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水故老谈前事

作者: 谢络绎2016年02月29日抒情散文

九月,我由武汉经韶关至南雄,在驻地安顿下来后已是黄昏,灰色飘着细雨的天空慢慢变得愈加深沉,却并未带来明显的凉意,四下直至夜晚始终潮湿温润,令人感觉舒适。

来之前我已经了解到,在南雄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文化符号——珠玑巷,它与城北的梅关古道相辅相成,构成行居要塞,成为众多氏族的发祥地,后裔遍布珠三角甚至海外很多地方,是数千万人的宗祖地,具有“根”性意象。

站在这个集中了诸多游子心之所向的精神封地上,有那么一瞬间我会觉得,我所感受到的舒适或许是出于对“故乡”一词的深情观照,已经超越了自然性,属于先入为主的心理印象。带着这样的心意我继续查看资料,想为第二天的行程找到更多注脚,以便更快理解这个神奇的还未全然踏入就带给我暖意的地方。很快我便另有发现。资料显示,在珠玑巷的近旁有一座颇具历史由来的佛教丛林——大雄禅寺,一条蜿蜒的小河流经寺院一路向南。我想,即使北人南迁自北宋开宝元年(968)就使珠机巷兴起,即使大雄禅寺的前身沙河院建成于宋德祜元年(1275),大概都不会早过这条河形成的时间

这条河叫作沙水河。

有水的地方才有生命,逐水而居是人类的生存本能,古往今来,所有影响深远的文化发祥地均在水源充沛的地方,作为珠玑文化与佛教文化共相辉映的宝地——南雄,其境内距这两种文化的代表性建筑群如此之近的沙水河,定是承载了历史的重托,不但是两种文化的生发者和滋养者,也是见证者。

第二天,伴着绵密而执着的秋雨,我来到梅岭山下的珠玑镇,由北向南,再由南向北,游历了两遍宗祠夹道的珠玑巷,又拜谒了气势恢宏的大雄禅寺,带着满脑子的历史事件,我站在这两个文化圣地之间,面朝沙水河,细细回味着个中历史人物带给我的震撼。

眼前这片平阔的水域受到雨水的轻击微微晃动,冷静而忧伤,恰好与宗地这一符号,除了能让人产生暖意,还会使人泛起乡愁的另一面气质相符。在我看来,如果说暖意来自于归属感,忧伤便产生于归属感的丧失,因为变化。变化是存在的真谛。就连沙水河事实上如今也不叫沙水河了,尽管它不可能另外产生一个源头,仍在珠玑镇上嵩,但到了珠玑巷这里,它就成了湖,甚至曾经一度被掩埋成陆地,不留一点痕迹,后来为了配合周边的建设,才又被扒开,围河成湖。也就是说,它现在叫沙水湖。

在沙水河还处于野河状态之时,珠玑巷还叫珠玑村,为肥沃的冲击平原地,辖于沙水河下游的牛田村,由于可通竹筏,修建了沙水驿,加上梅岭大道的贯通,水陆两便的珠玑村就已成为南雄城外围的重地;在沙水河还处于野河状态之时,大雄禅寺还叫沙水院,古参天,花草繁茂,逢法事,附近的乡民成千上万地涌入沙水院拜佛,入夜还会在沙水河中放河灯,景象祥和。

沧海桑田,在时光的洪流中,无论是珠玑村还是沙水院,甚至于沙水河,都被卷入更大的漩涡中,共经历、同演变。

相信沙水河亲眼目睹了“夜各逃生”的数次南迁大潮,譬如发生在绍兴元年(1131)的谢氏97户33姓的大规模南迁;譬如“咸淳九年(1273),法祖偕叔伯兄弟子侄登舟而往,步陆而行通,迁于广州府各处居焉。”(《陈氏英翁族谱》)

我也相信沙水河亲眼目睹了沙水院如何更名为沙水寺,沙水寺门前的石狮又如何失去了头颅。——且让我在此复述一遍这个流传至今,可歌可泣的故事。——南宋祥兴元年(1278),宋朝降元将领吕师夔率兵南下侵宋,经珠玑巷时滥杀无辜,扬言要杀到珠玑巷的民众红血流尽变成白血为止。沙水寺时年99岁高龄的智明方丈为救百姓,与元朝随军大臣对峙,责他们信守诺言,只要见到白血即收兵回朝。之后,智明方丈头抵门前的石狮,厉声唤元兵拨剑。元兵一剑下去将方丈与石狮的头一起砍落,只见一股白血喷流而出。元兵惊惧而退,珠玑巷的百姓得救了。

历史风云变幻,如今已变河为湖的沙水湖,亦见证了流散在外的乡亲子嗣回到珠玑巷问祖寻根的动人场景。2013年11月,一位来自菲律宾的99岁高龄老者,坐着轮椅,在家人的陪伴下,随同菲律宾广东妇女会常务理事梁潘丽娴组成的寻根团来到珠玑巷,在自家的宗祠前悄然落泪。2014年11月28日,更有3000多名来自海内外的广府人后裔齐聚珠玑巷,共度首届姓氏文化旅游节。也是在2014年,10月15日,历经清末被焚毁、文革期间被拆弃、1998年重新规划、2001年奠基等诸多变化,大雄禅寺三圣殿隆重落成,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等国的僧王亲临加持,当日,这一由本焕老和尚主持规划的佛教项目,其盛事吸引了近万信众。这一切的发生,也尽数影映于沙水湖如镜的湖面上。

“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已无故老谈前事,那得新闻访旧支。遥忆先人曾赋此,百年泰运又还期。”

明代黄公辅的这首《过沙水珠玑村》既道出了珠玑情结的深意,也道尽了时岁交替的慨然。

南来北往客,前世今生人。清澈的沙水湖悠远而沉默,如同一位永恒的“故老”,生发、滋养、见证着湖岸上的珠玑文化与佛教文化,耐心地看着每一个当下成为前事,再谈与你我这般后人聆听。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