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好的文章 > 正文

歌颂黄河的文章

2023/03/22好的文章

请欣赏歌颂黄河的文章(精选7篇),欢迎分享与收藏。

雪落黄河静无声

文/李动

黄河声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读小学六年级时,哥从天原中学的校友黄河声家要来了一幅他的素描画,四开的铅画纸上画了一个握铁棒的巨手。我第一眼的感觉是震撼,心里惊叹画得如此精妙,造型之准确,线条之流畅,层次之分明,令我叹为观止。

我平时喜欢涂鸦,临摹过孙悟空、白毛女等连环画,看了黄河声的素描后,我按照同样的比例,全身心地投入临摹。也没人指点,凭着感觉走,如法炮制,一口气临摹成功,虽不如原作精美,但在我的绘画史上可谓是里程碑。我从此由连环画步入素描画,黄河声可谓是我的启蒙老师。

哥见我静心学画,颇为支持,便又到黄河声家要来了几幅素描画。那幅展翅翱翔的老鹰,其锐利的双眼和精细的羽毛,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我如痴如醉地模仿其画,常常逃学回家陶醉在绘画的世界里。

临高中毕业前夕,我从小崇拜的偶像黄河声应邀来到我家观画,他凝视着镜框里我画的毛主席身着长衫《激扬文字》的水墨画,以肯定的语气说:"你的水墨画已颇见功力,不要再重复临摹他人的东西了,可以大胆地搞创作。"听罢他的建议,我颇受鼓舞,信心大增,便尝试着精心创作了一幅人物水墨画,还真在区里的画展上展出了。

黄河声不但擅长绘画,还会拉手风琴。有次我在某处听到马路对面一楼的窗口里传来悠扬的手风琴声,琴声令人陶醉,便好奇地走过去观望。只见黄河声双肩背着红白相间的手风琴,动作潇洒地沉醉在《红河谷》的旋律中,那时,外国民歌属于"黄色"歌曲,他却大胆地公然演奏。他不但拉"黄色"歌曲,还看"黄色"书籍,哥经常从他那里借来纸张泛黄的长篇小说偷偷阅读。

哥告诉我,他与几位同学骑自行车到杭州去游玩画速写,我听罢更佩服其大胆和闯劲。他的才华令人佩服,他的离经叛道,更令我惊讶。

我复员回来后,喜欢上了文学,涂鸦写点诗歌散文,悄悄地投稿给《新民晚报·夜光杯》栏目,但都杳如黄鹤。有天发现黄河声在《夜光杯》上发表了一篇散文,是写他到钢琴店里购买钢琴、试弹钢琴的事。文字活泼风趣,从文章里知道了他还会弹钢琴,对于他的多才多艺,我佩服有加。

听哥说,他中学毕业后到上海近郊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了上海师大本科,毕业后分在金山石化技校当语文老师,与一位美国姑娘恋爱,随她远渡重洋去了美国。他总是大胆出格,开风气之先。

那天小学同学聚会,遇到黄河声妹妹,她说了黄河声的近况:与美国的妻子离婚后他回到上海,现赋闲在家。听罢我颇为惊讶,为他的才华不能施展而深为惋惜,更为他的生活窘境而心生怜悯。

不久前,我与哥相约前往黄河声住处探望少年时代的偶像,见他的住处凌乱不堪,地板上、沙发上、桌子上堆满了杂物,桌上放着几块黑硬的面包,但墙上挂的几幅创作画却熠熠生辉,见我喜欢,他让我挑选了两幅慷慨相赠。

黄河声见我送他的散文集里引用了李白的《将进酒》,便打开钢琴盖,随手弹起了他为《将进酒》谱的曲,边唱边弹,抒情奔放,曲调优美。他说正在为唐宋诗词谱曲,已经谱了二十多首。我问:"有发表的吗?"他说:"不是为了发表,而是喜欢这些名垂千古的诗词即兴而作。"

夜幕降临,我们来到附近饭店特意点了许多菜,请这位平时不做饭只啃面包的老友好好饱餐一顿。我劝说他:"你首先得为稻粱谋,有了牛奶和面包,吃饱了肚子才能安心圆艺术梦。"他感叹道:"一是时间实在不够用,搞艺术也难以分心;另外自己的性格不适合经商。"

回家途中,我感慨万千,一个绘画、音乐和写作俱佳的才子,竟然落魄至此,难道一个创作精神财富的人竟然要以物质匮乏和孤凄为代价?倘若他把自己的才华和闯劲投入物质领域,也许能成为老板发大财,可惜他的才华和闯劲执着于精神领域,却"雪落黄河静无声",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其结局令人同情,更令人反思。

落雪虽无声,黄河应有眼。

美丽的黄河风情线

文/汪子涵

我的家乡兰州,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最知名的景点就是四十里黄河风情线。

春回大地,黄河风情线上百花盛开。红色的刺玫花开了,粉色的杏花、桃花也开了,还有紫色的丁香花,黄色的迎春花、梨花都开了。它们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争香斗艳。黄河风情线上的树木变得郁郁葱葱的,小草也换上了一身翠绿色的新衣。

每当夜晚来临,人们来到黄河风情线上,有的跳舞,有的滑旱冰,有的玩陀螺,还有的打太极……这么多的人,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中山桥的装饰灯,树上的彩灯,路边的路灯,映在水波荡漾的河面上,五彩斑斓,美丽极了!

黄河风情线上不仅有自然景物,还有人文景观。比如白塔山公园,水车园,西游记雕塑等景物。在这么多景点里,我最喜欢黄河母亲雕塑,雕塑由"母亲"和"男婴"组成,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黄河风情线,你是兰州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兰州市民的骄傲。

冬日黄河

文/任崇喜

冬日,我来到黄河边看风景。

北方的冬日,其实是难以匹配"风景"这个词的。这样的季节,一树繁华落尽,一色原野苍茫,有些迷茫的灰白色,影影绰绰,干净得似乎只有人们繁复的心事和扫荡大地的北风。好久没有到郊外,望着树木裸露出的真实,望着在风声中显得破落的那些村庄和草们,心里原本就没有更多的奢望。没有奢望,眼中的惊喜便有些肆意地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首先的惊喜是堤岸的树林。一踏入,立刻有恍若隔世一般的清静感袭来。虽然层林尽染的季节已过,杨柳的叶子枯黄,但它们仍然紧紧抓住枝条不肯撒手,那横斜逸出的虬 枝,沧桑而隐忍地横斜在空中,清晰地显示出生命的脉络,写满或深或浅的故事。那橙黄色在微风中轻盈着飞旋而下的叶片,有"虬 枝接叶而吟风"的静美。杨柳树林边上的松柏"涛声依旧",一派小家碧玉的肤色,挺拔傲然的它们,宛如一幅"河在林中,人在景 中"水墨画那种梦境,或许在月光下更能显出一种坚毅的质感。在这样的林子里穿行,除了惬意还是惬意。

再向里面走是处湿地。我喜欢湿地的植物,曾经这样写道:"在我的面前青翠着,莽莽一片,在风的摇曳里,婀娜着自由的形态,让目光和思绪在摇曳中茂密成青翠的植物,连眼睛也青翠起来。望得见的是与芦苇亲近的天空、云彩和在风中不时展示姿态的白色或灰色的鸟儿;望不见的有根部的水,绿汪汪的,让人辨不清楚它的本原,自由游弋的鱼儿、水虫以及那些被庇佑的水草。"而此刻的湿地,荒草齐腰,色泽或枯黄或金红。芦苇雪白的花穗在风中摇摆,红色的蓼花在举着燃烧的火把,草丛中的柳条还顽强地透着黄绿色。冬日的黄河湿地,给人一种苍凉的美感。

向河边走去。冬天淡淡的阳光照在河面,衬托出这一片空间有点神秘莫测,甚至有点寒气袭人。对面的树木、村落、人影、车辆清晰可见,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苍凉、肃穆;近处,一畦畦的麦苗,挑逗着寒冷的冬天;时而擦过岸边芦苇荡在风中飞翔的鸟儿,给平静的黄河增加了跃动的色彩。它们竭力地想为这寂静寥廓的空间增添一点喧闹的气氛,可是静谧仍是这一片空间的王,主宰着这里的基调。鸟儿飞过,河面回归清寂。全身心地融进大自然,才能体验大自然和人之间的灵犀与和谐。

这时的黄河,终于放下它咆哮、一泻千里的面容,"黄河滔滔东流去,一叶孤舟任风泄"的景象已不见踪影。冬日的黄河,在暖洋洋的夕阳衬托下,金光灿灿,平静温顺得如同绵羊。水面是这么宁静。我能想象得到,在它平静的面容下面,水在缓慢地移动。河水不愿意被寒冷笼罩,急速向前方奔去。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是它的心迹,谁能阻拦得了?

古老的黄河,绕河套、撞龙门、出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冬日的黄河河道变窄,紧邻堤岸大片的河床,依稀有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历史笔迹,记录着一种难以言传的情绪。

杜甫说:"寒江流甚细,有意待人归。"我漫步在黄河边上,我在静静聆听,仿若听到冰层下面那潺潺流动的水声,在一路欢奔宣告着春的信息……

黄河过客

文/郝随穗

一万里黄河两岸有多少村落古镇栖息安居,从古至今在漫长的沉静中化作点点浪花?有多少人南来北往擦肩而过,把一个个背影淹没在滚滚黄河中?又有多少春秋往事承载了多少生命消失于咆哮的黄河声中?

选择一个晚秋的日子,赴约黄河已久的邀请,在那个暮色霭霭的时分到达碛口古镇。躺在岸边的老窑洞,就如同躺在黄河母亲的怀抱,听一夜涛声入梦,就让我的心儿享尽母亲一次次的抚慰。

而我只不过是自古以来千千万万之中的一名黄河过客,留得再久,都无法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分割于黄河。我想留下,而留下的却是疲惫和失落,留下的是黄河母亲宽容的接纳和给予。

天上来的黄河之水远远地扬起一池土黄色的精气,从碛口眼前直直地甩过。豁然间这里的视线延宽了很多,平展展的黄河犹如一面莫大的镜子,镜子里泛黄的容颜就是母亲饱经沧桑的悠悠往事。那些往事中,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忧患记忆。

在你的岸上,无数过客摇着船橹赶来又散去,他们是你记忆的日子里一幕幕带着阳光般流淌过的一圈圈光晕,几番明亮几番黯淡。小船在黄河浪中起伏飘摇,盛载这个民族的五谷杂粮和血性气脉直达一个名叫壶口的岩石夹道,秦晋大峡谷里顿然间飞腾起你宣泄一路浩浩荡荡向前奔涌的气概。

沿着你的方向逆流而上,在梦里无数次地膜拜,此刻化作前行的力量,把目光栖落在每一寸河面,试图探寻你引领黄土昼夜不舍地穿过河道时的孤独。在你庞大的孤独中,所有的过客犹如这深秋的落叶,被你的大风吹散,被你无限的风光深深埋藏。

作为你一万里绵长的河岸上的古渡口,你用黄色之水哺育过的人和事,一草一木,都在你黄色的落日中赋予了黄河的灵气和深刻的记忆。

那条明清街在落日之后不再萧条冷落,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这里,在黄色的朦胧的淡淡的暖暖的灯光里把一扇扇闭着的门扉打开。打开的门里就走出来一块坚硬的黄河石和一盏带你去听黄河浪的马灯,还有一件羊皮袄给你披上,一块羊肚子手巾给你扎上,一壶黄米酒挂在腰带上,一把唢呐开始吹响。此刻黄河与你共舞,扭起黄河大秧歌。那扬起来的彩绸在黄河渔火中闪烁出绚丽的蓝、黄、红,那高亢的锣鼓声敲打出夜黄河的辽阔和苍茫。那是生命的色彩在此聚集的兴奋,那是匆匆过客巧遇在一起的集体涅盘。看满天星星点点,让每一颗流星都落入黄河,每一点热泪都流进黄河,每一次远行都交给黄河,每一次归来都是黄河的儿孙回到黄河的家中。

夜已深,我不敢走得太响,我怕惊扰黄河此刻的宁静,我轻轻地俯身于黄河,亲吻黄色之水。我在这辽阔的夜色中站在黄河的身旁,就让滚滚向前的黄河声全部灌入自己的耳内,激起我全身的热血,沸腾我的每一个细胞,就让我泪流满面地双手捧起黄河水喝下,就让我红色的血液里激荡起黄河的浪花,就让我的每一次心跳洗涤在黄色的河水之中。

一路前行,乘着秋风层染的两岸美景,我在黄河的蜿蜒中绕不出黄河母亲的召唤。两岸枣树挂满了红红的大枣,每一颗红枣都是黄河母亲的乳汁结晶。看那蓝天白云悬挂在黄河之上的一抹明亮,我的心儿随着黄河的方向走了很远。

作为你的过客,我纵然有太多的梦幻和追求,都会在你波涛汹涌的一泻千里之中化作前行的一丝力量,随着你的方向走向远方。

一路匆匆赶来,在千回百转中投入你的怀抱,为的就是目睹你雄浑奔腾的万丈豪情,为的就是聆听你万古不息的汹涌涛声,为的就是要依偎在你博大温暖的怀抱里入眠。我能不能化作一点黄色之水,随你一起看大海?

黄河口漫笔

文/郝树江

九曲黄河从这里归于大海。海纳百川,于斯为大,天地间平添了一道斑驳陆离的精彩画卷。黄河口,流淌着的凝重和沧桑。远远近近的自然人文景色,像精心的摆布,又如随意的勾画,烟雨洪荒,憾人心魄。

那一天,应友约携妻将雏至黄河口品鲜。蟹香弥漫,暖酒入心。登艇入海,但见黄河水与渤海水由泾渭分明竟至逐渐融合。

黄河水入海之初,会是怎样的呢?我常作这样的遐想。海的味道漫漶而来,天地变得空阔辽远,奔走由激烈而舒缓。目光也由犀利转而沉静了吧。肯定是挣扎的、彷徨的、试探的,拒绝过、对抗过、拖延过,重重地喘息着,隐隐地阵痛着,默默地蜷缩着。总有一个临界点,踏着节拍,合着韵脚,如约而至,相亲相融。这多像华夏文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而黄河又实在是承载着华夏文明一脉的母亲河。台湾作家柏杨说中华文化是酱缸文化,话糙理不糙,是对华夏文明的诚恳赞誉。

华夏文明从薪火相传中走来,顺应自然,滋生和谐,是大智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程的丰硕成果。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君子也。这是大国风范,是人间正道。尽览历史可知,天地间所有的挑衅与对抗,均难善终,所有的收纳与融合,均得善果。华夏民族,血脉纵横,骨肉相连,一句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感慨,透射出极具智慧的文化思辨。少时读刘亚洲将军名篇《中国心》,为其爱国深情涕泪滂沱,再读时易名《海水下面是泥土》,一度迷茫不解,而今明了,那里面蕴藏着将军怎样的伫望与期盼。

儿时乡下,邻家大娘慈眉、善良,操外地口音,常拉我至其家中,翻拣视为珍藏的山果蛋馍类,塞我手中,语焉不详却又分外明白地要我吃下。饥荒岁月,别样的温暖,铭记在心。稍长,知晓大娘乃东营广饶人,因黄河泛滥决堤,家毁亲亡,辗转至沂蒙山腹地,留嫁本村,生儿育女,与邻相善,口碑极佳。大娘那艮艮的广饶口音,一生未改。老人已于十几年前辞世,子嗣繁衍,善良持家,誉满乡里。其儿女口中那隐约的广饶音节,是一份多么温情的传承,余香袅袅,不绝如缕。

有人说,黄河口之美在新、奇、野。想想看,绵延壮阔的芦苇湿地,珠联璧合的河海一色,浑若天成的人文景观,又怎是这三字概括得了的。我独爱其静若处子。看啊,这片安静的水地,东营人好像真没费多大劲儿,只轻轻地一撩一抖,就摆出了这样一个静谧广阔的生态草原。人语鸟鸣,车水马龙,在这大手笔的勾勒里,俱是无声的,是照片里刻意的怀旧风格,年月和沉稳就在这里,勃勃生机就在这里,熙攘的人群,振飞的野鸭,荡漾的水波……

这或许就是这块土地的质地,安静祥和,不事张扬,坚忍顽强,如同点缀在水草中的抽油机,起起伏伏,定格成黄河口独有的风景,记录着这一方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黄河奇石

文/李兰弟

说起黄河奇石,争论很大,其争论的焦点有三方面:一是黄河奇石主要发源于哪里?二是黄河奇石哪段是正宗?三是哪一区域的黄河奇石真正能代表黄河奇石的形象?

我从事黄河奇石的收藏有十几年,走遍了黄河的中上游。从山西、陕西、宁夏,到甘肃、青海。我认为这种争论大可不必。从我对各地黄河奇石的查看,各地的黄河奇石各式各样,但各有千秋。青海、甘肃段的黄河奇石,因为这一段的黄河大都在山石间流走,材质与中下游的不同,奇石坚硬,石中夹有玉石、铁石的成份。而宁夏、陕西一带,黄河在杂土上行走,奇石以石灰石为主,杂石也比较多,但品相好的黄河奇石不多见。这里着重说一说山西运城段的黄河奇石。

黄河在山西永济处拐了一个大弯,朝东流去。正好和这里的中条山相向而成。这就造就了这一段的黄河奇石很特别。品相好的黄河奇石主要分布在运城段的垣曲县境内,黄河在这里流向中条山腹地。这里的奇石最大的特点就是雅、奇、怪。

我见到的最多一种属雅,以象形为主,在黄河水冲刷的石头面上,显现出花鸟鱼虫、字等。去年在运城展出的一幅字形石,是一个"中国"二字的石头,灰石黑体字像印在石上,活灵活现,被人高价买走。还有一个石头上显有关公的立像,收藏者争先而至。更多的是花鸟动物的图案,这些石很多。

奇石就是以奇为主。这里的奇石更显奇特。奇石绝地而生奇又雅,大璞不雕,天工独塑。我在黄河滩上寻得很多奇石,放在书房,独自成景,案上乾坤,藏石以赏,崇尚自然造化,倾慕黄河之鬼斧神工,趣在收山川之美,养超然脱俗之气,观这些黄河奇石,可以阔眼界,静心灵,动中见静,静中见动,悟人生之真谛。

怪石一般产于山中,但这段黄河之中就有。黄河之中的怪石,怪而不丑,怪而不生。怪中有秀,秀中有丽。我曾得到一黄河怪石,一米多长,宽有尺余,全身铁黑,千空百角,初看奇丑,但越看越爱,似高山,似大川,似老树,似黑云。只可惜后来让人买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赞怪石:三山五岳,百洞千壑,颠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黄河奇石各有所长,尽有所短。真正爱石之人,心在石中。我藏石赏石十多年,每有闲暇,则以石为友,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偶得奇石,置于书屋,视若珍宝,心往之,目鉴之,手抚之,天长日久,心石相通,以石为镜,平和心态,收获良多。

黄河漂流

文/章妍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循着李白的足迹,在两天的跋涉之后,我终于亲眼看到了梦里的黄河。

曾几何时,在"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的古诗词里,我想象着黄河那无与伦比的雄浑和壮美。

但当我站在黄河边上时,我竟然听到了自己"嘭嘭"的心跳声。我的心和那黄色的波涛一起汹涌,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近我们的母亲河。宽阔的河床,惊涛卷着泥沙奔涌着向前,阳光里就象一条闪着金光巨龙,以闪电般的速度向前飞逝,忽有跃上龙背驰骋万里,享万里风情,看万里风光的冲动。

站在横跨黄河的大桥中间,我张开双臂,打开心胸,任长发飘飘,衣袂飘飘,看着脚底下飞逝着向前的黄河水,我似乎感觉自己飞起来了,轻轻地闭上眼睛,我就是一只飞翔着的美丽精灵,时而亲吻着无数个盛开着的黄色浪花,时而和那河中间历经千年的石马蜜语,时面和那厚重的黄色一起澎湃,一起舞蹈。我飞翔在黄河之水的湿气里,飞翔在黄河的汹涌着的波涛里,飞翔在黄河母亲温暖的怀抱里。

有穿着淡青色长衫的诗人御风而至,手里握着把折扇,眼睛象黑夜里的星辰,又带着些许的忧伤,吟唱着"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摇着扇子从我眼前走过……

一头戴红暖兜,身穿红斗蓬眉目间透着英气的美丽女子,弹着琵琶,骑着白马,气宇轩昂地向我走来,"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已成昭君遥远的回忆。

"我们也漂一下吧!"同伴的声音把我从遥远的古代拉回来。再看穿着桔红色救生衣的游客们围成一圈座在羊皮筏子上,在黄河怒吼的波涛里颠簸着,象一片桔红色树叶随水漂流,似乎此刻他们把一切烦恼和忧伤都交给了黄河水,有一种"我自端坐,任他风浪"的释然。

胆小的我被黄河的浪花牵引着也座上了羊皮筏子。四个人背靠背紧紧地座在一起,年青的艄公撑一只长长的竹槁,我们四个的身家性命可全拜托他了。我的心缩在一起,紧紧地拉着同伴的手。羊皮筏子是一种由古代沿传至今的摆渡工具,是把羊宰杀后掏空内脏充上气,13个捆扎在一起做成的,没有防护栏之类的东西,一伸手就可以触到黄河水,身子稍一斜就会滑下去,落入奔涌着怒吼着的黄色洪流里,那我将万劫不复……

一只手缓缓地打开相机,我想永久地留住这一刻。"座好了,前面有旋涡。"艄公的头稍转向我们,看架式是做好了迎大浪的准备。我赶紧收了相机,两只手紧紧地拉着同伴,身体也往同伴跟前靠了靠,这样更有安全感。我们的筏子驶向河心位置,此刻,羊皮筏子开始上下颠簸着摇晃着,激起的水花溅到我脸上,打湿了我的脚和裤角,我感觉快要失去平衡了,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还好,我们的筏子渐渐平稳了,激动心也渐趋平息。快到码头了,真的有些不舍,再来一次惊心动魄也好啊!看到一个长长的镜头对准了我们,我微笑着朝他挥了挥手。上岸后,那位朋友给了我照片,专业级水准,灿烂的笑容,汹涌着的黄河都是我想要的,感谢了朋友!

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作别那汹涌着的波涛,作别漂泊着的羊皮筏子,我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