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记忆

作者: 沈奕军2016年10月22日情感散文

是的,西安像梦一样,根植在每一个陕西人的骨子里,这个梦对于陕南的我而言,有着不同的涵义。我不知道陕北、关中人对西安有着怎样的看法,对于陕南而言,西安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西安是省会,是陕西省的省会。

2006年,我第一次到西安,那年我21岁,尽管以前我对西安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是当西安出现在眼前,我还是感觉有些紧张,甚至是猝不及防。一座秦岭,把西安与陕南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不但体现在路程上,更体现在认识上。到了西安,我才发现西安的大,也难怪是省会,一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原来就是这样子。

对于山里人来说,能到县城逛一圈,就算见过大世面了,压根就不知大城市是个啥模样,很多村民若说起安康或西安,就说,可能比县城大点吧?这几乎成为我们那里的人对城市的全部了解和认识。后来,当村里一些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再说起西安有多么大时,一个个眉飞色舞地形容说:西安城大得很,坐了好久好久的车,还没有坐到头,估计有几十个村子那么大吧。车是村民的仰慕者,村子也就成了描述西安的基本“概念”。

后来,到了西安,我才发现,村子的渺小,县城的渺小。无论是行人也好,交通也罢,都像流水一样,匆忙而过,没有人悠闲地在街上拉家常,正如车子走出秦岭,到了关中平原,我就为眼前的景象而惊奇,这里看不见高山,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对于一个久居山区的人来说,突然出现的平原,的确让人感到惊奇,八百里秦川展现在眼前,心也突然地宽畅起来。

进了西安城,才真实感受到什么叫大城市,什么叫省会。西安之大,不光表现在面积上、人口多、楼房高上,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城市的气质和精神上。我有不少同学是西安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深深地体现了省会西安人的精神品质,也是我认识西安的一张名片。

那天,我在西安大雁塔广场游玩,无意间看到一位老人摔倒,接着几个人围了上去,同学是学医的,进行了简单的抢救,因为怀疑老人有高血压,便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很快就来了,当送老人到医院时,几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争着要送。当时,我很惊讶,这种“差事”还争?老人看上去岁数不小了,假如再发生其他意外怎么办。我的同学没有考虑这些,他们搭手把老人送到医院,先交了1000元钱看病。待老人清醒后,他们又与其家人联系,没多久,老人的家人来了,也没问啥原因,只是一再感谢。给同学还了钱后,硬要我们留下联系方式,好日后拜谢,同学一再推辞。在返回的路上,我就问起同学,假如那老人说是被你们碰倒的怎么办?同学说,在西安应该不会。就是这句话,让我对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产生了些许敬意。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感到了西安人的热心肠。那是个周末,我与同学在兴庆宫公园玩,突然看见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在哭着喊妈妈,旁边一位中年男子见状走过去,安慰了女孩几句便带着孩子走了。我说这人会不会是人贩子,怎么把小女孩带走了。同学说,我们在旁边看着呢,这人说自己是学校的老师,想帮女孩找妈妈。但我们仍不放心,便悄悄尾随着来到公园门口远远看着。小女孩和那个男子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这时突然听见女孩又在喊妈妈,一位妇女急匆匆跑过来拉着小女孩的手,责怪她为啥乱跑。而对那位男子是满脸谢意。我想他们可能是熟人。同学笑着要与我打赌,说那绝对是陌生人,本就好奇的我走过去,问那位男子认识女孩吗,男子说根本不认识。说罢男子神情轻松地返身回到公园。这虽说是件小事,也过去好久了,但却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都说现在人心不古,骗子到处都有,可这位帮助孩子找妈妈的西安人,让我感到美好与善良依然存在。

省会西安,一个有故事的都市,一个诠释文明的古都。

这就是西安留给我最深、最美的印象和记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