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三江行

作者: 任传斗2016年01月22日现代散文

在程阳风雨桥头,当长长的红绸带挡住去路,大碗的米酒呈在眼前时,我才真正感受到进山寨礼节的隆重和侗族人的热情。清香甜淡的米酒,虽没有北方烈性酒的醇香浓郁,可伴随着侗族姑娘清纯的歌声入口,心头确有几分醉意了。

七月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青翠的群山,涨满的河水,为我们平添了些情趣和记忆。

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它集廊、桥、亭为一体,是侗族风雨桥的代表作,是我国木桥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桥身有5个石砌大墩支撑,桥面地板铺着当地的杉木。桥长64.4米,宽3.4米,桥的两边镶着栏杆,形成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翅。整座桥的大小条木用榫衔接,没用一钉一铆。桥上两侧设木凳供人休息。长廊两壁上端,雕刻着各种历史人物,绘制着有关的神话故事,供游人休息欣赏。据说,这程阳桥与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以及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梁桥并称世界四大历史名桥。桥外烟雨蒙蒙,桥内却不受风雨影响,层层叠叠的廊檐,既能透光又遮挡风雨,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建造,足以体现侗族人的聪明和智慧。

站在风雨桥上,眺望桥外依山傍水、鳞次栉比的山寨吊脚楼,欢腾跳跃的溪水,片片碧绿的稻田,顿时感觉自己与这里的山水融为一体了,难怪郭沫若老先生到此参观时作出了“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人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的感叹。

在风雨桥中设置着一面大鼓,旁边一位侗族大伯两手舞动着,示意我们击鼓提振精神。烟台日报社的赵铎操起鼓槌在酝酿感情。虽然鼓点不是多么顺畅规范,可咚咚的鼓声,却使风雨中静谧的山寨陡添了一番情趣。

晚饭时分,天公作美,风雨停了,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草木的清香沁人心脾。在山寨里不停地参观消耗体力大,再加行程表上列出的诱人“百家宴”,此时我早已饥肠辘辘了。到冠小屯“百家宴”现场,需要登上一面高台,坡下面的几层台阶上,被列队身着民族盛装的侗族女子挡住了去路,侗族女子后边台阶的两侧,依次排列着手持芦笙的侗族汉子,无论台阶上的女子还是列队两侧的汉子,看年龄差不多都是60开外的老人了。同行中有人说,这是客人进寨时的特殊迎宾仪式,叫“拦路酒”,是需要与客人对歌的。话音刚落,台阶上的女子唱起了侗族民歌,清脆的歌声在山寨里飘荡。接下来,应该是来客对歌了。大家正在紧张地搜肠刮肚之际,不知谁起了个头,大伙儿附和着唱起了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没唱上几句,早已有人笑弯了腰,歌声也就此打住。

看来,仅凭这一首歌是不行的,台阶上的女子又唱了起来。人多智慧多,同行中又有人起头了,这次唱的可是柳州本土代表人物刘三姐的《唱山歌》。

两首歌唱了个大概,算是勉强过关,台阶上的女人闪出一条路,我们可以攀登台阶了。这时,欢快的芦笙响起,两侧的汉子拼足了力气,吹奏出浓浓的侗族情调。一路的劳困,被眼前歌声、芦笛声带走了。

山坡上的台子,是一处由鼓楼、戏台和长廊围拢着的广场。芦笙踩堂舞是宴会前的前奏。这种舞过去只有在节庆和祭祀时才跳的,现在已成为常规性表演节目。从迎宾台阶上撤回来的侗族老人,合着芦笙雄浑稳重的曲调,在广场上尽情地舞动着。

表演结束,侗族同胞把早已准备在长廊下的长桌长凳搬到广场,一排排地摆好,今晚的“百家宴”就在这里举行了。各家各户将精心准备的酒菜摆上,酸鱼、酸猪肉、酸鸭、酸黄瓜、酸豆角、酸辣椒,每桌都有七碟八碗,每张桌的一旁,气派地放着大坛米酒。大家不分宾主,男女老少在长凳上排坐在一起。起初,还是本桌之间的相互敬酒,品尝美味佳肴。几杯酒下肚,大家便一手持筷子,一手端酒杯,挨桌串走开了。这便是“合拢饭”“转转酒”了。

“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酸鱼糯饭常留客,染齿无劳借箸功”。这正是侗寨欢宴宾客生动情景的写照。近些年来,当地群众用热情的歌舞和富有特色的地方小吃,打响旅游品牌,让各家各户参与其中,使具有侗族特色的“百家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渠道。

都说米酒不醉人,那得看你喝得多少。这“转转酒”没喝上几桌,我就感觉有些飘飘然了。有人干脆放下酒杯,在长桌间的空隙跳起舞来。不知是音乐的感染,还是米酒在发力,起舞的人越来越多,跳舞的队伍越来越长,有的是手拉着手,有的是两手搭在前面同胞的肩上,依次排列,边跳边唱。

若不是天上又开始落雨,若不是还要连夜乘车沿山路返回三江县城,这转转酒,这大团圆的舞会,将会持续到深夜吧!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