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市面

作者: 睡莲2009年10月30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雨,马路一道油亮。空气湿湿的,深深吸一口,似乎透着点儿腥咸,顿时怀疑海水漫步到了不远处——这里已然变成了海边城市。此时太阳仍被一层乌云遮笼,不知是为了稳定你的情绪,还是点缀天空,几朵白云从中挤出。

车窗外,路边茁壮挺拔的树木列队向后跑,眼帘里跑得慢的是不远处连绵的群山,刚刚痛快地沐浴后,身上还弥漫着一些热气,白雾溟濛从山腰升腾至山顶;又象是罩了件白纱衣,缠缠绕绕、朦朦胧胧地,裹着神秘。

今天的目的地是那座山吗?但愿是。不是也无所谓,因为这一带的山与川长相都差不多,只是个大与小、高与低的问题。这里的每座山都有灵性,山上的植被蓊蓊郁郁,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却吸引了无数来客。我们每次去的地方都不一样,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触。

车子一路扭动在只有两车道的盘山路上,选择了道旁一块较平整的地方停住了。每年春、夏、秋三季,礼拜日的时间打发在这一带山区的最多。相邀一起来的几个大人和孩子真是没见过什么世面,每次一下车都会撒欢似的高处跑跑、低处奔奔,让地里干活的农家在一旁“笑话”。

这是一个种满了各种水果的山头儿,向前几步便进了真正地果园。沿着精心修整、不容错身的畦垅,我们置身了果子的天地:一排排、一片片的桃树、梨树、苹果树、柿子树、山楂树、核桃树……沉甸甸的果子压弯了枝条,圆的、椭圆的、光屁股的、穿毛衣的,一阵风吹过都“咯咯”笑着在枝间荡秋千。

“怪不得如今市场上的水果又便宜又好,一棵树上就结这么多,可真是丰产呢!”“快看!地上也有,怎么没人拣?”我们肆意穿行在无篱笆阻挡的树行里,不住惊奇地啧啧赞叹。不过走得也不是那么从容,不时四周看看不远处的农家,看有没有制止和生气的模样,当然也有不时提醒地:“听着点儿,小心窜出条狗!”想想这种幼稚的“冒险”真是又刺激、又好笑。

“你们是市里来的,没见过这么多果子吧!”草帽下一张堆笑的脸正冲着我们。一个中等身材、约摸六十岁左右的男人立着锄头站在两棵树之外,他的腿插在茂茂葱葱地芹菜行里。

“是啊!这都是你家的果树吗?”我们受宠若惊,赶紧接道。

“这一片是我家的,这个山头上共有七、八家。”

“怎么看不出来,也没个栅栏什么的隔开。”我们转身顾盼,甚是疑惑。

“不用,自己家的东西长啥样、一共多少棵都记在心里,果树不象猪仔,不会生,更不会跑。”说罢哈哈大笑,很快又收住了,看样子他认为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困惑,再笑我们会臊跑的。

“这里的水果一定很甜吧?”孩子们受到他爽朗笑声的感动,一时间没有了恐惧和隔阂,围在老农的身旁。

“当然甜,都是好品种,一样种,为啥不种好吃的。”老农很是热情和耐心:“想吃就去摘,我这里有篮子,想吃啥就摘啥。旁边的水沟里流着的是泉水,洗洗尝个新鲜。”

“啊!真的?太好了!!”孩子们雀跃着抢了篮子就跑。

“慢点儿,别踩坏了地上种的菜!”妈妈们不放心地紧跟了去。

果树下,是齐齐整整、精精神神地各种时令菜,还有地瓜和豆类的秧苗,在这些勤劳的人们面前,哪块地也没敢闲着,哪样庄稼也没敢偷懒。

“有向日葵的那块地别动,其余的你们随便摘。”老农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冲着远去的篮子和人影喊。

等他转回头,留下来的几个男人准备和这位大方的老农攀谈。

“为什么那块地不能动?那是你们村长的?”

“不是,那是‘孬蛋’家的,现在快成了公地了。”

“为什么?”我们没话找话,好不容易有了个话题,不想放过,假装好奇的问道。

“‘孬蛋’给逮起来了。他还有个半瞎子的老娘,没人养,又干不了活,所以他家的地就成了公地。挨着他家的地,光拾掇自己的不管他的,不好意思,再说,‘孬蛋’他娘还得靠这点儿地吃饭。”

此时阴云不知什么时候隐退了,太阳毒烈烈地直射下来,虽然已近立秋,气温可没丝毫下降的意思。我们几个站到了果树下的阴凉地里,老农见状干脆把锄头撂下,走了过来。

“‘孬蛋’犯了什么罪,已经判刑了吗?”这回是十分地好奇,瞪大了眼睛问。

“这个坏小子可是打小就孬得出名,偷鸡摸狗拔苗,喝酒闹事,抡着棍子去邻村打架,大人孩子见了他都躲得远远地。他爹到了四十五岁上才有了这么个香火,在他两岁时就得急病死了,没人管得了他,才会成了这样一个孩子。前年伙搭上了几个不三不四的家伙,晚上劫道儿,给抓起来了。”

原来是这样。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觉老农的故事已讲完,不知该起个什么头儿来说才好。

“唉,说起来‘孬蛋’坏事做了一箩筐,倒也有点儿让人竖大拇指的地方,那就是孝顺。他娘得了白内障,得花钱治病,住院加手术的费用不轻快,这点儿地里产的东西卖不了几个钱,他是连偷带抢,凑钱给他老娘治眼。”老农健谈,继续给我们讲“孬蛋”的事:“这小子被判了五年的刑,这可愁坏了大伙儿,得瞒住他老娘啊,不然刚治好的眼病又得犯,不能让这小子‘赔了夫人又折兵’。没办法,大伙儿统一说法,对他娘说他出去打工了可能长时间不回来。”

“是啊,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这样做了。不过你们可就受累了,这几年要帮着种他家的地。”“孬蛋”的故事引发了我们的思索。

通过老农简短的表述,“孬蛋”这个人已活灵活现地站在我们面前,其形象是可憎恶的,其所作所为更是可鄙弃的,可老农同时也为我们挖掘出了他身上的闪亮点,和他可赞的善的一面。

“这有什么,庄稼人除了力气也没别的,再说了,庄稼人的力气可不如你们城里人的能挣钱。”老农轻松地说,神情间,对自己的付出显现出不屑。

半天我们谁都没说一句话。

今年雨水多,好几个休息日都给大雨挡住了,细细算来真是少来了好多次,想起来感觉就象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可究竟是这里的什么吸引了我们?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