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感悟

2012年09月05日人生感悟

一个人,对生命感悟就像对宇宙规律、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一样,常常会在细微的生活情景里得到那种蓦然警觉如雷轰顶般的顿悟,尤其是对至亲的人——那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将会渐渐离你远去的感觉意识突然出现或者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有这种受到强烈震撼的感觉。

2007年南国初冬,那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深圳笔架山花园六楼的阳台上,我坐在中风初愈的母亲半躺的靠椅旁。母亲慈祥和蔼的面容,微风里轻轻摆动的白发形象,永恒的镌刻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时刻,我被笼罩在一种博大、静穆、温暖又吉祥的母爱里。也是那个时刻,我蓦然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心有所动,意有所悟,意识到年迈的母亲终将会离我们而去的。我相信,凡是经历过类似的觉醒或是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人,在那个特殊顿悟的情景里都会被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惧和伤感、一种痛惜和悲悯所击懵。

也是那个时刻,我发现了自己对生命感悟的迟钝,发现了没对母亲高度关注早接身边及时尽孝的大意,(我之前一直模糊而坚定的认为母亲是高寿之人尽孝有的是时间)同时心里也产生了强烈的懊悔。这种懊悔情绪,在两年后母亲去世了也仍然一直伴随着我,并时时泛起如丝如潮。每当这时我总是容易陷入深思和回忆常常不能自拔。人,可能在心理情绪不好表达和描述时就会有懵懂混沌的状态,而这种含愧带悔的状态我持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句古文:“子欲养而亲不待”。唉!又是一次如雷轰顶的心灵震撼,那一刻,积郁在胸中多年的悲伤追悔之气、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仅此七字就一喷而出了!

也是那个时刻,我生发出了一种思考----我们曾有过无数次的思考,人的一生会思考多少次有谁能知道吗?而在这千范万类的思考中,一定会沿着人的生命存在与消亡,灵性与规律这一主线的。一个坚强智慧的人,可能会有囊括世俗与宗教的终极思考;会有出离世俗超越生死的洒脱和豪迈的思考;也会有万物有生死裁决由时空的达观和淡定的思考。然而,这毕竟都是正常日子里的理性思考。当你咋感亲人会离你而去或突然离去时,你是否能承受亲人生死别离的生命之重?你是否还能保持平时的洒脱和豪迈、达观和淡定?你能肯定不疑地回答这个问题吗?!

记得在母亲刚刚离去的日子里,除了神伤和哀痛,我还感觉到支撑今生奋斗的核心支柱被突然抽掉了,有种精神大厦突然消失、一切信念和目标化为空白似的迷茫。母亲,在中国男人的心中是什么份量?父亲早去母亲独在则母亲在儿子的心中是什么份量?正常的中国人都有最准确的掂量。

我是这样定位母亲的:

对于一个普通成年男人来说,母亲应是他日常生活的中心和坐标;

对于一个在奋斗的男人来说,母亲是精神世界里浪迹天涯远航归来最吉祥温馨的港湾;

对于一个已成功的男人来说,母亲必然是他理想国度的圣殿里永远虔诚跪拜的上帝。

然而,自然法则将残酷的告诉你:母亲的逝去谁都不可能挽回!无论是什么样的男人,平庸也好优秀也好,智者也罢圣人也罢,不管你愿意与否,接受与否,你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承受那种打击---那种撕心裂肺似的悲痛、脱离魂魄般的哀伤、还有那失去现实与理想中共存的坐标、港湾、及上帝的迷茫和苍凉。

经历了情感伤痛的打击后,我们一定会仰问上天,俯询大地:这种打击能否彻底避免?有最佳的减轻失去亲人后带来的伤痛办法吗?有没有可以抚慰我们受创心灵的灵丹妙药吗?然而,天地无言神不回答。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能从痛苦中一步步走出,渐渐地了悟。既然人类不能避开宇宙万物的规律,生命的确无常。那么,孝敬母亲就应立即行动,我们不必等到成功!而应把未来美好报答的愿望变成当下点滴尽孝的切实行动。让我们的母亲永远生活在我们的视线里,让她生命的脚步一直在春日温暖的阳光里漫游!

我想只有这样,当那母亲享尽天年幸福微笑着和我们握手分别的日子到来时,我们将不再因“子欲养而亲不在”而愧疚悔恨;也不再因至亲的永远离去而哀痛伤神。我想,那应当是每个男人的幸福和辉煌人生的重要部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