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过年的尾声

作者: 阎建滨2021/03/18现代散文

过年究竟哪一天结束?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答案却难有一致的说法。从传统年节上讲,“破五”这一天,就表示年过完了,到这一天屋里的垃圾就可以清理出门了,俗称“送穷”。同时,从除夕开始的各种禁忌也开始打破,街市关闭的大门也纷纷打开,俗称“开市”。老百姓、特别是商家,天还不亮就开始在东西南北路口“迎财神”,设丰盛的供品,纷纷抢路口,急切地期盼在新一年财神爷光顾自己,为其祈福纳祥,财源广进。在西安最受欢迎的财神是赵公明元帅,他骑着黑虎,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仗义公正,手下又有掌管天下财富的四位财神——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民间以东西南北中将赵公明与四位财神联系起来,视赵公明为华夏正财神,推到了文武财神至高的地位。从初一到初五,传统拜年习俗达到了高潮,“破五”之后,华夏大地家庭和街市进入日常模式,预示着年过完了。

但这一答案并不被大多数中国人接受,就像我国当今的春节法定节假日是从除夕开始,到初六结束,一共七天,初七大多数单位开始上班,预示着春节的结束,可老百姓不这样认为,在老百姓的眼里,中国人过年的高潮还远远没有到来呢。事实上,民间常常把正月十五闹元宵,作为过年的华丽结尾,因此,元宵节常常被视为中国人过年交响乐的最高潮,很难视为一个独立的节日。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可将正月十五闹元宵作为过年结束的标志。即使如此,这种观点在民间也不会被完全认同,因为在广阔的乡村,闹元宵、闹红火、闹社火,正月十五才是高潮,一般要闹到正月底。事实上,真正中国年的尾声要到“二月二”龙抬头,进入忙碌的春播春耕,年才消失在乡村的田野。总之,从腊月到正月,中国年是华夏大地绝对的主角。

“元宵”一词,最早并非指元宵这种节日食品,在古代,“元”指的是开始,所谓“一元伊始,万象更新”;“宵”指的是入夜时段,大约在晚饭后的八、九点钟,花灯初上之时。元宵之夜是中国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由于节日活动以晚上为核心,所以也叫“元夜”、“元夕”。因为晚上要点灯庆祝,不能黑乎乎地过节,因此灯会成为元宵节的核心,于是也叫“灯节”。今天我们吃的元宵,最早叫“浮元子”,也被生意人称为“元宝”,南方叫“汤圆”。应该说,元宵这种节日食品出现的朝代比较晚,大约在宋代以后产生,明清才成为元宵节的特有美食,所以,是先有元宵节,后有元宵这种食品。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摇滚的方法制成,所以,北方叫滚元宵,而南方的汤圆则是用手心揉团而成的。北方的元宵味道多甜,有桂花、白糖、芝麻、豆沙等馅料;而南方的汤圆,则甜咸荤素都有,更加糯软一些。但不管是元宵,还是汤圆,都鲜明地突出了团团圆圆的主题。

元宵灯会也叫上元灯会,道教的“三元说”对元宵节影响颇大。道教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将七月十五叫中元节,将十月十五叫下元节,三元三节成为道教一年中的重要节日。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核心内容,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形成有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到了唐代,李家王朝从李渊开始就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奉为李氏宗亲,因此把道教的地位提得很高,再加上道家的神仙之术,更是被渴望长生不老的帝王所推崇。到了唐明皇李隆基时代,崇道之风登峰造极。因此,唐都长安的上元灯会达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潮,每逢元宵之夜,上元灯会成为盛唐国力强大、与民同乐的象征。满城火树银花、处处张灯结彩,当时就有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衣以锦绣,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代的制灯技艺已经非常发达,八十尺高的百枝灯树,二十丈的灯轮,还有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从唐代开始,元宵灯会从正月十五的一夜延长到三夜,规定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官家放假三日,百姓可通宵自由观灯。

虽然唐代过年的尾声在正月十六的上元灯火阑珊处,但并不是最高峰,事实上,上元灯节在宋明更加旺盛。宋代张灯的时间由三天扩展到了五天,从正月十四一直玩到正月十八,北宋的皇帝甚至亲登御楼宴饮观灯。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描述:“山楼上下,灯烛有数十万盏。”从唐长安城的“五万盏”到宋汴京城的“十万盏”,灯的数量翻了一倍,可见其规模之大,甚于唐都长安。上元对应的是“天官赐福”,到了南宋,天官赐福、天官喜乐,把美好幸福赐福给人间,于是,老百姓也四处张灯结彩以求讨个好彩头,祈盼多福、多子和多寿。同时,“灯”也是“丁”,张灯、送灯、赛灯都有期盼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在华夏大地,灯火旺盛,也有人丁兴旺、家族繁衍、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到了明代永乐年间,上元灯节甚至延长到了十天,从正月十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二十二灯火方熄,可见灯火阑珊一直在华夏大地绵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的词将月圆灯会下的爱情描写得如此诗情画意、忧婉感伤,是上元灯节爱情故事的杰出代表,令无数青年男女羡慕不已,因此,元宵灯节也成为中国古代的爱情狂欢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笔下的灯火阑珊处,正是无数上元之夜人间美好景象的诗化,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无尽想象,给中国人的过年留下了难忘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