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的歌

作者: 刘毅2017年07月18日来源: 贵州民族报情感散文

小黄是我的一个梦。

2006年,央视举行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有点儿“文艺控”的我,是个一场不落的忠实观众。在这次大赛中,小黄“蝉之歌”组合,一路过关斩将,冲进决赛,一举夺取原生态唱法银奖。天籁般的侗族大歌,醉倒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着实给贵州人长了脸。

打这时起,在我的心中,就种下了去小黄梦想

蛇年春节,继2012年国庆小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后,又迎来春节有史以来首次免费通行。正月初—,除夕刚过,我们由贵阳驱车前往小黄,意欲一睹她的风采。

小黄隶属从江县高增乡,距县城25公里,乃遐迩闻名的侗族大歌发源地。全村有歌堂56个,歌师78名。在村里,歌师无偿教歌,小孩、青年男女在歌堂免费学歌,传承侗歌的优良传统蔚然成风。小黄的歌手,经常应邀参加全国性的调演、汇演,甚而走出国门,赴法国、日本等地演出,美妙的多声部侗族大歌,宛如“清泉闪光之音乐”,震惊世界。1994年,小黄村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在首届“黄果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上,小黄的“金蝉十姐妹”获民间唱法“金黔奖”。号称“侗歌窝”的小黄村,男女老少皆能歌,小孩会说话,就会唱歌

傍晚时分,我们紧赶慢赶,披一身暮色,风尘仆仆地到达小黄村。

小黄坐落在一道长长的山谷中,虽然春寒料峭,远远看去,周遭的山头上,依然是一层挨一层的绿。一条不算宽阔的小河,潺潺地穿村流过。风格独特的侗家木板房,沿河而立,错落有致,间或,能看到屋顶飘荡的一两缕炊烟,悠悠地溶入苍茫的暮霭 中。三座高高的鼓楼,巍然屹立,颇有些鹤立鸡群的骄傲。到得村口,公路边一块由七八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高达一米多、宽近两米黄褐色等边梯形巨石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红色行书石刻,格外抢眼。在这个别具一格的“村牌”后,约莫三十米的地方,耸立着一座长虹般的风雨桥。从县城至小黄的公路,就从风雨桥高达七八层的门楼下穿过。

车行村中,又过了几座架在河上的风雨桥,我和妻边走边看,决定投宿路边一家名为“好再来”、可以泊车的“农家乐”。

“好再来”男主人姓陈,五十四、五岁的样子,脸庞清瘦,举止文雅,看上去像学校的老师。但“老板”是其妻子,一个五十来岁,精明能干的女人。我们走进堂屋,见屋里的火盆中烧着炭火,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人蹲在地上,手里拿一双筷子,正在旺旺的炭火上烤猪肉。女老板抱着一个岁把的孩子(好像是她孙子),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知道我们要住宿,当即让其子带我们上二楼安排房间。

收拾停当,我们回到堂屋里,问村里有没有吃饭的地方,女老板说,有几家小餐馆,可过年都关张了,要不,你们就和我们一起吃吧?顿了顿,补充道,每人交20元伙食费。我和妻子听说可以在主人家搭伙,都很高兴,异口同声地说,谢谢哈!麻烦你们了。女老板笑着说,没得事,没得事,大过年的,稀客呢!

稍事等候,我们便和女老板一家共晚餐。吃的都是些颇具特色的菜肴,尤其那一盘烤肉,看上去黑乎乎的,感观不是太好。起先,我们都不敢问津,经不住好客的主人家热情相劝,我挟了一块,惴惴地放进口中,轻轻地一嚼,哇!香气四溢,相当可口。尝到了滋味后,我们也就不再客气,津津有味地吃了不少。就连正减肥的妻子,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我们兴致勃勃地与主人一家边吃边聊,虽萍水相逢,却其乐融融。

攀谈中,得知男主人是乡里退休的干部。早年,确实当过教师。那些年,教师一窝风地改行,他也难免受到诱惑,可尽管想方设法,总是难以如愿。有一年,县里公务员招考在即,老陈一咬牙,破釜沉舟,义无反顾地辞职,参加当年的公务员招考,且一考即中,榜上有名,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一大转折。打这以后,老陈在乡镇从办事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先是副乡长、乡长,继而书记,直至乡人大主席任上提前退休。问及当乡长、书记的经历,老陈一脸淡然,微微一笑说,那有什么啊,戏台上的官哩。

我问老陈,这两天村里是不是唱大歌啊,我们可是慕名而来呢。老陈说,哎呀,你们来得早了点,村里的大歌,初四才开唱!不过,后天,也就是初三,是“老年情人节”,你们可以看看啊!是么,我顿时来了劲,老年人还有专门的情人节啊?想到按照计划,我们明天就要离开小黄,不无遗憾地说,也许看不了了,给我们讲讲好不!可以啊!老陈说,情人节是洋名儿,前面之所以冠以老年,是因为这个活动的主体,都是老年人。顿了顿,老陈继续说,具体说来,就是初三这天,村里年轻时曾经有过恋情的老年人,相约一起上山,叙叙旧。然后一同拾些柴禾,回到村里的鼓楼,一起打拼伙(吃饭),唱唱歌。以前没恋过,只要彼此有好感的,也可以结伴上山。这样啊,我有些吃惊,问道,旧情人约会,双方的丈夫,或者妻子不反对?不怕旧情复萌啊?老陈笑笑,说,不会,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能怎么的?何况,这是一种风俗,意在重温年轻时的美好时光,通常是不会有什么歪主意的。也许你不知道,有人统计过,我们村里的离婚率,仅0.1%,够低的吧!真的啊?听了老陈的话,陡然想到山外居高不下的离婚率,我有点震惊,是够低的了。稍倾,似乎为了让我释惑,老陈强调说,我的父辈没有离婚的,我这一辈,村里也就一对。

我一时无语。心想,如此之低的离婚率,兴许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吧!

吃罢晚饭,我在老陈家堂屋转悠,发现左侧板壁上,除了挂着两面参加村里唱大歌的获奖锦旗,还贴着一张2010年的老画历。画历上,除了日历,有长长一排身着盛装的侗族姑娘站着合唱大歌的图片,图片旁边,“饭养身,歌养心”六个大字,赫然入目。

在小黄人看来,唱歌和吃饭一样,同等重要。

老陈见我凝视着旧画历出神,跟过来,指着图片上站在排头的侗家姑娘,不无自豪地说,这就是我儿媳妇呢!

哦,我认真看了看,觉得很面熟,愣了愣,终于想了起来,就是刚才蹲地上熏烤美味的姑娘吧?

是啊,就是她。老陈不无自豪,一脸灿烂。

看着老陈绽开的笑靥,我顿悟:小黄民风淳朴,好客热情,离婚率低之又低,歌养心——不就是最佳的注脚么?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