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游踪之盘门怀古

作者: 孔伟建2016年06月22日抒情散文

此次苏杭之行,我没去苏州园林,去了盘门。

去盘门,是因为伍子胥。去之前,我还不知道盘门跟伍子胥关系如此密切。途中,导游介绍时,才引发了我的兴趣。

对于一个拥有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老城市而言,如果没有几个历史文化名人做支撑的话,这历史该是何等苍白。江南风情,山水意蕴,怎么看都是一种诗意存在。

盘门位于苏州市城西南隅,古运河畔。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作为元代古建筑,盘门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苏州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陆城门,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水陆并联城门,是苏州古城的标志之一,有“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之说。

据古籍记载,苏州城最初是周敬王六年(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为吴门八门之一,古称蟠门。门上曾悬有木制蟠龙,以示震慑越国,又因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得今名。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筑,瓮城为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增建。明初、清初和晚清都曾进行过修缮。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楚国人。其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别人谗害,和其长子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出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整军经武,治国安邦,是姑苏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仍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掘开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靠伍子胥等人之谋,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依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苏州方志载:“子胥死,浮尸于江,夫差悔焉,与群臣于江边设置祭坛,国人因为立庙。”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盘门为当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城,呈曲尺形,由水陆两门、瓮城、城楼和两侧城垣组成,是古代筑城史上的创举。水陆门对峙,颇为壮观,为海内仅有。水门在陆门南侧,内外两重,纵深24米,前后分置水闸和木栅,现仅存门臼等遗迹,两门之间有暗道通向城楼。陆门亦为两重,中为周氏180米方形瓮城(藏兵洞),匿藏兵卒可达数百之众。西南处正面有“盘门”城额,北城有登城坡道,城上筑有垛墙,沿外墙置驰道、射孔、炮洞、闸口及绞关石等防御设施,两侧城垣至今保存完整。

二千多年间,历经战乱,盘门仍在。此时此刻,2016年暮春,我站在城门之上,与盘门深情对视,苏州的风吹着我,古城墙上,今天的爬山虎一片接一片地青翠着。

我顺着城垣北侧石板坡道拾级而上,一步步登上城墙。城墙上的雉堞、垛口、射孔、炮洞、闸口、绞关石、天井(防火用设施)均历历在目。当年,这里肯定是吴越必争之地。气吞万里如虎的武相,捧着一颗滴血滴泪的拳拳忧心,肯定在此排兵点将。高大厚重的古城墙,曾经昭示着一个王朝睥睨一切的傲气。如今,樯橹如林,刀光剑影的惨烈早给了历史。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如画江山。

英雄豪杰逝去了,留下的只是千古不灭的英灵。故园神游,华发早生!

站在高5米多的城墙之上,可以看到整个陆门、水门套城的布置和结构全貌。我知道,我脚下踩的正是2500年前,伍子胥用手中之笔,勾勒出的旧苏州城之一角。城楼之上,吴国的杏黄大旗还在骀荡春风之中飘着。2500年的岁月,就流淌在这古城墙的一砖一瓦之中,就雕刻在墙头上的故事之中,我辈何幸,触手可及。我不得不承认,那布满沧桑的城头,犹如一部典籍,深蕴着无穷无尽的沧桑世理。

盘门一侧,是纪念伍子胥的武相祠,祠内,伍子胥塑像静立端坐,还我河山的匾额高悬着,英魂不灭,伍相还在惦念那个未竟的千秋大业。我在祠内独步,2000多年过去了,伍子胥留给这座城市的记忆依然那样清晰,那样深刻。那份浓重的家国情怀,终究没被岁月荒芜,也没被世事腐蚀,还是那么纯粹,闪亮,清新。

偌大的院落里,绣球花正放,时闻鸟声。一切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只容得下安静从容。同行之人,说祠内有伍相的坟冢,寻了半天未果。我心说,纪念重生最好的方式不是埋葬,而是活在人们心里。消失,是另一种永恒。

历史是无数人参与的故事。只不过,今天回望时,多数人与事都已渺不可见。然而,那些古旧建筑终有惊人威力,让我们重见往昔悲欢。当年,武相那悬挂你一双眼睛的东门还在么?你的那双巨眼,仍在远眺蹉跎岁月的烟尘。那死不瞑目的彻骨悲愤还氤氲在今日游人的呼吸之中吧?国破家亡之际,你气贯长虹的力量依旧让人动容。你眼睁睁看着吴国灭亡,你的叹息与悲愤几人能懂?入骨之苦痛,酸心之耻辱,说与何人?

何以生?何以死?谁道飘零不可叹,却化悲欢一笑间。此一时,彼一时啊。

昔日之沧桑,今朝之繁荣,均照见了历史。盘门,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成为一个史鉴符号。

两千多年都过去了……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