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乡愁

作者: 江初昕2017年05月03日来源: 邢台日报抒情散文

北方过年吃饺子,而在我的家乡,过年必须包烧卖,那是过年必须吃的。只要吃了烧卖,才有过年的气氛。都说美食最能唤醒远离家乡的人对故乡思念,那碗飘香的烧卖,就成为漂泊在异乡游子心灵温暖记忆

先把面粉用清水和成面团,再用擀面杖擀薄,面皮要擀成纸一样薄,有透明状,擀好后叠起切成十厘米的正方形。做烧卖的原料为白豆腐、冬笋、香菇和鲜肉这几样。豆腐切成丁块状,冬笋和香菇切成碎末。和在一起,放入食盐、味精搅拌均匀,鲜肉亦为小块状,用黄酒、食盐、酱油腌制一下,使其入味。

包烧卖时,拿一块面皮托着手心,用调羹挖一勺馅料,再用筷子夹几块鲜肉,筷子顶住馅料,左手顺势把面皮归拢,筷子抽出,用三指使劲一捏,这叫“束腰”,包烧卖的技巧全在“束腰”上,“束腰”不能太紧,但也不能太松,应该留有一点小口子。太紧汤汁难以进入;太松,又会露馅。因此,拿捏的劲道全掌握在这三个手指上。包好以后,往桌上一撴,烧卖就站立了起来,一排排齐刷刷立在桌上,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

桌子上摆满了,就开始上锅蒸了。将烧卖码放在竹屉子上,放进大锅里蒸。大火蒸至半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出锅了。蒸熟的烧卖通体透亮,能清晰的看见烧卖里面的馅料。把蒸熟的烧卖凉在竹匾上,放置于通风口风干,接着又蒸下一锅。过年期间,各家都要走亲访友,家家户户都要做不少这样的烧卖,除了招待客人外,就是方便自己吃。

吃的时候,在碗里放入酱油、葱花、味精、猪油、食盐,锅里的水烧开,用勺子舀出开水至各碗中,使其食盐猪油融化,接着,将烧卖投入锅中,等烧卖浮起,用笊篱捞出放入碗中,随即洒下刚垛碎的猪油渣在汤面上,汤面上泛着一圈圈油花,透亮的烧卖加上青翠的葱花,端起碗用调羹稍搅拌,顿时香味扑鼻,令人垂涎三尺。

过年时候包的烧卖同样是我记忆深处的乡愁。我刚参加工作那年,交通还不是很便利,回家过年,因为下雪,没有乘坐上开往乡村的班车,我只好冒着风,徒步走了三十多里山路,赶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年夜饭早就吃完了。当我像个雪人一般的出现在家门口,全家人都惊呆了。父亲立即迎了上来,帮我卸下背包,脱去身上的外套,拂去头上的积雪。母亲飞身钻进了厨房,一会儿功夫,一碗热气腾腾的烧卖送在我的手上。我本是饥肠辘辘了,看到眼前这碗香气四溢的烧卖,我拿起调羹一阵吞虎咽。母亲怜爱的站在身边看着我吃。三下五除二,一大碗烧卖就见底了。母亲见势又转身去了厨房,不久,又是一碗滚烫的烧卖。

其实,前面那碗也许是太饿的缘故,不知其中滋味。到了第二碗的时候,我才慢慢的品尝,味蕾里慢慢唤醒家乡的味道,浓浓的乡愁在这热气腾腾的碗里,化成了满满的情思,永记于心怀。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