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麦场

作者: 陈仓本2018年03月23日来源: 商洛日报短篇散文

在农业生产队集体生产的年代,棣花贾塬村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打麦场。我们就住在打麦场旁边,见证了打麦场里的热火朝天,见证了打麦场里的高谈阔论,见证了打麦场里的喜气洋洋,见证了打麦场里的防震场面。

小麦成熟了,男劳力抢时间收割回来,小麦在打麦场里堆积如山。在红彤彤的太阳照射下铺开晾晒,晒干了用牛拉碌碡碾压脱粒。赶牛的老汉一手牵着牛缰绳,一手握着牛鞭,在打麦场里转圈,老汉面带笑容擦着汗水,有节奏地吆喝着牛排好次序使圈越转越小。牛挺听话的,默默地出力流汗,不多吃多占,老汉也舍不得用鞭子抽打牛。翻麦秸和播簸箕是妇女的活儿,一个个半边天手脚麻利地把麦秸堆放好,把小麦籽粒扫到一起,借风力吹去外稃后,晚上加班播簸箕。晚上,小麦籽粒撞击簸箕的旋律与妇女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上演着丰收大合唱。

小麦归仓了,晚上坐在打麦场纳凉,天空中萤火虫飞来飞去,一闪一闪的亮光极容易勾起人们的回忆和遐想。我们是第三世界,要紧密团结在一起,抵抗美苏超级大国的侵略。有人发表对国际形势的见解;毛主席教导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去争取胜利。有人在背诵毛主席语录;林彪披着马列的外衣逃跑了,林副统帅还没有衣服穿,真想不到。这话音一落便是一阵大笑,上夜宿的鸟儿受到笑声惊动呼啦啦向远处飞去,像一架架巡航的战斗机。

过年时,打麦场里有练习骑自行车的,有用核桃就窝的,有打扑克牌的,晚上播放电影更是家常便饭,打麦场成了游乐场,充满了喜庆和温暖。公元1976年古历龙年,打麦场里挤满了防震的人群,但是一个个情绪低落,泪水长流,因为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随后是朱总司令逝世,唐山大地震,毛主席逝世。这一年洒在打麦场里的泪水能灌溉一亩农田。

改革开放一来,经济发展了,贾塬村的村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打麦场失去了集体收获小麦的场地用途,成为房基地。虽然现在打麦场里盖满了民居楼房,但是发生在打麦场里的故事需要传承下去,因为那故事里包含着正能量和乡愁,包含着一个时代的印记!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