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耕耘在地质事业上的“老黄牛”

作者: 风从山来2016年03月05日抒情散文

退休了,意味着要离开工作岗位,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然而他却矢志不移,仍然奔波在野外地质岗位上,挥洒余热,指导新一代的年轻地质工作者开展勘查和探索。如今,山东省金刚石勘查工作局面顺利展开,收获良好。本文介绍的就是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一直从事金刚石勘查工作的优秀共产党员、地质专家艾计泉师傅。

艾计泉,男,出生于1944年,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69年长春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及勘探系毕业,分配至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原地矿部山东地质局809队),一直从事金刚石原生矿找矿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山东省地矿局表彰。于1999年退休,但是退休不退岗,至今仍返聘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咨询、指导工作,他指导的新一代地质工作者进行的蒙阴常马及西峪金刚石深部勘查工作及其他地区的金刚石找矿及研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收到良好的成果。他为山东省地矿七院金刚石找矿传承着智慧、发挥着余热、默默地奉献。

执着找矿,足迹遍踏齐鲁大地

艾师傅在毕业至退休的几十年时间里,从山东省平邑、费县、泗水到蒙阴的坡里,再到枣庄市山亭、到泰安、肥城市从事金刚石原生矿的普查工作,足迹遍踏沂蒙山水、齐鲁大地。

和他闲谈时,他至今仍清楚得记起在平邑进行金刚石普查的野外工作场景。那是1975年12月26日,当时是数九寒天,他们依然在寒冬里奋战。在用手推钻机施工时,由于出了点小事故,在机械停息片刻的时候,因为气温太低,孔随即就冻上了,再也推不动,钻机师傅们用木柴烧了热水倒入孔中,才将寒冰融化。大家喊着“1、2、1”的号子,钻进继续进行。最终顺利完成任务。那天天气太冷了,零下十几度,但是没有人表现出来退缩或者意志消沉,当时人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完成任务!当时地质工作是清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远非今日,但是大家对待工作态度积极乐观、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了普查任务。说起这件事来,他满怀深情,沉浸在往事岁月中,回味着当时火红年代的生活,徜徉在青春的日子里……

地质工作要经常变换工作地点,有时两年搬一次家,最短的有时1年2次。因为家属随队,当时队上住房紧张,他的家人就随他跟住项目组,两个孩子就是在不断地迁徙生活中完成了小学到初中的学习。最令艾师傅至今惋惜的是由于经常变化住所,自己又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大儿子最终与大学无缘,最终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个体经营者,在商场上打拼多年,倒也过上了富足日子;小儿子是市级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事业有成。看着孩子们的生活幸福安稳,这才让他愧疚的心里稍稍有了一些安慰。

老骥伏枥,矢志不移挥洒余热

1999年底局里批准艾师傅正式退休。在家赋闲几个月后,看到单位金刚石勘查技术人员奇缺,指导性的工作需要人做,便毅然接受院里的回聘请求,把照看孙子、孙女的任务交给老伴,回到单位上班。他返聘后的工作是在院总工办,负责金刚石原生矿项目的审查、立项、及项目实施的质量监督指导工作。他仍然像上班时一样,经常深入野外一线,有时候和项目负责人一样,参加项目,编录岩心。因此还被外人送了个“编外项目负责人”的雅号。他将金刚石原生矿从成因、找矿标志再到找矿方法的一系列基础知识,给技术人员进行详细地讲解,对勘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细心指导,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年轻技术人员。

相信有了像他这样老一代退休专家的支持,他们倾献一生的地质事业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