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最遥远的距离

作者: 李雨璇2016年11月03日抒情散文

泰戈尔的一首诗几乎红遍了大江南北。即使你不知道它的作者,可你总能吟几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飞鸟与鱼的距离,一个翱翔天际,一个却深潜海底。”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写出了少女心事,写出了风花月的过往,写出了恨不能相守的哀苦。而我却觉得,这不足以表达。

生与死是最遥远的距离。

我问奶奶:“以前的你和爷爷是怎样的呢?”此时的她坐在庭院里一棵苍劲古老的大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她,照耀着她沟壑纵横的脸。

她拿出一张照片。岁月的冲刷与销蚀将相片磨了边角,泛了黄。照片上的女子微微颔首,瘦削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殷红的嘴唇轻启,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她的双手轻轻搭在腹前,而身旁的男子正含情脉脉地看着她。男子眉清目秀,眼眸深处像有一整个闪耀的银河。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爷爷已经不在,只留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好记忆。他们在生命的两岸挥手相望,无论怎样也横渡不了时间这条长河。

战争与和平是最遥远的距离。

我看到一本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没有亲身经历灾难的人很难做到感同身受,所以无法想象你们眼中平淡乏味的生活是难民多少个日夜苦苦企盼的。”

战争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战火依旧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承受战争灾难的永远是普通民众。老人在告别人生的最后时刻,看见了家园的毁灭;小孩在呱呱坠地的瞬间,看到了世界的丑恶;青年人在演绎人生的时刻,拿起了送别亡魂的枪;而中年人,已经死亡

当你在百度键入“战争”两个字的时候,它会弹出很多图片。你可以看见那滚滚硝烟中倒塌的房屋,先进的军事设备可以在瞬间让一个人死去。士兵扛着枪冲锋陷阵,尾随的坦克随时扫射,天上的飞机不断地投下炸弹……

人们都说,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是人民。那些丈夫死于战场的年轻女子;那些被炸掉一条腿一只胳膊的少年;那些饿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小孩。他们的脸上是迷茫与惊恐,还有祈求活下去的欲望

与此相反,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活着,并且活得安逸平和。

《战争与和平》里的一句话让我觉得足以诠释些什么。

“生命,生活,只有在战难的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

最遥远的距离对于每个人可能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停止时间,但我们可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我们无法改变生活,但我们可以让生命更加诗意;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可以让人们坚信“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