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

作者: 铁蛋2016年05月02日短篇散文

执业不久,和师父一起去最高人民法院办案。

没曾想,原定上午9点见面的法官临时要开会。我们住在离最高法院最近的首都大酒店,心想到了10点,他应该能开完会。于是,我们师徒俩9点45分出门,步行前往。

到了后,传达室的门卫连拨了几次电话,但法官的办公室还是没人接,门卫便让我们坐着等等,师父则拿出《新华文摘》翻阅。

师父很忙,第二天在金华中院还要出庭,所以当天是一定要返回杭州的。我开始在狭小的传达室里来回踱步。师父看出了我的急,很平静地对我说:“不要急,事情会办好的。”

下午3点,法官还是没有回办公室。师父对我说:“看来今天是等不到了。但不能白跑一趟,你留下来,一定要和法官面谈,将当事人的调解方案跟他交流一下。”

“这……”我一时没接上话。这是我以律师身份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次亮相,何况程序走到北京的案件,一般不是大案,就是疑难的。

师父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平静地看着我,说:“不要急,有问题电话沟通。”

送走了师父,我深呼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急,等吧。

“不要急”,这三个字,是师父常对我说的。他反复强调冷静与沉着是一名优秀律师应有的修为。跟师父学艺已一年半多了,除了过马路和被雨淋时,我从未见过他急忙的样子。师父儒雅的气质,很大部分是源于他不急不躁的镇静。他曾经说过:“诉讼之战是一场危机四伏的角逐,法庭辩论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随时有风云突变的可能。一个律师要有处变不惊,遇勇越强的素质。”的确,在法庭上,律师越是沉着,辩护才能发挥得越充分。师父进而说:“辩护才能发挥得越充分,法庭辩论的对抗性就越强;法庭辩论对抗性越强,案子本身离正义的距离就越近。”

快16点时,书记员通知我法官开完会了,想约我们律师面谈。我立即给师父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他平静的声音:

“你预备怎么说?不要急,慢慢想,慢慢说。”

这时,我感到自己一下子冷静了许多。我回顾了整个案情,提炼了本案的几大争议焦点,迅速向师父汇报了我的思路。师父听后,说:“在跟法官沟通时,首先,开门见山,报出我方的调解方案……”最后,师父再次强调:“总之,你说的时候不要急,遇事不要慌,要胆大心细。”

按照师父给我的口头提纲,在与法官为时一个多小时的沟通中,我谨记着师父让我“不要急”的嘱咐。只有不慌,不忙,才能根据众多的证据材料在繁杂的案情线索中梳理出一条主线;只有不紧,不乱,方能放缓说话的语速,让眼神变得镇定,让呼吸变得平静,并保持微笑,获得风度。

我和法官交流得非常顺畅,他表示会尽力促成调解,也多次表达迟到的歉意。

走出最高法院大门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华灯齐放。我从东交民巷径直走向了天安门,一路激动无比。由此,更意识到师父的“不要急”,是他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授给我的“道”,实乃授之以渔,也是他以近三十年律师生涯所悟出的精华。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