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蝈蝈

作者: 刘孔伦2017年02月15日来源: 今日平度短篇散文

每到农历的六至八月,走在僻静的山沟里、田间小路上,经常会听到沟旁、路边的灌木丛中、庄稼地里响起“啯啯、啯啯”的叫声。

蝈蝈与蛐蛐、油葫芦被称为“三大鸣虫”,是当之无愧的。不独是在午间田野一片寂静的时候声彻天籁,即是在田野一片嘈杂的声响中,也会清晰地听出它的鸣叫。人们一般认为它的鸣叫是从嘴里发出来的,惊奇于它竟有那么神奇的嘴巴;而知道它是用翅膀发出声音的人们,又惊奇于它有那么神奇的翅膀,惊奇于自然造物的神奇。

据有关材料介绍,蝈蝈的食谱很广,不只是吃瓜类的花,还吃小昆虫、庄稼。我只见过它在灌木丛和庄稼地里生活,错误地认为它只是以草类为食物,喂养蝈蝈的人们也只用瓜类的花来喂它。

蝈蝈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昆虫。主要标志是,蚂蚱、蝉等昆虫被人们捉回家当成了美味,而蝈蝈是被带回家像养鸟、养兔子一样养起来的。当然有养蟋蟀的,那是为了用它去搏斗、博彩;养蝈蝈却是为了听它悦耳的叫声。人们捉到它,带回家放进用高粱秸做的像百叶窗一样的小笼子里。喂养蝈蝈者多数是孩子们,特别是一些十几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养不了小兔子、小鸟,就让他们通过喂养蝈蝈来弥补对喂养小动物的兴趣。大人也有喜欢喂养蝈蝈的,从地里下工回家,往蝈蝈笼子里放几朵南瓜花,或者用一根小草棍儿逗一逗它,作为劳累后的消遣。

别看蝈蝈的跳跃能力和飞翔能力都不是很强,但要想捉一只蝈蝈并不容易。蝈蝈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本能,他的颜色让你很难在灌木、庄稼上发现它;它能在你离它很远的时候听到你走路或说话的声响,叫声便戛然而止,并迅速躲藏起来。还因为目的是带回家养着,人们捕捉时需要对其身体进行无伤害保护,力求全须全尾。通常使用的捕捉方法是引导,折一条枝,凑近蝈蝈,让蝈蝈自己爬到树枝上,轻轻地将树枝离开蝈蝈原来攀附的地方,如果带着篮子,就将树枝连同蝈蝈放入篮子,上面覆以衣服、斗笠之类;没有篮子,则或者放到斗笠中,用东西盖起来,或者轻轻地用衣服包起来。

曾经养过蝈蝈,因家里没有人给我编制笼子,便只好放到了一只废弃了的铁丝编的灯笼里,在里面塞满了南瓜花。谁知蝈蝈不领情,不吃也不叫。过了两天,姐姐怕蝈蝈饿死,经我同意,把蝈蝈放到了天井中的一棵石榴树上。不想蝈蝈在石榴树上竟然欢快地叫了起来,而且,别人养的蝈蝈多则一月,少则十天八天,非死即逃;而我的蝈蝈直到秋天了,还在石榴树上高声鸣叫着。更让我惊奇的是,石榴树上本来只放了一只蝈蝈,可是住了一段时间,竟发现石榴树上有了两只蝈蝈。母亲说那是枝繁叶茂的石榴树,给蝈蝈招来了一个伙伴。

在我小的时候,有不少养鸟的,品种有蜡嘴、黄雀、麻翅、胭脂脖等,还有养喜鹊的,多是中青年人和半大小子。小孩子们则养家雀——缝一个纸板或薄木板作底的布袋子,把小麻雀放在里面,提着满街玩儿,时不时地把麻雀拿出来,将用水泡过的小米喂到小麻雀的大嘴巴里。我也养过一次小麻雀,可是小麻雀怎么也不张嘴,听别人说小麻雀愿意吃鸡蛋黄,我便让母亲给煮了一个鸡蛋,把蛋清吃了,把蛋黄喂给小麻雀吃,小麻雀看都不看。怕小麻雀饿死,母亲劝我把它送给了别人。母亲说,养鸟的人不是爱鸟,那是害鸟,活物和人比是一样,如果把人关起来,不让动弹,就算给他好吃的,好喝的,谁愿意?鸟也愿意自由,人把它圈起来,捞不着飞,它不气死?有几个把鸟养好了的?对母亲的话,当时不以为然;长大后仔细一想,母亲的话里包含着朴素的道理。

爱,不是占有,不是非得和亲爱之物形影不离,长相厮守。让你亲爱的人过他最想过的生活,让你爱的小动物回归自然,以它们自己固有的方式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爱。什么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就是让大自然以自然的方式存在。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