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回忆

作者: 贾青琴2016年06月05日情感散文

我今年69岁了,看到年近九旬的父亲每次洗脚时总是舀那么一点点水,刚刚淹没脚面。我便说:“爸爸,现在又不缺水了,您老还舍不得用水。”他说:“这娃,你当了多年教师,难道不知道全球有三分之二的人都缺水?咱们长武县在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水资源极缺的地方。”接着,爸爸再一次给我讲了过去买水卖水的故事。

父亲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中吃水是在县城东街尚家井上买的。尚家井是临沟打的一口水井,有十八九丈深,水又旺又甜,全家就靠这口井为生,每天担水卖钱。那时刚刚解放,不但百姓家缺水,就是县政府和各机关也都买水使用。有人为他家写了两副卖水的对联,第一副是:时招万里才,一月三双鞋。横批是:快跑快跑。第二副是:日进千家宝,水担磨烂袄。横批是:见缸就倒。他家几代卖水直到解放后水井有了问题没有水卖了。县城的群众就在北水沟担水抬水吃。那时我刚刚上小学,就和弟弟经常在沟里抬水。沟深坡陡,把一桶水抬上来满脸是汗水,衣服全湿透了。还有一人因为担水路滑,摔下沟不幸身亡。那时候水和油一样珍贵。

曾记得,我小时候洗衣服时,我们县城只有一个涝池——南门涝池,也就是曾经的七五水库。有的年份天旱涝池无水,我们就到北水沟洗衣服。去时要拿许多脏衣服,有奶奶的,爸爸妈妈的,还有我和弟弟妹妹的。由于父母平时的教育,我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洗衣服时先洗老人的,再洗弟弟妹妹的,最后洗我自己的。边洗边搭在沟坡的草楞上晒干,回来时就省点力气。洗完后,太阳都快下山了。赶回家时,妈妈在家门口等着我回来哩。一进家门才觉累得腰酸腿疼,肚子也饿了,但心里却暖烘烘的,高兴的是一家人都能穿上干净衣服了。

上世纪50年代末,有一个星期天去沟里洗衣服时,恰巧遇上了当时的县长李苏林和他的女儿乐琴,还看到武装部池部长的爱人李爱珍老师,他们边洗衣服边给我们讲故事,李县长看到我洗的那堆补丁叠补丁的衣服,感叹地对李老师说:“老贾真是个好同志,从来没有向组织伸过手!”洗完衣服回来时他还帮我拿洗衣板,并对我说:“你回家去给你爸说写份困难申请,交到我的办公室。”我高兴地说:“谢谢叔叔!”父亲当时在县财政局工作,母亲在家务农,有我和弟弟妹妹六个孩子,负担很重。我回家给父亲说了,也不知道父亲最后写了申请没有。

人们都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不再下沟担水、洗衣服。

1963年,时任县长的崔鹏程请来省财政厅副厅长王逸农,他视察后拨了专款,加上长武人民的艰苦奋斗,终于把千年的沟水引上了原。长武县城里人们吃上了自来水。当时上初中的我打心眼里高兴,感慨万分地写了首自由诗:“老爷爷翘起大拇指,共产党啊好处说不完;老婆婆点头微微笑,千年的沟水啊引上了原;小伙子抡起铁拳头,齐心协力搞生产,定叫旱地变水田;姑娘们甩起双辫辫,生产干劲冲破天,定叫荒山变良田;娃娃们拍手哈哈笑,从今后吃水不困难。”

水是万物生长的源泉,人畜离开了水就无法生存,庄稼离开了水就会枯死,机器离开了水就不能运转。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大部分人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