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小故事分享

2022/12/07散文诗歌

小故事分享(精选6篇)

父亲的家国情怀

文/张正敏

我小时候最爱听父亲讲故事。父亲最爱讲爱国志士、卫国英雄的故事。他最喜欢讲屈原、岳飞、文天祥等古代爱国英雄的故事,也经常讲现代爱国英雄杨靖宇、吉鸿昌、赵一曼的故事。但他讲得最多的还是抗日战争打鬼子的故事,因为这里面有他的亲见亲历,有他的战友和父老乡亲。一段故事讲完了,父亲每每还要发点议论,谈谈感受,用现在的话说叫夹叙夹议。父亲讲故事、发议论,说道理、辨是非,久而久之,便把爱国的种子种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滋养了我的家国情怀。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讲爱国故事,就常常讲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说小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爱国。爱国不是一句空话,既要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更要具有建设祖国的才学、保卫祖国的本领。只有读好书、学好本领,长大了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我牢记父亲的教诲,刻苦自励,勤学好问,学习成绩在班里每每名列前茅。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父亲再次给我讲了木兰替父从军、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还讲了抗日时期许多父母送儿上战场的故事。讲完了,父亲对我说,听从祖国召唤,参军当兵就是好青年,就是爱国。我毅然放弃了大学梦,走进了军营。

后来我转业回到地方工作。父亲对我说,做好党分配给你的工作就是爱国,不然连国家发给你的工资都对不起!我牢记父亲的教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职业的敬畏使我不敢稍有懈怠。

再后来,我走上了领导岗位。父亲对我说,当官就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得罪人(决不能有意整人),才能当好官。当不了好官,至少也要当个守规矩的官,万不可当赃官贪官糊涂官,秦桧、和珅就是警示钟在那挂着哪!父亲的教诲我牢记在心,几十年当官不像官,自觉以普通一兵自束自励。

父亲的家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我。现在我已退休多年,父亲也早已离我远去,每当梦中相见,父亲似乎还在嘱咐我,要力所能及地做些工作,以报效祖国养育教导之恩。

故事很短,却能受用一生……

文/凌九歌

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师父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让弟子喝了。

弟子说:“咸到发苦。”

师父又把一把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尝下湖水。

弟子喝了后说:“纯净甜美。”

师父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它的容器。”

人生在世,总不会事事顺心、百般如意,学着把心放宽吧。

倘若你的心只有一亩三分地,那哪怕是拳头大的烦恼,你也会觉得困扰。倘若你的心里装着一方天地,那哪怕是山大的烦恼,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你人生的净土从不在别处,而在你的心中,当你打开你的胸怀,放宽你的心量,那么你的人生,也会就此变得开阔。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中,一只在荒野中。他们都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好,互相羡慕着对方。

某一天,它们决定悄悄交换身份,刚开始十分的快乐,但不久之后,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饥饿而死,一只抑郁而死。

其实生活已经赋予了我们很多,然而人们总是对自己拥有的熟视无睹,爱把眼睛看向他人手中。

人生是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倘若总是执着于和他人比较,羡慕着别人的生活而忽略了自己,那只会让你身心俱疲。

别人的难处,你未曾经历;别人的生活给你,也未必适合。

珍惜拥有,懂得知足,才能常乐。

一位老先生到一家商店买报纸,服务生总是一脸傲慢无礼的样子。

朋友对老先生说,为何不到其他地方去买?

老先生笑着回答:“为了与他赌气,我必须多绕一圈,浪费时间,徒增麻烦,再说礼貌不好是他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因为他而改变自己的心情?”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有些人活得太累,最大的原因,就是左右他们心情的事物太多,总是与一些小事纠缠,浪费精力不说,还会让自己变得满身戾气,自然就不会快乐。

而心态好的人,哪怕遇到糟糕的人与事,也懂得及时放手,及时止损,自然就过得更为舒心自在。

少点计较,多点豁达,时刻保持一份好心态,就能收获生活里的美好。

一位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在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

路人看到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眼呢?”

老人回答说:“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

那些错过的人与事,并不会因为你的执念,而重头来过。

既然无法重来,就不要为难自己。过去的,该忘记就忘记;失去的,该放下就放下。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得到,不断失去的过程,你若总是斤斤计较,什么都想要,那就好比掌中沙,你握得越紧,它流得越快。

不如把手摊开,学会放下,你的生活自然就会变得明媚。

生命中的爱

文/张光武

102岁的张充和女士走了。

她是张家四姐妹中的老四,也是四姐妹中最晚一个离开世界的生命。

这几天,各类媒体围绕她的生命故事,接踵刊登追忆文章,美丽纷呈。

依我看,什么样的评价加在她身上,都合适,又都不合适。她是一代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她是昆曲名票,唱做扮相,梨园惊梦;她可称民国以来最后的大家闺秀,晚清封疆大吏张树声的曾孙女,一门四秀,个个端庄美丽,才情横溢,世人公认。以上,任何一种评价,于她都合适,又都嫌片面,她的生命,是这些美丽之集大成。

她有三位知名于世的姐夫:顾传玠、沈从文和周有光,分别娶走了元和、允和与兆和。每一份结合,都有一段美丽的生命故事,都有一段生命中的美丽故事。

张充和下嫁了一位美国人,那位美国夫婿是一个同样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的生命,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斯。

嫁斯随斯,充和随夫君去了美国,一去六十余年,在哈佛、耶鲁等名校,教了五十几年昆曲和书法,不负故国,不负故国文化,不负生命,美我之美,美美与共。

充和的异国婚恋,本就是一段美丽的生命故事,却让人不由得重又记起关于她的另一段美丽生命故事,记起那首叫《断章》的小诗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满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许多人都会念,都会想到去引用。因为意境太美。

写这首诗的是著名诗人卞之琳,这是他生命中第一首关于爱情的诗歌,表达了一个年青生命对另一个年青生命呼之欲出的含蓄而炙热的爱恋。

1933年,卞之琳在沈从文家中,与尚在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师妹邂逅,一见钟情。

作为徐志摩的门生,卞之琳在年青时代就脱颖而出,成为新月派诗坛的代表人物,闻一多曾评价他是那个时代年轻人中少有的不写情诗的。这个评价是赞许,也是一种无形的束缚,把一个该爱该恨的鲜活生命诓进了樊笼。

爱毕竟是强大的。对充和的难以抑制的爱恋令卞之琳不假思索地冲出了樊笼。

这个文质彬彬的诗人,书生,用诗歌代替了西班牙小夜曲,把爱投向了楼上,月光下,窗子里的那个美丽生命。这个生命中爱的故事,发噱,但是同样美丽。一种雪莱、拜伦和普希金式的美丽。

爱是义无反顾、一发而不可收的。《断章》之后,卞之琳给充和寄去了一百多封信,一百多首充满挚爱的无题诗,表达了一个矜持生命对一个洒脱生命难以抑制的爱。一写十年。

后来,充和去国,卞之琳到1955年才结婚成家,那年,他已45岁。而他心中的那份爱,一直保持了六十余年。

七十岁生日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张充和写诗自况:“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此时此际,她心存的知己中,可有那位多才多情的卞之琳?

充和曾说,卞之琳“很收敛,也很敏感,不能惹,一惹就认真得不得了。”这应该是她发自内心的善解人意的关爱。她的心里,应该还是装着那个有才有情的卞之琳的吧?

如果忧伤会说话

文/冯娟

台湾作家陈雪的小说《桥上的孩子》讲的是一个冗长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小女孩,但中间涉及她的情人,家人,她成长的时代,环境,还有负累重重的各色生活。但,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故事自始至终都在讲述一个小女孩的逃离和她的内心成长。在故事中,她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她就像一个单薄,瘦削,苍白的影子,在时光的角落里变换着身姿,抽离,藏匿,写作。在人生境遇里无措,慌张,颠沛流离。

在女孩还小的时候,家里突遭变故,殷实的小户人家仓皇破产,妈妈远走他乡卖笑求生,沉默的父亲开始在街边摆摊讨生活。小小年纪的女孩便负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她要帮他们洗澡,煮饭,像个小妈子。周末或者假日还要去夜市帮忙看摊卖衣服,并且远不止这些,她敏感的心,还要承受其他亲戚或者乡人对母亲的诋毁,对巨变境遇的冷嘲热讽,袖手旁观的冷漠和炎凉。

女孩的心灵无法承受这严酷的现状,她要逃亡。但,怎么逃呢。她起初是躲在一个怪爷爷的院子里,躲在那里读书,听爷爷讲故事。后来的躲,是躲在她的想象里。在闹市的街头,她站在父亲的摊位前,不叫卖的时候,她就靠着想象编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安慰自己。她期待会有一个人,或者一种力量,能带她脱离这冷硬陡峭的现实,带她走,带她离开,但去往哪里,其实她心里并不清楚。她就在这种纠结分裂的力量里慢慢长大,一方面,在外人的眼里,她是乖巧的能帮助父母做生意和照顾弟妹的大女儿,但另一方面,在她自己的内心里,她疲惫苍老绝望无助又痛苦,时时刻刻想着要走开。

她以为,长大后,她就可以过一种自由的生活。但大学毕业了,她忽然才发现,她无法适应其他任何正常的工作,做店员,做KTV的DJ,做表行的业务员,做服务生,她都尝试了,也都放弃了。像她说的,我逃离了沉重的生活,但却无法躲避负重的内心。最后,她做回了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学会的工作,像父亲一样在夜市卖衣服。一成不变的忙碌杂乱奔波的生活,仿佛又让她回到了那让她无助厌弃的童年。但这个时候,她开始写作,写小说。

童年我是依靠想象度过那些艰苦的时刻,而后来,我则是在买卖的空当,收摊后回家的时刻,牺牲着睡眠,不断地写着小说,依赖每一个进入小说世界的时刻平复着辛苦工作之后身心的疲惫。每天晚上收摊后,无论多累,我一定强迫自己坐在电脑前面写小说,没有人逼我,只是如果不这样做,我就觉得我自己的生命只余下赚钱,我就会被买卖衣服的行为吞没,我很快就会没有办法继续,就会想跑掉。

她在文中真诚而又绝望地如是记录自己的生活。

读至此处,我猛然地就热泪长流。我理解她,深刻地理解她,那么深刻地痛彻心扉地理解她。这孤单无助又倔强的孩子,在滞重粘稠的忧伤浓雾中,一直如此顽强地与颓败的生活对抗,在强硬的现实面前,她的力量渺小,瘦弱,单薄,但她却并不放弃。她要救赎自己,这决心令人充满勇气。她不允许自己的灵魂沉沦下去,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心灵干瘪下去,她要饱满,她要生机,她要宁静生动鲜亮活泼的自由,她从来没有放弃追求那永远在别处的完美生活,哪怕现实苍凉荒唐,哪怕曾经的一切让她心生悲伤。她简直是我心里的英雄,她就是一个斗士。

她终于借助作品吐露真言。她说,从桥的这端走到那端,孩子一直保留着逃亡的动作,直到有一天她开始写作,从慌乱无奈的现实中逃脱,从不断的买卖之间进入故事。对,她永远是这样在抽离,在抽离中写作,在写作中重新为自己建造一个世界。

网上的评论说,《桥上的孩子》这本书是作者陈雪的自传体小说,我知道,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往往高于生活,超越生活,但我宁愿痴痴地相信,书中所写所记的任何故事都是真实。整本书,作者都是以谈话的方式在展开,她与自己谈,与她生命里曾经经历的一个个伴侣谈,他们是她生活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参与者。我喜欢这样叙述故事的方式。

《桥上的孩子》虽然基调低沉,背景灰暗,但它却具备更多的热忱和真诚,它是在讲自己的故事,仿佛那一个人,就坐在你的对面,捧着自己热乎乎滚烫烫的心对你说,喏,你看,它就在这里。

这个时候,任你怎么控制,眼泪还是会流下来。

故事很短,却受用一生

文/菓汐

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从鲜衣怒马,到华发染霜颜,我们跌跌撞撞,走过了山高水长。

流转经年,岁月如书,书中的一些小故事,虽然简短却很深刻, 让我们收获感悟与成长。

故宫博物院,一位太太不耐烦地对她的先生说:“我说你为什么走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但是,人生的道路不该只有狂奔,慢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

你会发现,原来花开不是无声无息;原来爱人眼角的皱纹也是如此可爱;沏一杯茶,捧一本书,听风轻诉柔肠。

慢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拉长我们此生的旅程。

当杯中装满牛奶,人们说:“这是牛奶。”当杯中装满油,人们说:“这是油。”

只有杯子空时,人们才看到杯子。

所以,当我们拥有名利、财富、地位时,却往往不再能拥有自己。

人的心也一样,当装满欲望、偏见、顾虑、烦忧时,我们就会忘了它本来的样子。

放下杂念,把心腾出来,找回曾经的内心丰盈。

重新去收获每一缕希望,微笑着一路前行。

师傅问:“烧一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怎么办?”弟子答:“去借,去买。”

师傅说:“何不倒去半壶水?”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要学会取舍。我们想要的很多,真正需要的其实很少。

人生下半场,让我们给生活做减法:舍弃不必要的东西,不必要的人脉,把时间留给值得的人和事。丢弃生活中不重要的90%,剩余的10%会让你收获更多。

两根竹子分别被做成了晾衣杆和笛子。

晾衣杆很不服气地问笛子:“凭什么你价值千金,而我一文不值?”

笛子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经历了千刀万琢,精雕细刻。”

人生也是如此,掌声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匍匐。

没有谁的成功可以一蹴而就,荣耀伴随的是满身伤痕和满眶泪水。

愿你我经过时光的打磨,沙粒成珠。

纵使这个过程疼痛万分,但最终会遇到更好的自己。

一个小孩跑到山上,对着山谷喊:“喂……”山谷回应:“喂……”

孩子惊讶地问:“你是谁?”

山谷回应:“你是谁?”

孩子接着问:“为什么不告诉我?”

山谷回答:“为什么不告诉我?”

孩子急了,喊道:“我恨你!”

整个山谷就回荡着 :“我恨你。”

孩子哭着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去跟大山说‘我爱你’。”

孩子跑到山谷,喊了一句:“我爱你!”于是,他被“我爱你”的回声包围了。孩子开心地笑了。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一场将心比心。

你若虚情假意,我便心存疑虑;你若重情重义,我必不离不弃。

在生活中,当我们叹人情凉薄时,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曾冷漠;想要收获温暖,请先洒出阳光。

人字两笔:一笔写追逐,一笔写停泊。人生向前,步履不停;人心向浅,偶尔歇一歇。

一笔写过去,一笔写将来。过去成空,不再追忆;无惧将来,更爱现在。

一笔写拥有,一笔写失去。拥有时,请学会微笑珍惜;失去时,也无需泪流到天明。

一笔写快乐,一笔写烦恼。快乐难觅,用心去寻找;烦恼易到,看淡方觉轻巧。

一笔写自己,一笔写他人。反省自己的不足,想想他人的长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对谁都好。

人生如玉

文/翁杨

人生真实的故事往往是人类交流的筹码,也是能直射人性光芒的试金石。一个去欧洲的旅游团,30多人来自五湖四海,领队小冬开场白:“我会四国语言文字,保证你们每天玩得开心。”他的法宝是讲故事。自己的,别人的、旅游景点的。

团里唯有名大学女老师琳娜有点不听话。每次集合点名,她总是姗姗来迟,潇洒到有两次团队把她甩了,她不害怕。下一个景点她又冒出来了。她爱摄影,能与人英语交流。我和她坐在大巴的最后两排,因都爱好文学,相处和谐。我俩身旁是一对母子。男孩小弟20多岁,像个“妈宝男”。他对两个阿姨态度迥然不同。第一天游巴黎,突遇刮风下雨,见光头小弟淋雨我便送上遮雨伞。我的举手之劳让小弟认准是个“好阿姨”,而对琳娜阿姨,小弟显然有看法,他不愿理睬。有几次,我说叫上琳娜一起去逛超市?他都说“不”。

三天后,团队来到瑞士境内的日内瓦湖。美丽的湖水像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进入西庸城堡游览,这个有着众多传说的水上古城堡有着无限魔力。琳娜谈起了拜伦的《西庸的囚徒》,谈起了雨果、大仲马、拜伦都来过这里等有关话题。小弟在边上听得津津有味。夜晚,木屋假日旅馆,窗外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山体在夕阳映照下折射出金属般的光芒,摄入心魄。琳娜很兴奋,她刚知晓小冬是“学弟”。她邀请小冬、我和小弟一起品尝法国红酒。没多久,大家都喝得脸红通通的。小冬开讲自己的坎坷恋爱故事。话毕,他拍拍琳娜的肩膀:“学姐,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配偶,免得孤身一人老了寂寞。”“我结过婚。上世纪90年代,我还生过一个儿子,他长得眉清目秀。可就在5岁那年,有一天我把他从幼儿园里接回家,儿子说他想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我去买菜,哪知半个小时后回家,竟然找不到儿子了,我急得魂都没了,最后接到儿子溺水身亡的噩耗……”生活大逆转,从此琳娜患上了中度抑郁症,3年不能正常教学。一年后丈夫提出离婚,第二年他又当上了“爸爸”,而她一直在阴影中生活……说往事,琳娜几度哽咽。

听者都惊呆了。大家以为这位全团最活跃,相貌气质俱佳的大学老师是个独立自由,快乐无比的独身主义者。没想到她会遭遇这些。琳娜说是书籍和学生让她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做一个流着泪奔跑的强者,后来,她当上了大学教授……

讲故事是会“发酵”的。小弟私下告知,真巧!琳娜跟***妈同年生,琳娜的儿子跟小弟同年生。小弟说,他母亲很幸运,虽也单身但有儿子陪伴。小弟经常陪母亲游玩,至今没谈女朋友……

那晚以后,琳娜遵规守矩了,小弟认可了琳娜阿姨。他每天主动帮我们拍照、提行李。每当琳娜独自去超市,小弟主动当她的保镖,还讲笑话逗琳娜开心。这位善良的年轻人想让琳娜享受一下身边有“儿子”陪伴的待遇。

人生的故事会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人生的故事也会延续出“人生如玉”的做人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