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善安居

作者: 崔新娟2016年10月11日情感散文

上小学时学校旁边有一个小小的苗圃市场,场主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她生活得很艰难,每天一个人在苗圃里做事,身边一个帮手都没有。看着她因常年侍弄土地而斑驳的手,我心疼地流下了眼泪,答应老人,每天上学前放学后都到苗圃里帮她做事。

老师发现我每天早走晚归的秘密后,和老太太沟通了一番。在她们的谈话里我才隐约明白:老太太并不是雇不起员工,而是吝啬的她为了省些工钱,经常利用小学生的善心唆使孩子们做她的免费帮工。

对此,母亲的解释是:“咱家大人心慈,孩子也友善,就连喂的狗都不叫唤!”

父亲笑了:“善为人本。善良的人才会快乐!这是咱的家风。”诚如父亲所说,在苗圃做帮工的日子,我虽然很累,但的确很快乐。

父亲对我的教育,只讲一个字,“善”不善无诚,不善无情。做到一个“善”字,就拥有了许多美好的品德。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耍猴乞讨的年轻人路过我家门口,被父亲领回家吃饭。吃过饭后父亲说,“你四肢健全,为什么不干些活儿养活自己成个家,而去乞讨呢?”在父亲的开导下,年轻人愿意自食其力,遂被父亲介绍到村办企业上班。一年后,他入赘当地,有了幸福的家庭。

也有人说父亲爱多管闲事。但父亲总是乐呵呵地指着自己的心口,说:“有难不帮,我这儿过不去。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我良心舒坦。”

记忆犹深的是那年的麦收季节,当时农用机械还不发达,大家都是用镰刀割麦。且麦收须抢收,成熟的麦子不及时收割,一旦风雨来袭就会倒伏一地,甚至可能一季颗粒无收。就在农忙的紧要关头,奶奶生病了,身体浮肿嘴歪眼斜,母亲在医院里照顾她,而父亲则出差在外,可偏偏天不作美,骤降暴雨,彼时我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陪着母亲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瓢泼的大雨,流下了忧愁的眼泪。

几天后,母亲站在自家地头,看着镰割的整齐的麦茬,释然道:“被盗割了也好,总比腐烂在地里浪费了好。”没想到,旁边的街坊邻里说:“怎么会被盗割呢?看看你家的麦场上,麦垛码得多高!”母亲这才发现,原来自家的麦子已被好心的邻里们收成了麦垛,而且用塑料布盖得严严实实!

对此我们一家非常感恩。父亲说,“人心向善,还是好人多。”就有街坊道:“是善有善报。你不是说么,做善事心里舒畅。大家都想心里舒畅!”

家风养民风。善为家风,能正民风。就如我和我身边的许多人,这些年普普通通的生活,虽然非常平凡,也有些琐碎,但因为枕善安居,所以每一天都有温暖,都很踏实。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