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君“宾郎”报春来

作者: 黄雄2018年02月26日来源: 潮州日报现代散文

世界上生长着两种橄榄,同名异物,容易混淆。产于希腊、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那种榨制食用橄榄油的橄榄,我不去谈它了,本文说的是原产于我国的橄榄。

每逢新春佳节,如果你在潮汕地区做客,一进入主人家拜年,总可看到客气的主人手捧一个红桶盘(或有盖的玻璃容器),里面盛着青黄色的橄榄,连声招呼客人“请槟榔”。这就怪了,槟榔与橄榄是两种不同的水果,怎能混为一谈?原来,嚼槟榔是古代岭南地区的一种民俗,近现代以来,已渐渐式微了。但因为槟榔这个词与“宾郎”谐音,有着典雅滋儒气质的潮州人,就巧将橄榄代替槟榔作为款客的佳果了。正如刘恂《岭表录异》所载:“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芬香胜于含鸡舌香也。”橄榄为珍贵的水果,鲜食滋味清脆,甘香适口,入口虽微觉苦涩,但经细嚼后苦尽甘来,所以,人们常用“嚼橄榄”来形容余味深长的事情。古人把橄榄称作“谏果”、“忠果”,当然是顺理成章、恰到好处的了。

橄榄属乔木,双子叶植物,原产于中国南方,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汉代时就有栽培了。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均有栽培,尤以两广地区为多,一般野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沟谷和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于庭园、村旁。潮州有句俗语,叫做“桃三李四橄榄十二”,说的是橄榄得经过十二年的生长,方能成熟结果。橄榄有很多别名,如黄榄,青果,山榄,白榄,红榄,青子等。橄榄树高可达30多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大有“玉树临风”的君子风度。

橄榄为花序腋生,果子卵圆形至椭圆形、纺锤形,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果子在农历10-12月成熟。橄榄的采收要适时,过熟采收复,果实容易脱落;过早采收,则水分易蒸发,果皮皱缩,不耐贮藏。如为加工及盐渍用的,多在不完全成熟时采收,即“霜降”前后;如供鲜吃的,可于“立冬”前后完全成熟时采收。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句所写的:“南国青青果,涉冬知始摘“;而接地气、有生活气息的潮谚则是这么说的:“霜降,橄榄装在瓮”。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橄榄,曾留下“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咸”的句子。我想,潮州人把生鲜的橄榄加上食盐和南姜一起捣碎所制成的“橄榄散”,用于早餐佐食,别有风味,似乎也暗暗呼应着苏学士的诗句意境。

橄榄除鲜食外,还可加工生成各种蜜饯食品,如甘草橄榄、五香橄榄、盐渍橄榄、糖渍橄榄、“宋橄榄”等。这些加工橄榄色彩迷人,有红、绿、黄、褐之分;风味有甜、咸、香、酸之别,令人垂涎欲滴。

在寒冬腊月、气候干燥的季节里,人们口含食新鲜橄榄,常有生津益喉之功。除此之外,橄榄在民间还多作药用。如橄榄萝卜茶可治咽喉肿痛、烦渴、急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橄榄姜葱紫苏汤可解表散热、健胃和中,适用于风寒感冒、脘腹胀满、哎吐气逆等症。而橄榄煲冰糖,可解毒利咽、清肺和胃,用于燥热咳嗽、饮食积滞、酒毒积热、鱼骨噎喉等症。

橄榄是不是仅仅充作食用之料呢?非也。橄榄是很好的防风树种及行道树。其木材可造船,作枕木。制家具、农具及建筑用材等。刘恂的《岭表录异》中记载:“橄榄树,其枝节间有脂膏如桃胶,南人采取和皮、叶煎汁,熬如黑饧,谓之榄糖,用泥船隙,牢如胶漆,着水益干也。”这么说来,早在古代,岭南的劳动人民就晓得将橄榄树干和枝节间的脂膏充当“桃胶”,用于造船事宜。

至于用干橄榄核作燃料,以薄砂锅煮滚水冲泡工夫茶,据说是传统潮州工夫茶艺中的绝妙“仙步”,则更是潮人对橄榄“物尽其用”的一种极致,笔者尚未参与到此种茶艺,无从对其细作描述,只能留待他人补充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