“您是拿着孩子娇,家务活您都干了,孩子还会干啊?”父母说:“摊上这些懒孩子没办法,接就着过吧”。记得小时候,家里养了很多兔子,每天放学回来便去打兔子草。有一次老师布置了点作业,我正在家里写着,父亲过来叫我去割草,母亲马上和父亲吵起来,母亲说:“孩子刚在学点习,你就支使他,还是我去吧”。当时我想,做作业学习还真不如去打兔子草风凉风凉,我刚站起身,母亲一巴把我按下,声色俱厉地说:“你这孩子真知不道好歹,真不知道自家是干啥的!”我知道母亲是希望我学习好,将来有个好前程,所以只能默默坐下完成作业。后来我学成就业找媳妇成家,母亲和亲家说:“俺这个孩子没大毛病,可就待懒煞”。结婚后爱人因我不做饭与我辩嘴,我总拿出母亲这句话和她理论,气得爱人掐我耳朵,虽有点疼,可总是窃喜,女儿看不过,和***一伙数落我,我赶紧表态:争取退休后补上,一家人一笑了之。母亲健在时经常说:“俺这些孩子小时不懒,咋大了就懒了呢?”我们知道,这是母亲的私心,是她和父亲对孩子的关爱甚至溺爱。

父母教我们处事明理的方面还很多。母亲经常用一些名言俗语教育我,譬如:“寒门出贵子,富家多拽孙”、“穷的不能长穷到底,富的不能长扎住根”、“长长自有短,后后会有期”、“人受教调才武艺高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家有馋妻不吃淡饭,家有贤妻不遭横祸”、“十句好话恩不下个人,一句孬话就得罪了人”、“傻人哭死人,傻狗撵飞禽”、“在家敬父母,强于远烧香”、“活着敬父母,强于死了上故坟”、“账目清好弟兄,先生分后义和,先小人后君子”、“有君子嫌君子,君子去了就想君子”、“低头看见脚面子,抬头看见帽沿子”、“上床看见老婆孩,下床看见袜子鞋”、“老要张狂少要板,就怕青年死样眼”、“犯法的不干,凡毒的不吃”、“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锯两头拉才出沫”、“钱有使处,人有用处”……母亲不识字,我问她这些好听管用的话是从哪里学来的?母亲说:“我是听你姥爷、姥娘、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和你爹说的。”我有意让母亲多说说装在她心里的这些好词句,母亲一时想不起来,可不知啥时候,或遇到点啥事情,母亲顺嘴又冒出一两句经典的话,用得是时候是地方,恰到好处。我真佩服母亲的记忆力和说事辩理的本事,从心里敬重她,便格外听她的话。我把从母亲那里学来的这些至理名言说给妻子、女儿听,就象当年母亲打动我那样,时时地打动提醒他们,可谓屡试不爽,便自觉得意非常。

优良的家风似和煦的春风带来无限生机。在我先辈和家人的不断传承努力下,我自认为,我们邢氏一门形成了好的家风。这种优良的家风从何而来?显而易见,是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来,是从家庭成员对家庭美德的精心呵护中来,是从整个家族薪火相传的代际传承中来。有鉴于此,我扪心自问:绵延优良的家风传到我的手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吸收弘扬了多少?芬芳四溢的家庭美德之花我用心浇灌了吗?父母留给我的丰厚道德遗产我不断发扬光大了吗?我一定要秉承父母的嘉言懿行,矢志笃行,行进无止!

母亲的话语 我们的家风

文/朱晓

母亲离世已近两年,悲伤、思念之余,我常常想起母亲生前常说的一些话。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许多智慧,也形成了我们的家风观念,为子女精神品质的培养积累了一笔无形的财富。

“日子不是一天省出来的”是母亲唠叨了一辈子的话。母亲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豫东农村,幼年时经历过吃糠咽菜、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这让母亲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小时候,家里常见的景象是,一碗剩饭剩菜可以连续加热吃上几天,一件衣服可以来回改动经历几个孩子的童年,甚至是一盆洗菜的水,母亲也会思量着如何物尽其用。

日子过得宽裕之后,我们对于母亲吃剩饭剩菜、珍藏旧衣物的行为觉得很不以为然,甚至有时候还经常会用健康养生、极简生活的新观念“打击”“嘲笑”母亲的行为。但是自从自己成家立业、掌管了柴米油盐之后,我才渐渐体会出母亲对于节俭的理解是多么深刻。生活中的“节流”不仅体现在一餐一饭、一水一电,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

“做人要凭良心”是母亲的又一句名言。母亲一生与人为善、待人宽厚,她为人处世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要让自己的良心安稳。记得在我上中学时,母亲有一次在大街上被一个乞丐模样的人施了迷药,骗走了家里一万两千块钱。母亲是没有工作收入的家庭妇女,这一万两千元在当时相当于父亲一年的工资,也是姐姐大学四年的学费。清醒之后,母亲号啕大哭,痛悔不已。过了很长时间,母亲才从被诈骗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以为母亲这辈子要视乞丐为“仇敌”了,没想到后来数次在家门口、街道上遇到乞丐或流浪者时,母亲依然会送上几个硬币或者一个热馒头。用母亲的话说,一码归一码,见到比自己苦的人不帮一把,良心不安。

“头三脚难踢”也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这是我们当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万事开头难。我们的家庭子女较多,所从事的职业也各种各样,有人务农,有人执教,有人创业,也有人从事科研,但是无论哪个子女在哪个行业遇到了困难,母亲就用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凡事认识到起始阶段必有难处,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就变得坦然许多;认识到难处也只在起始阶段,我们也就增添了几分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母亲的这一句俗语鼓舞着我们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跨越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坎坷。如今,尽管母亲已经不在了,但是每当遇到思想上的困境或者行动上的障碍时,我依然能想起母亲的这句俗语。

节俭、善良与坚韧是母亲的风格,长久以来也形成了我们的家风观念。幼年时,母亲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的生命;成年后,母亲塑造的家风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如今,我也组建了小家,也已为人母,我相信母亲曾经塑造的这些家风观念在每一个小的家庭中都会像“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

节俭家风代代传

文/鲁迁

太阳一出满天红,

勤俭节约记心中。

吃不穷,穿不穷,

计划不周一世穷。

这是自幼习读诗书,刻苦成才的母亲编写的一首儿歌,算是一个家规,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德高望重的母亲,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把我姐弟六人培养成人,其中还出了三个大学生,在街巷传为佳话。

1966年我喜结良缘,我和妻子以母亲为榜样,勤俭持家,精打细算,不仅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教养成人,并帮他们成家立业,还出资帮助妻弟妻妹盖楼房。节衣、节电、节纸等良好风尚,已成为我家的传家宝,好家风。今儿,专谈环保节水的事儿。

我在西安土生土长74载春秋。家住小车家巷大杂院内,作为长子,母亲同我生活在一起。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我家一直饮用苦涩的井水。

1962年古老的巷子,修建了自来水站(一个公用水龙头)。尽管水费便宜,又敞开供应,但在家规的训教下,我家三代人除做饭、喝水用自来水外,洗菜、淘米、洗衣、浇花等全用井水。

改革开放喜迎低洼地区改造,1987年举家迁入了大车家巷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的新居。尽管我家厨房、卫生间有好几个水龙头,用水十分方便、快捷。但我家依然精打细算节水如金。譬如用洗脸水擦桌椅,用洗衣水涮拖把,用洗菜水浇花,淘米水倒入常备的节水捅里(再用其冲厕所)。

家风的潜移默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熏陶和身教,我及儿孙也传承着环保节水的优良传统。我每晚一脸盆热水三用:一用是倒出三分之一的水,泡卫生巾清洗方便之处;二用是洗脸;三用是把洗脸水倒入洗脚盆洗脚。儿子、儿媳不怕麻烦地将东北屋厨房的洗菜水、淘米水、洗碗水穿过三个门,一一倒入西南角卫生间的节水桶里,又不厌其烦地将厨房里洗衣机洗衣用过的水,一盆又一盆地倒入卫生间门前的大洗衣盆里。我那上三年级的小孙孙,从学前班起也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再也不玩水枪打水仗了。每次将洗脸水、洗脚水,不是倒入节水桶,便是用来冲马桶。

嘿,还别说,三代人节水如此,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一月节省2吨水,27载,就是324吨水。

也许从小受母亲写儿歌的影响,激励坚持写了一辈子童谣的我,目前还为环保节水创作了一首儿歌《低碳环保节水歌》:

万物来自不容易,日子理应珍惜过,

淘米之水涮拖把,拖净地砖冲厕所,

洗脸之水擦桌椅,洗菜之水浇花朵,

勤俭节约传家宝,环保节水记心窝。

我被誉为环保达人,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及省市电视台都多次报道我家节俭、环保低碳的事迹。这都得益于我们节俭用水的家风传承。

细节无声润家风

文/肖大庆

父亲是一名医生,他的口碑极好,等他看病的人常常排着长队。少不更事的我,怀疑父亲是不是施了魔法,要不为何这么多人都来找他看病。等我上了小学,同学的家长知道了我是谁家的孩子,立马对我格外亲热起来,还一个劲地在我面前夸父亲的好,说他看病怎么怎么仔细,检查如何如何认真,开的药既不贵又管用。我这才明白,是父亲认真细致的品性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

其实,父亲的细心不单体现在工作上,八小时之外的他同样处处注重细节。孩时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某晚,我在家做作业,父亲坐一旁陪我,顺便翻阅我的《自然》课本。倏忽,父亲示意我停下。他指着课本,问我:“这个读什么字?”“蝇,苍蝇的蝇。”我答。“你看清楚。”父亲说。我这才发现,原来课本上把“苍蝇”错写成了“苍绳”。父亲又问,老师给你们指出来了吗?我摇摇头。这时父亲要我继续做作业,他则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了起来。等我做完作业,父亲将写了大半页的纸折叠好,放进我的书包,说:“这封信你明天交给老师。蝇和绳,区别大着呢。”

父亲注重细节的认真劲儿,我自小耳濡目染,并让我终身受益。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站,是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我的同事个个抓耳挠腮,为找不到对象而发愁。此时,桃花运却幸运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学校一位中年教师主动把他的侄女介绍给我认识,是我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他。当这位秀气的女孩第一次踏进我的宿舍门时,我发现她眼睛一亮——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房间,尤其是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被褥,把她的眼球给吸引了过去。原来这个女孩也是个爱整齐、心很细的人。女孩顺理成章地做了我的妻子。后来,我调到党政部门工作,注重细节的家风更是让我如鱼得水。就说去年,我被抽派下乡挂村驻点,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却又久拖未决的事项,经我脚踏实地、注重细节、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圆满得到解决。受惠群众为此联名写来感谢信,送到我的单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只有重视一个个细节,做好一件件小事,方能成就大事。平时我对儿子的影响,沿用了父亲的风格,身教重于言教。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珠三角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前不久,他邀我过去玩,公司老板对我说:“小肖不错,工作时间不长,业绩却比一些老员工棒。”我问儿子:“你有什么秘诀?”儿子笑道:“不是你传授给我的吗?”顿了顿,揭秘:“注重细节,诚信待人。”对啊,这正是我的家风。

用家风铸就国风

文/孔令建

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懿德丰盈的家风,必铸就馨兰般的人生美景。所以,有家风与没家风,是两回事。钱再多,没家风,子孙一样败光;没钱,但传承了好家风,生命也会发光。家风无关乎物质,穷人与富人,都可以讲家风。家风与精神有关,它是衣柜里一块典藏的粹玉。

咱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懿丰盈的好家风。无论是身居高堂,还是枕席露野,都不忘祖宗遗留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这是司马光的人格正气,祖辈们视之为碧霄;“一食千金,吾不忍食,吾不忍睹”,这是曾国藩践行节俭之道的百年回响,先人们捧之为琬琰……正是这些先祖用中华民族最清正的遗风,在家室中垒起一道道天高之善,海阔之德,才使整个华夏大地,流泻着一股厚德载物的清波遗韵。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又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茫茫天地之间,家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风败坏,社会风气必匪。所以,注重家风的构建,是命旅中头等大事。家风是一首多声部的乐曲,好学尚德,是家风;孝悌淡泊,是家风;勤俭节约,也是家风……无论你在生活中唱响哪一个声部,都必将对你的后代产生深远影响。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哲学家爱德华,在家族中树起了勤奋好学之风,后世子孙竞相承传,结果有13位盘居大学校长,100位高就教授,80位摘冠文学家,60位成了医生,还有1位问鼎过副总统;而另一个酒鬼兼赌徒珠克,一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他的鄙践与纨绔,不幸成了后世竞相仿效的玉律,结果在他的后代子孙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400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7人犯过诈骗罪、盗窃罪、杀人罪。正与反两方面铁的事实,给视家风如草芥,或者将家风败坏、身陷权势嚣、货利浮、声色舞的家长,敲了一记贯顶的钝击!

家风绝不容忽视,更非“雕虫小技”,它是森林里的一阵怒涛,是大海里的一股飙风,能力透纸背,狂吹四野,以水木清华的气流,迅速覆盖茫茫天地,给人类以清冽、以润泽。所以家风就像一粒种子,撒播于华夏大地,必成国风,成森林。家与国,从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古语有云:“身修而国治”,如若我们家家户户,以身作则,存真理、摄正义、留仁爱,练达而不失扑鲁,严谨而不掉疏狂,坦荡高尚,则“国治”无疑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咱中华民族,自古有厚德载物之风。泰山脚下,长江黄河之畔,那万千灯火下“昭昭如日月之明,离离若星辰之行”的懿德善心,曾在时代的烟云中,从家延伸到国,激迸出一阵阵钟鼎巨鸣。到过岭南九江烟桥村的旅游者,必见村中的麻石门楼上,刻有“烟桥正道”几个升斗大字。据清末流传甚广的一本宣讲小说《吉祥花》载述,该村何君和,“慷慨好施,自奉俭朴,家虽贫能识大义”。德性自能流芳,有其父必有其子。曾授兵部主事的何文绮,深揖其父何君和之风,一生倡导利物济人,晚年憩归,谆谆诱教乡人,致令学生朱次琦这位岭南雄儒,掬其绳墨芬芳,在襄陵为官之际,心系民瘼,造福一方,到离任时,竟是千巷联袂,万人相送!辞官后的朱次琦,又将其厚德精神灌输给学生康有为。雄才大略的康有为,更是将师德发扬光大,在国难民蹇之际,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发动维新变法,解黎民于倒悬,其滔天巨德,正是从“烟桥正道”这条陋巷里的家园中始,升腾到京华的皇殿终。这个经典的例子,更加说明了家风与国强民伸,始终唇齿相依的。

在当今提倡民族复兴之际,让我们齐齐唱响家风的主旋律,用良好的家风,铸就伟岸的国风!

常念清贫传家风

文/刘东华

名门家风,大多有一套对本族人严格要求的行为规范,这些做人的操守,是一个家族的前辈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人生感悟,总结出来的持家之道,供后人遵循、借鉴。我们寻常人家,虽然没有名门望族那样言简意赅、含义隽永的家风家训,但长辈们依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育后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后辈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

我们家的家风是“常念清贫”。我父亲这一辈人,兄弟5个,爷爷去世得早,奶奶和我大伯父带着一大家子人过日子,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父辈们都有过外出逃荒或者做工打拼的生活经历,大伯父为了拉扯兄弟们,一辈子没能成家,孤独终生。大伯父年老时,我们兄弟姐妹经常回家看望他,买给他的食品、水果他不舍得吃。苹果放久了,渐渐出现霉变,一点点坏掉,他先捡坏的吃,把霉变的地方削掉,就这样,一个一个轮着吃坏苹果,让我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大伯父自学文化,会打算盘,曾在村里做过会计,很有见识。前几年,我们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但他仍时时提醒后辈们,生活要节俭,别忘了过去的贫困,要懂得惜福。

我父亲现在80多岁了,退休在家养老。退休金足以保障他的生活,但父亲依然简朴。他的棉衣穿了多年,外套也洗得发白。我们给父亲买了新衣服,他不舍得穿,在衣柜里放着,他的理由是:“衣服多得穿不了,何必都占着呢。”简朴早已成为了他的习惯,尽管无奈,但我们也只能遵从父亲的意愿。平时聊家常,父亲提及最多的是当年的贫困。因为缺衣少食,他十多岁就出门做工,没有棉鞋,赤脚在雪地上走。“现在这么好的日子,不要忘了本,想想当年的贫困,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恩。”父亲谆谆教导。

这种常念清贫的家风,无形地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人到中年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这种家风对我的影响。常念清贫让我从小就有一种进取心,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敢懈怠,力争做到最好。常念清贫让人不生贪欲,我曾在一家经营不错的企业中担任职务,因有清贫之心,所以能洁身自好、不生贪念,虽有钱财过手,我也做到了两袖清风。常念清贫才能不羡奢华,这些年我越来越喜欢简单清静的生活,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读书、写作上,生活充实而美好。我们这一代人不再像父辈们一样缺衣少食了,但“常念清贫”的家风让我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能安于平淡,不被欲望裹挟,去追寻身心的宁静与安乐。

家风润泽我心田

文/向远思

题记:家风是融在我血脉中的情感,是润泽我心田的力量,它烙上了我家族的印记,无论我在哪里,都让我想到了温暖的家。无论我长多大,它都是我行为的准则……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我曾在好多地方都看见过这句话。是呀,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规和家风,这也不是一两天就制定的,而是一代代日积月累形成的,我们家也不例外。

记得小时候,每次一大家人聚餐时,爸爸妈妈总是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夹菜,也总是把好吃的留给他们。我有些委屈地问爸爸:“为什么您总是先把好吃的留给老人?”爸爸悄悄地把我拉往一旁,轻声地对我说:“百善孝为先,我们作为晚辈一定要孝顺老人,任何时候你都要记住,要懂得尊重老人,孝敬老人,这可是我们祖祖辈辈都在遵守的最基本的家风。”虽然我当时还不是太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但我记住了,东西应该让长辈先“享用”。不知不觉中,这条“孝顺长辈”的规矩成为我懂事以来必须遵守的“铁的家风”。

没错,家风就是这样,如同春风一般洒过,将温暖与生机带给我们,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正能量。我家的家风不仅仅体现在家人之间,还体现在对人处事上面。我的爸爸妈妈很重视身边的亲朋好友,每每他们有困难,父母会毫不犹豫地想方设法帮助,尽管有时候他们也处于困难时期。这时,他们会告诉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告诉我他们也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并明确告诉我希望将这点发扬光大。正是他们的这种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我,每当看见身处逆境的人,我也会自然而然心生同情,把零花钱、文具捐献给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行为准则也渐渐成为我们的家风之一了。

是啊,家风正是在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中,在祖祖辈辈的亲力亲为中传承,家风就是一条条的治家格言,家风就如同一杯甘露,让人喝过后心旷神怡,倍加清醒。“恒者行远,思者常新。”这是爸爸妈妈都喜欢的一句话,每当爸爸工作中需要完成新的课题,他总是认认真真准备,一遍遍探究,有时半夜灵感来了,也会起来继续完善。父母希望我也能做这样的人,时常用这句话来激励学习中的我,所以才有了我这个“远思”。这句格言直接被认可为我家的家风:有恒心的,做事能坚持到底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有思想的,做事爱思考问题的人,才会懂得创新。正是如此,我与爸爸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一些成绩。

当然我家的家风不止这几条,诸如“接人待物的礼仪,平时的勤俭节约,吃饭时一招一式”等等的家风,都是由祖辈传承下来,现在依然在他们口中念叨,认真遵守都能从中受益。

家风就是这样,一代代血脉相传,从爷爷奶奶到爸爸,从外公外婆到妈妈,最后再聚集到我身上。家风把一个民族的灵魂深深地传承,带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带着一个个家族的亲身经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生生不息,绵延不断,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它必将润泽我们每一个人,必将让我们每一个家庭更加自强,让我们民族更加自信,让我们古老的中国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父亲的家风

文/张伟安

我家的家风,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而形成。小时候,感觉父亲极其严厉,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要求很严。

父亲经常告诫我们之间要和睦相处,坦诚相待。我是个急性子,暴脾气,因为在家中数我年龄最小,所以往往受到家人的偏爱,平时干家务活,都由哥哥姐姐承担,有时候给哥做帮手干活,也是呆头呆脑,经常帮倒忙。这不免要挨哥的训斥,有时候自己不服,就撂挑子,扭头不干了。父亲知道后,把我们兄弟叫到面前,用“兄友弟恭”教育我们,让我们检讨自己,相互体谅。这就为我们以后直至成家后的几十年能和睦相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父亲常对我们说“做人要诚实守信,爱国益社笃友睦邻”。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我们所在的单位也组织职工参加募捐活动。已经退休在家的父亲也不甘落后,他从自己尽管不多的养老金中,拿出1000元人民币捐助灾区。他说,灾区同胞有难,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

“百善孝为先”。父亲说,“孝顺”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待老人,不仅要养其身,还要顺其心。我们兄弟每次外出回家都要为父母买些他们喜欢吃的食物。有一次,哥哥回家给母亲买了两个肉夹馍,母亲自己舍不得,分给几个孙子孙女吃,自己看着他们吃,高兴得合不拢嘴。哥哥看到母亲没有吃,就训斥孩子们,这样引起母亲的极大不满。看到母亲本来高兴的脸变得阴沉下来,哥哥认识到自己只做到了“孝”而不能“顺”母亲的意,等了一会儿,他双手捧着茶水递给生气的母亲,请母亲原谅他。母亲躺在床上不理睬他,他就一直站在母亲身边,直至母亲接了茶。嫂子和妻子相处三十余年,从未红过脸,高声说一句话。她们为父母行孝,尽职尽责,顿顿做饭,都会遵从父母的嘱咐。父母外出或者走亲戚,一定有其中一人陪同。如今虽分两户居住,却经常一锅吃饭,几十年如一日,从不争多论少。

父亲经常告诫家里人,不要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岳父的村上配育玉米良种,种子公司下乡回收。当时玉米每斤才一毛来钱,而玉米良种的价钱每斤比普通玉米贵四五角钱,由于玉米良种的形状就像剥下来的玉米梢子,许多人家都用这些冒充良种赚钱。但是,父亲坚决不许家人这么做,他说,做人要有良心,绝不能做伤天害理、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

父亲的严格要求影响着我们家庭的每个成员,多年来逐渐形成一种良好家风。他的五个孙子,因为四个都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和贵阳,所以,每隔些日子孩子们就会打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时不时的寄些礼物给老人。我女儿张欣西北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深纺集团工作。她继承了我家的好家风,工作中肯吃苦,爱学习,懂礼貌,与同事友善相处,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有一年春节期间,单位对假期上班的员工分发红包,她也属发放对象。一天下午,她同公司领导到基层检查,因为时间安排得比较紧,所以未来得及锁办公室抽屉就离开了。下午回来后,发现自己的抽屉里多出了一叠二千元的红包。她以为其他同事在自己这里暂时存放,当询问了领导和同事后,大家都说不知情。面对不明财物,她毫不犹豫地上缴组织。

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影响着子孙后代的成长,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公民的素质修养。一个文明的国度,就需要文明的公民,需要千千万万个文明家庭。

家风是系在腰间的一条花围裙

文/向华军

前不久,女儿五岁生日的时候,乡下生活的爸妈特地放下庄稼带着一份礼物进城来。礼物拆开一看,是一条崭新的花围裙,那一瞬,我的眼角竟有一些湿润。

在我们家,一直就有长辈送围裙的传统,小孩不分男女,五岁前都一样,跟送去学校念书一样庄重。我小时也收到过一条,图案是一片湖蓝色缀着几颗星,在饭桌上由爷爷亲手递给我。自从把围裙交给我,接下来的时光,我的肩头便又多了一份责任。白天去幼儿园后,晚上回到家里要系上围裙,学着摘菜洗碗、炒菜做饭。

然而,有很长一段时间,懵懂的我曾无比埋怨。别的伙伴回到家不光能吃现成的,还有时间看电视,而我作为一个男孩子却只能搭起凳子在高高的灶台前,淘米、切菜,被水蒸汽烫了、热油溅起来伤了是常有的事,有几次还被菜刀切了手。直到三年级班级组织野炊,当我们小组在我的带领下最快吃上美味饭菜,而很多小组还状况百出时,在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羡慕里,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男孩子做饭一点也不丢人,相反,做饭是每个人必备的生活技能。

后来越长大越明白这种良苦用心,我们一天天长大,爸妈一天天衰老,他们保护不了我们一辈子,可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收入不高还要偿还读书时借下的债,我经常一个人在出租屋里煮方便面。幸好自五岁就系上了围裙,加几张菜叶、换一下调料,一碗方便面也能十分美味。

曾多次听母亲提起,三叔是我们家最会做饭的人,不光会家常小炒,还会一些其他地方的特色菜,好几次春节团年都是他当大厨。有一年暑假去他家做客,尽管招牌菜没学会,却让我对做饭有了新的认识。三叔和婶娘都是普通的石油工人,他们的工作是交替着三班倒,上完夜班总是很疲惫,压根儿没精神去做饭。每当这时,三叔或婶娘都会为对方留好饭菜才出门,几十年来雷打不动。当他们同时休息时,都抢着下厨房,摘菜的摘菜,洗碗的洗碗。诚然,当下一些年轻人推崇只负责吃饭绝不洗碗是一种爱,可我更推崇三叔和婶娘那样,进了一家门,不分功大功小,相互理解、彼此分担。

我问爸妈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他们几近文盲漠然地摇摇头,在家谱里我也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爸妈送女儿的生日礼物让我一下子明白:家风是从五岁开始系在腰间的那一条花围裙,教会我们自立自强,爱与担当。

家长的身影也是家风

文/丁梦然

和许多家庭一样,我家每天也在传递着爱和感动。

记得小时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总为吃饱穿暖奔波,爷爷在集市的食品厂,奶奶做饭洗衣,爸爸妈妈整天在生产队干活,从没有陪我们孩子的时间。那个时代,孩子最大的奢侈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丰盛的美食,穿上美丽的新衣,享受到父母的陪伴。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奶奶每天三顿想方设法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爷爷和爸爸蒸个鸡蛋,烧点儿好吃的。那时,家里好吃的,都留给家里的男人和劳动力吃,孩子只能分尝一点点。我们很不理解,也很想吃,甚至想“偷吃”,但奶奶见了,总说“那是留给爷爷与爸爸的,爷爷爸爸病了,你们就什么都没的吃”。不像现在,什么吃的、玩的先“孩子”,后“大人”。这让我明白了“先大人、后小孩”的尊老家风。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也非常孝顺,爸爸晚上一有空就陪奶奶说话,妈妈每天最后吃饭,从未与奶奶争执过,大事小事都由奶奶作主……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总见他们忙碌和谐的身影。所以,他们的影子对我影响最大。

到我们这一代,对孩子也是言传身教。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我们也看书写作或做家务忙碌,从没不良嗜好或生活习惯,告诉孩子做好人,做好事。每当家里吃一些好吃的,都叫孩子先分给奶奶,到哪里都叫孩子喊上奶奶。孩子对奶奶与我们非常尊敬与民主,什么都懂得分享。

我传承了父母的影子,也希望我的影子影响儿子的身影。因为家庭的和谐,社会的文明,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女儿、儿媳、母亲,我的每一个举动,都影响家里的人。家里人的性格、气质的培养,品德、世界观的形成与家长密不可分。

良好的家风就像一棵大树,子孙都在它的荫蔽下振兴家族,利国利民。

家风无声化春雨

文/秦志峰

“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是父亲的口头禅,也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座右铭。

爷爷秉性耿直,开朗,为人好抱打不平,做事一丝不苟。我几岁时,家里有几分自留地,养着十多只羊,花甲之年的爷爷,放羊,拾柴,种自留地。几分自留地硬是被爷爷割成了一块一块的菜田,这一垅是土豆,那一脊是茄子,埂坡上栽着洋葱,西红柿,豆角结的一打一打的繁。爷爷种的菜瓜,瘦弱的瓜秧上菜瓜一长就是一尺多长,每一次的菜瓜摘回来,洗净切成段,吃起来又脆又甜,即解渴又充饥。那些年爷爷的菜瓜既是蔬菜又是主粮。爷爷为人豪爽,每次有邻里路过菜田,总是大方的赠送一些蔬菜给人家。爷爷也是村子里闻名的老好人。爷爷以身作则,做什么事都是尽职尽责,放羊不光赶着自家的,邻居谁有事请他帮忙代着放羊,他都不推辞。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困难之时帮人一把比啥都强。”爷爷也是庄子上出了名的公道佬,他就事论事,向理不向人。谁家婆媳不和,夫妻闹仗,乡里乡亲的吵架拌嘴的,都是爷爷评的理和的事,爷爷在庄子上威信很高,从来做事都是以自己为先,他爱说“自己能过去别人自然就过去了”。爷爷的五个儿子谨遵自己父亲的家训,一个个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维护着家族美好的传统。

爷爷走了,父辈们继承了“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优良传统。父亲不好言语,他一生默默坚守着家族长子的责任,对兄弟们和自己子女们从来都是有一口好吃的,省着让一家人都尝点。他教育我们的同时从不忘自己的父亲,“向你爷爷那样做一个直骨人,做一个让人人都想的人……”这是父亲教导我们兄妹时说的最多的话。我父亲虽然不识字,不懂秦唐汉史,但是他的人生哲学,他与家族荣辱与共的理念,他所说的家族凝聚力都是以一个长子,一个大哥,一个父亲的形象以身作则的。父亲的节约,惜物,做事情的严谨,做人的耿直,是我和我的叔叔兄弟们最最实用的榜样。

记得弟弟七八岁吧,因为邻居家小朋友的玩具枪特牛,弟弟人精明又会动脑子,便和小朋友玩纸牌打赌,最后小朋友输了就把自己的玩具枪输给弟弟了,结果人家大人因为此事出口不训骂脏话。爸爸让弟弟给人家道歉把枪还给,弟弟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就是不道歉,记忆里那是父亲第一次出手打自己的孩子,弟弟流着鼻血给人家道了歉。父亲心疼抚摸着弟弟红彤彤浮肿的脸缓缓的语气铿锵有力:“儿子,爸爸今天打你,不是你做错了什么,是你根本就不应该那样做,别人的东西再好咱都不能稀罕,你爷爷一辈子再穷都不拾别人地头的一根柴,一定要长记性……”父亲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着一个大家庭的兴荣,教育着自己的五个孩子。

如今,父亲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的孩子也都成了人,而我们家族的这句“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的家训却永远不会老,六十多岁的父亲没有和他的兄弟们红过脸,对他的子女更是没有用父权掌管过所有事,父亲默默无闻,父亲任劳任怨,父亲一直用行动诉说着一个人生哲理,我们作为他的孩子,更是把这些优秀的美德看在眼里,记住在心里,用在最真实的行动上,不贪图别人的便宜,节约节省,乐善好施,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家风无声化春雨,滋润心田辈辈传!

节俭过年传家风

文/柳哲

中国春节,喜庆吉祥。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频繁,漂泊在外的游子,一年难得回乡几次,与家人团聚过年,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过年,是人们最轻松的“良辰吉日”,忙碌了一年,卸下满身疲惫,抖落朴朴风尘,与家人叙叙旧,与友人聊聊天,到祠堂拜拜祖,到各地访访亲。让忙碌的自己放个假,让庸俗的心灵洗个澡,怀着虔诚恭敬之心,与祖先进行一次对话。让祖先的光辉,照亮我们的心灵,清白为人,勤俭持家,廉洁奉公,服务社会。

每到春节,先贤家训,如犹在耳,振聋发聩,涤荡心灵。翻开经史子集,翻开名人家训,戒贪戒赌戒奢记载,数不胜数。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智慧超群,操劳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留有《诫子书》,仅仅86字,影响深远。如今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浙江兰溪诸葛镇诸葛八卦村的丞相祠堂、大公堂内,高悬诸葛亮家训,警示子孙,逢年过节,都要祭祀祖先,学习家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千古良方。

北宋大清官包拯的子孙后裔,每每春节,都要在包氏祠堂与祖墓,祭祀先祖包拯以及历代祖先。“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重温包拯家训,其凛然正气、清廉之风,仿佛仍在身边,短短37字,字字珠玑,可谓是传家至宝。

从三皇五帝,以及历代圣贤,无不崇尚道德、崇尚节俭、崇尚廉洁。

孔孟推崇的百世之师、道德典范、圣之和者柳下惠,他一生恪守周礼、坐怀不乱、爱国爱乡、诚实守信、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创办私学、著书立说,他淡迫名利、清廉简朴、直道事人、垂范古今。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曾言:“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三宝”之一就是“俭”。俭者,简朴、节俭是也。老子告诉人们,生活简单一些,要返璞归真。

北宋名相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强调家长治家的职责是廉俭持家。北宋名臣范仲淹出身贫寒,功成名就后,拿出俸禄,设立义庄,教育子孙,救济族人。他为官清廉,治家节俭,百世其昌,名垂千古。

春节,我们要弘扬正能量,倡导节俭过年。学家训,传家风,一日三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节俭要从我做起,从娃娃抓起,立功、立德、立言,无愧于祖先,无愧于时代,让节俭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廉洁文化广为流传,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家风民风度春风

文/戴健

新年新月新气象,家风民风度春风。莫道春归无觅处,雪影寒梅春意浓。

立春那天,合肥迎来久违的好天气。一觉醒来,推窗极目远眺,天蔚蓝蔚蓝,水碧青碧青,周边楼宇轮廓棱角分明,眼前梅花盛开粉白有致。好天气带来好心情,于是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满天重雾,转眼间又出现鲜明美丽的太阳!”

难得有闲暇陪儿子看电视,恰此时央视新闻频道正在播出新春各路记者采访有关“家风”的新闻。已是初中生的10岁儿子问,奶奶常教导我们的“要学真本事”,是不是我们家的家风?我说是,儿子高兴了,“我们也在传承家风耶!”

我的母亲一辈子苦没少吃,童少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抗战初期“跑鬼子反”,小学尚未毕业的她随外公外婆,一家人自芜湖“抢渡长江”,过裕溪口、巢县、合肥、六安、立煌……在麻埠和古碑冲深山里“蜗居”的那段时光,她这个合肥城内的姑娘居然学会了开荒,种菜种粮。这点“手艺”在三年困难时期派上了大用场,她起早贪黑在派河边整地培墒,收获的山芋南瓜玉米等极有效地填充了孩子们干瘪的肚皮,使我们安然度过了那场大饥荒。

古人说:传家两字耕与读,兴家两字俭与勤。凭着“家学”的那点底子,新中国成立前夕母亲参加革命直到离休,都在好好干工作而且一直鼓励我们兄妹几个“要学真本事,好好干工作”。她从生火做饭引出“火要空心,人要忠心”和“福从口入,祸从口出”;待人接物她讲“叫人不蚀本,只要舌头打个滚”和“千差万差,来人不差”;持家过日子她又说“学会照搭兑,一生不受罪”和“青菜豆腐保平安”。父母言,大智慧。于是,上小学的我拓土坯一分钱一块、妹妹摇纺车纺线绞手套头一分钱一双,挣得了学费。16岁起我又自学裁剪为全家做衣裳,弟弟则给全家理发,我们这丁点毫末技艺,至今还派上用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始终坚信意外财与我们家无缘,从不幻想中奖,这也是我不买股票彩票的原因,惟愿脚踏实地,从知识中汲取力量,在勤奋中增长才干。“下过乡、吃过糠”的我辈如今小有所成,下一代也在健康快乐成长。儿子已在12家媒体或出过图像,或发过文章,或介绍报道,或接受专访。这个寒假,他主动找出我的自传抄写以练习楷书隶书,或许也是想从中领悟家风吧。我对他的发展取“无为而治”,从不逼迫,让他在玩中学,一切凭自己的兴趣,不参加任何补习班。只盼他在行千里路、读千卷书、写千篇文的过程中提高。

家风者,家庭风气、风格和风尚集大成也。我家的家风是合肥民风的缩影,而合肥的民风则在民谣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父子相会,夫妻团圆”;“莫与人家比过年,要与人家赛种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等等——体现的是“舆情”。旅美社会活动家吴世珊给我寄来题词:“身在海外,心系故园”;旅台歌视明星吴静娴在暌违40年后返乡,挥笔写下“山美水美人更美”——体现的是“乡情”。杨振宁记得他小时候合肥家中的春联每年都是“诗书继世,忠厚传家”;他的父亲杨武之少时一度迷上赌博,某夜晚归,其叔杨邦瑞独守客堂,只轻轻问了句“天已不早,汝身上冷否?”已然响鼓轻捶,杨武之自此终身不赌,卓然而成大数学家——杨家体现的是“亲情”。合肥民风在杨振宁身上发扬光大,他给长子取名“光诺”,他获诺贝尔奖后杨武之手书“有生应感国恩宏”,胡适引荀子《天论》赠字:“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行文至此,月逢上弦。我流连于梅园,浮想联翩,好一个雪后初晴的暄宵!“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新年新月新气象,家风民风度春风。莫道春归无觅处,雪影寒梅春意浓。

春联中温暖的父爱

文/倪邦瑞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有些年头了,一想到父亲,我就想起父亲给我写春联,想到春联中那浓浓的父爱,那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那种能延续“香火”的家风门风。

父亲是名中学教师,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在四乡八邻小有名气,儿时每逢春节或喜事,总有人上门求字,父亲从不吝惜纸墨,笑盈盈地挥毫奉献。

我们兄弟几个成家立业以后,每年一到腊月,父亲就开始张罗给我们写春联。

他写春联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抄袭别人现成的作品,而是传承“忠厚为人、诚实做事”的家风,根据我们兄弟的工作性质进行创作。无论家外的世界风云如何变幻,父亲始终闲庭信步,坚持按照自己的思维为我们创作春联,虽然立意不是很高,谈不上什么出类拔萃,但一字一句包含着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和企盼,一笔一划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老大是教师,父亲写给他的春联总少不了“为人师表”、“辛勤园丁”、“传道授业”等关键词汇;老三是工人,父亲在春联上常常写出“挑大梁”、“主人翁”、“爱岗敬业”等字眼;我是党员又是机关干部,父亲的要求就更严格了。

记得我从镇里调到县直机关工作的那一年,父亲给我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坚守一份清贫乐在其中”;下联是“服务一方百姓常知不足”;横批是“廉洁从政”。春联贴在门上,如同座右铭,时刻提醒我,点拨我,让我享受着勤奋工作、服务人民的乐趣和尊严。有一年,我当上了一个小官,父亲自然是很高兴。腊月二十九,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大地银装素裹,到处洋溢着年的味道。妻子说:“爸爸的腿骨折刚刚好,现在又下这么大的雪,恐怕不会像过去一样给我们送春联了……”我想也是,就准备去买春联。

“嘟、嘟嘟……”这时候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看,只见父亲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帽子上、衣服上、胡须上都是雪。他从怀中取出写好的春联对我说:“今年手脚不太利索,春联写迟了……过年了,什么都能少,这春联可不能少呀!”我和妻子展开春联,父亲对儿子的希望跃然纸上,红纸黑字写道:“为官当自律”、“廉洁方从容”,横批是“路在脚下”。我久久地凝视着父亲带着体温的春联,心头一热,差一点没流下眼泪。傍晚时分,因为雪大路滑,等了好久都没有车,父亲执意要走,我送他到楼下,望着他一瘸一拐、渐渐远去的背影,还有雪地里留下的那一行深深的脚印,这时,也只有这时候,我才真正读懂父亲春联中所蕴含的与时代一脉相承的家风,才真正读懂父爱伟大浩瀚的深刻内涵。

父亲生病手术以后,母亲让我们都回家过个团圆年,好安慰父亲那颗病痛的心。由于工作忙,我和妻子带孩子大年三十才赶回家,远远地,我看见父亲佝偻着腰,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拿着毛笔,趴在堂屋的大方桌前写春联,那样子很艰难,但写出的字依然刚劲有力,饱含深情。我走上前搀扶着父亲说:“爸爸,您老身体不好,这春联以后就不用写了,反正买也方便。”父亲说:“那哪成,写春联不仅仅是写几个字,而是写意写情写家风,写心里话,这和买来的不一样……”父亲一气呵成写好了大门的春联,上联是“风调雨顺”,下联为“国泰民安”,横批“春满人间”。父亲对我说,这幅大门春联就作我们家的传世春联,恒久不变,希望我们子子孙孙延续下去。

第二年夏天,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副大门春联成为他留给我们的最后的精神遗产。这么多年,每年春节,我都把父亲的绝笔春联重写一遍,工工整整地贴在大门上,祈祷大自然“风调雨顺”,祝福神州大地“国泰民安”,共享“春满人间”的幸福与快乐。

父亲的愿望已经或正在实现,很多时候,我默默地对父亲的在天之灵承诺,您留给我们的春联,您给我们传下的好家风,还包含着淳朴的民风和伟大美德的国风,我们将世世代代写下去,传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一枚党徽成家风

文/郭华悦

父亲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党徽。

小时候,常看到父亲从抽屉里拿出党徽,细细地看,充满感情地抚摸着。孩子们好奇,每次都想拿过来玩,但屡屡遭到父亲的训斥。父亲对这枚党徽,视若珍宝。而一说起和党徽有关的故事,更是如数家珍。

这枚党徽,是父亲入党时发的。当时,父亲是大队的书记,领导着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奔小康。父亲不怕苦,不怕累,有脏活累活,总是一马当先。每天,父亲第一个出工,最后一个回来,堪称是村里的劳模。

后来,村里有了一个入党的名额。经过讨论和民主决策,最终父亲得到了这个入党名额。那一年的“七一”,父亲在台上宣誓,接过党徽和党员证,眼里噙满了泪花。

至今,谈起入党时的情景,父亲仍感慨万分。对于父亲来说,入党不仅意味着对自己的肯定,也不仅意味着身份的不同,更多的,是让父亲有了身为天下先的责任,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如今,上了年纪的父亲,对于劳动的热爱依旧不减当年。父亲常说,身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更应发挥带头作用。每次说这话,父亲的眼光,总会下意识地看着抽屉的方向。我知道,父亲一定是想起了抽屉里的那枚党徽。

后来,我成家立业,也有了个儿子。儿子懂事后,问起那枚党徽的故事,于是,我将父亲曾讲给我们听的故事,又讲给了儿子听。儿子似懂非懂,但我知道,在父亲和我们一代代的熏陶下,儿子总有一天能领会这枚党徽里所凝结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这是父亲教会我们的,也是党徽里蕴含的意义。就让这枚党徽及其代表的精神,成为我家代代相传的家风。

家风赋

文/刘慧敏

夫民为国之所本也,家为民之所出也,民风乃国事之所托,家风乃民情之所成,民风正则国运振,家风正则民情淳,故欲兴国事先化民心,欲化民心必重家风。欲建功立业,先修身齐家。士之处世,首重人品欲察其人品,先观其家风,人品之所造,家教居其首,古之圣贤,莫不身教言传,常存防微杜渐之心,朝乾夕惕,不懈励精图治之志,孟母迁居,岳母刺字诚有以也,孔融让梨,陆绩怀橘,岂无由哉,仲尼传道,唯恕与忠,孔明诫子,只淡及静,道德传家,诗书继世,士可百为,戒奢与惰,丈夫行事,贵俭与勤,陶侃日运百砖,终为社稷之臣,石崇珊瑚七尺,遂作刀下之鬼,羊续悬鱼,包拯抛砚,非己之物,虽丝毫而莫取,杨震拒金,博州灭烛,不当之利,任巨细均不沾,颜子之训,其辞切切,曾公之训,其意殷殷,先贤遗范,光耀后昆,今逢郅治,四海归心,实现中国梦,铸造民族魂,宏扬传统之美徳,树立时代之新风,扶植弟子,实师长之天职,培养儿女,乃父母之重任,以身作则,谨言慎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莫轻耳濡目染之效,积羽沉舟,集掖成裘,当知日渐月浸之工,宜塑之于未形,毋临渴而掘井,传播正能瑾,掌握真本领,五讲四美,八荣八耻,铭之于心,见之以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是观之,家风之谊,其大矣哉!

舌尖上的家风

文/刘卫星

我的家乡在黄海之滨的苏北,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落。我的家族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据家谱记载,我们家的家训是“重祠宇,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训子孙,务本业,禁词讼,诫酗赌,诫不端,崇节俭”,这十句家训,言简意赅,一直是我们处世立身的根本。大学毕业后,我来到陕西工作,家族中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在全国各地安家立业,祖辈传下的家训也时常萦绕在心头。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家族舌尖上的家风,因为这小小的舌尖家风与家族的家训一脉相承,于细微处时刻为我亮起人生路上的灯塔。

舌尖上的家风是讲规矩、懂礼仪。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特别严厉的,家里吃饭有很多规矩得遵守,比如不能把筷子竖插在碗中,这个禁忌似乎在很多地方都有的,因为人去世的时候才会把筷子竖插在装满米饭的碗中;夹菜的时候不能拿筷子满盘子地翻,挑挑拣拣,要夹自己跟前的菜,不能夹别人面前的菜;还有夹菜的时候筷子要拿稳,不要让菜掉到桌子上,要是掉在桌上了,还得夹起来吃下,不能浪费……这些规矩,我们自然是要遵守的。但我印象最深的规矩还是开饭的时候要等家里的老人入座动筷了,我们这些晚辈才能动筷子。记得小时候吃饭我常常调皮,不遵守规矩,每当这时父亲就会脸一冷,把筷子往桌上一拄,然后用筷子的另一头在我脑袋上敲一下,教训道:“要懂规矩讲礼数,吃要有吃相,爷爷奶奶年长,是咱家的宝,我们要尊敬,得让长辈先动筷……”

舌尖上的家风是勤俭持家,乐善好施。在我们的家族里吃饭从来都是不能剩饭的,特别是到别人家做客更不能剩饭,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要“光盘”。我的祖辈都是庄稼汉,整个家族的老老少少都靠着家里的田地生活。小时候,我经常和家人下地干农活,一粒粮食从选种、播种到收获,实在是一个漫长的精细活,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无论是在自家吃饭还是去别人家做客,不剩饭既是为了珍惜劳动果实,更是勤俭持家的风尚。我们从祖辈那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勤俭持家的家风,更懂得要乐善好施。儿时常听父母讲,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因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都吃不饱,村里讨饭的人也特别多,那时一亩地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但是只要有可怜的人来家里讨饭,爷爷奶奶一定会精打细算,从家里人的口粮里匀出一些给他们,宁愿家里人少吃些,挨下饿,都一定要帮助那些讨饭的人渡过难关。

舌尖上的家风是孝道亲情,家人团聚。在村里,我家跟五叔家是紧挨着的,爷爷奶奶和五叔一家人住一起,平时两家要是炒了什么好吃的菜,总会互相端一盘过去,这不正是现代城市里崇尚的“一碗汤”的距离嘛。这些年,我们家族里的年轻人都四散到全国各地工作了,平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但家里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就是每年春节,我们小辈兄弟十几个人分别出点钱,大年初一这天,请厨师到家里做上五六桌菜,我们这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围坐在一起,欢聚一堂。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喝着小酒,小辈们向家里的老人磕头问候,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长辈们听一听孩子们这一年在外面的工作与生活;而兄弟姐妹间就更有积攒了一年的聊不完的见闻与话题,真是好不热闹。每当这时,一年在外的烦恼忧愁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心里总是暖暖的,回家的感觉真好。

舌尖上的家风很小,但却时时提醒我要铭记“重祠宇,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训子孙,务本业,禁词讼,诫酗赌,诫不端,崇节俭”的百年家训,更让我懂得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讲规矩懂礼数;无论贫富都应该勤俭持家、乐于助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要记得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