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荞麦公式饹

作者: 杨广虎2017年08月04日来源: 西安日报情感文章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来西安上学,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往来。记得一天中午,路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后门,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在卖吃食。我肚中已是咕咕作响,看着那金黄色的面条一样的东西,停下一问,原来是蓝田荞麦饸饹。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家乡宝鸡突然流行吃饸饹,是小麦做的。村里人喜食硬面,有的人专门做了饸饹床子,供人借用。饸饹床子底部有铁制的漏孔,漏孔上有圆形盛面槽,槽里放入和好的面团,用一条胳膊粗、二米长的木棍,利用“杠杆原理”,压在面团上往下压,面团从漏孔挤压成长条,直接进入开水锅中煮熟,再添加臊子、油泼辣子、盐、醋、葱花和蒜泥等便可食用。

那男子卖的荞麦饸饹也不贵,我买了一斤。男子在上面撒了些香菜末、韭菜末,淋了些香油,装袋给我带回。我回去又加了些油泼辣子、盐和从宝鸡家乡带来的手工香醋。真是色味俱佳、辣味过瘾、筋细滑软。以后,每天上午在那地方总能等见这位男子。据说,每天早上,在家做好荞麦饸饹后,从蓝田骑着他的二八自行车赶到城里来卖,刮风下雨,天天如此。

此后我几乎天天买他的荞麦饸饹,熟悉以后,我知道了蓝田荞麦饸饹也叫“河漏”,一般用桦木饸饹机压制而成。男子和媳妇一大早做好,他来城里卖,媳妇伺候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娃娃。一家人的生活全凭他这门手艺。

蓝田出美玉,也出美食。这荞麦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泻痢、腹痛、上气之疾。”因荞麦性寒,就有了“荞面凉冶沿,离不开三样好调和,油泼辣子、蒜、芥末”之说。

吃着这位男子的蓝田荞麦饸饹,一下子过了十几年,男子由中年也变成了老年,自行车也换成了摩托车,但是饸饹口味绝对正宗,每天有一大帮子“粉丝”等着吃呢。

我曾问他,你这荞麦饸饹有啥秘方。他说秘方吗?首先要诚实、讲信用,我从没有忘记这里吃饸饹的人,每天按时送到。至于其他,倒也有,不知道算不算“秘方”?就是调料的水,要用蓝田的水,这水还要特殊“处理”一下,要用一块鸡蛋大小的蓝田玉石放在火中烧,烧到一定火候用火钳夹到水里,“火石击水”,冒起一股股白烟,然后用这水来做调料。

我说,这也算吧。只有蓝田的水、蓝田的玉石、蓝田的乡党,才能做成“蓝田荞麦饸饹”。

大概前年,这位卖荞麦饸饹的男子已回蓝田老家了。凭着这门手艺和人品,他供养出了一双儿女,如今娃娃都毕业上班挣钱了,他也老了,跑不动了,叶落归根,回老家去了。在最后卖的三天里,他不收一分钱,任由顾客随便吃!

老人安享晚年,也是一种幸福!只可惜我的蓝田荞麦饸饹就成为一种甜蜜的回忆了!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去年,路过蓝田女诗人蔡文姬纪念馆,又去了蓝田东汤峪温泉,在农家乐吃了一碗蓝田荞麦饸饹。已经吃不到过去的味道了,老板说现在都是机器压制,连岐山擀面皮都实现了机械化,谁还费那功夫呢!社会总在发展,无可厚非,可我舌尖上的记忆却固执地停留在蓝田荞麦饸饹上了,那里有令我荡气回肠的劲道、瓷实,有大千世界万象入怀的气概。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