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雨

作者: 赵上玮2016年06月13日心情散文

秋天的成都似乎是多雨的。剪不断的细雨疏疏地下着,不大却也不停。微风一掠,将雨掠到脸上,一阵清凉。

雨多了,人的心中也就平添了一种惆怅,不是思乡,不是怀人。这种愁是默默的,无由得生起,令人沉默。令人变得在原本喧嚣的世界中开始注意到自己,注意到自己的衣着,注意到内心是多么向往平静。

微雨中最益漫步。举着伞,着单衣,在树下,在河畔。看着雨打石阶,雨落长河。听着细雨打着树叶沙沙地响。风乍起,雨微凉。心中升起的孤独感与这小雨天切合得很好。人便融入了雨中。像河,像树,都是纯粹的自然一物,享受着雨的润泽,也同时像雨打树叶的疏响,像雨落长河的涟漪般反馈着自己对雨的感受。吟两句诗,做幅油画,或是寻得切合此般情景的乐曲静静地听,幽幽地唱。

雨中也宜小睡。听着窗外的雨,慵懒地盖着被子,或心中默诵宋人的“闲忆江南梅熟日,画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或心中了无一事,空空地冥想。渐渐地雨入梦,似睡似醒般地躺着。只觉得时空错落,今古相合。梦中之声似雨落,似花开,似浅斟低唱。忽地梦醒,雨还未息。心中默想梦中之事,但梦了无痕。只是觉得有很美的事发生过,但总也想不起。虽然不甚恰当但总无由地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或许是梦中都有所得,或许是因为梦都太美,这种小睡虽醒但却不愿起身。因为梦值得人回忆,因为享受静卧着听雨。“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雨中读书、写文自是神仙般的享受。窗外的雨模糊着一切,“滴答”是少女般轻柔的呼唤。让人变得异常的安静。什么书都能读得进去。此时做学问就很合适,因为此时写出来的东西不但严谨,且不失柔美,简直就像是用在水面上漂浮着的一个个的文字组成。记得曾写下这样一句话:“中国最早的传播信息的方式是诗歌,人们用它来传递一切信息。”但在一个雨夜我修改了它:“在中国最早的信息交流方式,一定就是诗歌了。人们通过诗歌,互相了解对方的心情、处境,以及对方想让你了解的东西。”内容变化不大,但我觉得看起来可爱多了。

雨中治学固然好,但如不来点诗词只怕会辜负这雨。于是,抚着书,品一口清茶。在唇齿留香之际从口中送出诗句:“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算是以诗来和这潺潺的雨。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