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关于艺术的文章

2022/12/18散文诗歌

关于艺术的文章(精选30篇)

生活的艺术

文/尺牍几梦回

--关于老子生活的智慧

一直觉得老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身处乱世,却处之泰然,有着走世界的嗜好,喜欢玩味某些生活细节,不愠不火的调侃,淡淡的幽默。以隐逸者的姿态静静地阐述万物规律,看似低调含蓄,于我看来则蕴含着无尽的哲理,蕴含着以静待动、和平容忍、简朴知足的崇高理想。

老子推崇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认为柔弱不是价值目标,目标是以柔弱的处世方式达到真正的坚强,查阅了相关典籍,以弱胜强出自于这句话,"将欲合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的以弱胜强充满了强烈的辩证色彩,在老子看来,水便是柔弱力量的象征--水滴石穿便是其最好的说明,轻轻地滴下来,可以再石头上穿一个洞。水具有道家最伟大的智慧,善于从最低下的地方寻找它的地平线,正所谓"大道若水""上善若水",这是一种近情的微妙的智慧。

最初对于道家思想的认识源于电视剧中的些许场景,江湖武侠片中总有一些道士偎红倚翠、隐于山林、没于闹市,俨然一副超凡脱俗的姿态,闭眼捻指悠悠道哉,"大道若水".最先自己的理解比较浅薄,以为只是一种心灵的纯净、澄明状态,保持精神上的一方净土。如今,细细想来,这样解释与理解未免太过狭隘。"大道若水"集合了为人处世的智慧,是我们心目中最高智慧和崇高性格的象征,从而实现诗意地栖居。

水,是处世的辩证,是交友的榜样,是惜时的警笛。老子之所以推行"上善若水",就在于老子认为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品行要同水一样。极柔极刚,攻坚克硬,善于容忍,虚怀若谷,启迪人们工作中以柔克刚、事业上锲而不舍,老子的智慧就在于无为无争,以无为而实现大为,以一种隐逸的内在的力量禅悟大道无形、大音稀声,实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独步气韵。善于韬光养晦,善于藏锋,这种生活智慧可以使人们保持内心的超脱和宁静,可以有效地环节心理压力、化解社会纷争、协调人际关系,使自己的生活得更轻松、更潇洒、更本色、更自然。

欣赏"大道若水"的那一种平和的心境。老子主张"见素抱朴"、"清心寡欲"、"知足知己",于我看来,本质在于"淡".淡薄名利、顺其自然,把自然主义由哲学的高度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潜移默化而成为人们的常识和习惯,对人们的思维和习惯以及行为进行一次自觉的指导。然而,这种"淡"并不是提倡以消极颓废的心态看待人生得失,而是崇尚本真、洁身自好、纤尘不染。如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诱惑纷至沓来,人之本质的东西已在寻寻觅觅中丢失。周围人长吁短叹,纷纷叫嚷,"活着真累".我把现实社会中的朝里本真的"累"归纳为四点:交际过多,苦于应酬;受制于人,唯唯度日;迎合社会,失去自我;欲望过高,心为行役。这种累并非汗流浃背、腰酸腿疼或是头昏脑胀、两眼昏花,而是精神上的负累。然而遗憾的是,上述喊累者,多不能想想自己因何而累,故仍忙个不停、累个不休,甚至乐此不疲,以累为荣也。这种境地正如苏菲教派老师卡瓦贾。伊。帕格曼所说的"把自己关进了牢笼,情绪的牢笼,用的是你们自己亲设的牢栏".然而,试想当日渐风烛残年,当世界变化得只剩下钢筋、水泥、玻璃的时候,人往往更容易忆起曾经纯真无虑的童年时光,更能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境,更能意会水木清华、似水年华、木本水源的气度和妙境。

返璞归真,于纷繁杂芜中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正如周国平先生"内在的从容"的思想境界,看白云在蓝天缓缓移动、白帆在蓝湖缓缓移动,闲暇之余,追寻自己的心去自然中寻找一份安宁,工作之余,别被功名利禄迷失了自己的心智,而偏离了自己的本性,做一个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清纯如水的人。

追求"大道若水"的那宽容大度的胸襟。老子有语,"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老子反对逞强,认为世间的纷争多由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也即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导致。众所周知,老子、孔子思想不合,老子反对孔子夸耀知识的行为,强调"不敢为天下先".当然,自己不能完全赞成老子的思想,只同意其中一些积极的意义。水往低处流,本身就是一种谦卑的姿势,虚怀若谷,以柔性的力量去打动人、去感染人、去熏陶人、去塑造人,这对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启迪人们更加注重文化、价值观、情感等软控制因素。并且启迪政府人员时刻关注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强化"公仆意识",同时对于企业间上下级人事关系的处理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始终保持一种谦虚的姿态,不要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始终善于容忍,敢忍不能忍之耐,敢任不能任之劳,敢承不能承之重,敢思不能思之路,敢作不能作之为;始终虚心求教,不断充实自己,扩大见闻,开阔视野,正如老子所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憧憬"大道若水"的那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善念。老子有言,"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水中有道义。如今社会在人们汲汲于功名的同时追逐那些使人香气四溢的财富、地位、美貌,灯红酒绿的下面或许是心灵的苍白,欢歌笑语的背后或许是难言的孤独,豪华奢侈的下面往往是精神的贫穷,辉煌灿烂的背面可能是深深的空虚。也许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纷纭世事中对自我品味的坚守,是谢绝繁华、回归简朴的生活情趣,也许失去的更重要的是屈从于金钱、献媚于权势乃至被功名财富所蒙蔽了得内心的那份客观与公正,在所谓的身外之物的枷锁下不得不猥琐地活着,这倒真的是生命的一大悲哀,古人尚能饮酒喝茶、静坐默思,然而于物质充裕的我们倒成了一种奢侈。

公平做事,公正做人,追寻自己的内心,安贫乐道,恪尽职守。只有"端平一碗水"才能赢得人心。"上善若水",善待一切,不苛求他人,不妄求环境。保持那纯真的善念,适境而生,适境而居。始终记得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了应有的轨道,人人倘使如此,和谐社会指日可待,不要让日风渐下、人心不古成为世人的慨叹,不要让"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成为人生的一个警示。

总之,对于"大道若水",自己做了以上的诠释,也许还有许多自己未挖掘出来的深刻含义。一句话中蕴含的艺术的智慧,智慧的人生哲学就此产生。人生在世,当如静水,保持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姿态,静动结合,刚柔并济。秉承"大道若水"的理念,生活也就有了艺术。

倾听是这个世上最美的艺术

个在飞机上遭遇惊险却大难不死的美国人回家反而自杀了,原因何在?

那是一个圣诞节,一个美国男人为了和家人团聚,兴冲冲从异地乘飞机往家赶。一路上幻想着团聚的喜悦情景。一路上幻想着团聚的情景恰恰老天变脸,这架飞机在空中遭遇猛烈的暴风雨,飞机脱离航线,上下左右颠簸,随时随地有坠毁的可能,空姐也有脸色煞白,惊恐万状的吩咐乘客写好遗嘱放进一个特制的口袋。这时,飞机上所有人都在祈祷,也就是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飞机在驾驶员的冷静驾驶下终于平安着陆,于是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个美国男人回到家后异常兴奋,不停地向妻子描述后飞机上遇到的险情,并且满屋子转着、叫着、喊着……然而,他的妻子正和孩子兴致勃勃分享着节日的愉悦,对他经历的惊险没有丝毫兴趣,男人叫喊了一阵,却发现没有人听他倾诉,他死里逃生的巨大喜悦与被冷落的心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在他妻子去准备蛋糕的时候,这个美国男人却爬到阁楼上,用上吊这种古老的方式结束了从险情中捡回的宝贵生命。

夫妻之间需要沟通,更需要倾听!当你在倾诉时,却发现无人在倾听,这种痛苦,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在他人眼中是一个很健谈的人,夫妻之间何况如此,亲朋好友这间,更是这样了。懂得倾听,不仅是关爱、理解,更是调节双方关系的润滑剂,每个人在烦恼和喜悦后都有一份渴望,那就是对人倾诉,他希望倾听者能给予理解与赞同,然而那位美国男人的妻子没有做到,所以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可以这样说,倾听是这个世上最美的动作。

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声音是最重要的、最动听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友善的倾听者自然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应该成为每个渴望事业有成,人际关系美好的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自觉,倾听也是感受幸福必不可缺的素质之一!

寿山石的温度

文/梁星

渴望温暖,却存在冷漠;向往光明,却伴随阴影;期待信任,却时常怀疑……这世界竟让人心如此矛盾、慌张。面对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人类还能否与其相互谅解、继续爱恋?

走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走进他的工作室和作品陈列间,在一尊尊寿山石雕作品身上,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比如苍鹰。在家园系列雕塑《守望》中,一只强壮凶悍的老鹰率先跃入眼帘,喙如刀锋、眼神犀利,与其对视竟有点儿不寒而栗。可视线下移,你会看到她身下两只出壳不久、嗷嗷待哺的雏鹰,幼小的生命瞬间让心柔软了下来。于是,你会理解那只苍鹰的锐利,不过是对鹰巢和后代捍卫的力量——守住家园并繁衍生息,是人类的本能,也是动物的本能。强者的身后,也许都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比如残荷。人们往往对“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胜景情有独钟,仿佛它们就应该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地示人。陈礼忠却将目光投向那些干枯却饱满的莲蓬、失去汁液却尽显风骨的筋脉。他用灰褐色的老岭石,在《残荷听雨》 《荷塘秋景》等作品中真实地呈现承受虫噬和风雨侵袭后的枯叶,以悲悯的情怀诠释了秋荷之美,并对那行将回归泥土的沉默和谦卑予以礼赞。

在被人类忽视的地方,自然界往往蕴藏生机。大师用辩证的哲思和纯熟的技艺塑造了秋荷深处的另一番生命景象:鸟儿在荷叶与水草的掩映下,或者是独立于荷梗,自在地捕鱼吃虫;或者有两只深情相望,互诉衷肠,这温馨的场面与秋的苍凉形成互补,似乎告诉人们:生命有消亡,也有轮回。面对季节的更替,唯有从容和珍惜;面对周遭的缺憾,唯有包容和释怀。

千百年来,寿山石以丰富的色彩、柔润的质地不断受人追捧,拥趸无数。它既能制玺伴帝王,也能刻印随墨客,还能够雕刻成各种摆件提升厅堂的富贵之气。发展至今,一方面造就了众多赖以谋生的能工巧匠,使得寿山石雕刻技艺得以代代传承、寿山石文化绵延不绝;另一方面也导致寿山石料被无序开采,濒临枯竭的残酷现状。

陈礼忠之所以早年就摆脱匠气、在同辈中脱颖而出,除了他的勤奋早慧与恩师冯久和的悉心指导,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从不满足于工作室里的雕琢,而是不断地在观察世界,体验生活,与时代同频呼吸,在艺术生涯中承载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和忧患意识,从而在创作题材上推陈出新,在选用石材上也不拘一格。

2007年,陈礼忠远赴欧洲,在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地,近距离地观察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那些举世闻名的雕塑,多用普通的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雕刻而成,这让他深受震撼,并积极地反思寿山石雕刻面临的问题:石料的稀缺使得价格居高不下,而寿山石雕刻艺术受限于昂贵的材料,观念若不改变,发展的瓶颈就永远无法突破。回国后,他更是极力主张“石无贵贱”“重艺轻材” ,并身体力行地以老岭石、夹板石、仙游石等普通的石材进行创作,甚至一些原先被同行丢弃的石料也被他“变废为宝” 。此时,他已经有了“点石成金”的自信,恢宏的构思得以游刃有余地发挥,作品不断呈现出大气象。从2012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志归完璞——陈礼忠寿山石雕艺术展”到201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文心点石——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 ,寿山石雕刻以令人惊喜的艺术风姿展现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他的创作主张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寿山石从业人员,为整个行业带来了鲜活的正能量。

在进入他的寿山石陈列室前,我以为那些冰冷的石头会增添福州冬天的寒意。可实际上,移步在这些作品之间,时时感觉春意盎然。我想,那是它们在讴歌生命、传递信念,是超越了视觉享受的精神高蹈,是大师用心血在冰冷的石头中注入了温度,让观者更加理解这世界的悲欢,也更加热爱这世界。

由是,有了在苍鹰、残荷面前的驻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当艺术家遇上三角梅

文/彭桐

一位钢琴家在公交车站候车,听到汽车由远而近、又由近至远的声音,不由得十指轻弹,她想到了键盘上的节奏,该如何从生活中出现的真实声音里提炼出悦耳的音符。

那么,如果你也有艺术细胞的话,当那一团团、一簇簇鲜艳的三角梅怒放在海口的椰树下、老街的檐角旁、温情的海岸边的时候,是否也能触动你的灵感而在心里想像出一幅艳丽、和谐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呢?还有那些用孩子们的笑脸点缀在绿水青山、蓝天与大海之间的情景出现在你的视觉之内的时候,你是否已经觉得自己已经生活在一座被甜美的空气涤荡、被纯净的海水淘洗过的、没有污染的城市?

这就是意境,这就是出现在钢琴家、文学家、画家们不同于常人思维中的美妙的意境。

从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70名大画家以三角梅为主题挥笔作画开始,从参加艺术研讨会的诗人画家雁西把三角梅虚拟为作品中的“情人”开始,也从旅居海南的黑龙江画家王隽珠为参加第一届三角梅画展提着相机在骑楼转悠觅寻、终于发现“花与楼的结合”竟然是一个艺术大世界的时候开始……

海南的三角梅年年盛开,用她的芬芳与美丽来衬托你我他——海南人的心情和精神面貌。现在阳春三月的和风已经将琼州大地吹拂得万紫千红,又到了艺术家们大显身手、将三角梅的形、神、精、气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了,又到了艺术家们用画笔将三角梅的美丽与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了,又到了人们在大自然充分享受了三角梅旺盛的魅力之外,还能从另一个角度——画作上欣赏到三角梅永不退色的倩影。

阳光灿烂,春风浩荡,三角梅形正美、色正艳、香正浓。胸有成竹的岛内外艺术家们早已墨饱色浓,如何使笔下的三角梅更美、更具生命力、更能体现“岛花”、“省花”、“市花”的精神和意义,他们心中早就有了蓝图。

以我一个媒体人和作家的眼光,看三角梅这永远如夏天般热情的花簇,觉得非常需要先读懂它。只有读懂它,才能真正了解它、爱慕它、崇拜它。

其实,在岛民眼中,三角梅是大自然为装饰海南岛而赋予这个宝岛的一份厚礼。海南本身是一个沁人心扉的绿色宝岛,三角梅的出现和它那红色、紫色、黄色、白色的簇群使蓝天下的绿色山河显得更加绚烂多彩、斑斓妖娆。更为海南这个“绿岛”增贴了一个“彩色之岛”的标签。

除了一个“美”字之外,顽强的生命力是三角梅的另一写照。它从不被季节所困,它蔑视冬春之间的阴雨连绵,它笑对夏秋之间的台风袭扰。它常年开放,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即便被台风飓风吹得花瓣凋零,只要一阵微风,新生的花蕾便抖擞而生,并在短时间内迎阳怒放,形成“众花皆睡我独醒”的景观。

由于海口人对三角梅情有独钟,所以只要浏览海口的街头巷尾,你就会发现舍前屋后、庭院内外、阳台、屋顶甚至市民家中,无处不有三角梅在时时刻刻反映着市民生活的惬意,无处不有三角梅反映出市民在宜居环境中的幸福感。人们天天与三角梅在一起,朝夕相见,三角梅已经成为海口市民的生活伴侣,每天欣赏和细心呵护三角梅已经成为海口人自然习性。

当三角梅遇上艺术家,双方的获得感可谓相得益彰;当艺术家遇上三角梅,双方的发挥感可谓淋漓尽致。这是三角梅之幸、艺术家之福。因为只有三角梅的魅力能触动艺术家的灵感,也只有艺术家的慧眼能洞察出三角梅更多、更深邃的内涵。

三角梅是一种远渡重洋泊来的植物,三角梅的美和它的实质一定还有许多暂时不被岛人所熟悉的地方,真诚的希望画家们用心灵和画笔不断地探索、挖掘三角梅更深沉的意义和内在因素。结合海南省这个海岛的地理特征,结合海口这个滨海城市的独特环境,结合岛民的爱美习性,画出一幅一幅绚丽多彩、美染心扉的以三角梅为主题的画作。

画家们,也许你们已经在静静地画,所以我在悄悄地看。我等待着,我将手持一朵充满生命力的三角梅,与你们笔下的三角梅相遇,相融合,那种美妙的心情,只有妖娆烂漫的三角梅心里知道。

颓废般的外表,阳光般的心

文/大可先生

独自一人坐在街角的咖啡店,点了一杯拿铁,望着它有一些伤感,说不上因为什么,莫名的伤感而已,似乎有一种失恋的感觉。

咖啡店里有几位学生在叽叽喳喳谈论着校园里的青春故事,有一对情侣共同看着手机卿卿我我,一些聊天的声音从隔壁的包间流出,而我独自一人,伴着拿铁写下这段文字。

这家咖啡店的装饰有一种异域风情的感觉,似乎也只能用“很有情调”或者“非常文艺”来形容。

有时真的希望我能以真正的文艺青年的身份坐在这里,享受着孤独、伤感、情调和文艺,而我却不能用自己的作品得到众人的共鸣和认同,只能想象着每天都在为新的作品寻找灵感的日子,有一个颓废的外表和一颗阳光般的心。

现在总喜欢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为自己的不成就寻找着理由,比如我想当艺术家、当画家、然后是作家以及一名优秀的美术老师,当然这不是小时候的梦想,小时候只知道科学家是最伟大的,直到十八岁左右我想当一名画家,二十岁的时候知道画家与艺术家的不同,我又想当一名艺术家,同时我又开始尝试写作,我又想当一名作家,现在是一名教画画的老师,我又想当一名优秀的老师,这样问题就有了,时间和精力无法正常分配,只能表面的涉足,虽不能精通一门,但这种贪婪也算是让我修身养性。

其实创作一件作品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首先要收集零碎的元素,然后删减,最后组织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各个元素之间相互牵引、相互弥补、相互陪衬。

我也在想,一件作品除了需要表达出作者的话语和思想之外,观赏者一定要了解这件后品后的话语和思想吗?我总觉得,观赏者看到一件作品后有了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才是最重要的,作者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观赏者有了自己感悟,这件作品才算是完整的艺术品。

对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都在感受,起码知道自己真的活着,活的并不麻木。

咖啡杯里的拿铁喝完了,窗外的天黑了,今日的乌云是否远去,星星和月亮有没有出来?不过她要来了。

我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无论是什么,我都会觉得很美好,因为生活是美好的。

咖啡店又来了新的客人,吵吵闹闹,谈天论地挺有意思,我与他们并不相识,此时却坐在离得最近的地方,而我们不曾说过一句话后就要离开。

默默空气,有一丝味道,只是难以形容。

空的咖啡杯,残留的咖啡,我想,我该起身离开了。

“厨男”手记

文/凡夫唐

我是个典型的家庭“厨男”,除非我出差不在家,否则,家里一日三餐的厨事都由我包揽。什么温炖急炒,煎炸蒸煮,都拿得起,放得下。当然,我成为“厨男”并非妻子懒惰,而是因为有我这棵大树荫着,没有成长的机会,就像一棵大树脚下的小草,怎么长也长不高。有时,她也想露一手,可是菜肴一上桌,女儿就会露出一脸嫌弃的样子,便自卑得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

如果想要扒我的“厨男”秘史,得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其时,刚刚参加工作,工资低又想吃得好一点,为了一个吃字,可谓费尽了心机。单位没有食堂,又没地方自己开伙做饭,全体单身汉便去县政府食堂搭伙。俗话说:大锅饭,小锅菜。大锅焖出的米饭确实香,而大锅炒出的菜却不敢恭维,越吃越寡肠寡肚。于是,告别食堂,自己开伙,便成了我们最奢侈的梦想。好在单位头儿是个有人情味的人,他下令清理好单位的旧食堂,给我们这些单身汉开伙做饭,实现了我们的奢侈梦。

十来个单身汉买回炉子,各自占据一角当成自己的领地,乐呵呵地吃起了“小灶”。一到做饭时间,十来只炉子同时生火,三十多平米的空间里烟雾弥漫,油香扑鼻,辣味呛人。吃饭的时候,各自把自己的菜肴放到一起共同分享,每顿饭都是一桌可以享受到十来道菜肴的“盛宴”。平常时节,大家一起切磋厨艺,分享烹调心得,我还买回《大众菜谱》之类的烹饪书籍,对照菜谱学习做菜,练刀功,学配料,琢磨火候。为了吃得好,又少花钱,开始琢磨把便宜的食材做出美味来。渐渐地,还真的琢磨出了一些门道,从此便与厨艺结下了一生情缘。

在我的意识里,厨艺就是艺术,而且是一门需要高智慧、高技巧的艺术。画家完成一幅画作,需要事先精细构思,同时还得需要神奇的笔下技巧。厨艺也一样,一桌好的菜肴,也得经过事前精心构思,再借助于精湛刀功、佐料配制、适当火候得以实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失败之作。一幅画作挂到墙上,就等于一盘佳肴端到桌上,只不过,画作是挂在墙上供人欣赏的艺术,而厨艺则是端到桌上给人破坏的艺术,而且破坏得越彻底,越干净就越成功。

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首先是从挑选食材开始的,所以,进菜市买菜是一门不得忽视的大学问。通常情况是,在进菜市前心里就有了菜谱,按照菜谱要求选择食材。食材的品质、成色和比例,决定着菜肴的品相、口感和份量。下厨烹饪,更是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洗涤解刀决定着菜肴的形,一定要细致规范;佐料配比决定了菜肴的香,一定要适量;油盐酱醋的比例,适度的火候决定着菜肴的味与色,千万不能随意将就。每一个环节都要脑到、心到、眼到和手到。一个优秀的厨师,是绝对不能死守菜谱教条的,而要善于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个性,厨艺和艺术创作一样,越有个性越能彰显价值。不知吃货朋友们有不有这种感觉?大酒店做的菜肴虽则好看,但味道却不及特色小店的好。根本原因就是大酒店的厨师太注重“标准化”操作,而忽略了个性发挥,而小店师傅却少有“标准”教条的束缚,可以按照顾客口味需求和自己的经验自由发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的烹饪特色和厨艺个性。所以说,每一次厨事的过程,就是一次艺术创造的过程,创造带来的乐趣,会远远超出品尝美食的刺激。

我想提醒吃货朋友,千万不要迷信只有女人才会烧饭做菜,其实在厨艺天分方面,男性应该远远优于女性的。不信且看酒楼餐馆的大厨们,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的优势不在红案,而在于白案。因为,一个优秀的红案厨师,既需脑力也需体力,而在体力上女性明显处于劣势。而白案制作糕点,体力要求相对低,需要的是精细,而在精细方面,女性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以,如果谁谁谁成了家庭“厨男”,千万不要难以启齿,羞与人言,而要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热爱厨事的“厨男”,通常是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的暖男,同时也是智力和体力都很棒的健康男人。

记忆的力量

文/卡吹的生活哲学

今天在天津名流茶馆听相声,相声不管多草根都是一种极为优秀的艺术,因为她能诱发共鸣,能让你在两个半小时内哈哈大笑,这就是艺术的力量。任何艺术都有力量,一种能撩拨心灵的力量,不管是毕加索的画、卡拉扬的音乐、奥格威的文字,还是日本的爱情动作片,都有这种力量。内心是一座隐私的花园,其实外在很难进入,随着年龄的增大,内心会慢慢变的更加坚硬,也就越难被触动。所以我们的泪点和笑点也会变的越来越高,所追求的艺术也会也来越多。不过我相信任何人的内心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那是一块仅属于自己的地方,从不对外示人。这块地方往往只有记忆才能拨动。

对于男孩,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形象像是经年不灭的明灯,伴随着踏出的每一步,在或明或暗的闪动中,撩拨着内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这是记忆的力量。

记忆本不该成为最坚固的标识,少年的天性是反叛,反叛一切,一切的规范和不许可,反叛一切陈旧和过去,未来和新鲜才是生活的全部,以前我一直以为如此。直到最近才发现,十几年过去了,自己从未走出内心那座花园,从未远离花园里那棵荔枝树。

荔枝是家乡南国的记忆,温婉柔美。伴随的是白色带有花边的衬衫,城西南山上晶莹的水晶,烤漆斑驳的飞鸽自行车,老城区县府大院内跳动的沙包,实验小学木质课桌背面的刻痕,硬邦邦咯牙的糖果,还有一笑一颤抖动的肩膀。当我有一次看到荔枝的时候,这些就都回来了。

十几年变化很多,从小子到哥哥,再到白发悄生的叔叔,太远了看不清自己。

十几年没有变,从丫头到少妇,再到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是红云青丝的荔枝。

荔枝本非树、牡丹实无甘!!!

这就是我的初恋!

艺术生活,智慧人生

文/尺牍几梦回

每每漫步书海中,都会感到身心愉悦舒适自在的欢乐,读林语堂,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的那个高雅世界之中。舒缓而有灵气的文字,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

喜欢林语堂,非常欣赏他的“自我”和“闲适”以及“旷达”和“幽默”,喜欢听他说起安卧眠床的舒适,坐躺椅中的安逸,听他烹茶煮酒,在雪茄的烟雾缭绕中款款讲述庄子、陶渊明等一切淡泊名利、体察真谛的名家。从听他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渐渐了解,享受悠闲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林语堂是漳州人,是一个走着看世界的漳州人。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失散于太平天国战火的家庭的后裔,一个出生于暗淡年份的婴儿,一个出自于天宝农民牧师家庭的孩子。生于乱世,有走世界的嗜好,喜欢玩味某些生活细节,不愠不火的调侃,淡淡的幽默。于是,那个年代的战争、死亡、疾病、饥饿也就不远了。林语堂算得上一个生活的大人,力挺中国文化中细腻的情思表现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林语堂是一个谦和的学者,用散文的形式来陈述一些人生见地和个人观点,带着我们感受生活的奥妙。

林语堂的散文讲究自然,无华章丽句,亦无官样道德,多推心置腹,多娓娓闲谈,亦庄亦谐,深入浅出。于灯下,于窗前,于旅途,静静地翻看他的书,不知不觉中就会被文字中洋溢的智趣及练达的闲适深深地感染。无孔不入的机智与幽默,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加以揶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为这种生活式的幽默平添了灵魂,轻灵,通透,散发着智者的光芒。语堂先生的哲学并不是彰显自己学贯中西的理论知识,而是把自然主义由哲学的高度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潜移默化而成为人们日常的常识和习惯,对人们的思维和习惯以及行为进行一种自然自觉的指导。以一种近乎平淡的心境闲适地生活,然而这种“淡”并不是提倡以消极颓废的心态看待人生得失,而是崇尚本身、洁身自好、纤尘不染。

喜欢语堂先生的一句话,“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更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地生活。”语堂先生并不是让我们放弃追逐理想,而是强调对理想的追求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自己内在的欢乐为基础的。如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诱惑纷至沓来,人之本质的东西渐渐在寻寻觅觅中丢失。在人们汲汲于功名的同时追逐使人香气四溢的财富、地位、美貌,灯红酒绿的下面或许是心灵的苍白,欢歌笑语的背后或许是难言的孤独,豪华奢侈的下面往往是精神的贫穷,辉煌灿烂的背面可能是深深的空虚。长嘘短叹,纷纷叫嚷,“活着真累”,然而这种累并非汗流浃背、腰酸腿疼或是头昏脑胀、两眼昏花,而是精神上的负累,我把这种“累”归结为四点:交际过多,苦于应酬;受制于人,唯唯度日;迎合社会,失去自我;欲望过高,心为行役。也许我们在“累”的同时失去的不仅仅是纷纭世事中对自我品味的坚守,而且是一种谢绝繁华、回归简朴的生活情趣。

纷繁杂芜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学习林语堂先生闲适的从容的生活态度,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返璞归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抽点时间看蓝天缓缓移动、白帆在蓝湖缓缓移动,抽点时间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适境而生,适境而居,从容达观地活着,乐天知命地活着,也许这时更能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境,更能意会到水木清华、似水流年的气度和妙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堂先生洞明了世事人情,怀揣那一份心灵的从容在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以一种近似庄子、陶渊明的隐逸者的姿态禅悟人生哲理,实现清纯明净、练达无争的独步气韵,保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虚怀若谷的谦虚者的姿态,至少不要让世风渐下、人心不古成为世人的慨叹,不要让“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成为生命的一种警示。

读林语堂是一种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宜坐,宜卧。正如禅师所说,活在当下,于是许多人果然活在当下。为自己活着,为自己的心坦率地活着。正如曾经看过的一段话,“生活开始物化的时候,非物质的愉悦,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精神逸出。即便简单的生活,也总能过出层层叠叠的意思来。”试想古人尚能饮酒品茶,诗意栖居,别让这种简单地生活情趣在物质发达的今天倒成了一种奢侈。

或许,我们应该偷得浮生半日闲。笑笑,看日光一点一滴从窗外移入,在窗台或茶几上留下一片一片的黄,又一点一滴地移出,窃喜。活着,端一本语堂的书,或坐或卧,任凭思绪无声地氤氲,去留无意,我自云淡风轻……

插花者

文/许锋

我喜欢花。其实没有人不喜欢花。花是人间最美的风景。此时,北方大雪飘飞,难得见花。梅是有的,但不多,“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若是在寒风中偶然瞥见一枝梅,心便一动,便不由得要想到春天。而南方,即便是在冬日里,很多日子也依旧是暖阳高悬,花随处可见,红得真艳,黄得真雅。我经常站在窗口,透过郁郁葱葱的树木,看那一树的黄,一树的红,看着,心便暖了,便会想起北方,我的故乡。

去年暑假,我回到故乡。七八月的兰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我见到了一位“花仙子”——30年与花相伴,叫郑艺,或许不是真名。她是插花者,我才知道,插花也是一种职业。

插花,亦是花,又不是花。花还是花,自然之花;插,是一个动作,动作背后,是匠心、慧心。其实,插花之法古已有之,与茶道一样,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其萌芽于先秦,于魏晋南北朝小有气象。及至宋代,插花更为普及,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欧阳公集牡丹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初,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明代袁宏道在《戏题黄道元瓶花斋》诗中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以此颜君斋,一倍添妍华。”

自古至今,花始终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插花,与附庸风雅无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郑艺的“花斋”,满是花,国色天香者有之,亭亭玉立者有之,含苞待放者有之……满室生香,未及近前,已觉暗香浮动,盈盈袅袅。

白玫瑰几朵;雏菊几朵;绿叶几枚;薰衣草几株……它们若仍在自然之中,各自开,各自长,大地广袤,一定相安无事。可若居于一瓶、一盆、一罐,你若胡乱一插了事——那是凡夫俗子所为。

插花,便是艺术,是花艺。

郑艺静静地坐着,端详着那些花,如无声的对话;又低头闻了闻花香,如心灵的私语。她甚至闭上眼睛——情绪的酝酿,是艺术创作的起点。她的心中,一幅“画”已然生成。她拿起剪刀,开始修修剪剪,剔除不需要的叶子、枝丫,甚至,去掉花朵上的花朵。哪里需要“浓墨重彩”,哪里是“轻描淡写”,皆由心生。我看到她一双纤细而灵巧的手,在花朵与枝叶间自由地穿梭,游弋,来来往往间,寻觅最美的风景与最佳的构图。

中景、前景、左景、右景、上景、下景。她试探着摆布、安插、挪移、调整。亦要遵循自然,花朵,向阳而生,更生机盎然;绿叶,虚实结合,才不反客为主;小花小草,夹杂其间,影影绰绰,无言无语,心甘情愿。

富有诗意的创作过程。

很快,我看到,一片“硕大”的枯叶立起,呈环抱状,其间,一株兰草顶着一朵嫩黄的小花,新旧交替,生机乍现;一树火红的枫叶下,一片片绿叶相生相伴,不骄不躁;三朵粉扑扑的杜鹃,沿“河”而居,错落有致,有思有虑,含蓄内敛。

来自自然的植物,融入独具匠心的创作之后,又生成新的风景。少有少的妙,多有多的美。无不精致、灵动。那一刻,被郑艺定格的景致,入了我眼,入了我心,入了我性。我凝望,端详,揣摩,思考;我想,当这样一件件花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被置于客厅、窗台、书房的时候,生活其间的人,经意或不经意间的注视,回眸,一瞥,生活之美,在黄昏的落日里,在朝阳的光芒里,妙趣横生,宁静致远。

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看花开,悄然绽放;望花落,无声无息。花是天地之间最优雅的才子佳人,径自来,径自去,无拘无束。花艺师,便是尽可能地留住它们的纯洁,无瑕,高雅,孤傲,与人相生相伴乃至惺惺相惜。

插花者,是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匠人。

话说涂鸦

文/何永康

当学生时,如果书写不工整,老师的批语大都是“鬼画桃符”,也有个别文绉绉的老师则说是“信笔涂鸦”。一些文化人写文章或弄国画、书法什么的,也总爱说是“涂鸦之作”,这当然是自谦之词。

一日闲读,读到唐代那位嗜茶如命的“茶仙”卢仝调侃自己小儿子的两句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方知“涂鸦”的出处,原来还是一“国粹”。之前则误以为是舶来品———因为在西方一些国家,涂鸦早已蔚然成风。有的城市专门规划出涂鸦区,立起涂鸦墙,供人们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尽情挥洒色彩和才情。

涂鸦的开山鼻祖,远古先民在岩石和洞穴留下的岩画就是例证。我以为,或许正是因为有了带有涂鸦性质的岩画,才有了后来敦煌等地的壁画、云冈等地的石刻。告别原始社会,有了纸张,有了文字和艺术,国人反而不敢随意写写画画了。为何?人进化了,思想也复杂了,有了框框和禁忌。拿儿童来说,其最早的艺术实践或许就是涂鸦———在厕所和一些隐蔽的地方,用石块和粉笔画出拙劣的表意不清或有猥亵意味的图案,以表现懵懵懂懂的潜意识———而在特殊年代,这样做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说你道德败坏。所以,那时大人教育小孩要把手管紧。

也许在最初,涂鸦只是个人的宣泄方式———或表达对社会、事件、人物的愤怒与不满,或挥发多余的荷尔蒙,袒露青春期的冲动和狂躁,也有一些人仅仅是表现欲太强,以此吸人眼球获得虚荣心的满足。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现在的“涂鸦”逐渐演变成一门时尚艺术。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桎梏打开了,很多类似涂鸦的行为被宽容和默许。就有那年轻的时尚达人,拿着一个喷油漆的喷头,朝墙喷出光怪陆离、抽象难懂的画面。近年一些比较有档次的“农家乐”,为招揽生意,专门开辟一面“绘画墙”,让客人在上面随心所欲地表达情绪。城里的一些超市和卖场,也有了涂鸦区和涂鸦墙,笼络那些等待父母购物的孩子们。近来,地面多维涂鸦也在一些城市兴起,深得市民喜爱。由此看来,涂鸦在中国也逐渐有了生存的空间和环境。

其实,当下最大的涂鸦区是网络,最大的涂鸦群体是网民。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为每个人提供快速的创作和发表通道,高雅与低俗共处,精品与垃圾并存,真的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就很有必要借鉴和发挥涂鸦墙覆盖、清除的功能,不断“扬弃”,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久了,水落石出,高下即见;说不好还会催生出新的文体呢。

风帆

文/苏剑秋

每当重读著名画家林风眠的绘画艺术之时,眼前便闪现出春山下的一片清漪,幽静中的数声琴韵,寂谷中的几声啼鸣,是小夜曲轻音乐。寂寞空灵是梨花下的几滴细雨,几片落花是少女的轻歌曼舞。这就是林风眠所追求的美的世界。

去年岁末,在杭州的书画拍卖预展上,林风眠的《柳荫双禽图》特别耀眼,上款徐昌酪,读来备感亲切。依稀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林先生的印象,清瘦的身影,穿着布衣短装手拎着布袋袋。眼神中将生命的活力浓缩集中在分外活跃的头脑中,思想在尘世的纷争和绘画的清净中跳跃,净土的星空给了他精神抚慰和不息探求方向,也是他终生对物质生活无欲无求的寄托,对艺术的探索终其一生。林风眠是最早最真诚“仰望星空”的画家。

于是,又重温林风眠的自述:“记得很久以前,傅雷先生说我对艺术的追求有如当年我祖父雕刻石头的精神。历经丰富的人生经历

后,希望能以我的真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中国传统文人的雍容淡定,人当有超出环境之情操。由是我想到林风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多次婉拒办个展和请辞美协主席的高风亮节。那是平易的艺术,精湛的华丽,婉约的诗魔。凡读过林风眠画的人,潜意识里难免依恋那样的芦荡雁南飞,带点腼腆的不舍,客途逆旅中灯下相对会勾起些许乡愁的湿润。广东梅州故乡正是他童年少时的牵挂。

在《柳荫双禽图》前驻足良久,“但愿有时记起我的人在回忆的春天里发出会心的微笑”。在他那率性潇洒的意境中,我看到一种孤寂,用智慧力量以绘画形式赞美着暗香浮动的池塘清趣,氤氲飘渺的沉寂山野,轻曼纱帐中的温婉仕女,弹奏着超然脱俗之音,在自悟与省道中,梳理着中国艺术走向,用毕生心血,开垦出中西合璧的艺术处女地,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人生是一种艺术

人生是一种艺术,一种选择的艺术。选择什么,舍弃什么,这需要知识,也需要独具慧眼。选错了种子误了一季,选错了时机或伴侣,则贻误了一生。

人生如登山,只要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你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体会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妙处。登临绝顶,你还能领会到“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豪迈与壮丽。

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如果说“人是铁,饭是钢”,那么理想就是火。唯有火才能把铁锻炼成有用之材,唯有火才能照明脚下的路和前进的方向。

人生能遇一位良师,如同旅游者遇见了一位向导,人生能交一位益友,等于沙漠中发现了甘泉。

人的性格决定于生活习惯和环境,而性格又操纵着个人的命运。其实命运就在你的手中,只要你抓住了机遇的纤绳,你就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因此,不要抱怨生活中的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谁能躲得过岁月的雕刻和生活的磨砾?所有好的、坏的、红的、白的,终究会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明朗清楚。

人生是一种艺术,追求是人生完美的过程,有的人追求表面的浮华,有的人追求内心的充实。浮华稍纵即逝,充实永葆活力。“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境界。

人的一生要走过多少路,要认识多少人,要经历多少事,我不知道,在最热闹和最寂寞的时候,偶尔会想起这样的问题。生命是一株慢慢成熟的庄稼,就应该辛勤地躬身耕耘,默默地收获着。

有人说;生命是一种寻找,人生是一种过程。不是所有的花开都有会有结果,但要珍惜每一朵花开的芬芳;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但要钟情每一天努力的愉悦。

人生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没什么意义的,所谓的人生意义就是人们为了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找到一种寄托,而制造出的一个童话。

当你放手时,整个世界落入你手中,幸福的时候,往往是你放弃一切的时候。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为了化悲为喜,人们追求着快乐的体验,追求着快乐的最大化。

一个人生来就是为另一个人活着,只是那个人一定不知道,这种情感是一种深沉的理解,是世俗的眼光,是无法抵挡的彼岸。聚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真爱是默契,是心灵的碰撞和震颤;因为注定要和你相遇,所以我默默地等待。

我希望你能记住我,请不要问我为什么,对于你,我只是你面前一过客,对于我而言,你则是我心中最亮的一颗星。世界那么大,人事相遇,则是一缘份,既然已有这个缘份,就让我们把握这个机会,珍惜它,对人如此,对事亦如此。岁月、环境、人事随时间改变,但留下来的却是你我他(她)所经历过、并且沉淀在心田里的那份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意。

爱情是一门艺术

弗洛姆说:爱情是一门艺术。我们对于自己是否有人爱关过多,而对于是否“会爱”学习的少; 我们总是不停地找那个适合我的人,甚至到了较真儿的程度,却忽视了“只要你会爱,爱情根本不稀缺”! 只要你会爱,就很容易找到伴侣,也比较容易经营一份感情。 很多感情问题,其实不是我们找错了人,而是我们压根不会爱! 爱情不是索取,而是给予。首先: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爱情是“给”而不是“得”,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有没有能力把爱情作为一种给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性格发展。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就克服了他的依赖性、自恋性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如果缺乏这些特点,人们就害怕献出自己,也就是害怕去爱。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所以,以后别动不动就你虐人虐己带虐心。爱情的本质就是找个伴儿,找一个生活的伴儿,找一个灵魂的伴儿。你的伴儿不是你的仆人,也不是你的领导,所以请珍惜与他平等共处的机会,多给予,少索取,因为是你,需要和他(她)在一起,当我们学会谦恭的珍惜一份感情,多给予,少索取,那么我们的爱情也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

美好爱情的态度=关心(你好么?)+ 责任(我该做什么?)+ 尊重(做你自己吧!)+ 理解(让我试着理解你!)很平淡吧,但是你确定你真的能够理解他们么?请看详解~

关心:意味着关怀,是爱的体现,关心是付出而不是索取!是我给予爱,而不是我要你爱!意味着从孩童般“幼稚的爱”中脱离出来,学习“成熟的爱”。幼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生活中,我们太容易混淆这一点。所以我们会在爱人面前任性,耍泼!你会说,要是在爱人面前,在自己家里都不真实,那算什么幸福啊!没错,真实是对的,但真实不意味着没有任何节制与克制。当你选择和另一个人一起生活,一切从此刻开始就变的不同了。要理解,一个人的生活可以随意,自由;俩个人的生活就必须要照顾对方的感受,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我们无疑变成了对方生活的摧毁者,而不是建设者。摧毁者只负责让自己自由表现发挥,不担心生活在一起的那个人是否一样愉快,幸福!所以,如果你真的懂了,请你在爱情和婚姻中,有所克制的发挥你的爱,用更多的理解与宽容之心包容对方,有一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意思。新的问题:会不会很委屈?这一点在最开始也许会有,但请相信,你的爱人在体察到你克制与付出的同时,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很容易建立起来了,他也会更加关注你的感受!于是在这个基础上,你反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很多幸福婚姻也是就此良性循环下去的~

责任:是对自我的约束,对爱情和家庭事务的承担;

尊重:允许对方做出不符合你标准的思想与行为,因为那本身就很正常,用你的想法去约束他才是一种最不合理的过分要求。尊重,是平等的体现,我们不是世界的主宰,更不是唯一,要尊重对方的不同选择和差异;理解:可能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难的。通常最容易的理解发生在热恋期,最难的理解发生在出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是不能理解,就是不能接受!事实是:真正的理解就意味着接纳和宽容!理解一切事情的发生有其根源,理解一个人不会平白无故地变坏,变差~ 理解那背后的事情远胜于关注眼前的问题!

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爱。——我们都是被妈妈宠坏的宝贝,懂索取,不懂给予!当我们还是孩子,我们的一切幼稚的爱的需求被父母亲理所当然的满足,并不意味着当我们成长为成年人,我们也一样有理由这样要求伴侣。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如果你还在这样要求对方,那么恐怕双方的关系并不太容易获得完美的和谐。因为没有谁愿意为了一份爱,变成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除非他把你当做老师,那么再差的学生也会毕业,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感情,也会面临着一种平衡被打破后出现的不牢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单独中的洞见Ⅱ》之十一 ——天才、艺术

文/张方宇

1. 如果一个时代没有产生出耀眼的天才并且被他的光芒所照耀,那么这个时代就碌碌无为地虚度了自己的岁月。

2. 普通人为人类繁衍种族,天才却繁衍自己的精神。

3. 天才活着时不被世人所理解,死后又被大多数人所误解。不理解造成默默无闻,误解造就名声。

4. 一个人的名声很少与他的实际相符合,那里面有太多的误解。

5. 名声是一种善意的通缉。

6. 名声是一种炙热的烘烤,有谁能对自己的名声隔岸观火呢?

7. 一个人不会想在猪的世界里出名。

8. 一个人的才气很容易被他的名气所腐蚀。

9. 人们并不讨厌伟大的事物,只是讨厌被它们的阴影遮住。所以,我们更乐于接受那些已经与我们不在同一时空的伟大事物。

10. 逝去的伟大总是比现存的伟大更令人信服。

11. 人们崇拜自己那个时代在肉体上伟大的人,人们也崇拜过去时代那些精神上伟大的人。

12. 崇拜需要一个距离,人很难崇拜距离自己太近的东西,因为没有身位可以让他们拜下去。

13. 人们在情感上不太能够接受一颗新星的升起,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再一次直起腰、仰起头来。

14. 很多人不愿意甚至不能接受去仰望那些伟大的事物,他们宁愿自己倒立着去俯视它们。

15. 三流的人最多只会去赞美那些二流的事物,一流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显然是太过分了。

16. 最伟大的往往就是那些最独特的。

17. 独特性是稀有的开花,那是神的特赐。

18. 天才的独特个性常常与社会的平庸特性水火不容。有史以来,独特就一直就是平庸的眼中钉。

19. 对美的喜爱是我们天性中无可指责的部分。但这种喜爱是倾向于欣赏还是倾向于占有,却真正体现出一个人品性的优劣。

20. 很多人对艺术的嘲笑和排斥,我们也许可以把它理解为那是丑对美的一种嫉妒,或者是恶对善的一种敌意。

21. 如果一个人没有领悟过艺术的优雅与高贵,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感叹自己原来是那样的粗俗。

22. 给死的东西赋予一种活力,那是一种魔力,一种创造力,或者是神性的体现。艺术和诗歌就是这类东西。

23. 艺术家--灵感的捕捉器。

24. 庸人成功所及之处,仍然远远达不到天才失败所在的高度。

25. 悲观主义其实是人类自我反省意识和自我批评精神的一种体现,而乐观主义则更多地反映出人类的自我陶醉和自恋情结。

26. 如果没有悲观主义,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哲学和宗教,而只会有道德和法律;如果没有悲观主义,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艺术和高雅音乐,而只会有马戏和大众娱乐。

27. 乐观主义者满怀热忱地为这个世界提供彩绘和装饰,悲观主义者则冷静地向人们提供有关这个世界的一张张剖面图。

28. 乐观主义站在人类自身欲望的立场上,悲观主义则站在客观认知的角度上。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这涉及到人类的面子问题。

29. 其实,悲观主义比乐观主义更为客观。一个人的悲观,通常是他对社会、人性以及自己这个人生有了清晰认识后的产物。

30. 假设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存在,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认为他们死后能进入天堂而不是去地狱--这就是乐观主义。

31. 平庸与乐观主义似乎有着近亲的关系,高贵与悲观主义好像也志同道合。

32. 悲观主义者敏锐地发现了自身以及这个世界的诸多缺陷,而乐观主义者因为麻木迟钝反倒能够乐在其中。悲观主义者容易走向偏激,乐观主义者容易趋于平庸。

33. 乐观主义有一种把自己的存在合理化甚至美化的倾向,这与个人的自恋倾向如出一辙。

34. 乐观主义,其实就是整个人类的虚荣心而已。

35. 乐观主义者讴歌生命,悲观主义者调侃人生。

36. 悲观主义并不是一种颓废,而是一种深沉的勇气。

37. 悲观主义者大都宁静而深邃。而乐观主义者的喧哗,与小孩子们的嬉闹无异。

38. 悲观主义真的有那么悲观吗?相反,站在悲观主义的立场上,一个人反而更能够看到人世间的很多荒谬与可笑。叔本华被世人认为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但叔本华著作里的幽默,恐怕比所有那些乐观主义哲学家著作中幽默的总和还要多吧。

39. 悲观主义者幽默,乐观主义者则常有滑稽之举。乐观主义者的滑稽,正好为悲观主义者提供了幽默的素材。

40. 乐观主义者最后必定会来到一个死胡同,而悲观主义者终有从中走出来的那一天,那时,他将会大笑。

41. 只有在创造和审美活动中,人才有了一点神的样子。

42. 创造力是生命力最高的表达,暴力是生命力最低的发泄。

43. 艺术,它来自一个创作者的灵感,也最能激发一个审美者的灵感。美被欣赏时,美体现了自身的最高价值,审美者达到了自身的最高境界。

44. 距离产生客观性,无论时间上的距离还是空间上的上的距离。所以,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能力完全公正地评判自己时代的作品,尤其是那些跨时代的伟大作品。

45. 正如天才的作品总是远远超出了世人理解力的范围,世人的理解力也完全不在天才的预估范围之内。天才与世人之间,总是相互误解。

46. 一切高贵的事物都无可挽回地走向孤独,所有低劣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趋于拥挤。

47. 在艺术中,音乐比绘画更具有震撼力。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空间更多地承载了物质的特性,而时间更多地承载了精神的特性。

48. 美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自然性,而妙则更多的是一种神性的展现,美妙是自然性和神性的完美结合。

49. 在艺术领域中,当一部作品被当作这个世界上的经典样品而广为人知,那么它很可能就成为了那些精神下流的人所嘲笑和攻击的靶子。这种情形就如同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那个主部主题的命运,有史以来,这一小节音乐已经遭到了多少人的戏谑和调侃哪!

50. 除非一种艺术或者一部作品在全世界都能找到知音,不然它永远只是地方性的东西,那甚至是有点土气的东西,方言和地方口音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

51.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大众对高雅艺术的排斥,我们也会了解愚昧对智慧的敌意。因为,他们隐约地感觉到自己被那些高贵的事物降格了,却还不清楚被降到什么程度,这真是让人有点恼火。

52. 平庸真是无孔不入啊!即使在那些平庸被明确禁止入内的高雅地盘,它也总是能够奋力地挤开一条缝隙,把自己植入其中,并最终在这里占据统治地位。

53. 一个真正高雅的人,他早已超越了大众所认为的那些高雅,你无法在这一堆高雅中找到他。

54. 艺术,它是一扇让我们得以瞥见神性的窗口。

55. 如果美尚且不能使人醒悟,那么宗教也是枉然。

56. 宗教最初都是纯净的、鲜活的,后来却不知怎么变得有些陈腐了。艺术则后来居上,超越了宗教。

57. 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关于美的宗教。但它既不提供天堂的承诺,也不给予地狱的恫吓,它只提供当下的精神愉悦。

58. 美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发现的。

59. 创造者没有收集东西的嗜好。

60. 人们可以原谅一个傻子甚至疯子,但他们不会原谅一个天才。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天才的存在,其本身就构成了对多数人的嘲笑。

61. 一个天才并不是表现得傲慢,而是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骄傲。

62. 一个天才,如果他不骄傲,我们又要让他怎么办呢?一个庸人,如果他不谦虚,他又能怎么样呢?骄傲是天才的本色,正如谦虚是庸人的本分。

63. 天才就像是烈士,只有当他们死后,才会被世界追认。

64. 对于天才来说,这个世界太浅了,他们需要一个更宽广的水域。

65. 一个天才若幸运地得到了在世的荣耀,那么他就同时拥有了两个世界的荣耀。

66. 每当一个天才满怀热忱地把自己的作品奉献给这个世界的时候,世人却常常把他当作上门乞食的乞丐来看待。要说对这个世界的绝望,没有比天才这类人更绝望的了。

67. 崇高的努力总是被世俗的阻力所延缓。

68. 要理解一个天才,一个人自己就必须至少是半个天才。

69. 天才的悲剧在于:他的洞察力太过超前于自己时代的理解力。

70. 天才常常打扰自己的时代,因为他发出的光并没有让自己的时代感到舒适。

71. 人才、学者和专家都忠实地服务于自己时代的需要,他们为自己的时代量体裁衣。而天才设计出来的款式,相对于他自己那个时代总是显得过于宽大,甚至漫无边际。

72. 天才是智慧与闲暇结合的产物。无知若与财富结伴,则必然走向奢侈。

73. 天才若是迫于压力而向世人表示谦虚,那将是对自己天赋的亵渎。

74. 每当一个新的真理产生,它都很难在自己的时代立足。最好的作品,都不会被同时代的人所认同。

75. 天才常常因为疏于人情世故而怠慢他人,不过,世人也以冷淡天才的作品作为回应。

76. 在事物的瞬息万变中捕捉到它的神韵,这就是艺术要达成的目标。

77. 艺术家就是那些以自己奇形怪状的意识之网捕捉到奇珍异兽的人,那些非凡的猎物来自彼岸。

78. 伴随着创造力而来的,是最真诚的欢笑。

79. 诗歌的美,也许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句子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或者说这种格式,使得其中的每个句子都增添了某种它本身所不具有的韵味。这是距离产生美的又一印证。

80. 每一个旋律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它一定是比我们更古老的生命。

81. 在所有艺术中,没有比音乐更不可思议的了;在音乐的诸要素中,没有比旋律更不可思议的了。音乐表达了语言无法达到的意境,旋律使所有的语言文字都相形见绌。

82. 科学来自于理性,艺术源于神性。

83. 美的魅力就在于它不需要经过争论便能够确立自己。

84. 美这个东西,要么就是领悟了,要么就是没有领悟,但它不需要任何争论。

85. 高雅艺术尤其是高雅音乐,一点都不像是从这个世界升华起来的东西,因为我们实在看不出它们与这个尘世的连接点在哪里。正如檀香不可能出自于猪圈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完全来自于彼岸。

86. 一个天才竟然诞生和成长于我们这个时代,这太过分了!如果他是天才,那么我们算是什么?

87. 每个时代都嫉妒自己时代的天才,每个时代都拒不承认自己时代的天才。

88. 在分数中,分母的愿望是分数线上的分子越小越好,最好是分子为零,这样分数线甚至就可以取消而不需要分母再扛着它了。

89. 为了完成自己在这个世上的使命,为了打开一条通向今后时代的智慧之路,那些高贵者不得不向愚昧的大众宣战。

90. 每一个真正的天才或智者,无不经历过对人类深深的厌恶。但是,他们最后却成为了人类最大的启蒙者。

91. 世间的一般价值观对于智者和天才没有意义,他们有着自己的判断。

92. 天才常常被凡俗之人视为来路不正。

93. 如果人们无法看到一个天才头顶上的光环,他们就会将视线下移,并且将目光一直聚焦在天才裤腰带以下的部分。

94. 天才、智者这些人,他们一方面藐视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又常常高估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上的很多事情,总是比他们想象中的最差还要差。

95. 美是一种自然性,优雅则是神性的体现。

96. 所谓审美,就是既能以整体性的眼光看事物,同时又能觉察到它的深度。大自然之美就在于它的整体性,而艺术与音乐之美则在于它的深度。

97. 对美的感受是一种直观和直觉,它完全不属于理性和逻辑的范畴。美因此而超越于一切争论之上。

98. 大自然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而非理性的存在。诗意是整体的,理性是局部的。这也是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一个比例。

99. 多愁善感与诗意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两者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多愁善感围绕着自我,而只有当自我不在,才会有诗意。

100.浪漫就意味着向各种可能性开放,而不被其中任何一种现实性占据的状态。

101.一个不执着于任何事情的人才是浪漫的,浪漫是一种流动性,现实是一种僵硬和凝固性。

102.浪漫只能存活在由潜力蜕变成现实之前的那个过度期。

103.音乐是存在中最灵性的现象之一,它是那永恒的在时间中的流动。

104.真正的美是不能被占有的,能够被占有的美只是一种妖艳。

105.纯净的美常常让一个人凝固在那里,不纯净的美却使人想要有所行动。

106.艺术的可贵在于它的纯粹性和持久性,它能够持久地给人以不带杂质的精神愉悦。

107.一个高处的人如果要往下看,他就得把自己的眼皮翻下来,那种看的方式好像是一种蔑视,但他的蔑视就是他的正视。

108.人们即便仰望一样东西,也难免不把它低估。

109.天才把伟大的作品留给世界,自己却隐身而去。但更多的人是通过华而不实的作品,把自己推了出来。

110.很多人在喧嚣声中登场,也有少数人在静默中退出。

111.即便是对牛弹琴,有时候也比对人弹琴的效果要好一点,对于那些优雅的古典音乐,牛最差的反应也只是无动于衷,但至少它们不会产生排斥和反感。

112.没有比严肃的古典音乐更容易激怒那些低劣的耳朵了。

113.偏激是平庸之辈用来指责智者和天才最惯用的一个术语。智者有他们的锐利,但愚者也有自己防身的盾牌。

114.伟大总是饱受非议,唯有平庸才能够免于任何争议。

115.不具有犀利的批判能力的人也不会真正地鉴赏任何东西。批判力和鉴赏力是完全对称的两个东西,有了鉴赏力,才会有批判力。

116.谦虚是这个世上平庸之辈所热烈鼓吹的美德,以此警告那些卓越的人不要将自己的脖子伸得太长。

117.偏激是跨出平庸的第一步,平庸的人没有偏激的能力。

118.平庸与偏激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天生的敌意。偏激对平庸的主要情绪是轻蔑,平庸对偏激的主要情绪是憎恨。

119.偏激是带着情绪的真知灼见。

120.偏激是一种力量,平庸意味着软弱无力。事物只有在极端才会有超越,平庸就意味着永远陷在那里。

121.偏激是一股让人不太舒服的力量,不过,它常常就是真理本身的力量。

122.很多被指责为偏激的思想,常常正是击中了平庸大众的痛处,从而激怒了他们。平庸对偏激的仇视,就犹如家犬对野狼的敌意。

123.对艺术和音乐这类美和智慧性的事物,如果一个人丝毫地不能领悟,就已经表现出平庸的征兆。假如再对那些事物加以嘲笑,那就是庸俗的确凿证据了。

124.不仅仅高贵者对粗俗的东西会流于不屑,粗俗的人对高贵的事物也同样会表露出不屑之情。前者是出于完全了解,后者是因为不能理解。

摘自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Ⅱ》作家出版社

神话结晶釉

文/冯彦伟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淹没了曾经的老窑,与其相伴了多年,因烧制结晶釉而风靡一时的老侯也早已离去。站在丝毫没有老窑痕迹的高楼旁,心情似乎有些莫名的平淡。其实,人大都在不断地回忆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想到至今还珍藏的一个结晶釉花瓶,心情便难以平静下来,那花瓶是离开陶镇时,老侯特意送给我的,也是他离开老窑的最后一次作品。想来,脑子里总有一些绕不过的事和情,想起了老侯,想起了老窑工,想起了老窑工身边的老窑。虽然,结晶釉在陶瓷专卖的世面上很罕见,也未从找到它的制作,但老侯与结晶釉的故事,给我的生活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结晶釉是在陶瓷制品表面形成的一种色彩鲜艳富丽堂皇的人造晶体,呈星形、棒形、扇形、球形以及纤维状,犹如寒窗冰花,千姿百态,又像万朵礼花,绚丽多彩,给人一种特殊的自然美感。它精湛的艺术包藏着人类许多意想不到的感悟,渗透着一种艺术的魅力,涌动着一泓活泼澄澈的艺术泉流。这种特殊的艺术,是钛酸锌、硅锌矿等化学成份和烧成原理的科学表现形式,采用玻璃、石英粉、氧化锌、苏州土、烧滑石及少量的氧化铜做色剂配料,然后,在窑炉烧成气氛的严格控制下,凭着老窑匠的一种灵感和悟性烧制而成。器型有茶器和花瓶等,色调有黄、绿、蓝、赭、白、灰等多种,在陶瓷艺术中,一向被人们视为珍贵釉面。

第一次看到这种艺术的制作,竟会像初看“万花筒”内的变幻那样稀奇。坯体上无图案,仅用泥料制做,装入窑内,不时升降窑温,经火的烧炼,图案各异的花瓶就诞生了。至于为什么这样神奇,人们说法不一,当时,老侯给我讲了许多,但一则神奇故事让我印象最深。

早在明朝崇祯年间,陶镇的窑业就已相当发达,尤其是窑炉就有一百多座,可谓星罗棋布。当时穿过陶镇有条河叫范阳河,河水清澈,升腾的窑火在空中飘动,倒映在水面上,宛如一片盛开的荷花。由此,陶镇便有了荷花畔的美称。有个风水先生路过,触景生情地说,此处是个福地,其福就在窑火倒影的荷花畔。

然而,好景不长,这福地却给陶镇的窑工们惹来了麻烦。由于这里窑业的发达,又有荷花畔之说,而闻名于世,在当朝的皇宫中成为陶瓷制作的佼佼者。于是,朝廷便要陶镇的窑匠们烧制出像莲花一样的陶瓷作为贡品,朝廷便派专人实地督办。当时把所有制瓷高手都发动起来,窑匠们各显其能轮流研制,并立下“军令状”:烧不成者便去边关出服。朝廷想象中的陶瓷贡品,其实就是陶瓷的窑变作品,这种作品有个温度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就是现代的陶瓷生产过程中如果稍有不适,也很难奏效,更何况古代呢?因此有很多窑匠被迫出走。

镇上,有个汉子,祖祖辈辈靠窑业为生,他学了套制瓷的好手艺,膝下只有一对女儿。当快要轮到他的时候,愁得几天几夜没合眼,他与两个孩子相依为命,如果贡品烧不成,自己出服不要紧,可孩子们怎么办?两个孩子看透了父亲的心事,既焦急,又难过。

这天,经过精心配料制作的作品入窑了,就在窑炉准备点火的时候,姐妹俩突然一起跪下,向爹请求,两人到窑内观察窑火气氛。窑匠大吃一惊,含着泪摇头说:“不行,你们还小,要好好地活着。”说罢,将俩个孩子搂在怀里,痛哭起来。孩子见爹不同意,扑上去抱住爹的腿说:“要是烧不成,不光你去边关出服,还不知再有多少人遭殃。”突然,两个孩子趁大家不备,双双跳入了窑内,眨眼间,一对儿女在红红的炉火中消失……

人们说,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花。一件件闪亮的结晶釉陶瓷作品出来了,陶瓷上终于开出了美丽的瓷花,这瓷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劳动人民诚实的心灵写照。

但是,窑匠的一对女儿却离开了人间。传说,她们变成了窑神,为了纪念她们为陶瓷事业的献身精神,人们在窑炉最密集的地方修了座庙,叫窑神庙。

这虽是一则流传民间的神话,但依然浸润着老窑工烧窑艺术史的几多艰辛。上世纪七十年代,老侯等老窑工们终于将这一艺术重新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独到的烧制艺术叩开了无数中外宾客慕名观赏的心扉,最终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成为国内外交往的重要礼品。

踏着岁月的风光,烧窑艺术在不断升华,不断革新。相信,老窑不会遮挡当代人穿越时空的视线,妨碍创造的步伐。当代人的目光,每时每刻都在回望窑变的空间。或许,结晶釉的制作在现代条件下会有另一种形式出现。

文字像呼吸

文字应该像生命的律动,有着内在的节奏和呼吸,亲切自然,简洁明快,像水一样流动,透明干净,这样的文字应该就是好文字。美在想象,用文字营造的美,可以忘却世俗的功利烦恼,进入精神的飞升,活在云上,这当然很美。艺术不应该为柴米油盐计,但没有柴米油盐怎么生活,没有生活的顾虑,才更适宜搞艺术,才能发现更多的美。

但也不一定,生活并不等于艺术,艺术可以无忧无虑,艺术可以忘掉生活,没有功利的色彩,甚至没有真善,只有美。每天我看到我楼下的那条河,那湾秋水,河中央,有一块高出的石头,经常看到站着一两只白色的水鸟,啄理着羽毛,自得其乐,它是可以目无斜视,全然不用理会周遭的变化,因为它站在那里很安全,中午的阳光特别热烈,特别鲜亮,光线极好,我从高处看,离得不是很远,水波荡漾,也不一定是清水,有时是黄黄的浑浊的河水,前面不远还有采沙船,突突地响,我也觉得很有诗意,很生动,很美,城市里很不安静,但水鸟站着的石头,却是安静的,每天都在我的眼皮底下,和我对看,却也很美,我只是觉得很美,说不明白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意义,即使入画,也没有意义,这就是美,这就是艺术吗?我说不清。

中午我在大街的转角处,看到扫地的大妈,她身上光鲜鲜亮的清洁服,黄红的条纹特别显眼,她竟然耷拉着扫帚,和旁边一个戴着绿军帽大娘在聊天,言语非常亲切,也很自然,脸上带着微笑,我们知道她们在讲话,但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街上的喧腾过于响亮,但看到她们脸上的随合,从容和满足,我也觉得很美,假如再来一片夕阳,照见她们微笑的嘴角,是不是更漂亮。艺术是不是,有时只是这样的一个细小动作,或一个小小的画面,而你不以为难,而我却感到异常的新鲜,每天几乎都有这样的事,发生,为一点小事,为一个小画面,为一句话,为一篇文章感动着,热爱着,生活着,活在现场。

搞文字,需要平静,只有平静,才能听见自己的呼吸,文字的呼吸,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文思泉涌,七窃八脉全部打开,而能不能安静地放下一张书桌,给自己一块较完整的时间,而不被冲得七零八落,我们说不清楚。活着,肯定要为生活计,吵吵嚷嚷,疲惫不堪,而不被日常琐事打断,继续文字,要有足够的精力、体力、耐力,保证一篇文字的的完成,这有点不容易,文字产生的不容易。

文字是有些秘密,我相信如此,不是每个人都懂,在一个心浮气躁的时代,文字的秘密,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被人发现,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

生活之艺术

文/甜心

在读周作人写的“生活之艺术”这篇散文时,我受益匪浅。

如:饮酒,“一口一口的吸,这的确是中国仅存的饮酒的艺术:干杯者不能知酒味,泥醉者不能知微醺之味。”而中国人对于饮食也知道一点享用之术,但是一般的生活之艺术却早已失传了。“中国生活的方式现在只有两个极端,非禁欲即是纵欲,非连酒字都不准说即是浸身在酒槽里,二者互相反动,各益增长,而其结果则是同样的污槽。”例如,动物的生活本有自然的调节,中国在千年以前文化发达,一时颇有臻于灵肉一致之象放恣

,后来为禁欲思想所战胜,变成现在这样的生活,无自由,无节,一切在礼教的面具底下实行迫压与,实在所谓礼者早已消灭无存了。

由此可以看出,生活不容易的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生活,自然地易地生活或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生活之艺术只在禁欲与纵欲的调和。英国思想家霭理斯对于这个问题很有精到的意见。他排斥宗教的禁欲主义,但以为禁欲亦是人性的一面;欢乐与节制二者并存,且不相反而实相成。他认为人有禁欲的倾向,即所以防欢乐的过,并即以增欢乐的程度。他在《圣芳济与其他》一篇论文中曾说道:“有人以此二者之一为其生活之唯一目的者,其人将在尚未生活之前早已死了。有人先将其一推至极端,再转而之他,其人才真能了解人生是什么。一切生活是一个建设与破坏,一个取进与付出,一个永远的构成作用与分解作用循环。要正当地生活,我们必须模仿大自然的豪华与严肃。” “生活之艺术,其方法只在于微妙地混和取而舍二者而已”。

生活之艺术这个名词,用中国固有的字来说便是所谓礼。我们都知道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中国人没有像外国人那么开放,他们的骨子里还是比较传统的,有很多的顾忌和规矩。

“中国现在所切要的是一种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去建造中国的新文明,也就是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也就是与西方文化的基础之希腊文明相合一了”。这句话,仅仅是周作人他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全部,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后代的努力。

借鉴原文作者而作。

源自灵魂的舞动

文/张虹

欣赏舞蹈也是一门学问,舞蹈者不只是在跳舞,更多的时候还表达了一种情感,其中的情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黄豆豆,并欣赏了作品《醉鼓》。《醉鼓》以醉借鼓表现一位民间艺术家执着追求事业,视艺术为生命的优秀作品。舞者并不是单一的靠舞姿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而是巧用鼓来表达所有的感情的。一段段,一个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都给予了无限生命的可能,也留给观众许多想象。舞者鼓励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寓示着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也要勇往直前,激流奋进,追求美好未来。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傣族舞,其中杨丽萍的《孔雀舞》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杨丽萍优美的舞姿,唯美地将孔雀的美丽展现在观众眼前。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的颤动,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女性的温柔、美丽,使孔雀舞增加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上述两个作品我认为都是艺术的经典代表,虽然是不同时期的作品,但都是舞者经过很长时间训练而成的。其中包含了多少的辛酸苦楚,有排练时的累与苦,也有在排练时取得小小成绩的欢歌笑语,只有他们自己知晓。无论过程怎么样,结果都是一样的,都会有懂得欣赏艺术的人去评价它,赞美的继续保持,批评的积极改进。热爱舞蹈的人会为了艺术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去追求理想,他们的一生将与舞为伴。

从舞蹈课一路走来,我们欣赏了古典舞,以孙颖为代表的“踏歌”、“桃夭”;其中古典舞的三个特点折袖、拧腰、含颈。“萋萋长亭”完全折射出了这三个特点。还学习了秧歌,东北秧歌以“手巾花”为主要特征,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音乐是能够舞蹈的桥梁,舞蹈动作是肢体语言的灵魂,内在的感觉是灵魂中的精髓。真正享受跳舞的人即使再简单的舞蹈也一样会认真对待、用心诠释。这种感情是源自灵魂深处的。

选择,是一种痛苦

文/因为活着所以感悟

此刻,我心乱如麻,正在感受蚀心的痛苦,这痛苦缘于当下我和孩子正面临着选择,而且两天之内必须给出答案。人生最难的莫过于选择,当面前出现两条或更多条路的时候,哪一条更光明一些?哪一条更适合一些?谁是智者?谁都预见?这真是让人纠结的难题!

跟孩子冒雨回来,我的心情不能平复了,打了一圈电话,最终的主意还不得自己拿吗?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见识呢,我想求助远方的朋友,可也许您看到它的时候,我已经决定了,那就当我平复心情的自言自语吧,估且也算是此刻心情的真实记录留念吧。

怎么回事呢?

**传媒学院与我市可圈点的中学协同办学,依托该中学招收50名艺术特长生,我女儿因着对艺术有点小喜欢,并且因为不上进,学习成绩中庸,就抱着多寻一条生路,多挖一根特长,多找一点生活乐趣,多增点艺术人文修养的心态于5月1日报名**传媒。

今天面试(5月11日),早起她6点20就出发,还不让我陪着,说我去她更紧张,倒乐得我逍遥。初试过后,电话来了,从声音里淌着的甜蜜,我知道这是过了一关,果然如此。复试在下午进行,我主动请缨,人家还是不让去,可是我实在挺不住了,走到外面给她电话说我正要去了,而她说已复试完了,只等着下午4点出结果呢,这一会她已和同学溜街去了。

我到那儿时,只见三两个家长和孩子坐在一楼的冷板凳上看着手机电影或是聊着天,我也拣一空座聊手机。自从数字手机普及之后,但凡是需等的地点,或是交通工具上,眼观六路的人少了,耳听八方的也不多了,除却那老眼昏花的,还有跟不上形势的,余下的大大小小的人儿都象个学问者似的,瞧着小小荧屏两眼发光,目不旁视,就象周围的人都不存在似的。为了打发时间,我也看起了手机,当一回学问者。

离揭榜不到半小时的时候,一堆人象雨后的蘑菇似的,从地上冒了出来,待我拿眼睛瞧时,门口已黑黑的一片了,别说还真是蘑菇,外面已下起了零星的雨点,雨搭外面的人都撑起了伞,可不正是蘑菇吗?我出到门口,得天独厚,自然紧挨着门口,女儿眼尖在我发现她之前抢先发现了我,“妈,你怎么进来的,怎么还跑里面去了呢?我回说,我随着当官的车溜进来的,他们进得,我也进得。呵,我还挺理直气壮的。我又说“怎么样啊,孩?”“不怎么样,估计过不去”她说。“没事,咱也不专指那地儿打粮,最不及还长个见识呢”我故意轻松着。“可也是呵,可是妈,我还是好紧张,你别跟我说话了”,我住了嘴,和她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门口那几个礼仪兼把门站岗的美女工作人员身上,到底是传媒生,个个的标致活泛,她们飞舞着表情答谢着家长们的意见,也借此消解着大家紧张而强捺的心情吧。

总算,总算,成绩单被几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从对面楼里拿回来了,直奔楼上飞去,估计与头儿做最后敲定,没一刻的功夫,就见一阵忙乱,大家盼望的成绩单被贴在展板上拎出门口寻个地儿戳那了,家长和孩子挤挤压压地着前看。我顺着孩子的手指瞧见第七名正是我孩儿,我还不大相信,求证工作人员,才确实了。孩子一脸掩不住的兴奋,我也跟着一阵欣喜。可,没呆一会,这兴奋也喜悦就转变成了忧愁,怎么呢?

过关的自然要给开个会儿,会上说明儿后儿就交先交三分之二定钱,过午不侯。这犯难了,这么快就决择,倒不是头一把钱的问题,怎么得给我们多几天的思考时间吧,这又不是小事,况我又打听到高三的时候,但凡学习文艺特长的,都得北京上海等名地儿跑专业证书,光那培训费可不是三瓜两枣,得银子了,有说几十万的,有说十万二十万不等的,究竟多少万,只看当下那一对一的补文化课的,就知这艺术的一对一不定要高出多少倍呢,你想那阳春白雪高山流水能不贵吗,是我们寻常人家能消费得起吗?我咋就头脑一热,就给报了名呢?我寻问了之后,心里打了退堂鼓。咱就一个工薪阶层,又没家底,拿什么顶这艺术培训费啊,可孩子还叨咕,‘就差钱,我倒想上,不过我了得想想咱家这现实,明儿中午我给你信儿”,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我心里还真起了一阵热乎,管怎么地,没象前儿那样,当我说听人家说走艺术到高三得考证不定花多少钱呢,妈这个可拿不起,这小愤青,从嘴里甩出几句硬邦邦的话,噎得我不行:“你让我报名,到高三又说供不起我,这不是把我的热情点着了又浇灭了吗?知这样,压根你还让我报干啥”,我说“妈对形势估计不足,事先对这领域的行情也不了解,只觉得你有一星半点这方面的潜质,专业一下,能多一条快乐生活的路途,也没想是这样啊”我底气不太足地说。“哼,没想,你让我报,你这不是折腾人吗?”头一甩,门一摔,回她自己屋挤眼泪去了,因为我听着似有拧鼻子的声音。我想等着吧,等面试完再说。这不,待接上今天的茬了,还真复初过关,倒让我纠结,好在她这一会子还算知道家里有难处,这一条路也着实不好迈入,更不好迈出。有几个进去的能出来的好啊。好在她报的是电视编导。我还听她低估:我得好好想想,我这一辈子就鼓捣编编导导了,这是我热爱的吗?

唉,在人生选择的路口还真难,没考上,也就不做此想了;考上了,还真难为人,去与不去都难受。去吧,差钱;不去吧,她将来工作不如意保不齐会埋怨——要是家里有钱,我学艺术了,兴许不是今天的境地呢…人家叭叭地说,当家长的就得巴巴的听,谁让能力不足呢?当然文化课的成绩也得达到该中学的录取线,但我估计按常规她应该不成问题,但谁敢确定呢?变数太多,就象我没想到她会合格,她还偏就合格了,凡事不能预料。

我这头疼了,预计要洗澡的,水都烧好了,倒写了这个,我也没预计啊,可见凡事不是能预计的,也不是都能照着预计去做的,我这随机性也忒大了点,那就明早洗吧,明天也许就有答案了,总得有答案。

累得我也恶心了,不过心情好了一些,说完了就释放了。去与不去,她这不爱学习的懒孩子若能借此东风,增强点学习的自信自觉与热情和动力,倒也意外的收获了。也让她知道,人生,有许多事是不是随心所欲的,算是上一次挫折课也好,如果选择不去。

选择,着实是一种痛苦,而生命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前行,长大。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文/兰子

很长时间里,我微信的个性签名一直沿用着这句话:“在希望的田野上”,除了喜欢这首同名的歌曲之外,更是对自己绘画状态的一种期待,希望它能如我所愿,在这片无边的原野上,栽出我幸福的花,结出我欣喜的果!

曾听谁说过,对艺术的热爱,有一种对情人般的执着和迷恋,俺也如此,除了两次正规的艺术院校学习之外,还有3次北漂的经历,分别就读于北京画院研修班和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十年磨一剑,当第3次进京在国际书象学社学习时,我已经是准老太太级别了,年龄比导师还长,此时也正赶上国内文化大潮回落时期,市场走向了安静平稳,用别人的话说正好静下心来潜心画画。

当年和我一起玩儿的画友们都已成了名家,写生迷了路哭鼻子的“小不点儿”现在也是著名导师了,我看着他板着脸背着手给学生讲课就想笑,脑子一下转不过弯来;一个曾经的女画友不无优越地挖苦我:后悔了吧!我满脑子想着当年我们挤在一个破平房里,看一个巴掌大的黑白电视的兴奋场景……整整一年,我像在穿越时光隧道,就像当初我长期租住在单位外面,突然搬家到单位院子里,看见当年的同事都像化了妆似的变成了老人,而他们也都困惑的看着“化了妆”的我……现在,我当年的画友似乎都呼啦一下冲到了事业的顶峰,而我却停在原地,跌在谷底!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我调整着思维,不仅仅是面对创作,更要紧的是对瞬息万变的时代的适应……

任何职业,无论有多少人去做,好的终归是少数。而我的目标一定是奔着这个“少数”去做的,而为了这个目标又一定失去很多,就看自己对舍与得的选择,所以释然;又想起1997年在北京画院时的悟道:对画家而言,你的作品就是你最好的代言人,无需奔忙,无需多言,真正的艺术家,历史终究会把你沉淀下来。转到当下,看了一些画展,聪明灵秀之人不少,为“初心”而画的人不多,心里似乎踏实了些,觉得自己还有希望。毋庸多言,唯画出好画是真理,埋头苦干吧,所幸有前面若干年的追求和铺垫,有众师友的教导鼓励支持,首都的艺术氛围和宽大视角的确给了我新鲜的感受和勇气,我开始一改往日的小女人情怀,开始画大幅当代彩墨画,开拓自己一个新的领域,如师所说,时代不同了,人家都高铁了,你还赶着牛车扭来扭去,那怎么行啊!我想也是,连齐白石都有衰年变法,变是势在必行,是上台阶,是向更高领域的冲锋,想想都激动啊。

从本质上讲,绘画是个视觉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一定要有高于一般的视觉感受,或打动人心,或感动自己。现在的作品越来越大,展厅也越来越高,有些作品确实很有视觉冲击力,媒体交流太方便了,国际国内的,古今中外的,谁好谁坏,孰轻孰重,大家有目共睹,谁也懵不了谁,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标新立异,才能在人海中凸显自己,画画也得与时俱进,高唱凯歌了。

我相信自己是有“初心”的那一份子,这也是多年热爱艺术的本意,既然是热爱,就乐于奉献和付出,特别是到了这个年龄,做最适合自己的,追求艺术真谛,既要勇当先锋,又要甘于寂寞,挥汗三伏,苦练三九,不是玩不起,而是要更会玩,茫茫人海,自信是船,智慧是帆,感谢在艺术这条路上给于我支持和帮助的每一个人,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面前这片田野,将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母亲的艺术

文/王金保

素手巧穿针,

慈心若有神。

谁知成就者?

是我梦中人。

我的父亲,会炒炸药,造手榴弹,曾组织民兵实弹演习;会操作、维修柴油机,在当时山村犹如鼓捣飞机、原子弹;会唱戏,曾多年参加乡村演出;会泥水、木工,家里的农具和炊具、洁具也几乎全部自己制作;会育种、育秧、嫁接,会做水井的压水取水设备,发明切片机、去核机、玉米脱粒器械;会使算盘,粗通文墨,曾多年自己写春联;会做豆腐、漏粉、摊饹馇;会玩"鸟枪",狩猎每次都有收获,在困难时期"丰富"了餐桌;曾随地质队找矿转战各处,生活所迫回到农村;70岁时还能上树打栗子-----

我的母亲,除了像男人那样劳动、料理家务,自学成才、在全村第一个用上缝纫机,远近亲友都慕名来求她做衣服;会做小孩的虎头鞋,各类女红,曾给毛主席做过花圈;在乡村舞台上,优美的唱功和扮相也曾经迷倒一大片;会做各种可口饭菜,哪怕是在困难时期,也总能把餐桌调剂得满足大家的食欲;会接生,会中医,时常应邀给人刮痧、拔火罐、揪皮;懂兽医,敢给鸡猪动手术(猪得了眼病,用针挑开;鸡误食农药,把嗉子剪开,换掉里面的食物再缝合),而且成功率几乎百分百;70多岁还能带着老花镜拼缝、织绣鞋垫、枕套、坐垫等"艺术品"------

当初不觉得,现在细想起来,我的父亲、母亲,是多么伟大啊!

非手艺时代

文/周竹生

在多媒体时代,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这样,遇到《舌尖上的中国》《大国工匠》《超级工程》这样的节目,我也能抽出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地看,细细地品。我看的是中国手艺,品的是中国功夫。

手艺,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但是对于我们的父辈祖辈,手艺是一个恭敬神圣的名词,在他们的时代,凭手艺吃饭,靠手艺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什么都可以不学,但是手艺不能不学,什么都可以没有,手艺不能没有。

在我年轻的时代,还是一个手艺人走四方的时代。铁匠、铜匠、漆匠、箍桶匠走村穿巷,木工、瓦工、电工、搬运工早出晚归。在我搬入新居打家具时,曾和几个木匠有过亲密接触。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初,父亲买了一堆木料,要为我打一套家具。木料买回来,打什么,怎么打,全由我做主。我联系了我做木匠的同学,按照简洁实用、美观大方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组合家具一套、书柜一套、书桌二只、餐桌一只、大床一只的家具计划。根据房间的面积,当时流行家具的式样,经过反复测量比对,确定了家具的尺寸图样。

暑期一到,动手开工。我和两个木匠就开始打家具,前期是锯板开料,把木料锯成不同尺寸的板料和方料,之后是刨光开凿,粗糙的圆木变成了有棱有角光滑无比的木块。这些工序到位之后,进入到拼接阶段。三合板正反贴在木龙骨上,成为一片一片的柜门。近两个月的慢工细活,一件件家具全部做好了。把这些家具按照原来设定的位置一一摆放,全部到位,距离不多不少,恰好。

这套实木家具,材料地道,做工考究,牢固结实,虽然搬家几次,但是始终没有舍得淘汰,虽然不用了,依旧在老屋里摆放着。原因很简单,这是我参与打造的一套纯手工家具,倾注着一份感情,有着我对手艺的一份了解和尊重。

回想过去,思考当今,在机器人甚至是智能机器人更多地替代人工的时代,手艺人怎么办?手工工艺路在哪里?

手艺投入的成本太大,太辛苦。手艺这玩意,长在谁的手里,真还有先天后天之因素,并非个人心愿能成。先天要足,爹妈要给,如果没有那么一点天赋,不是那块料,榆木疙瘩是雕刻不成玲珑琵琶的。后天要续,有了高于别人的禀赋和兴趣,也要磨刀霍霍。有时候自我努力也不够,也要时代给力。

这个时代真的不要手工手艺了吗?因为这个时代的浮躁已经不兴手艺了。

手艺和艺术的养成跟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丰年荒年,丰收歉收,有时候既在人,也在天。汉魏骈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代孕育不同的艺术。艺术来自风尚风度,燕瘦环肥;艺术来自气质个性,郊寒岛瘦;艺术来自沉淀沉静,十年一剑。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山寨掠夺,蜂拥而上,都是艺术的大患大难大忌。好酒不怕巷子深,从这个意思上讲,真正的艺术都在巷子深处,都有一个长长的窖藏过程。深处就可以慎独深思,入静修行,窖藏就可以吸收天地之精华。否则心神不宁,见利思迁,火候不到,浅尝辄止,就不可能有艺术之精,功夫之深,技艺之绝。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一些以作坊为承载的手艺和手艺人难免趋向消亡。铁匠、铜匠、笔匠,可能兴盛了千年,但是让他们推出舞台不过是三四十年而已。生活不需要了,想留也留不住。

这个时代真的不要手工手艺了吗?不!大国工匠是国宝,手艺蕴含的工匠精神更是国粹。

当今时代年轻人不热衷于学艺,职校学生不热衷于学技,手艺人越来越少,手艺越来越生疏,手艺时代,渐行渐远,非手艺时代,危机四伏。

实业的基础是手艺,企业的根基是技艺。根据有关机构调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而欧美企业平均生存年限是12.5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原因何在?这一统计数字告诉了我们众多答案中的一个,没有工匠的手艺,就没有精密制造,没有工匠的精神,就不可成为制造的大国强国。

是时候了,果断地说,把非字去掉,让手工手艺与工匠精神和时代同行。

生活的艺术

文/北京洪鸿

30年前,在皖西南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一群文学青年,立志要成为伟大的作家。他们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创办文学社团,自编自写自印文学报纸。大家开始干得轰轰烈烈,大有不干出一番伟业来誓不罢休之势。

没承想,后来文学热逐渐降温,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文学社的几个骨干成员,便南下北上,一路到广州谋求生计,一路到北京打拼。他们当中的多数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分别谋求到一份能养家糊口的职业,投入到谋生的芸芸众生之中,逐渐将当年的理想,文学事业抛之脑后。而其中有一人却始终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在谋生的同时,深耕文学创作,始终将自己当初的誓言付诸行动。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为知名作家,作品频频出现在各类文学报刊,不但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还被鲁迅文学院录取深造,成就不菲。

有人说,人生有多大格局就能干多大事。一个人的格局就是他的胸怀,胸怀有多大,就能容纳多少事。成功之人,总会不忘初心,继续奋进。那位作家后来告诉我,在他矢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时,每当遇到困境,总会想起当年在创办文学社团的艰难岁月里,为了筹集办报经费,起早摸黑到白石山去拉竹床卖的事。他始终不会忘记那时的悲壮情怀,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所以,他能走向成功。

有一次出差到成都,我发现在成都的送仙桥古玩市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代明的工作室,占据着小小一隅。她每天下午四点钟之后就守在这里,坚守着“瓷胎竹编”这种古老技艺。简单说来,她需要在小巧的白瓷茶具上,用邛崃山上的慈竹竹丝,编织起一个有花纹的竹丝罩子,紧密贴合茶具,就好像瓷器的骨子上长出的皮肤与血肉一样。谭代明解释为何当年传艺师傅的绝活,唯有她完美地传承下来,她的理由很特别:“因为我并不靠这为唯一的谋生手段。为了维持生活,降低要求去走量,这是大忌。我宁可做点别的营生,来养活我的手艺。”不靠此维生,方能把感兴趣的事情做到极致。退去谋生的潮水,能露出峥嵘的,才是你离不了的滋养与挚爱,这就是生活的艺术。

所以,在人生的过程中,要先想清楚,是要谋生还是要做事业。当年文学社里有一位叫张秀敏的姑娘,因为家境贫寒,很早就辍学了,17岁便到县城学裁缝手艺。因爱好文学,加之文学社办公地址就在她学徒的旁边,耳濡目染,觉得文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便加入了文学社。文学社解散以后,她没有荒废自己的手艺,出师后,便在家门口开起了裁缝店。经过几年努力,她把自己的团队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制衣服装公司,还解决了五六十人的就业问题,她自己也成了总经理。如今,她设计的服装已经小有名气,在上海、杭州等地接了好几个大项目。

今年,我出差路过家乡,两人在一家餐厅不期而遇,我几乎认不出这位当年的文学女青年。她的变化好大,令我最有感触的是,她现在气质非凡。记得她刚加入文学社的时候,虽然长得很漂亮,但性格有点腼腆,穿戴也有些土,喜欢低头走路,看起来有点懦弱胆怯;而如今,她的目光锐利如锋,一身剪裁合体的套装,时尚又不失端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充满了自信与成功的魅力。两人见面既意外又惊喜,正巧都有时间,便坐下来点了些吃的东西,一起聊起天来。

“那家服装公司是你开的?很不错啊,我很喜欢你们的设计。”我赞叹地说。

她谦虚地点点头,然后问我喜不喜欢今年的新款,喜欢哪几款,她可以送给我。我当然是连连感谢又连连赞叹。

我边吃东西边听她讲自己的创业故事,就像在看一本励志小说。她这些年吃过不少苦,尤其是在个人情感方面吃过不少苦头。每当自己困惑之时,就想起当年跟我们一起在文学社创业的日子,一想起当年创业的激情,就会无形给自己增添前进的动力,不想放弃当初的梦想。当然,她的梦想并不是像我们这些人一样,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她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服装设计师。当年之所以加入文学社,就是想自己多读点书,多学点文化知识,以备将来之需。她说她非常感谢当年的文学社,是文学让她懂得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懂得了人要自我奋斗,才会有成功的希望。而现在,她真的成功了。她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文学的熏陶下,走向自己想要的成功。

她最后对我说:“我从没想过要谋生啊,我一直都是在做事业。当初办公司,我不怕吃苦,各个部门有事情我都去做。好多同事都说我是傻小妹,一个人做好几个人的事,哪里有工作就往哪里跑。其实,我只是不愿意放弃任何能学习的机会而已。”

不是谋生,而是在做事业。这句话敲响在我的耳边,振聋发聩一般。我知道,当初跟我同来北京的一些文友,无论现在他赚了多少钱,谋得了什么职位,过着多么有情调的生活,可他们也仅仅只是在谋生而已。

谋生和做事业,谈不上哪一种选择更聪明,或更傻,就看你如何去把握,这是对人生道路不同的规划,也是生活的艺术。无论哪一种,好好走下去都是不错的人生。关键是,自己要想清楚到底是要谋生还是要干事业,不要到最后才后悔自己一事无成,或埋怨自己错过了本来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生。

书法与田畴

文/李丹崖

我练习书法之后,总是容易把书法与故乡的田畴联系在一起。

那一笔一画,横平竖直,总让我想起故乡的阡陌,诗词有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被阡陌分割的田垄,就像是一笔一画的方格纸,田畴上的一垅又一垅庄稼或药材,就像是一横或一竖。

书法中的“点”,好似故乡田野里的深井,庄稼人多是从这些井中浇灌庄稼,很多字也正是由“点”出发,而后有了荣枯浓淡。

春夏,是庄稼最繁茂的季节,也好似是我们饱蘸了一笔墨,开始书写,墨迹在宣纸上漫漶出好看的纹路。田野入秋,一枚字或一幅字已经基本写就,而冬日的萧索就是一枚字的最后一个笔画,多半是枯笔,是苍劲却又稀疏的枝枝杈杈,多像冬日的景象。其实,也像极了旧时被犁铧和靶齿翻耕过的田野,没有了庄稼,那样的印痕却依旧淡然好看。

小时候,我常常喜欢在犁铧和靶齿翻耕过的田野边发呆,看那些田地里的勾勾画画,这是庄户人家的“枯山水”,谁说农家人就不懂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最早的艺术说不定就源于田间的劳作。冬日的枯与守,让人想起书法中的枯笔,或者是蔡邕当年所创的“飞白体”,浓墨在宣纸上笔走龙蛇,最后所带来的枯丝,是墨虽弱,笔力俱在的一种见证,这样的见证,是见风骨的。

史书记载,曹操最爱这样的飞白体,也最爱在屯田督耕之时,用刀剑在土地之上划出这样的笔画来。鄙乡至今尚有两座“观稼台”,是曹操当年施行屯田时所遗留,虽然已经望不到曹操在大地上的手书,但遍野的庄稼在秋收之后,不都是苍劲的“飞白体”?

人,到一定程度不妨多一些“临枯之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没有了枯之守,哪有繁茂的张扬和挥洒?

说话的艺术

文/张建云

与女儿交流一些事情,她时常会把“我知道”挂在嘴边。我与她讲苏格拉底临终前悟出的七个字——“我知道:我不知道。”她一下心领神会。

对成人来说,爱说“我知道”的人,基本在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之中,很容易走入自以为是和独断专行的死胡同。还有人喜欢说“你知道吗”,而且频率很高;把“你知道吗”当成口头禅,说一句话就问对方“你知道吗”?听得人起火落火。也有人喜欢把“你懂吗”“你明白吗”挂在嘴边。更有甚者,以“你不知道”“你不懂”“你不明白”“你错了”开头,直接打断别人的话。好像这世界就他一人逍遥,就他一人正确。

这些话语虽然是口头语,但它会强化一个人的行为,每说一次就给大脑发一次信号。久而久之,会影响你的行为和别人对你的印象。

你可能觉得无所谓,但有些时候某些不好的口头语,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所以,孩子如果把如上话语说成口头语,不仅是不好的自我暗示,也是情商低的表现。

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孩子有个约定:1.把“我知道”改成“您说得对”。2.把“你懂吗”“你明白吗”,换成“您看,我说明白了吗”“您看,我这样说对吗?”3.戒除“你不知道”“你不懂”“你不明白”“你错了”这类直接否定别人的说法,一定要戒除。这类语言是和谐人际关系的拦路虎,凶恶得很。

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多赞美他人。这方面,我们当父母的,不妨带个头。我家有个规定:吃饭之前定要赞美一下做饭的人。赞美,让彼此的心情愉悦,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所以,教会孩子真心赞美别人,是放下自己的傲慢和发现对方优点的好方法;而且,时间长了,孩子会有不错的人缘和机会。

当然,家长对孩子也要多赞美。但是,你在赞美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在赞美孩子的同时提要求,这会让孩子觉得你的赞美藏有深意,或者像个计谋,让人不敢接受;而且,不要明褒暗贬,如“你做得比我预期的好多了”,这样的话基本上不是赞美,它可能会让对方感到窝心。

无论家长,还是孩子,收起好为人师的倨傲,前方的风景才会愈发美好。

倾听之艺术

文/霍聃

刚刚看到一本锻造女性气质的书,名为《魅力来自沟通》,其中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爱德华八世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国王,他为了和一生挚爱的辛普森夫人结婚而费劲各种办法,周旋于国会或舆论。你一定认为,辛普森夫人应该是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答案恰恰相反,辛普森夫人只有中人之姿。那么,这样平凡的女子怎会让一代帝王爱得死去活来呢?若干年后,史学家费尽周折,始知答案。原来,她的魅力却来源于她深知倾听之艺术。

每当爱德华八世讲话的时候,辛普森夫人都以手支颐,伸着长而优美的脖子,用无比欣赏的神态听他讲话。当爱德华八世讲到神采飞扬的时候,夫人总会睁着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爱德华,美丽的大眼睛好像在说:你讲得太好了,亲爱的,我太崇拜你了,快继续说,告诉我更多吧,我会从你这里学到很多很多。

辛普森夫人的成功在于,她知道那些自认为有才能的人都希望展现自己的学识,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欣赏,是他最渴求的事,尤其是爱德华八世这样急需别人欣赏自己成绩的帝王。当她施展倾听之艺术,帝王当然会不由自己地爱上她,哪怕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再看历届美国总统的夫人,无不是高明的倾听者。她们在公众场合总默不作声,但每当丈夫讲到激情昂扬时,她会第一个站起来鼓掌,以一种极端崇拜的神态来仰视自己的丈夫,全国人民在她陶醉的神情感召下,也不自觉地欣赏起总统的魅力来。

联想到迈克尔杰克逊的死,他一生都活在冷酷的父亲和冷漠的媒体的指责中,极端不自信。假如迈克尔能娶到辛普森夫人一样的女子为妻,鼓励他,赞赏他,也许他就不会沉迷于麻醉剂,最会悲惨地离开人世。

没有懂欣赏的观众,舞台上再光彩的表演也会大打折扣。懂欣赏的观众是演员成功的助推器。做一个会欣赏的助推者,助推他人成功,也是功不可没的。学会倾听的艺术,我们都可以做到。

大家都孤独,谁才是真正的孤独者?

文/灵遁者

灵遁者散文集《我的世界》经典句子摘录:

1、既然嘴上表达不行,就在心里想,就写在纸上。我才意识到一个人会走上什么路,是与过去的缺点紧密联系的。当然更多的人,大概和优点联系的。

2、不论你是做什么的,寻求别人理解你的世界之前,先自己去理解自己的世界。

3、无论你是如何抒写你的世界,用文字,用画笔,用歌声抑或是用汗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世界是温暖的,平静的,就像是阳光下的渼陂湖,波光粼粼,让人驻足沉思——

4、假如我告诉你,你这一生挺好,最终是富翁,这是结果。可是你现在还没有享受富翁过程,你舍得离开人世吗?就好像我们都知道,我们终将死去,却不愿现在死去,这难道不是活着的意义吗?

5、你赋予很多物质“生命”,就是赋予很多力量给自己的生命。

6、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是理性的,但所有艺术创作者都应该让艺术有无限可能性。

7、艺术创作在我看来,永远都不要拘泥,永远都要像个小孩一样。

8、你要创作出连你自己都难以复制的作品。

9、为什么很多的画总是有千篇一律的感觉,就是因为绘画者从学画到美院毕业的体系学习中,把自己的思维也“镶进”在固定流程中了。

10、我永远不希望自己形成固定风格和方式,我只会以一种属于我自己的“风貌”去表现物质和精神。

11、没有想象力,知识的无限可能性就会被限制。

12、艺术要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另一个启示就是——我们的人生不该设限,让自己的人生也具有无限可能性。

13、我忘了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艺术创作是个体的,群体创作是一个伪命题。就好像一个人做梦和一群人一起做一个梦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讲,艺术家确实需要有一颗敏感而孤独的心。

14、大家都孤独,谁才是真正的孤独者?

15、艺术不在殿堂,而在泥泞的土里。而每一个初次拿起画笔的人,是不会意识到这点的。因为没有谁一开始就是“艺术家”。

京剧漫谈

文/胖胖

此去经年,读张永和先生的《京剧艺术一知谈》,回头在网上找了一些名家名段来看,感悟却自是和儿时不同。

首先,欣赏京剧需要耐心。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能看懂京剧,是因为它里面有各种方言的念白吗?还是人物关系复杂?想来想去好像都不是,京剧经过改良后,京腔为主,大部分人都是听得懂的。

听剧要有耐心等待,等待一个“啊”,一个百转千回的结束,很多人都已经掏出手机来滑屏了,这样一个拟声词似乎容纳不了过多的信息含量,但如果细细品味,就能欣赏到老祖宗藏在京剧里的精粹。京剧舞台上的文戏尤其慢,武戏尚可有紧张之感,但是看惯了3D和倍速的我们,总觉得这些东西慢,把式太假,没错,它不可能表现一个人杀死一个人真的就血浆四射,连表现“死亡”都是慢慢的,实在是与快节奏的现代格格不入。

其次,欣赏京剧需要时代适配。

比如,《桑园寄子》这出戏,大师谭鑫培名作,几乎成绝唱,但是这故事在现代却有逻辑硬伤,邓伯道在逃亡路上选择弃子存侄,若说他有程婴的牺牲情怀也好,毕竟那是封建社会的优秀道德观,但是他儿子被抛弃之后两次追上来,不说带着儿子走,为什么非要把儿子捆在桑树上让他等死呢?

张先生感喟这出大戏几乎要成绝唱,但在当前的历史环境下,很多改编古籍里的戏很难火起来被更多的人看到,很多曾经宣扬的优秀道德现在几乎跟电视剧《娘道》一样令人不寒而栗。总而言之,剧本也是观众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京剧的舞台,舞台的限制对剧本本来就苛刻。需要进入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去看待那些大戏,还需要理解这是行走着的活艺术。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师故去,很多当年万人空巷的大戏终成绝唱,我们无法跨越时空回头去欣赏,只能凭借想象和他们的传人的演绎来想象,传统京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三大文化工程倒是进行着——“音配像”“像音像”和“京剧电影”。作为国粹的京剧行业,现在也面临着不景气,虽然京剧演员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是却始终有种无力回天的味道。

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看,在所有的曲艺形式中,相声是最有希望复兴,而且是最让人觉得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随着老一代京剧迷们的逐渐凋零,京剧行业因为观众人数的剧烈减少,从响当当的国粹艺术,变成了小众艺术,这是可悲的事情。其实,艺术家们大可不必把京剧放在阳春白雪的位置,京剧行业需要郭德纲们,能够有勇气面对行业的变革,能够面对京剧传承百年的观念,唱观众喜欢听的京剧,用观众喜欢的方式来重新演绎京剧。

比如《国风美少年》整个节目过程中介绍了多种传统曲艺、戏曲形式,还有传统叫卖《十三香》、京韵大鼓《击鼓骂曹》、京剧《卖水》等等,看下来可以说是让许多年轻人了解到我们的传统艺术有多么的精彩纷呈,有多少魅力值得去发现。用“鲜肉”青年艺术家来吸引年轻一辈,随时随地为选手以及观众们普及传统艺术中各类戏曲、曲艺的相关知识,并且一次次用自己的才艺带领大家窥探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瑰宝之一隅。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西凉川四十单八站,公主赐我金鈚箭,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海岛冰轮初转腾,大小儿郎听根苗……

也许只是迷茫

文/左马右各

对于绘画艺术,我是一个无知者。但这样一种人类的崇高精神行为——它燃起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火焰——在我的内心里从来都没有熄灭过,我愿意做一个艺术的信徒和景仰者,并为此始终保持着谦恭的姿态。现在,一个巨大的事实似乎正在证明着这种艺术的价值——拍卖,那个具有魔力的木槌被成千上百只眼睛盯着,它在一只手里,反复举起又落下,最终,它在一阵虚伪的掌声里落下——一幅画的市价(而不是价值)产生了。它可能相当于一万个普通劳动者几个月甚至更多收入的总和。而一个官方统计数字在说全世界目前有将近二十分之一的人陷入战乱、饥荒、灾害等等引起的贫困和饥饿中(而他们几乎是无须知道艺术的)。如果当初艺术之神,让神圣的灵感或精神之烛瞬间照亮了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使他贯注于某个事物而获得神启——创造了具有人类精神普泛价值的艺术或艺术品。现在看来,这种劳动无疑是一种罪过。这样说也许是不对的。艺术家从来都是真诚的,也是善良的,往往还是贫穷的,比如梵高。那是什么操纵了这一切。让艺术和艺术家成为一对苦难中的兄弟,而那些大佬们却成为了艺术和艺术家的保护着,最终成为艺术品的拥有者。他们在攫取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之后,不能餍足的内心又张开充满黑暗和臭气的嘴——吞噬艺术。而又有多少人幻想着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旧的大佬还没死尽——新的大佬已经诞生了。他们更加贪婪。当艺术沦为某些个人或是小集团的私品或是私利,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回退呢?我想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人类文明还有一个共同的精神乌托邦吗?我以一个积极的态度猜想,只是希望而已。但我对此,从没有乐观过。还好,在穷人需要面对的冬天中,他们的内心一直燃烧着希望的炉火。

走过春秋

文/晴岚山房

前一阶段,看到一幅玉米秫秸垛工笔画。画中玉米果实已被人收获,但挺立的秫秸依然风姿绰约地在秋野里张望。此幅乡土小画题为《走过春秋》,“走过春秋”简单的四个字,质朴、平凡却深深地震撼着我。

走过春秋,从一粒粒种子到画中残败的秫秸;曾经的过往,随风而逝。寒秋里的秫秸即将化为牛羊的饲料,而或成为乡村里的几缕炊烟。不管过去多么繁盛,多么辉煌,落幕总是这样无奈。正如一位诗人所云,“时间只顾自己走,不在乎所有的人,更不在乎我下一秒是否存在”。生命都摆不脱这宿命的轮回,只要拥有无悔的曾经,又何必执着于无奈的结局。未经历春,不懂得秋。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不管春天还是秋天,那都是生命中一段美丽的风景。

炽烈的事物不会长久,任何生命、事业总有高、低潮;关键是心态,如何去面对。画中的玉米走过春秋无怨无悔,静待生活的安排。也表达出绘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更显示了画家在人生观方面不俗的追求。

绘画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之花,千百年来给人们带来视觉、心灵的滋养。人们常说书画同源,但画的感觉更为震撼,给人的艺术冲击更为强劲。东方的绘画上带有题跋、印文等有书法、篆刻艺术并存,且中国画讲究的用笔、泼墨;其笔法与书法用笔相同,故中国画题跋中画家总题为某某年某月某人写于某处。西方绘画艺术大多以写实着称,通过画面油彩光线明暗的变幻,表达情绪;简写的签名一般落在角落或背面,没有中国画那么多的提跋文字,但画面依然十分的动人。盛世书画兴,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各地书画作品风格异呈,令人目不暇给;但象《走过春秋》这样构思动人画风朴实的画作却也不多。

《走过春秋》构图简单,墨色灰暗,不以色彩夺眼球。但画中秫秸叶条动感十足,似有飒飒秋风而来,仿佛听到秫秸叶在风中摆动的鸣音。这无疑显示出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

我把这幅小画剪下,贴在书桌前方;每当顿笔的时候,就凝视一会儿,这幅小画总会给我带来一丝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