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饸饹一张相

2016年10月09日情感散文

前一阵老同学聚会吃饭,我问黄晓容还有咱下乡时的照片吗。过了几天,她从网上传来一张。我一看笑了,这不是那年吃饸饹后的合影么。从西安25中毕了业,我们就到陇县鸡家庄村插队当知青。记得那次吃饸饹是1969年夏天,下乡的第二年。

当时那地方一个人、两三个人吃饸饹不大可能,要事先借饸饹床子、磨荞麦面、买豆腐、肉,等等,更要紧的是压饸饹的时候起码需一人烧火,一人填面团,两人压。问题还在于1969年夏天对所有知青都是一个关口:麦子收了,每人分到了口粮,意味着政府补贴知青的粮、钱从此取消,大家正式成了农民。人心不稳,一半村庄的知青干脆分灶吃饭,景象凄凉。

喜的是我们队11位知青的情况刚好相反,不但没分灶,而且到这年夏天,家底愈发殷实,“公积金”攒到了100多元。若评成分,当个富农不冤枉。手里有了钱,就商议着改善生活:咱也吃顿饸饹,神仙一回。大家立马分工,头一天走30里山路进城买肉、豆腐,借饸饹床子,磨面,还要翻一座山,通知桑家湾村几个要好的同学前来做客。

因为种种原因,只来了两位客人。来了也不能白来,进门就被抓了“壮丁”,屁股坐在饸饹床子上压饸饹,一上一下,像玩跷跷板一样。大呼小叫嘻嘻哈哈间,一碗碗浇了肉臊子的饸饹端到了小方桌上、炕沿上。那时候多好,年轻,肚大,男生都吃了三碗以上,女生起码也吃了有两碗,都用的是西府大老碗。我们这顿饸饹吃得是其乐融融。

饭后有人提议玩几把“拱猪”。客人郑明智发话了,说我给大家照几张相吧,不辜负今天艳阳高照云彩好,说罢就从挎包里取出他的海鸥牌120相机。

有人就充好人,说胶卷、洗照片都要花钱的,咱既然当了农民,就要讲究节约闹革命,少照几张吧。有人凑趣,说桑家湾人吃了几碗饸饹就照几张。两位客人坦白,都是3碗,就照6张。于是大家随意出门,拢起一拨人就照一张,两人照、五人照、十人照都有。

星星上天时分,送客送到鸡家庄村口。一人顺着样板戏《白毛女》插曲《一颗枣儿一颗心》的调门,唱“一碗饸饹一张像,军民团结保家乡……”当时头顶明月,背后青山,面前溪水流,大家一起唱起来,挥手告别,依依不舍。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