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其实是部怀旧片儿

作者: 小满乱弹2016年03月01日生活散文

看《火星救援》时,我一直觉得有点不对劲。不是因为《纸牌屋》里的女记者变成了超级学霸程序猿,也不是因为奈德·斯塔克从《权力的游戏》穿越到未来让人跳戏,虽然不得不承认“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的香港普通话让我起了点鸡皮疙瘩,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症结是,这明明是一部未来电影,却让我感受到了太多复古的味道。

虽然影片假定的发生时间是距今十几年后,但显然其中的媒体环境停留在本世纪初,甚至更早:CNN和虚构的中国媒体CNA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关键时刻,人们会聚集在纽约时报广场,或是北京的某个地方,手牵手一起观看大屏幕上的电视直播……

这些场景,正如片中时常响起的70年代迪斯科金曲一样,总给我一种浓重的怀旧感。

因为现实确已大不一样了。比如说,片中那个在媒体和舆论面前表现得十分保守的美国政府机构,与现实生活中在社交网络上如鱼得水的NASA之间,大约就有4亿公里的距离

NASA是当今世界上最善于使用社交媒体的专业机构,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NASA早就有自己的电视节目NASA TV,在官网上随时可以观看,甚至还在2009年斩获了美国电视届最高奖艾美奖的两个奖项。进入到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NASA则开始在社交媒体上遍地开花,其推特和脸谱的账号都拥有1300多万的粉丝量级,在Youtube,Instagram,Tumblr上也是颇有人气。

现实生活中的NASA,不会像《火星救援》里那样,因某人在电视直播上说错了一句话而如临深渊。他们完全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自主设置议题,引导舆论。他们有这个实力。今年9月底,NASA先在推特上发了一条预告:将公布关于火星的重大发现。吊足了网友胃口。一天后,他们宣布火星表面有水流动的推文被转发了4万7千次!

所以如果按照现在的游戏规则,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马克·瓦特尼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社交网络上直播。即使是通过探路者号古老的通讯系统,想必NASA也有办法让全球网民看见他在火星上是如何坚持不懈,荒野求生。他一定会有自己专门的社交网络账号——去年起,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美国宇航员就开始在推特、脸谱上发工作照,持续至今——即便他没有或者没法继续使用,NASA也会给他建一个或者帮他更新,就像好奇号火星车一样;他写给NASA的“Are you f.....king kidding me?”大概会成为世界上转发最高的贴文;他的名字一定高居话题榜首,成为最热门的“#”;他那张姿势怪异的模糊照片可能成为很多人的账号头像;营救他的方案细节和解读文章会在各种社交网络上疯狂转发;各路名人都在晒自己穿着“#BringHimHome”T恤的照片(事实上,这个“#”现在是真实存在的,是《火星救援》的宣传语之一)。

真到了营救日的那天,估计全世界的人都在一刻不停地刷动手机,查看每一点新进展,而NASA估计会第一时间将他回到赫尔墨斯号后与队友团聚的照片在官方账号po出来……

但在《火星救援》里,这些都没有。《火星救援》是一个没有社交媒体的世界。这可能是有意为之。原小说的作者安迪·威尔在某次访谈中透露,他本意就是要写一个远离现代化的人,必须回到类似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日子,在火星“漂流”。而拍摄此片的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自己没有任何社交网络账号,估计更觉得没必要注意这些细节。何况这位78岁的老人,内心也未必认可这些“年轻人的玩意儿”。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2009年,威尔写这小说的时候,好奇号还没有登上火星,所以电影里,没有那个在社交媒体上特别会自拍卖萌的小家伙。制作方大概也更无法预见,在电影上映的几天前,NASA会发现火星表明有流动水(剧透:水是影片中一个重要桥段)。当然,2009年的我们估计也无法想象,今天社交媒体不仅改写了传播规律,也改变了你我的生活方式。

不过这样也挺好。没有社交媒体的《火星救援》才更能凸显科学的力量,而瓦特尼独自游走在广袤火星上的那份孤独才更加完整。坦白说,这部片子并没有如想象中那般给我惊喜,但我倒是有些怀念里面那个“复古”的世界,至少在那里,我辈媒体人不用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惴惴不安。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