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教的作文

2015年11月21日作文大全

篇一:教养的味道

那个人把拖鞋整齐地摆在鞋架最底层,然后用钥匙悄悄把门锁上。邻居曾以为他一直呆在家里。

那个人站在黄色安全线外,静静排队候车,虽然车站只有他一个人。

那个人在车上站了足足一个小时,尽管“老弱病残孕专座”就在他旁边空着。

那个人下车后轻咳了几声,走了两分钟,终于找到了垃圾箱。他把咳出来的东西吐到手帕纸上,严严实实包好,稳稳当当放进“不可回收类”垃圾箱内。

那个人出了阅览室。他把报纸按页码排好,踮起脚尖走到门口,将报纸端端正正放到了3号报格上。

那个人去了店,把一本厚厚的小说从书架上拿下来,躲到一个很少有人抵达的角落,默读着。

最后,那个人笑了。

这本小说的第三自然段中这样写着:“那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宛如一阵轻柔的风。风过后,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串气味,香香的气味。你可知道,这气味是他们身上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的名字叫作教养。”

篇二:不肖

20年前,我的班主任老师去了一趟美国,在那里住了一年,侍候孙子。她回国后,我恰好在老家,去拜访她,问她为什么回来,她说在美国住不习惯。她说她曾去过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很多柜子样的小亭子,她以为是电话亭,结果一推门才知道是厕所。老太太在我们县里的大会上每年也是要坐几回主席台的,虽然她把这个笑话讲得很轻松,但是我觉得她也很不好意思。她去美国之前,大家都羡慕她教子有方;等她回国之后,大家又觉得她不能子孙绕膝有点凄凉。但我坚信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曾多次鼓励我走出我们那个小县城,再者说,她是中学教师,她老伴也是,但她儿子却是大学老师,还是美国的。

过去的人常常谦虚,说自己不肖,意思是不如父母。事实上,渴望“龙生龙、凤生凤”的,那只是龙凤之家,大部分的父母都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至少我们那个小地方的人是这样。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这样教育小孩:你要用功读书,长大了才不会和我一样修地球——修地球不是高科技,是种地。

我有个小学同学,辍学早,出去打工早,结婚生子也早。在江南生活的他一度自我感觉十分富裕,就把两个孩子都送到贵族学校去上学,他的理由是:自己辍学打工转而做买卖,虽然挣点钱,但毕竟很辛苦,孩子们到好的学校上学,以后才会更风光。为了让孩子当贵族,他本来宽裕的生活变成苦苦支撑。越是支撑,他越觉得悲壮,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怕孩子被同学看不起。但是,这俩孩子的富二代路线并不能一直走下去。到了高中毕业,他们虽然学会了认识名牌服装、流行歌星以及新潮电子产品,但是这些并没有把他们送入大学。于是,我的小学同学只好让他们跟着自己学做买卖。但是,人家贵族学校出身的人根本就看不上他那日渐没落的生意。大的说:“爸,你看我一身名牌去跟你站街头,协调吗?”我同学说:“不协调,那我就给你们做一身工装呗。”小的立即插嘴:“爸,你的工装要找哪个牌子定制呢?”

前不久,他也不知道怎么找到了我的电话,问我能不能帮他想想办法,帮俩孩子入伍。问题是部队的服装也不是名牌定制的呀。我就劝他让孩子再复读,还是走考大学的正途。他叹息一声,然后就转而问我的孩子怎么样,我说还小。他说:“不要老想着让他过跟你不一样的生活,应该让他跟你一样,他才能体会你的难处。”

篇三:富豪如何调教接班人

在中国社会,父母总觉得让孩子开口闭口都提到钱,是很市侩的事情。今时今日,我国不少人已有此高瞻远瞩,甚至,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国外。

许多富二代,却往往因“炫富”而造成其他问题。这跟国人的财商教育,是不是有点关系?

去年,在伦敦掀起了一连串针对我国留学生的偷、抢热潮,最轰动的一起是七名中国留学生合租的三层房屋被贼人洗劫一空,大量现金被抢了不说,连笔记本电脑、照相机、iPad、iPhone全部拿光。当地的媒体其后追访了一些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发现他们自成一个圈子,吃喝玩乐、买手表玩名车。

而可怜的是,他们不是不想结交其他圈子的朋友,只是那些清贫的学生都忙于打工赚生活费,没时间陪他们玩。

除了是“受害人”,中国留学生有时也会饰演“加害人”。同样在英国,一位中国硕士学生因为论文差几分没及格,从口袋掏出5000英镑向教授“买分数”,不得逞后还故意从外套里掉出一把手枪以作威吓。学校报警处理,结果这位一边读书一边在父亲公司工作、年薪高达230万人民币的富二代,被判入狱1.5年。“富二代”留学生的诸多问题,不光影响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甚至引起了中国人的内讧。近日先后有一起中国女留学生遇袭的案件,一起在法国著名产酒区波尔多,6名中国女生因噪声问题而被3个暴徒袭击,其中一人严重毁容。人,总有恻隐之心,听到同胞遇害,理应义愤填膺、谴责凶徒;但是网民对这两起案件却有迥异的反响,有人表示对法国极度失望,立誓以后不喝波尔多红酒,也有人认为她们反正是“富二代”,死了也活该!

是什么造成这种撕裂现象?是不是有不少人都受够了“富二代”、甚至是“富一代”的气?

天下乌鸦,也不是一样黑。上文提到的伦敦媒体对中国“富二代”留学生的追访中,也找到好些低调勤劳、自力更生的“富二代”。例如一位来自深圳的女生,父亲是金融和房地产巨子,她却一直很低调,毕业后留在当地过上班族的生活。她说她也有不少“富二代”同学,毕业后立即回国继承父业,立即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她也表示,即使家里有钱,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事业理想。

这要归功于什么?就是家庭教育、财商教育。

说到底,近年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在世界各地引起的热议,不过是家教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富二代”呢?且听听这个故事:在德国汉堡有一个富有家族,他们已经很多代人无须工作,单靠财富滚存已能过超豪华的生活。在孩子18岁的时候,做爸爸的吩咐他独自出去旅行最少一个月,给他的旅费却少得不能想象——结果这儿子40天后回来,家人用最名贵的香槟、美食为他举行欢迎派对,庆祝他成为大人。

这位富家子看着满室的名酒美食,回想起过去40天吃面包、喝白开,晚上叩门借宿,有时只能睡马槽的日子,这时桌上任何一杯香槟的价格,都足够他整天的费了。他把想法告诉父亲,父亲对他说:“我花的是我的钱,你花的,也是我的钱。”那一刻,他真正长大了,父亲已经将人生真正的“财富”传授给他了。

如果父母不懂得“富”的真义,只懂得在子女临上飞机到外地留学时把钞票往他们口袋里塞,富二代的负面问题,只会无休无止。

篇四:讲有脑子的故事

迪生救妈妈》这个故事的主题谁都知道:只要多动脑筋,熊孩子也能救母亲。不过,有天晚上,我检查儿子的家庭作业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手术对光线的要求那么高,油灯的灯光经过镜子的反射真的能支撑做手术吗?

我把这个疑问告诉儿子。儿子比看课本上的故事兴奋多了,马上去网上搜资料。很快,在百度百科下面跳出来一篇对《爱迪生救妈妈》的颠覆性解读。

第一,爱迪生虽然是美国人,但美国人都不知道这个故事。

第二。有人去图书馆查阅过《爱迪生传》,并没有关于他“救妈妈”的记录。

第三,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的1854年,不会有阑尾炎手术的说法。

第四,询问外科医生,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

所以,网上的结论是。这个故事是假的。

儿子看完后的表情像是惊呆了,又像是喜呆了。我知道颠覆权威的感觉是很奇妙的。

但是,先别着急。我问儿子:“虽然课本上的故事可能有假,但你觉得网上那4点说法可信吗?”

儿子想了想说:“我没有去过美国,也不认识所有的美国人,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国人都不知道这个故事。而且我们家没有《爱迪生传》,所以我也没办法查里面是不是真的没有他救妈妈的记录。”

所以,我们马上能做的,是在网上搜索世界最早的阑尾炎手术究竟发生于哪一年。

网络信息很混杂,比较起来科学松鼠会翻译的一篇文章看起来比较严谨:1886年,美国医生雷金纳德·希伯·菲茨第一次提出了阑尾炎这一术语……这距离目前已知的人类第一次阑尾切除已有151年了。

儿子做了一下减法:1986-151=1735。如果第一次阑尾切除是在1735年,那么爱迪生的妈妈1854年做阑尾切除也没什么稀奇,虽然那时候这个手术可能叫一个别的什么名字。

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但这个质疑再质疑的过程让儿子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不用我提示,他自己开始搜索第四条中的油灯反射。“有影灯”。然后又搜索了无影灯等等。最后,儿子得出的结论是:“妈妈,我认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有可能是真的。无影灯是在电灯发明之后才出现的,而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如果非要有无影灯才能做手术的话,那么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难道所有医生都不做手术了吗?”

一直很喜欢一个神一般的问题:眼镜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名字?我觉得,儿子问的关于爱迪生的这个问题,跟那个神一般的问题一样好。跟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令人激动。

篇五:补课

之后的街道,清新了许多:鲜亮的樟树,灿烂的紫薇,缓步的行人,一切恍惚间又慢下脚步,人的心情也变得舒爽起来。

女儿吵着要去买学习机,说初三可以辅助学习。对于学习机之类,我向来是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它必须要你会用,如果不是用在学习上,那不是适得其反吗?可是,妻子反对,学习机就是用来学习的,你没有买怎么知道女儿就不会用呢?二比一,买学习机自然就定了下来。

可是,我不放心,教给女儿的道理,多少她真正领悟了呢?哪一次不都是被她折腾得没形象,你要她向东,她偏向西,还让你无话可说。我就一路走一路告诫女儿,可是女儿的眼睛好奇地盯着街道两旁的商店,蹦蹦跳跳的。

到了步行街,街面上行人多了起来,扰扰攘攘的。就像在宁静的湖面丢进一颗石子,心鼓荡了起来,人也变得烦躁。女儿仍然紧紧地挽着我的胳膊,寻找着她的快乐

“爸,你有零钱吗?”女儿一声轻唤。我抬起头,疑惑地望着她。

顺着女儿的手指,我看到在纷乱的街角,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站在凉棚下向过往的行人乞讨。眉目清秀,四肢健全,跑出来乞讨,还有做人的自尊吗?

“没有。有,也不给。”我语气坚决,没有回旋的余地。

“你不是从小就教我,做人要有爱心,要同情弱者吗?”女儿没有理会我的态度,却唠叨起来,“那次,看到一个乞丐。你不是还领着我绕过十字路口,穿过斑马线,跑许多路专门给那个乞丐送钱吗?你掏光了袋里的钱,最后我们还是走回家的呢!今天怎么就不能呢?”

“今天不能。”望着满脸狐疑的女儿,心里想着是该给女儿补补课了,笑道:“做人要有爱人之心,这不错,但是也要看具体情况。你看这个姑娘,好手好脚的,身板又结实,她不去劳动,却要在街头卑躬屈膝地乞讨,为什么呢?要是你,你会这样去做吗?”

女儿摇摇头。

“这不就对了嘛!做人要有自尊,一个人连尊严都踩在脚下,还值得同情吗?比如今天这个姑娘就不应该施舍。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学会分析。不然,就会上当受骗。今天你给她钱,不是在帮她,而是在害她。还记得寒号鸟是怎么冻死的吗?对,是懒惰。”

女儿对着那个姑娘呆望了一阵,回过头,恳求着:“爸,你就给十块钱吧。她真可怜,站在大街上没有一个人给一块钱……”

我打断了女儿的话,“可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必须施舍的理由。你有什么理由说明必须施舍呢?”

女儿挠了挠头,忽然恍然大悟似的:“她穿着齐整,说明她只是临时遇到困难,才不得不放下自尊,但是又不愿意彻底放下。不然,还有谁愿意伸出乞讨的手?你不是说谁都有遭难的时候,为什么不是自己就忘了呢?我们也只施舍十块钱,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少损失。但是对于她来说也许就是一碗救命的饭哪。你不是说做人要施以爱心,不图回报吗?现在没有一个人去帮她,不是会让她对社会绝望吗?爸爸,你说是不是?”

望着女儿欢快地跑向那个女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一切说教都苍白无力。是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为什么我就不能不计回报地施予,而总是想着被欺骗呢?为什么我总是想着社会的复杂,却总不能以一颗纯净无瑕的心灵去看待社会呢?

嗯,我这是在给谁补课呢?这么一想,我开心地笑了。

篇六:家教

一位刚从香港旅游回来的朋友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他们老夫妇俩因带着小孙女(五六岁)而被拒绝进入半岛酒店餐厅进餐。“香港人真是的,他们不晓得全靠我们内地游客,他们的生意才这样好……”

此事的前因后果本人不在现场,所以也不能妄加评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香港的半岛、洲际、文华、四季、港丽等豪华酒店的餐厅,都是禁止幼童入内的(客房自然除外)。据说曾有人向香港旅游局投诉这条规定有年龄歧视,但上述酒店的相关管理层的反驳也振振有词:家有家教、门有门风,与酒吧、夜总会禁止不满18岁的青少年入内一样,难道这也属年龄歧视?

好一个家有家教、门有门风,原来,豪华酒店特有的华贵和高尚,就是通过对无数细节的精益求精打磨而成。友人对被拒香港半岛之外一直耿耿于怀,本想让孩子长点见识,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说真的,小孩子进这样高档的餐厅真是不大合适,他们还太小,根本不懂得享受这样的氛围和美食,他们应该去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等地。

再说自古就有“筷头下出败子”之说,让孩子粗茶淡饭,过得简单点并非坏事。我在上海半岛酒店喝下午茶时也曾碰到过类似的境遇:邻座的几个女人一边喝下午茶一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要命的是其中一个还带着刚会迈步的小女孩,虽然有个小保姆紧跟着,但她们在餐厅内进进出出的忙碌身影,再加上孩子童真的尖叫声,与餐厅廊桥上演奏的乐队及“半岛酒店”四字背后蕴藏的文化,真有些格格不入。

孩子的母亲看来是个有闲又有钱的阔太太,只见她得意地看着自己的宝宝像穿龙灯一样穿梭于各餐桌,虽然客人出于礼貌都会摸摸她的头,但其实她已干扰了他人的私人享受,且妈妈并无阻拦,反而以一种周遭都能清晰地听到的“小声”说:“我们从小就教育宝宝要学做个小公主,所以一有机会就要带她去高档场所见识一下,这就叫家教……”

恕我老土,我小时候接受的“家教”完全不一样。记得我的太外祖父还在世时,夏天切西瓜,外婆必先准备好一只小碗,将半只西瓜最当中最甜的瓤挖出来给太外公,然后才将西瓜切成一块块。

还有一段难忘的有关家教的记忆,那还是在“文革”中,家里已被横抄竖抄了多次。一天晚上又是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我们战战兢兢地开了门,进来一位衣着朴素的女人,拖着个中学生模样的儿子。只见她厉声责问儿子:“你确定是这家吗?”儿子怯怯地点点头。只见这妇女摸出一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我妈妈的一对钻石耳环和一枚马鞍翡翠戒指,想来是这个中学生在抄家时浑水摸鱼揣进自己口袋的。这位母亲当着我们的面给了儿子两个耳光:“看你下次再敢随便拿人家的东西!我们工人阶级穷归穷,穷得要有志气……”

在七宝古镇,我们可以看到著名雕塑家张充仁先生的纪念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张充仁当年在法国留学时,母亲写给他的几封信。那种薄薄的中式信笺,行行娟秀的毛笔字写得密密麻麻,通篇无非是叮嘱他注意冷暖,与友人同辈和谐相处,朴拙而简单。还有我们熟知的《傅雷家书》,翻译家的慈父情怀洋溢全文,讲的也是做人的道理和从业的品格,同样浅显易懂……这就是家教。

真正的家教就是质朴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而今天的家教,就是父母带着孩子奔波于各补习班,除了督促孩子要出人头地,成为小公主、小王子外,那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反而被疏漏了。

篇七: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上学期,自然科考试有一道题目:“从烧热的壶嘴里冒出来的白烟,是水蒸气还是小水滴?”你依照课本上说的,判断水蒸气应该是无色的,遇冷成为水滴才会变白色,于是选了“小水滴”作答案。发下考卷,却发现老师的答案是“水蒸气”。几位同学拿着课本去跟老师讨论,老师都坚持就是“水蒸气”。

你回来问我,我觉得这再明白不过,就是“小水滴”,应该是老师想错了。我必须让你了解,就算是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主管你分数的老师,把“小水滴”弄成“水蒸气”,你都该保持正确的观念,别为了讨好老师而接受你明知道是错误的答案。

想了想,你问我:“那如果下次再考这一题,我还是要回答‘小水滴’吗?”我说:“当然!”“可是那样又会被打叉,又会因为这一题而得不到满分。”你说。“可是知道对的答案,坚持对的答案,比分数重要。”我说。

想了想,你又问:“既然我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可不可以写‘水蒸气’?我不会搞混。如果别人写‘水蒸气’,明明他们错却得到满分,我反而得不到,那不公平!”

眼前浮现你假设的状况,想象你心中应该会有的委屈,我差点冲动地说:“那也好,只要你知道那不是真正对的答案。”可是在话将出口的瞬间,我犹豫了,脑中闪过好几个其他影像与念头,过了好几秒,才说:“我还是觉得这样不好。我不希望你养成习惯,为了分数去选明明知道是错误的答案。”

那几秒中,我仿佛看到你长大了,大到懂得社会上许多复杂的事,也就大到可以跟我讨论我的所行所为,所做的决定。我仿佛看到那么一个场景,长大后的你站在我身边,我们不知在讨论什么样的事情,你严肃坚决地告诉我:“爸爸,我觉得不可以这样!”我问:“为什么?”你说:“因为你以前不是这样教我的!”

那天,我明白了一件事,我今天要教你、告诉你的任何原则,都应该从未来的角度仔细思考。我没有道理讲不想要你相信的原则,而一旦你接受了、相信了我所说的原则,那么未来等你长大了,你自然会用同样的原则来看待我、评断我所做的事。你会是我未来生命中最重要的监督者。

在将来,我希望当我有一丝一毫疑惑,不晓得自己该不该用明知不对的事,去换取或大或小的肯定或利益时,你会明确地告诉我:“不可以!”为了这样的未来,现在的我当然不能让步,同意你用明知不对的答案去换取分数。为了一个正直的未来,而且是我们共同的正直的未来,我必须告诉你,就算会因此失去得满分的机会,你还是应该坚持“小水滴”。

篇八:母爱最补脑

回忆起童年,我们多数会感觉很快乐,向往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么你是否还能回忆起小时候父母对你照顾有加,对你付出的爱呢?如果这种被父母照顾和被父母爱着的感觉很浓烈,那么你的记忆力可能会比其他人更好,这已经被一项研究证实了。

美国研究儿童精神病学的科学家做了一项相关的研究。参与实验的志愿者都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以及他们的母亲,这些孩子有的表现天真活泼,有的显得很抑郁。实验过程中,为了让参与的母亲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所有的实验情景都没有人在旁边观察,而是采用录像机进行录像,之后,研究者再研究这些录像,进行分析。

研究者安排的实验都是一些生活场景。例如,其中一个场景是在父母工作时,给孩子包装好的礼物。看到礼物,孩子们都很着急,异常渴望母亲能停下手头的工作,帮他们打开包装精美的礼物。这时,母亲们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会非常体谅孩子的心情,停下工作,来帮助孩子;有的母亲则边工作边安慰孩子等一会;还有的母亲不但不顾及孩子的心情,反而呵斥孩子不懂得体谅大人。

10多年以后,研究者重新找回当年参与实验的孩子,并对这些孩子的脑部进行扫描。

科学家把10年前的录像和评估结果与现在的脑部扫描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当时表现天真活泼的孩子一般都是得到父母悉心照料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在10年的发育中,海马体普遍比其他孩子的大10%左右。而海马体的大小与记忆有很大的关系,海马体大则说明人的记忆能力更好。由此科学家认为,那些在幼儿时期被父母照顾得很到位的孩子在学习和记忆方面更优秀。

这一现象并不是特例,早些时候,在对老鼠的研究中,科学家就发现,老鼠妈妈对小老鼠的舔舐会使小老鼠的海马体体积增加,这种现象在其他灵长类动物中也出现过。现在,这个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如果你希望你的后代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更好,那么最好从小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或许他们的潜能在你的关注中能被更好地发掘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