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雨露

2010年08月10日来源: 网络文章经典散文

窗外黑咕隆咚的,能见度没有一米哦。为什么这样呢?晨雾湿漉漉的,伸手抚摸身边的树叶,有一丝凉意。我进屋在灯光下玩电脑吧!一看时针刚到四点。

白发爬满双鬓的我不甘寂寞,每天一觉醒来即起床忙乎写作。因为一写文章我的神采就飞扬起来,心情格外舒畅。以前伏在桌上往本子上写,太麻烦。如今不用打草稿,只用双手的中指敲打键盘,一个个文字就像小溪从脑海流出来。真神呢!

爱上写作是读书时培养的习惯。小学三年级我开始写作文,我记得第一篇文章是写《我的妈妈》。妈妈与我朝夕相处,我会写呀,她1岁没娘,5岁来到婆家当童养媳,总吃剩饭、剩菜,天天干活……妈妈每次对我讲往日的故事,眼泪就止不住的淌出眼窝。现在哪有这般苦境?我们长大了,清楚地知道旧时代女人就像一棵草,想巧也巧不起来呀。谁把女孩子当人看呢?我的母亲最感谢共产党,是她给了自己做人的尊严,做人的权利。那篇作文汤老师拿来读给全班同学听,我高兴极了!

上了初中我写读书笔记,就是看了一本书,把好的句子、段落摘抄下来。后来还写成短文,把看后的想法写成一篇文章。我喜欢作文,就像喜欢体育一样。它给了我欢乐,给了我一种营养,给了我一股子学习的劲头。

13岁我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的形象就刀刻一般在我的心里。爱自己的国家,爱学习,爱朋友,爱女人等都是这本书献给我的。可以说读书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努力,如何过日子等。如今的学生也是初中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着,但没有感到里面的那种魅力,没有获得一种高尚的理想。什么原因呢?我也搞不明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各校办起来图书室,过去了13年啦,没有一所学校把图书室当成一个课堂,没有面对学生开放。我想中国的教育多爱面子,尽搞一些假把戏,明知学生多读书好,怎么不让孩子们向学校图书室租书看呢?

读书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当时是看不到明显效果的。所以习惯立竿见影的领导、老师也就不重视这码事了。

书给我了我思想,给了我智慧,给了我求真的品质。在我看来,一本好书就是我成长的雨露呀!如贺敬之的诗集《放歌集》,我年轻时反复读不觉得厌倦。《雷锋》我看了就讲给身边的朋友听,耳濡目染,他就成了我的“偶像”。《毛泽东传》让我全面了解了伟人的成长历程,知道了他的伟大所在。

眼下我独自一人能喜悦地在电脑旁从事写作博文,是一本本好书在激励我努力地写,为人民而写,为祖国而写,为生命而写。我不说大话,也不敢说诳话,但我爱说真话。我的忠实的读者几次评价博文的特色是——质朴,真实,感人。告诉您哦,写文章必须用心去写,用自己的眼去写,用爱去写。真情实感是博文的灵魂。

有人天天写情感博文,还能赚好多钱。我羡慕死了,可是我不愿那么做,写文章是有一种社会责任的,男女之爱,以前不能公开讲。现代社会可以天天讲。好像一日不讲,我们就不知道如何去爱对方了。笑话!儿女之情想多了是会意志消沉的。坠入情海的男女有几个愿意刻苦学习、积极干事的?情感是一种神秘的感觉,必须学会控制哦!

我能安心乡下默默无闻地做一名老师,不能不说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给的精神动力,前进方向。我不是没有机会的人,也不是一名“书呆子”。我拥抱一个理——人人喜爱读书,世间需要人当园丁,学校需要爱读书的人当老师。“为人师表”是我的座右铭,是我当好一名老师的标尺。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