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高考

作者: 黄田2017年07月22日来源: 邵阳日报情感文章

1977年,我的一个表哥(15岁,当时初、高中各两年)在本镇中学读高中,几百人参加高考,全校就他一人考上大学(湖南林学院),不亚于范进中举。这个消息就像了长了翅膀,一下子传到了十里八乡。姑丈他们摆了几桌宴席,许多任课老师和亲戚前来祝贺。

酒席上,老师们称赞表哥学习认真,不耻下问,肯动脑筋。亲戚们则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勤奋努力,脑子灵活,将来肯定大有出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赞不绝口。作为大舅的父亲,特意请木匠做了一担漂亮结实的木箱,刷上红漆,送给聪明可爱的外甥,祝愿他好好学习,满载而归,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在贵州省林业厅从事科研工作。他是我们家族中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大学生。

眨眼间,4年之后的1981年7月轮到我参加高考了。那时的高考,由于种种原因,都要进行两次考试(1988年之前都是这样):在正式高考之前,先要进行一次比较严格的预考,就像时下举办的各类大赛,有初赛、决赛之分,目的就是先过一遍筛子,去粗存精,淘汰一批成绩差的学生。只有那些经过预考达到一定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晋级”参加正式高考。而许多没有“晋级”的考生,十年寒窗 之后,竟然被残酷地挡在高考大门之外!

那时,国家经济文化相当落后,公办大学少之又少,民办大学还没创办,即使有钱的家庭也没有办法把分数较低的子女送入大学深造。

那时我在一所普通高中读书,文、理科两个班,共100来名学生参加高考,结果没有一个同学上大专线,上中专分数线的也寥寥无几。

办法总比困难多。后来有的同学通过复读考上了大学。上大学是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捷径。有的家长,为了子女考上大学吃上“国家粮”,即使砸锅卖铁、累死累活、赴汤蹈火,也要培养子女一届又一届地复读,有的同学“抗战八年”才考上大学。其中有个女同学,为了把基础打牢靠一些,她又返回学校从初一读起,最后考上大学。

还有一些家庭困难的同学则通过参加电大、职大、夜大、函大、业大(简称“五大”)学习拿到了大专或本科文凭,有的在家劳动,有的外出打工。

我家庭负担重,兄弟姐妹多,高中毕业后,没条件复读。后来,我考上中学代课老师,一边教书,一边参加函大学习,通过几年拼搏,终于拿到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凭。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