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骂全是学问

作者: 刘昌宇2016年05月02日现代散文

辜鸿铭是晚清民国时期精通中学西学、通晓9种语言、拥有13个博士学位的中国第一人。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他一生以古怪着称,也以骂人着称。他言辞犀利,骂遍天下强梁,无论东、西洋人,或是当朝权贵,只要他看不顺眼,便铁齿铜牙,从不留情面。

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举行慈禧皇太后万寿,大宴群僚,让新式铜管乐队齐唱新编《爱国歌》助兴。辜鸿铭心里不快,对同僚梁星海说,“满街都是唱《爱国歌》,没听有人唱《爱民歌》的。”梁说:“你为什么不试编一首?”稍一沉吟,辜鸿铭便得四句,他大骂道:“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话音刚落,满座为之哗然,他却言笑自若。

1907年,袁世凯与张之洞由封疆外任同入军机,辜鸿铭也做了外务部的员外郎。有一次,袁世凯对驻京德国公使说:“张中堂(张之洞)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的,我是办事的。”辜鸿铭听了这话,当即说:“当然,这要看办的什么事,如果是老妈子倒马桶,自然用不着学问;除了倒马桶之外,我还不知道天下有什么事是用不着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的。”

辛亥革命那年冬天,袁世凯阴谋夺取大位,唐绍仪(清尚书、民国总理)和张骞(清状元、实业家)已作投靠的打算,他们还想将辜鸿铭网罗到袁氏麾下,辜鸿铭断然拒绝,骂两人为“土芥尚书”和“犬马状元”。袁世凯称帝之后,辜鸿铭怒骂:“袁世凯之行为,尚不如盗跖贼徒,其寡廉鲜耻无气义乃尔耳。”后来又直接称呼袁世凯“贱种”,骂得袁世凯体无完肤,一无是处。袁世凯虽很生气,但是辜鸿铭名声太大,不敢迫害,只好忍气吞声。

西洋人非常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那时的洋人声称:“到北京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那时北京大学的洋教授们,在走廊里,若看到辜老先生走过来,总是远远的恭迎致候。而辜鸿铭生平却喜欢痛骂洋人,他毫无顾及地称呼他们“洋鬼子”、“夷狄”,见英国人,用英文骂英国不行,见德国人,用德文骂德国不好,见法国人,用法文骂法国不堪,那些洋人无不被骂得个个心服。当年,辜鸿铭曾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中国人的精神》,他自译为《春秋大义》),说让外国人买票听挨骂,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听梅兰芳唱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鸿铭的讲演却要两元,外国人却把会场全坐满了。

1915年4月,蔡元培聘请辜鸿铭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英国文学。任教期间,他第一堂课要学生将讲义翻到page one(第一页),等到学期结束,他走上讲台还要学生将讲义翻到page one。授课时间全在嬉笑怒骂中过去,但他的嬉笑怒骂全是学问,一会儿英语,一会儿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学生们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次,他点名让后来担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背诵英文诗,说:“这是洋《大雅》,那是洋《离骚》。”罗家伦英语不好,有时干脆说不会,引发了辜鸿铭的暴怒,骂其“王八蛋”。这使得罗家伦多年之后还想起这位性格鲜明的辜先生。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