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情成博士

2010年11月01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今年有机会去上海看世博,意外的收获是,见到了中学同学于敏,这个上海一所着名研究机构的女博士。于敏是我的初中同班同学,高中同级校友。高考后,各奔东西,没了消息,只隐约知道她考上了湖北的一所本科院校。一晃十几年过去,各自划出自己的人生轨迹。有时回家偶尔碰到原来的同学,打听起来中学同学的情况,知道于敏读了博士,已经在大上海落地生根。

这个农村出身、当年也并非特别出类拔萃的女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出了人生的辉煌呢?不得而知。没想到,一次上海旅行,竟然碰到了这个隔了十几年光阴的同学于敏。我们一起走进一家环境幽雅的咖啡馆,在浪漫的灯光里,就着咖啡的甘苦,品着前尘往事的滋味。终于忍不住,问起她的博士之路。我打趣道:“当年没见你这般有理想有抱负啊,照同学们的推理,读博士的应该是我不是你,嘿嘿。”她笑了:“是啊,我也没想到。其实走到这一步,都是爱情这玩意逼的。”

爱情也这般咄咄逼人?见我好奇,就讲起了她的当年。于敏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与许多大学生一样,没有了学习上的压力,像模像样地谈起恋爱来。男朋友大她一届,很优秀,学习成绩一流。男朋友大学毕业,很顺利地进入上海一家大型企业,成为大上海的小白领。

两地分隔没有隔断爱情,两人鸿雁传书,满纸深情。虽然男朋友爱她依旧,可是还有一年毕业的于敏,心里还是打起鼓来,按照她的条件,想进上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未来不能在一个城市工作,这爱情会有归宿吗?一年后的现实证实了她的担心。费了很多周折,也没有在上海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于是退而求其次,回到了山东老家的省会济南,进了一家中型企业。单位效益还不错,家人和朋友劝她:就在这个单位好好干吧,离家又近,跟上海的男朋友分手算了,两地分离早晚得分,长痛不如短痛。

男朋友的信和电话却一如既往地热烈,她舍不得他。可是想到亲友的话,看看现实,她又左右摇摆起来,痛苦挣扎了很长时间。为了打消她的顾虑,男朋友千里迢迢去济南看过她很多次,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见了她的父母,表示一定要娶她为妻。

有情人终成眷属,两地工作的恋人领取了结婚证。远隔千里难解相思。老公对她说:我们在上海团聚,有路可走,但是你要付出努力,要不要试试?老公说的唯一的路,是考研。有路就好,哪怕荆棘密布。于敏又啃起了书本。那真是一段天昏地暗的日子,但又是一段充满希望的日子,经过刻苦备战,她考上了上海师大的研究生。终于在上海团聚了。

相聚的日子总是快乐而短暂,三年研究生生涯很快结束,她又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此时的研究生,在大上海,已不抢手。老公对她说:要确保胜算,就继续攻读博士吧,我做你的坚强后盾!有这样坚定支持自己的老公,还能说什么,只有一往无前。老公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于敏又冲刺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冲上了人生的高峰,考取了这所大学的博士。博士毕业,于敏很轻松地应聘到了上海的一家研究机构。

此时,她才发现,她的同龄人,早就做了爸爸妈妈。她的公公婆婆从他们小两口一结婚就盼孙子,为了她的学业,一直压抑着,眼巴巴地盼了八年,直到她读完博士,才真正张口说想抱孙子了。于敏讲到这里有些激动:是爱,把我“逼”成了博士!这顶头衔的背后,是埋首工作供我读书的老公,是低头不语任劳任怨的公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