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荒日记——谋生之路三十年

2016年01月12日情感日记

捡 破 烂014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一日 1.19 星期三

元宵节一过,条条街道变成了干枯的河,零零星星的人,像河滩里散落着几块石头。我所居守的这条街道,虽然店铺林立,医院、礼堂、信用社等等都在这条街道,也只有在中午或晚上的上下班时段,学生放学了,才能看到相随的人流。

儿女上学去啦,我将剩余的蛋卷到女儿站立的地方去卖。台阶上的商店是一家“妇女儿童商店”,在这条街里生意最好,店里店外有不断的人流走动,我站在台阶上,一天卖不出多少根鸡蛋卷。剩余的卖完之后,又烤了一次,用了一星期才卖完。

卖蛋卷产生不了效益,就想起了收购站白老板的话:“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婆,那天拾破烂不卖五六元。”想着自己这么年轻,怎么不比一个老头老太婆强。在公司工作期间,创办公司不顺利,断断续续的工作,从家里拿来盘条,利用修理门市部租着公司的房屋,焊下两个铁筐,挂在自行车上可载一二百斤货物,现在正是用得着的时候。马上作出捡破烂的准备:

先用一根1.2米长的盘条,前面弯上一个10厘米长的直钩,后面做一个握把,在直钩上绑上一块磁铁,以便在钩挖的垃圾中吸出带铁的物品。为了避开人群,黎明前起床,主要街道的垃圾堆,路灯都可以照到,偏僻的地方没有路灯,天色黑暗就找不到,买来电池、手灯。白天绕城转了一圈,记下了每个垃圾堆的位置,出发点和回家的线路,做到了心中有数。

清晨四点起床,街道上没有人,先到灯光下的垃圾堆寻找废品,随着天空变亮,再去寻找没有路灯的垃圾堆。天快亮了,走了二十多个垃圾堆,没有拾上一点东西,垃圾堆上连垃圾都没有。骑着自行车往家返,天已经大亮,看到民户才开始往外送垃圾。看到扔在垃圾堆上的废品,又看到来回走动的人流,怎么也没有勇气再向垃圾堆走去。

清早拾不上,再到晚上去试。儿女放学回家,当天气完全黑下来后,骑着自行车出门,先到没有路灯的垃圾堆上寻找,随着时间的脚步,当更深之后,街上走动的人在减少,再到路灯下的垃圾堆去捡。转了几个钟头,垃圾堆上夜里很少有人往外扔,后来留心观察,每天往外送垃圾,都是在早上6—8点时间,这已经是县城多年的习惯

二月十五日 1.24 星期一 晴

捡破烂撕不破虚荣的面皮,妻子看到也为己着急,就对自己说:“捡破烂不好看,你不会去收。街上那么多带筐收破烂的,他们能干你怎么不能干,咱又不是去偷!”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何不去试一下呢?

先到物资回收公司了解价格,再到个体收购站了解行情,问清楚收购的品种、价格、规格要求。

开始去干,先避开南关、西关、原上班的公司周围,即使和西关白老板非常熟悉,也不愿到其家打听行情,先从偏僻的地方开始。

公司居住二年,对县城东关、北关最生疏,这一片见不到熟人,少担心见面的尴尬。上午带着筐裹着称,骑自行车直奔东关。东关北面有一座土丘,一排排房屋蜿蜒排列建到了丘顶。沿着弯曲向上的路,开始喊出了第一声“收酒瓶”。别人不知道听到没有,自己觉得震得两耳在响,满脸变得发烧。见到有走路的人,没有一个人搭理,推着自行车一直向前走。拐过一个弯,又喊了几声,就是没有人搭理。边喊边走,顺着道路就走向山丘的最高处。没有人搭理,转着弯向下返,走到山脚下,心里老真觉得有点不甘心,换了一条道,喊着又走到另一条丘顶,还是没有一个人搭理,骑上车就窜下坡。路过一块地,看到地里扔着两个酒瓶,捡起来放到筐里,一下子听到了高中放学的铃声,骑着自行车就回家。当第二年收酒瓶成为职业后,才知道第一天收酒瓶,转了一上午地方,山脚前面有一家酒瓶收购站。

城里收不上酒瓶,就下乡去收,想着不管怎样吆喝心里都有底气,总比在城里躲避熟人强。下午,骑着自行车走出了县城。来到一个几十户的小山庄,进村就放开喉咙喊“收酒瓶。”出门问价格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婆,详细地问完价,有一家拿出十几个杂瓶,每个二分钱,花去三角多。走到街中心,十几个老头老太婆在晒太阳,我喊声刚落口,有个老头就接言:“年轻人都去打工挣钱了,村里那有个喝酒的。”村里转了一圈,再没收到一家酒瓶。骑着车又跑了一个村庄,有人问价,没有人卖瓶。路过村庄的垃圾点,又捡了几个杂酒瓶,筐里的瓶都是杂瓶,只可卖废玻璃,每斤五分钱,合起来不足20斤。瓶子在筐里震动,失落感在心中震荡,进入县城天快黑了,看到一个垃圾堆,摘下筐,将瓶子全部倒掉……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