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情绪散文

2022/12/15散文诗歌

情绪散文(精选30篇)

清空心灵的回收站

文/朱凌

此时的她正站在山坡上大叫着,她曾对我说过,每周她都要来到这里丢垃圾。丢垃圾?我好奇地问她。她笑着说:“就是把存在心里的不良情绪丢出去啊,就象是电脑的回收站一样,每周我都要清空一次。”

所谓的垃圾在她的眼里,就是内心的不良情绪。生活当中,我们总是会在心灵的回收站放上一些垃圾,时间久了,整个人的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果能像维护系统一样,时时都清理一下,那么我们的内心,是否就不会时时地处于烦恼之中呢?

将双手放在嘴前,大声地叫着,我也试着和她一样,整个山间回荡着我们的声音。那天她对我谈及到了工作上的事情,原来我所看到的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好。以为身为副总的她在公司里肯定是呼风唤雨,可谁曾想到,她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每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她总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仔细地思考着,聆听内心的声音。沉淀一下,把内心那些负面的东西找出来,然后发泄出去。每次这样做过之后,她觉得整个人都变得非常地轻松,再也不像当初那样为一些事情而想不通。

在此之前我也在为一些事情而烦恼着,生活中,工作中,总是有那么烦心的事情让我操心。我将一切都归结于是别人的错,久而久之,我越来越喜欢抱怨,我不仅自己心情不好,还将不好的心情带给了别人。

如若不是她及时提醒,我势必还无法清醒地意识到不是别人有问题,而是自己的内心出现了问题。我的心灵里存放了太多的垃圾了,我从未曾想过将它们清理出去,还一再地往里面存放,我想长此下去,总有一天,这些不良情绪会给我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

从山上走下来的时候,我哼唱着歌曲,我的心情是那样的好,我整个肌体也感觉到生机勃勃。微风轻轻地吹拂过来,路边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似乎也在对着我微笑,还有那山间的小溪,那声音听起来就象是美妙动听的歌曲。

及时清空心灵的回收站,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滚滚红尘中,我们时常会被其它的情绪干扰。让我们能够定期清理,让我们能够时常给心灵做一次清扫,让心不受尘世间琐事的烦扰,让心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

去看那秋天的灿烂

文/东山峰人

今晚的下玄月挂满了树梢,昏黄的月光透过窗户倾泄在卧室的壁柜上,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都被凝住,热风扫荡着整个屋内的各个角落。从客厅到卧室,嘴里喷吐着热风带来的怪意难受,只听见两台电风扇摇着头丝丝作响,周围一切都是暖烘烘的,身体仿佛有种炙烤的味道。酷热中,汗珠从额头、脊背中如泉水般渗出,稍有动作,全身就汗如雨下,身如流水,有种日夜不停的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

原来‘酷热’这个概念给了我太多的出其不意。夏季与秋天,拥有与消失,赚了一大把人的情绪体验。

我側身翻阅手机上的日历,查看到立秋其实不差时日了,但季节的排序离立秋还有一段距离,不管怎样,思秋的意念还是把‘秋’拉进了我的情绪。顷刻间秋的凉爽就朝我心里迎面扑来,让人从心里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舒服和兴奋,仿佛鼻息嗅到一股初秋的气息。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更是道明了秋天的飒爽。

当夏末,留下一堆的烦琐与喧嚣时,秋初,却腾出一段秋之风铃飘进思念。秋天,没有春天的温柔,没有夏天的炽热,没有冬天的冰冷,但秋天有它的特色。我想,秋天的风铃一旦摇响,我将卸掉夏的苦恼,穿上秋的思想,用生命去享受这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思索着未遂的季节依恋。

然而,时至深夜,夏湿热的气息丝毫没有退去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的炽热注定了长沙这个‘火炉’的城市的确是实至名归!

汗渍之身,忙碌的牵绊、琐碎的绞缠,折腾我夜以难寐,顿时让我陷入焦虑和烦躁之中。不得已,索性爬起床来,脱去背心,光着上身,挪步于凉台任黑夜的孤寂来安顿自己的情绪。

今夜,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搬来一把竹藤椅,推开窗户,望着远处深邃墨蓝色的星空。

窗外的视线很好,夜晚的空气中透着一股清凉,孤静中,心境稍有片刻的安静,目光微闪,静谧的风吹过矮墙,树叶相互挤密在一起晃动,身上徒然感受一份凉爽,仿佛花坛里的树木和花草都慢慢地荡漾起秋的蕴意来。

凉意浸韵着头脑,感觉就有种初秋的步伐悄悄的来到我身边,它不动声色轻轻的就抹去了夏末的几丝浮躁,瞬间剪开了秋的帷幕。

我躲藏在初秋的气节里,日夜倾听人们忙碌的脚步声,浑身感到舒坦,想起,一次朋友的相聚,一杯茶,一壶酒,都是秋季里波澜壮阔的缩影,不觉得眼眶周围就浸润着一股秋凉来。

都知道天凉好个秋,但谁的思念,能唯美整个秋呢?一双登山鞋、一件T恤衫,一只孤影,一个挎包,行走在岳麓山的圣地,风景这边独好。“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这里有圣者吹过的晚风,也有自己内心的自在与泰然。再移步石桥倚栏遥望,“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今日麓山枫叶又红,总到故地寻觅,那里,曾携手相约,那里,有我所思念的痕迹。

行走在秋天,曾经失去的读书声,错过的大学门槛,转世的情伤,牵起没温度的双手,都被时间锁住,只剩挥散不去的难过。

我又想起了82年,通过自考,常常蹬着一部28寸凤凰自行车,挎着黄色的书包,带着干粮和几个西红柿,挤进岳麓山旁的《湖南大学》,选择爱晚亭旁边的一个僻静处,捧着《古代汉语》、《西方文学史》、《中国通史》、《政治经济学》静静地思考和阅读。那堪情景,失而复得的读书声,缓缓飘落的枫叶,在我的周围,唯美了整个心灵的秋。

申时,收起书包,驻足高处,视野中,秋林映着斜阳,羞红了天边的云彩,宛如酡红如醉,衬托着火红的枫树叶。远际边,几朵白云在悠闲地飘荡,显得那样的漫不经心,那样的与世无争。一只迷路的鸽子,迎着夕阳,身影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矫健,那么的引人遐想,我的目光久久地追寻着它,不忍离开,直到它变成一个黑点,融入蓝天。

下山之时,黄昏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多了一分温柔,有了几许苍凉,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我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霜叶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经,长沙的随便哪个犄角旮旯都是我的故乡。仰起头便能陪看暖暖晴空。其实,心灵的天空,可以明媚湛蓝,也可以阴云弥漫。每当当夕阳沉落,残阳就把晚霞映红。多美的晚霞,会驱散你的愁绪,漫天飞舞的绚烂,会驱散你的路颓。

但今日的夜,依然是燥热的夏末,心渴望来一场清冽的雨,以秋雨的洗礼开始另一场惊心的表白。

于是,以文字为砖,敲响时光斑驳的思绪,在一条条屋寂路塌的小路上,寻找四方乡音铸就的每座小区,一座隐在城南,电话邀约在湘江外滩,一座独处在城北的郊野,人情深挚的关系砌出昔日古朴、悲恸的故事,即便被岁月冷落千秋,也要奔腾在知音的话题之中。

夏天的风我永远记得,那些浓郁的炙热冲开了青春的心思。那些野风肆虐过的年代,物质与文化的匮乏,深陷于上山下乡的贫瘠与落魄,改制与下岗的无奈,足以震惊人性的模样,圈圈锁住的何处不是‘离人心上秋

秋天的气息,是悄无声息的较量,它冷视炎夏猖狂的浮躁,击落嘶鸣的蝉沸,悲悯草丛里蟋蟀的欢欣,以低迷的姿态,立在夏的街角,打扮着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另一番时尚,等待卸载了旧的政策和秩序,迎来了思想解放、个性张扬和生活的多姿多彩。由此而产生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也普遍的提高,超市的柜又摆满了琳琅满

目的各种生活用品,忙碌的人们用匆匆的脚步贴近了生活和希望。

思绪缓缓飘落成枫叶,耳际边似乎能聆听到秋的声音了,被热透的心身也能嗅到桂花的芳香?被季节锁上的难受,被城市水泥森林高温笼罩的一抹阴影,残酷的不眠之夜依然是我今晚的宿命。

但是,今夜是否还会保留最初的心灵。因为,我一直没有去倾听受伤人心碎的声音,思想守住这秋天童话般的夜晚,却忘记了苏醒,我们曾经的约定,去看那秋天的灿烂。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说秋天惹人多思,令人情绪起伏。但忧郁让人成熟,伤感令人难忘,秋的颜色也是斑斓的,带回一缕秋色,留下一份轻愁,让那和煦的阳光,洗去满面的沧桑。

居在城里,过惯了上班回家两点一线的日子,厌倦了那种尔诈我虞、委曲求全的生活,如今,好想自己也变成一棵小树,静静地在苍天中,沐日月,浴雨露,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区区寸心,托付自然。面对这如画的山水,蒙尘的心得到了洗涤,迷失的灵魂找到了归途,自然的美好,一切都蕴藏在这初秋的青山绿水里。

转身已是子夜,汗渍渐渐收尽。脑海中漂浮着秋雨的回归,眼前一路风光旖旎。秋初没有美丽的落叶飞舞,也没有满足的硕果累累,有的只是浅浅的凉意,小雨的稀疏,我选择与雨一起坠落,因为这是初秋,但你的情感还不应该飘落,应该继续飘逸的在空中!看那秋天的灿烂。

我和手风琴的对话

文/三峡刘星

每个人都有一件最心爱的乐器。而我只有一件乐器,既不是竹笛,更非钢琴,既非小提琴也不是唢呐,而是这一部小小的手风琴。

第一次熟悉这乐器还是青春勃发的年代。不远也不近,仿佛就在昨天。

手风琴的历史也很短,可是他的源头居然和我们的叫做“笙”的器乐有直接的关联,而当我们用生命的气息发出原始的歌声的时候,很难想象这个经过改良的乐器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轻轻用劲拉动折叠的风箱,所有的情绪便会在我手指的跳跃下,抒发我洋溢的乐章。而这不是我偏爱的理由,从本质上讲,即使没有任何的气流,我们同样可以用各种音乐的方式,让所有的情绪获得自由自在的释放。尽管手风琴便于携带,可是背负我的手风琴,这部陈旧的手风琴去到我希望抵达的地方。这个地方正是我的一个最美妙的希望,尽管这种机会不多。

手风琴不像钢琴那样的大气、雄浑、激越和悠长。我的这部手风琴却只能是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一些人人都会唱的一些小调——这些平凡、单纯、熟悉的小曲从我的键盘上散发出来,总是我心情至极的时候:极度的昂奋和过度的悲哀。

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在大起大落的情绪中使用被岁月染上阴影乃至有些变调的乐器呢?我不知道。

这是一个春月的黄昏,借着明亮的月光,我背上我心爱的手风琴,走进空旷的院坝。这是一个空寂的操场上,两颗高大的桂花树和几只准备晚餐的小鸟成为我的听众。此刻已经是黄昏在燃烧最后的余烬,山的剪影正路出锋利的刀刃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郊外的山谷林间小道上散步,而静静垂钓的钓鱼者正在收获丰厚的收获,我漫不经心的拉起我心爱的手风琴。

不成旋律的声音,好像和周遭的精致不协调,注意,这仅仅是开初,因为不听使唤的手指总是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摸索我失去的位置。我不擅场歌唱,但是我却习惯用我理解的音符派遣、组合我的情绪。也许平凡、单调、粗笨的是我的旋律。所以,最好是在无人的空寂的地方,让这也许是噪音的音乐成为我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和两个挚友的对话:一个挚友是自己的心灵,一个则是寂寥的空谷。

笨拙的手风琴和灵巧的手(不好意思,感谢上苍。我的手指关节很长,挽起“兰花指”的形状比起女人的手更青葱一般,在网络时代这只手便派上大用场,所以更多的时候是抚摸电脑的键盘了),折叠的风箱和珍藏的情绪,总是任由手风琴的歌声传递极度的情绪:高昂的旗帜在心头飘扬,悲戚的乌云在心谷回荡,抒情的田野飘荡心田的自由,而重复反复的节拍,让所有的歌词都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奈。

当手风琴展开那些折叠的风页的时候,我总想高歌一曲。是的,键盘和着心的节拍高低起伏,一层层仿佛卷起的大海的巨浪,或者一阵阵掠过的松涛的风浪,粼粼的波光在青春的脸上荡漾,阵丝丝的心雨滋润在早春二月的远方……

大海开始和礁石对唱了,我仿佛看见飓风和海啸的画面,一切都是那样的暴戾、鲁莽、充满了力量,像天的末日;曲调一转,我更愿意倾听山涧开始和小鸟配乐的音乐,犹如春水在幽谷里流淌,小鸟在刚刚绽放的枝头婉转,然后,夜晚来临,我更是静静的回味《春江花月夜》的那种宁静之中不宁静的心绪。

我不是音乐家,也不是器乐演奏家,唯一值得我自豪的是我的家族出了一个女高音音乐家刘淑芳。我的演奏是那种不入流的水准,没有师傅,自学而已。不过我还在跃跃欲试,期待退休之后“院坝乐队”去当一名自娱自乐的器乐手。如今我的曲谱总是和民歌有关,而民歌又总是和爱情关联。当然爱情成为音乐的主旋律,这正是音乐和爱情最大的结合点。是的,爱情在歌声里诞生瑰丽神往的童话了,心声唱出了翅膀,这翅膀在理想的天堂般的世界传扬。尽管爱情的歌从来不缺少歌唱者,可是演唱的伤心曲调总是满含着失落的期待和美好的凄凉。此刻,所有的歌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人在唱,唱给什么人!

在这些普通的重复的间或按错键盘发出的不协和音都是一种快乐。简单的快乐,总是不经意的出现,仿佛是应正我的灵感,这虚无缥缈,又几乎唾手可得的,在我抚摸的下自然的流泻。我们从来不缺乏创造和发泄的元素,我们只是缺少足够我们施展的这样的舞台。

我找到了给自己的借口,像抚摸少女的手,游走在涌现情感沸腾的触点,又像摩挲母亲的手,再一次感受生命的本源,更如怜爱儿童的胖嘟嘟的手,在轻轻的触摸里传递生命的那种自然。

心花怒放的手风琴啊,得心应手的手风琴哦……在手风琴悠扬的歌声里,我的心纵横在山谷与草原,河流和大海,田野和天穹,历史和现实……

在这个春夜的月光下,我的陶醉无人知晓。

负面情绪也有正面价值

文/李中莹

人们对于“情绪”这个问题,常常有一些误区:

哭泣不是情绪。很多人把哭泣当作一种负面情绪。哭泣不是情绪,更不是负面情绪。一个人在悲伤时的确会哭泣,但是我们也见过喜极而泣、怒极而泣等情况。一个人在十分焦急、担心、激动、恐惧、感激,甚至当内心充满爱、祥和、满足、喜悦的时候,也会哭泣。既然什么情绪里都会有哭泣的现象,哭泣本身当然不是情绪。

“不开心”不是某种情绪,而是负面情绪的统称。很多人被问及有什么情绪时,会回答说:“不开心。”不开心不是情绪的一种,而是一些负面情绪的统称。世上所有的情绪可以被分为两类:“开心”与“不开心”。这不过显示人们过去很少注意自己的情绪感受,对自己内心究竟是怎么回事所知很少。

准确知晓情绪的种类,并不能帮我们彻底解决问题,因为不少人认为:

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我天生就是多愁善感的。”

情绪是无可奈何、无法控制的,既无从预防,又无法驱走——“不知何时才能消除惆怅!”

虽然认为情绪是无法消除的,但同时又要求别人把情绪抛掉——“不要把情绪带回家!”

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外界的人事物——“一见他那个模样我就生气!”

情绪有好坏之分:愉快、满足、安静就是好的;愤怒、悲哀、焦虑就是修养不够——“不准在客人面前这个样子!真丢脸!”

不好的情绪,只有这两个处理方法:不是忍在心里,就是爆发出来——“我有什么办法?不忍,难道发火?”

情绪控制人生——“最近没有心情,什么都不想做。还是等心情好的时候再说吧!”

事情与情绪牢不可分——“每次他这样我都生气,这十年我过得真辛苦!”

这些都是错误的见解。先不说它们何以错误,想想如果上述信念正确的话,那等于说:每个人的情绪状态完全由外界事物所控制,而情绪衍生出行为,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效果,这些效果的累积决定了人生里的成就(或者没有成就)。如此,人生岂不总是处于被动、无奈之中?这样一来人如何才能突破困境、有所提升呢?

人生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除了极少数的几种之外,其余都有其正面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给我们一些力量,就是指引我们找寻更好的方向,有一些甚至两者兼备。以下是常见的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和意义。

愤怒: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电影中的主角警告对方不要激怒他(否则什么事都能做出来)便是最好的例证。内心力量不足的人,他们往往需要生活在愤怒里,以维持更大的力量去面对人生。这当然不成,就像一个人在冬天里燃烧自己的腿去取暖,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大。世人最大的错误是企图运用愤怒带来的力量去改变外面的人事物,这不会成功,这样的人以为需要更大的力量,于是变得更愤怒。用愤怒带来的力量改变自己,才是突破的方向。

痛苦:痛苦可分为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但意义一样——指引我们去找寻一个摆脱的方向。把手放在火上感觉痛苦,手会缩开一点,若仍感到痛苦便会继续缩开,直到痛苦消失为止。心理治疗大师罗伯特·麦克唐纳在教授处理感情关系问题的技巧时说:在有痛苦的两人关系中,感到痛苦的人就是该做出改变的人!

焦虑、紧张:焦虑、紧张也是指引我们找寻解决的方向——事情很重要,需要额外的专注和照顾;往往也指出已拥有的资料和能力不足够,需添加一些能力。焦虑、紧张常常跟本人对自己的身份和本人与系统的关系不清晰或者误解有关。

困难:很少有人注意到困难也是一份情绪感觉。它也是在指引方向。困难的意思是:以为需付出的代价比可收取的回报更大。只要清晰地量化需付出的和可收取的,便能马上改变这份感觉。

恐惧:恐惧的意思是,不愿付出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恐惧指引我们去找出:认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以及思考可以做些什么使自己无须付出这些代价。恐惧是维持动物生存下去的第一重要工具,人活着不能也不应完全没有恐惧。有勇气并不是没有恐惧。真正的勇气是:虽然有恐惧,还能继续走下去。

失望:失望其实可分为两种——对人事物的失望和对自己的失望。对人事物的失望必然来自想控制它们的企图:无法如愿便失望了。对自己的失望来自不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法”这个技巧最好用。

悲伤:悲伤的意义是,从失去里取得力量,使我们更珍惜自己仍然拥有的,包括记忆。“珍惜”的意思是妥善运用。所以,悲伤既指引方向,亦给予力量。

惭愧、内疚、遗憾:它们的意思是,以为已经完结的事里尚有未完结的部分。这些情绪是指引方向的,若明白了它们的意思,它们能转化成为力量去推动拥有者把未完结的部分完成。

我的研究里,只有“妒忌”和“憎恨”尚未发现有什么正面价值和意义。这两种情绪的性质,都要把本人维持在自己无法提升,同时必须把对方拉下来的境界里。它们基本违背了“本人有足够能力去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的信念。所以,我的建议是:小心不要让自己沾上这两种情绪。

有人说,妒忌可以使自己更奋发,超越对方。当自己有能力提升的时候,那份情绪应该是“不忿”较为正确,“妒忌”有无能为力的感觉。

那些,在汴河的小情绪

文/朱小玲

那些天,情绪一直很压抑,总是有种落泪的冲动。看到凋零的枯叶,会眼中带涩;见到路旁衣衫褴褛的婆婆,会心揪着疼;因公出去拍景,竟也被意外的美景震慑到哽咽……对,这也许就是矫情,但还是原谅,原谅我的矫情。

一年半,18个月,77个星期,540个交替,这是毕业后我与魅力水乡汴河镇朝夕相处、共渡患难的日子,她见证着我褪去学生气渐显成熟的模样,她陪伴我走过一个个温暖而潮湿的时光,她看着我慢慢成长,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动、最深的慰藉、最美的愿望。

我是一个路痴到病的人,走过千万遍的路依旧南北不着,所幸百度地图的强大,所以一直还在。但人生旅途呢,却是百度地图无法企及的,有很多时候会很害怕定力不够,迷失了自己,在喧闹处、在觥筹交错处、在明枪暗箭处、在尔虞我诈处……害怕看到太多的负面、听到太多的黑暗,接触太多的俗气,吞噬了当初的阳光灿烂、心中的天真烂漫、永远皎洁明亮的月牙儿。

幸好坚持地远离、逃避,幸好那盏永远闪亮的明灯,对,就是那盏灯!当走在心灵漆黑路上,垂头丧气时,那盏浮现的明灯,默默映照着我的脸,一缕柔和的光仿佛读懂所有心事,带走悲伤,带走恐惧,引领我走向曙光。是这盏灯告诉我“上与善”的差异,是这盏灯教我认识“黑与白”的两面,让我读懂什么是苦难、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奋斗、什么是自我……

记忆的田埂,那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已知或不应知的故事,在偌大的泪滴后,定格在此,或在字里行间、或在举手投足、或是心灵最深角落,化成红叶里的信念,无需记忆,却未曾忘记。

走过的时间,必定是酸甜苦辣百感交加,有满腹委屈的心酸、有压力山大的牢骚、有气急败坏的惨烈、有不被理解的痛楚……所幸的是此刻美好依然占据全部,所有的不快早已云散烟消,只道岁月静好。生物钟已不再如从前杂乱,定点起床、梳洗、吃饭、睡觉;身旁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也待我不错,会时不时陪我说说话;可以养活自己,还能给家人带去一些小惊喜;能够做一些事,证明自己还算能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打打球、看看书。这些于我真心足够。

在寂寞冷清的夜晚,会偶尔静坐,或是整理下自己的小情绪,或只是单纯的不想不问,也许是跟家人好友聊天视频,这样一个人的空房间也能过去540个夜晚,宁静、坦然倒也充实。有人说,怀念过去,证明这个人渐将老去,我却觉得珍惜往事的人才真正在生活。因为怀念,过去的露珠可以继续闪光,某个黑夜飘来的歌声可以继续回荡,曾经醉过的酒可以继续弥香。

所以,我还是固执一成不变地保守着某些东西,甚至在很多时间里靠回忆来打发自己。想想当时的爆笑点、当时的尴尬段、当时的你和我、当时的对与错。只是现实的忙碌常常让我们无法回味那些美好,仅出现在那稍纵即逝的瞬间,便被迫远去。

现在身边也有一些值得珍惜的朋友。越长大越孤单,越成长越觉得朋友的可贵,越入世越难交上知心好友,所以要倍加珍惜。感谢这寒冷夜里一碗热腾腾的豆皮;严肃生活里还有可以任意调侃的对象;被发现没有吃饭时温暖的电话……这些流水似的轻轻,星空般的灿烂,我将梦似的挂起,冲山谷大喊“别丢掉”,永记那跌宕的回音。

周先生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既是圆满。

至少,此刻,我岁月静好,现实安稳。

雨中感悟

文/赵彦彬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深处的港湾,同时也拥有内心的寄托。不管你是喜欢笑喜欢哭;也不管你是外向内向的;更不管你快乐悲伤的心态;其实每个人都有独处伤感的情绪。除非你是个真正无脑的傻子。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我撑着伞在雨中漫步,园区中无一个人。思索着……

心态是那么宁静,此时,什么也没想。微风吹在我的脸上无尽舒适感,感悟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悟着心里那一片净土。

心态正常和开心的人不理解那些多愁善感的人;多愁善感的人鄙视着无奢望和浪荡一生无作为的人。

人啊,就是拥有着、霸占着想拥有的东西。有人说无奢求就没有进步,无欲望皆没有历史和明天的延续。但勾心斗角的结局是使得你自己的心态变了形状,变得不再是你自己,其实你这只是躯壳,没有了灵魂。

我不喜欢和心态不稳定和情绪化的人为伍,因为觉得TA心里有问题,其实无非就是怕被其感染。情绪这个东西的确可以感染一个群体和个人,最难得的是如何释放你的亚情绪和消极心态,让你自己忙起来,让自己别去无辜的烦恼,人生不如意才是常态,有得有失,是轮回致硬之道,不求看破,但求心安理得。

疾病的源头

文/高朝阳

闲暇读书,被一句话牵动:“情绪没有理由,只需要被表达。”什么意思?作者曰:“弗洛伊德认为,疾病是用不同的器官在表达着需求。其实,疾病是各种情绪的表达,比如胃病表达着委屈,心脏病表达着伤心,高血压表达着愤怒,冠心病表达着承担控制……当我们不去直接表达情绪,甚至忘记了表达情绪并失去了表达情绪的能力时,我们的身体就通过疾病来表达情绪”。

读到这里,似乎豁然开朗。自己的病不是吗?跟前所熟知的人不也是吗?!其先,自己从生活的阅历中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疾病除了意外事件之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习惯,不遵循自然规律,或暴饮暴食,或通宵达旦,或随心所欲,最简单的例子如三伏天喝一杯冰镇水,不就像烧红的烙铁往水里蘸么?还有那“宁让胃穿个洞,不让感情留道缝”,把高度酒当凉白开喝,与自然与身体的需要相对抗,久而久之,不生病才怪。另一个呢?气!生气而不宣泄,憋闷在心里,非得病不可。一个朋友没战死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却因为遭到权势的戏弄,一气之下,落下不治之症,早早地就与阳光告别。

婴儿的身体之所以柔软而富有弹性,是其情绪或哭或闹或喜欢没那么多凡尘扰心,直接表达;而随着与家庭与社会的接触,人的感官认知也随之不断变化,如生姜一样,越长越“辣”,这种“辣”看起来是趋于圆滑,其实内心的流动是用大脑的“意志”控制着的,似乎“若无其事”,但身体依然承载着,承载不了背不动时,就转化为病变。高兴事就可以“过”了?也不一定。情绪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喜极而泣,喜过而使气缓,便失去神志,历史上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一个明证。

情绪多多,其应对无外乎接受、逃避和攻击三种办法。弱者逃避,或者讨好、自责,强者攻击、指责,甚至暴跳如雷,都会造成气血不通,经络受阻,各个脏器生理功能失衡,而疾病缠身。

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呢?接纳。唯有接纳、包容,才能实现平衡。仅宽容不够,宽容还有“气”的存在,只不过是原谅,不发作而已。所谓的包容是对外部世界不作评判,不拿自己的观点当作一把尺子测评一切事物。这不是忍让,不是韬光养晦,不是伪饰,而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接纳。由于各自审视事物的站立点、出发点和角度的差别,自己的不一定就正确,别人的也不一定就是错。

试试看,当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时。

有朋友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没放在自己头上。”放在头上又如何?事物都是一张“纸”,这一面写着“是”,另一面不写“非”也就那里明摆着,认清了这个道道,不管遇到什么事还值得去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么?!

如何自我“共情”

文/若愚

赵永久老师的《爱的五种能力》一书提到“共情”是两性关系中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共情”是促进两性关系最好的“法宝”之一,能使双方感情达到最切合的融度。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人们工作压力极大,加班、应酬是常态,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太多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工作、生活中的不尽人意也时有发生,因不能释怀、无法调适而感到郁闷、忧郁、烦躁、悲观的现象,无处不在。现实中,需与他人共情,更多需要的是能与自己共情,只有让自己及时充分的了解自己、认知自己,适时释放自己的情绪,与自己和解,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工作和生活,这也是和谐社会与家庭的需要。以下是我自我共情的一些体验。

调整思维,理解自己。无论是何事让你烦心,总有事情的源头,这时,你要自我调整思维,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其行为寻觅合理性,最大极限地给自己找到不必为此生气的理由,让自己心里充分接纳自己此时的情绪,理解自己,宽慰自己,说服自己,与自己达到和解。

倾听自己内心声音,舒缓情绪。不管是什么事,既然已经发生,就要面对,不避不逃,最需要做的是尽快让自己冷静下来,从内心深处问自己,自己当下的感触是什么?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情景,此刻,自己感到了什么?想做什么?自己当下最期望的是什么?厘清思绪,此时此景,自己需要了解最真实的自己,有冲动正常,但不能妄动,要反复告诉自己:“不能让愤怒主导了理智,不能在情绪难控的当下做决定”。这时,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哪怕是愤怒的)用文字的形式书写出来,当你在整理文字的同时,愤懑的心情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情绪也会慢慢得到平复。

尊重自己,相信自己。任何情况下,自己都要尊重自己,不要感情用事,不能咆哮如雷、西斯底里。既然无法改变他人的选择或决议,那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此刻的情绪,跟自己说,这件事对自己虽然很重要,但此时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时间,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现在需要的是冷静、平和的状态,因为这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

用行为表达对自己的关怀与鼓励。当情绪得到一定舒缓后,最重要的是要尽快让自己抽身出来,要结合自己实际设置一些事项,努力去做,问问自己,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自己又能做些什么?最好是做一些以前想做没能做到的事、想去没去过的地方。从心里鼓励自己,自己是最棒的,不管是情感或是工作受挫,那只是不合适而已,问题都是暂时的。买最想买的东西,在行动上嘉奖自己,跟自己说,自己能这么理智处事,本就值得鼓励和嘉奖,只要能让自己快乐的,想做就做,好好爱自己。

落叶与情绪

文/夜灯花

情绪像风,挟着每一个人,忽左忽右。一会是阳光明媚的春,一会是阴雨晦暗的秋…这无名的风,你从哪里来,要飘向哪里呢?

一片黄叶,被风高高卷起,翻转着,旋滚着,看不清面目。风是季节的情绪,叶是自然里的行者,天生的搭档。没有了根,在空中的黄叶很恐惧,不知道方向,找不到归属,身不由已。但下面那苍茫的大地,那亲切的引力,让它感觉到自己的真实。

周围有狂舞的同伴,一样的飘摇;周围有降落的同伴,荡动秋千;周围有摆脱了风的嬉戏、静卧大地的同伴,面目安详。有什么可怕的,这风,这季节里的风。它会卷起高度,它会嗅探空间,它会编织新的定位,给叶,给这个缤纷的世界,演绎多彩的梦。

风来自于压力,情绪也来自于压力。压力是生命里的部分,只有欢迎这个元素。回望经过的天空,收获、喜悦、成功,哪一件不和他相伴呢。把压力写下来,像风过留痕;把压力梳理清,像打起的一个个绳结;把压力挂在勤奋的阳光下,像屋檐下的冰棱——慢慢清扫、慢慢解开、慢慢消溶。

欢迎自己回家

文/晓锁

有段时间,工作上有点不顺心,我的情绪也跟着受影响。每天下班回到家,总是寡淡着一张脸。心里的那点委屈,到家后仿佛一下子找到出口,一股脑全都释放了出来。和家人说话,一两句不对路,就火冒三丈,脾气糟糕得像是吃了火药。

那时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回到家自然要做最真实的自己,不然何以称为家?而那时我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一个人爱我,不仅要爱我的光鲜亮丽,也要接受我糟糕不讲理,容易情绪化的那一面。不顺心的那段日子,家里被我弄得乌烟瘴气。事后想起来有些惭愧,但我从来没认真反思过自己。

直到不久后的一天。那天,我因为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老公哄了半天,我才算消停下来。晚上半夜醒来,我拿起床边的手机看时间时,无意中却看到老公和兄弟在微信上的聊天。他吐槽说:“老婆最近总为一点小事发脾气,现在我感觉回家比上班还累。希望她接下来的工作顺心一点,我也要努力做得好一些吧。”

我在他的这段话里,愣住了。

那一刻,我才渐渐意识到,在我将那些坏情绪带回家的时候,受到影响的是一家人。有时仗着家人爱自己,我们将最糟糕的一面在他们面前展露无遗,却没想过这样会降低他们的幸福指数。就像我,回到家释放自己的坏情绪,却让对方觉得回家成了一种负担。其实即便是在最亲的亲人面前,凡事都该有一个度。

那天之后,下班回去的路上,我会对自己说声“欢迎回家”。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调整好那些负面情绪,尽可能不让工作影响到生活。就算家人是最亲的人,能够包容我们最差的一面,但凡事过犹不及。何况既然他们是最亲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将最糟糕的自己留给他们呢?这样多不公平。

如果此刻,你正在往家赶的路上,不妨对自己说声,欢迎回家。有了这样的暗示,不自觉地就会在到家之前,释放掉那些糟糕的情绪,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而好的家庭氛围,更容易让人心情大好。

秋风秋雨莫秋愁

文/霍雨佳

一阵秋风起,落叶四处飘,秋风似乎真的很无情。深秋时节,红衰翠减,百花凋零,“枯藤,老树,昏鸦”,更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忧愁缠心。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临草枯叶落的秋天,心中常有凄凉、苦闷、垂暮之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悲秋”情绪。

“悲秋”是怎么回事?秋季的气候和物候为什么容易引发伤感呢?

不可否认,描写或感悟秋景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们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像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和万物的凋零,并且联想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感叹;“寒蝉凄切……骤雨初歇”,柳永在初秋的阵雨中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而《红楼梦》中的这两句诗,更是写尽了秋日的凄凉和忧愁。

当然,“悲秋”情绪的产生,也有一定客观的生理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大脑的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产生抑郁、不欢之情绪。夏日里,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秋以后,由于日照的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如果是秋风秋雨的天气,日照几乎没有,那么“褪黑激素”就会大量增多。而“褪黑激素”的增多,则会使人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偷懒”,人的心情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更容易萎靡不振。

这就是古人说的“天昏昏兮人郁郁”。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除了容易“秋燥”,人们也容易产生伤感情绪。

此外,“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的骤然下降,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的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这些均有助于“悲秋”情绪的产生。

如何走出“悲秋”情绪呢?

首先,多读一些主题积极向上、昂扬的文学作品,少看一些凄凉、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文学作品;同时,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愉悦自己的生活,从而在心里把秋天当作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美好季节,这样的话,“秋愁”也就难有立身之地了。

其次,用饮食和光线滋养好心情。早餐一定要吃好,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会无精打采,意志力也相对薄弱,容易感染“悲秋”情绪;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玫瑰花或菊花茶、莲子茶,有清肝解郁的作用。多吃莲藕、红枣、龙眼等,有助于养心安神;居室要保持良好的光线。秋雨连绵之时,晚上要增加光照,从而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最后,用积极工作或活动的方法,转移对“秋”的注意力。一旦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自然就能使人忘记许多忧伤和愁苦,包括“悲秋”情绪。而体育锻炼和外出游玩则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而倾诉和乐观幻想也很重要。向亲人好友倾吐心里话,有益于减轻心理压力。

夜色中任情绪游走

文/姚瑶

独自步行横贯婴城东西,夜幕下,树影婆娑,露出点点灯光。行走在街上,看着盛世的辉煌,心里百感交集。活着的人,依旧贪婪。不顾一切的追求,现实也好、空虚也罢的金钱与利益。逝去的人们,时代如此的好,生活如此的富裕,你们却看不到、也享受不到了。活着的人们,依旧忘记亲情、忘记友情,经常迷失方向、迷失自我,陷入万恶不赦之中。  

逝去的亲人,活着的人是那么的想念你们,那么的怀念与你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我不知道你们的世界是不是也幸福,也不知道你们可否还怀念着生者。也或者是喝了孟婆的汤,忘记了这一世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伤心欲绝,顾不得路人怎么看,我只顾嘴里唠唠叨叨着,诉说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那些一路陪伴我走过的日子,历历在目,而如今都成了美好回忆。我把回忆一件件的拿出来抚摸,温暖如初,更添了醇香无比,回忆里的故事个个都是今生绝版,珍贵极了。我小心得拿捏,只怕伤着一点皮毛。亲人的爱是此生的缘分,来世的约定,不敢马虎。在岁月的深处,挖一个坑,用牛皮纸抱住那些亲情浓浓的故事,埋下,只待如今日的夜,打开细细的品读,即使在冰天雪地,即使数九严寒,回忆亦如春天的阳光般温暖。穿越夜色,独醉在街灯里,念着亲人,心中隐隐作痛,泪水兀自顺着脸颊滑下,被零下的温度冻住,伸手轻轻掰掉脸上泪水做的冰挂,痛的我迷离的眼神、游离的灵魂顷刻回到现实。街灯很美,街灯下路边的绿化带干净整洁,耐寒的植物披着雪,在街灯照耀下,变得色彩丰富,妖艳起来,定是想与元宵节的花灯媲美。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经济发达、粮食丰收,美好的愿望、美好的祝福,在挂满中国红的城市上空荡漾。

一片阳光

文/林徽因

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窗棂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有点发怔,习惯地在沉寂中惊讶我的周围。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绚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看它洁净地映到书桌上时,我感到桌面上平铺着一种恬静,一种精神上的豪兴,情趣上的闲逸;即或所谓“窗明几净”,那里默守着神秘的期待,漾开诗的气氛。那种静,在静里似可听到那一处琤琮的泉流,和着仿佛是断续的琴声,低诉着一个幽独者自误的音调。看到这同一片阳光射到地上时,我感到地面上花影浮动,暗香吹拂左右,人随着晌午的光霭花气在变幻,那种动,柔谐婉转有如无声音乐,令人悠然轻快,不自觉地脱落伤愁。至多,在舒扬理智的客观里使我偶一回头,看看过去幼年记忆步履所留的残迹,有点儿惋惜时间;微微怪时间不能保存情绪,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界。

倚在软椅上不但奢侈,也许更是一种过失,有闲的过失。但东坡的辩护:“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此刻不倚榻上而“静”,则方才情绪所兜的小小圈子便无条件地失落了去!人家就不可惜它,自己却实在不能不感到这种亲密的损失的可哀。

就说它是情绪上的小小旅行吧,不走并无不可,不过走走未始不是更好。归根说,我们活在这世上到底最珍惜一些什么?果真珍惜万物之灵的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种种,所谓人类文化?这人类文化到底又靠一些什么?我们怀疑或许就是人身上那一撮精神同机体的感觉,生理心理所共起的情感,所激发出的一串行为,所聚敛的一点智慧,——那么一点点人之所以为人的表现。宇宙万物客观的本无所可珍惜,反映在人性上的山川草木禽兽才开始有了秀丽,有了气质,有了灵犀。反映在人性上的人自己更不用说。没有人的感觉,人的情感,即便有自然,也就没有自然的美,质或神方面更无所谓人的智慧,人的创造,人的一切生活艺术的表现!这样说来,谁该鄙弃自己感觉上的小小旅行?为壮壮自己胆子,我们更该相信惟其人类有这类情绪的驰骋,实际的世间才赓续着产生我们精神所寄托的文物精萃。

此刻我竟可以微微一咳嗽,乃至于用播音的圆润口调说:我们既然无疑的珍惜文化,即尊重盘古到今种种的艺术——无论是抽象的思想的艺术,或是具体的驾驭天然材料另创的非天然形象,——则对于艺术所由来的渊源,那点点人的感觉,人的情感智慧(通称人的情绪),又当如何地珍惜才算合理?

但是情绪的驰骋,显然不是诗或画或任何其他艺术建造的完成。这驰骋此刻虽占了自己生活的若干时间,却并不在空间里占任何一个小小位置!这个情形自己需完全明了。此刻它仅是一种无踪迹的流动,并无栖身的形体。它或含有各种或可捉摸的质素,但是好奇地探讨这个质素而具体要表现它的差事,无论其有无意义,除却本人外,别人是无能为力的。我此刻为着一片清婉可喜的阳光,分明自己在对内心交流变化的各种联想发生一种兴趣的注意,换句话说,这好奇与兴趣的注意已是我此刻生活的活动。一种力量又迫着我来把握住这个活动,而设法表现它,这不易抑制的冲动,或即所谓艺术冲动也未可知!只记得冷静的杜工部散散步,看看花,也不免会有“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的情绪上一片紊乱!玲珑煦暖的阳光照人面前,那美的感人力量就不减于花,不容我生硬地自己把情绪分划为有闲与实际的两种,而权其轻重,然后再决定取舍的。我也只有情绪上的一片紊乱。

情绪的旅行本偶然的事,今天一开头并为着这片春初晌午的阳光,现在也还是为着它。房间内有两种豪侈的光常叫我的心绪紧张如同花开,趁着感觉的微风,深浅零乱于冷智的枝叶中间。一种是烛光,高高的台座,长垂的烛泪,熊熊红焰当帘幕四下时各处光影掩映。那种闪烁明艳,雅有古意,明明是画中景象,却含有更多诗的成分。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到时候有意无意的大片子洒落满室,那些窗棂栏板几案笔砚浴在光蔼中,一时全成了静物图案;再有红蕊细枝点缀几处,室内更是轻香浮溢,叫人俯仰全触到一种灵性。

这种说法怕有点会发生误会,我并不说这片阳光射入室内,需要笔砚花香那些儒雅的托衬才能动人,我的意思倒是:室内顶寻常的一些供设,只要一片阳光这样又幽娴又洒脱地落在上面,一切都会带上另一种动人的气息。

这里要说到我最初认识的一片阳光。那年我六岁,记得是刚刚出了水珠以后——水珠即寻常水痘,不过我家乡的话叫它做水珠。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到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那个感觉至今还印在脑子里。也为这个缘故,我还记得病中奢侈的愉悦心境。虽然同其他多次的害病一样,那次我仍然是孤独的被囚禁在一间房屋里休养的。那是我们老宅子里最后的一进房子;白粉墙围着小小院子,北面一排三间,当中夹着一个开敞的厅堂。我病在东头娘的卧室里。西头是婶婶的住房。娘同婶永远要在祖母的前院里行使她们女人们的职务的,于是我常是这三间房屋惟一留守的主人。

在那三间屋子里病着,那经验是难堪的。时间过得特别慢,尤其是在日中毫无睡意的时候。起初,我仅集注我的听觉在各种似脚步,又不似脚步的上面。猜想着,等候着,希望着人来。间或听听隔墙各种琐碎的声音,由墙基底下传达出来又消敛了去。过一会,我就不耐烦了——不记得是怎样的,我就蹑着鞋,捱着木床走到房门边。房门向着厅堂斜斜地开着一扇,我便扶着门框好奇地向外探望。

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

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却呆了。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地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我记得我爬到房内窗前的桌子上坐着,有意无意地望望窗外,院里粉墙疏影同室内那片金色和煦绝然不同趣味。顺便我翻开手边娘梳妆用的旧式镜箱,又上下摇动那小排状抽屉,同那刻成花篮形小铜坠子,不时听雀跃过枝清脆的鸟语。心里却仍为那片阳光隐着一片模糊的疑问。

时间经过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这样一泄阳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流动的而又恬静的瑰宝,我才明白我那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事实上仅是如此: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灵巧的镜箱,或窗外断续的鸟语,和水珠——那美丽小孩子的病名——便凑巧永远同初春静沉的阳光整整复斜斜地成了我回忆中极自然的联想。

日常小情绪

文/沈萍

每个人都有小情绪,这些小情绪略隐晦,很难准确地描述,只是有点而已,但就是那么一点点,在身体里游来游去,调皮地这里碰碰,那里撞撞,痒了神经末梢。

抱怨、愤怒、委屈串成了一个个小情绪。很多时候,抱怨来得很突然。有时课多,脚疼得不听使唤,下班后却还得跑菜场,再回家把晚饭张罗出来,生活的激情刹那间冷却。多想吃顿现成的热乎饭,但这个小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家里那人视厨房为洪水猛兽。为了使他向厨房妥协,我做过无数努力,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句诗用在这里并不是十分恰当,但他对厨房的抗拒之强烈已了然于目。冷静时想想厨房之外的事他一直很尽心,心里头也就释然。既然纠缠放下,又觉生活有味了,今天吃啥呢,百度一下,一个荤,一个蔬,一个汤,今天与昨天不重样,明天再换换新花样,挺好。

偶尔有点小愤怒。早晨掐着时间匆忙去上班,却发现雨披被谁顺手牵羊了。望着倾盆大雨,竟束手无策。恨自己,驾照考出十多年了,居然还不敢开车。雨柱子砸在地上,砸出了一个个小水塘,若砸在身上,砸出无数个窟窿也极有可能,心沉了下来。那个人是谁呀,起码的公德心都没有,没形没影的,愤怒只好在心窝里挤挤挨挨。有一日又遇大雨,一个上点年纪的女人要骑车出门,东张西望一番,手竟然往旁边车子的兜里探了进去,嘴里自言自语:借着用一下。我赶紧过去阻止,她有些讪讪地把手缩回。我内心里的火熊熊燃烧了,但最终还是趋于平静。何必呢,就为了一件雨披扼杀掉好心情,太不划算!这些事是恨不尽的,见之,阻之,而自个儿绝不为之,生活里的不和谐音符不时地跳几下,这本是生活原来的样子。

时不时地有点小委屈。有时委屈无穷无尽,差点摧毁意志。鼓足勇气试图口诛笔伐,把内心里的郁闷挪到阳光下晾晒。可晒了又怎样呢,搏人同情有何益,徒增无关之人饭后谈资更是荒唐!再进一步想想,以为比山高比海深的委屈其实不过是一种狭隘的计较,在乎了,它便在眼面前晃悠,愈晃愈心烦意乱。无视了,说不定会知趣地逃遁。哪怕这种情绪有些顽固,避之,调头走另一条路总可以。这世上路有千千万万条,一直在等着各种人去踩,踩对了,便同样是星光大道。

小情绪是负面的,但负面得并不彻底,每一种都有点躲躲闪闪,很委婉的样子。其实,要是这些所谓的小情绪都没有了,生活才真正地乏味透顶。倒是小情绪的存在,成了平静如水的日子里的一朵朵顽皮的浪花,生活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也变得无比真实。

做一个善于管控情绪的人

文/若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应激理论的现代代表人物之一的理查德 拉扎勒斯将情绪定义为:“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此定义明确指出情绪对人的需要和态度的关系。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来自人们内心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当人格中有足够多对生命的接纳与尊重时,也就有能力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社会人际关系中,要注重培养共情能力,不断成长自己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越健康时,就越有能力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遇事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怒中之言,必有泄漏。尽量避免情绪化处理事情,以免把事情弄得更糟。

情绪就是人的内心对境况所表达的态度,情绪与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喜怒哀乐都是人们的内心体会和心智感应。其实,任何事情,只要转换角度思考,心境就会截然不同,也许会“别有洞天”。心态就是人的情绪最真实的反映,心态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一个人有怎样的心态,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的名言,充分表达了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与豁达胸襟,它也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人的情绪,无论何时都应保持的最佳状态是情绪稳定。情绪是否稳定往往能决定生活的状态和质量,是否拥有良好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是否能愉快地生活,情绪稳定的人,生活品质不会太低,也不会有太大起伏,拥有情绪稳定的人,心理状态也会相对良好,反之,情绪不稳定则会严重影响生活的情调和品质。

社会、生活里,工作实践中,每个人都有情绪,而每个人都有不同表达情绪的方式,情绪的自控力也不一样。情绪暴躁,乱发脾气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只有控制好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的进一步扩散和恶化,才能让事态朝预计的、好的方向发展。凡事只有冷静应对,才能将事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稳定心绪,保持情绪稳定,才能使问题简单化,化被动为主动、化干戈为玉帛。要学会让不良的情绪在微笑中化解,让良好的情绪在生命中放彩。让自己保持内心独立、思想独立、保持微笑是稳定情绪、养成良好情绪的最好方式,保持良好情绪是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内心强大是管控情绪的力量源泉。

智慧、成熟的人是懂得管理情绪的,控制好情绪才不会让自己的心智被情绪左右。换位思考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调整思维角度可以减少摩擦、消除猜忌、化解矛盾。学会将影响自己的不好情绪的人、事、物遗忘,让负面情绪远离自己,阳光面对生活。拥有良好情绪的人会让人有一种如沐清风、春风化雨的感觉。

面对太阳,阴影将落在你的背后。生活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善于管控情绪,阳光面对生活的、有情趣的人!

雨,没有休止符

文/夕泠

感觉天漏了,不然怎么会连日的雨,没有停止的时候?雨,难道没有休止符?

休止符在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乐谱中用来表达音乐停顿时间的长短”。那么也就是说这种停顿是暂时的,但是只要出现休止符也就意味着乐音的暂时消失。可如今的雨为何没有这样的休止符,可以让人有稍稍的喘息呢?猜想着雨没有休止符,是因为天堂里有太多满溢的泪水吧,一定要用一种宣泄来释放吧。

心情也越来越潮湿,每天穿过雨帘,做自己必须做的事,然后就是迎接安静的夜晚。夜色里的雨更为肆无忌惮,却让黑夜显得更为安静。白天的烦躁与深夜的安谧形成反差,时常觉得这种反差是种压力,这种压力丰富了梦的世界,以至于感到梦境是真实的,现实却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白天做的每件事都似曾相识,仿佛只活在一个内容里,人就是这样重复着自己,这种重复仿佛与雨没有休止符有相同之处,是与生俱来的宿命。不同的是人生是在一个狭隘的圈内,而雨上天入地存在于一个无边的空间。

窗外的雨,注入每一片叶脉,每一寸泥土。疯狂地席卷着每一处风景,根本就来不及寻找休止符。窗内的情绪也如这一场雨,想发散于天地,也想寻找休止符。我以为如果雨真正找到休止符,那么河床将干涸,人如果找到属于自己的休止符,那么灵魂就会不翼而飞。

近日,有好几个朋友来新浪看我,心情的起伏不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只是心如雨一般潮湿起来,记起与朋友们写诗的日子,那飞快的思绪可是互不相让啊,仿佛是两军对垒,难分胜负,那是怎样金戈铁马式的生涯?豪放与婉约并存,小令与慢词互补,这一切都保存在记忆深处。因为红尘中俗事太多,写诗的兴致竟然淡薄了许多,感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情绪在剧烈的颠簸中,于是只想着把一些情绪隐藏起来,让其慢慢褪色,然后消失。情绪消磨在白天的繁忙中,却坦露在黑夜深处。

原来某种情绪也没有休止符,不然为何如此起伏?

这不是“梧桐更兼细雨”,这是“一蓑烟雨”。在柔软的心底,那雨是绵长的,没有休止符,那雨在记忆深处,没有可以掩盖的紫幕。“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如果要寻找暂时的休止符,应该在那小舟里,轻轻盖着的一个帆篷下,一盏忽明忽暗的灯笼,诗意的双眼,提携着从古而今的文字。

眼睛被雨水打湿的时候,看见灯笼圈着一行朴素的文字:“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中飘摇的灵魂终须回归天地,生又何求,死又何惧。

相信春天

文/胡颖

春天如期。睡意渐渐退去,耳畔听到了婉转的鸟啼,悠长,时近时远,若有若无。

枝头的鸟比昨日更早地起身,有两只小调皮已经借着泛青的树枝开始尝试打秋千了。只见它们轻轻一站,羽翼张开,“忽”地一下就从这枝跃上了那枝。还不满足,站在最纤细的枝上,轻轻摇摆,于是树枝也有节奏地跟着轻轻摇晃,眼看摇摆的幅度越来越大,就要掉下来的瞬间,它们已经如箭般逃离了危险,站在了更稳妥的栖息点。两只小家伙叽叽喳喳,似乎在交流着刚才的历险。我饶有兴致地看着,蓦然觉得它们的世界如此有趣。

院子里的玉兰已经结出了花苞,像一支饱蘸琼浆的笔,剑指蓝天。花苞还毛茸茸的,泛出青黄色。再有几天的暖阳沐浴,想是要开花了。这望春的花,是要将春的希冀与美丽送给蜗居的人们。

坚持早锻炼的人们已经开始晨练。那位精神矍铄的长者一身绛红丝绒练功服,花白头发,气定神闲,一招一式一丝不苟。他的锻炼时间固定,场地固定,先活动筋骨,再打一套太极拳。尤其喜欢看那云手的动作,张弛自如,手眼相随。

正午阳光明媚的时候,关不住的孩子在阳光下奔跑,蹦跳。一个三四岁模样的小姑娘手里拎着一个彩色小喷壶,浇浇花,浇浇草。她父亲在身后耐心地跟着,时不时提醒不要在一处浇得太多。

我在窗前目睹疫情下的普通人。是的,大家曾经不安、焦虑、恐惧过,可是生活还得继续。当我们融入具体的生活,情绪渐趋平静。病毒不是平白来的,亦不可能短时退去。耐心地等待,也密切地关注,疫情暴发期间,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保护好自己不被感染,就是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最大支持,也是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早知道”从来都是无效的词,保持冷静,继续向前或许是这个时候正常的心态。

就像这春天,从来不会缺席,无论此前的天气多么让你沮丧,只要立春一过,它就为人间送来姹紫嫣红。

节气尚且如期,我们不妨也学学自然。等待雨水过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待“天地相交,万物大通”,等待疫情渐渐消退。不急不躁,专心做好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做好的每一件事。雨水滋润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雨水也会滋润人的心。草木萌动的时候,人也会跟着朗润、葱茏,大大方方地欢喜起来。我们需要这样欣欣向荣的欢喜,因为阴霾的日子长了,容易情绪感冒,这也是病毒。清除情绪病毒的最好方法是希望!因为希望,我们可以忍受平淡的日常,调整不良的情绪。即便是蜗居的日子,我依然对世界保有相信。我相信科学,相信时间,相信春天,相信你、我、他,都会重新站在春天里。

爱她的情绪陷在影像记忆里华静

我至今忘不了她——我的曾外婆。她的百岁的人生历程,应该拥有许多的故事,可我并不全部了解她的历史。

当我想起她的时候,随之想起的也是和我有关的一个又一个往事。恰恰就是这些细节,维系着丰富而又高尚的一种魅力,让我在想她时,将略带感伤的怀念和悠远意味的思念跃然纸上。也许,这也是我作为第四代人一定展现的鲜明情绪。

“想我的时候,就把***妈当成我。”她这话曾让我无法理解。我困惑,难以判断她说这话的初衷。但分明又理解她对我失去她以后的日子的担忧。她这话,仿若将压在箱底里的东西翻腾到箱子外面,让人在异样的气息中沉醉于一种想象。

她就是她,谁也代替不了她。当她那裹着的一双小脚一步一步走在路上时,我跟在她身后,体验着逆时代存在却又无以言表的柔美与自信。

她会在做着手中的活时,讲一些她近乎透明的遐思,那些话语对于幼年的我而言,魅力四射,透析着神话般的美丽色彩,构建着传统以外的自我意识。

“你就是你,不是别人。”

“你在这个家里长大,这里就是你全部的家。”

“想得越多,翅膀就会越沉,还飞得起来吗?”

“大人说的话也不一定全对,他们不对的地方你也能指正。”

“新式样的日子我过上了,旧式样的日子却在心里过不去。”

……

没有层层叠叠的掩饰,那话就这么一点一点说开来。

敬重曾外婆的人,更多的是敬重她有思想。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个性”的元素尚不鲜明,但曾外婆留给人的印象居然是浓重的却又最放松的一种状态。那种超越自我的生活本身的东西,她其实一直在追赶。

夜晚睡觉前,我们洗脚。我愿意用手撩起盆中的水冲洗她因常年裹着而被压平了的脚趾。问她,疼吗?也不知问过多少遍,她也不知道回答过我多少遍。但因为知道是脚在走路,所以格外关注她的痛。我总以为她的神经末梢会感觉到痛,那双变异了形状的脚就像失败了的一件作品,会让她伤感一生。然而,她在我成长的日子里,用她的言行告诉我的,远不是这样的结论。

裹脚,竟然于她有温馨的少女记忆,是牢牢嵌在她灵魂深处的一种与爱有关的记忆。都裹脚的时代,她认为爱她的家人视裹脚为“时尚”和爱护,裹脚似乎不是平庸的随大流,更是家人对她未来生活的修整。望着自己扭曲的脚,她回答我问题时,总说,我不恨家里人。

每次去西单商场,看到摆放在老字号货架上的那双尖头皮鞋,就想起我的曾外婆。这对于我来说,是个缺乏归属感的梦了。

哲理散文:情绪稳定,是一个人最好的养生

文/水落红莲

1

前些日子,表弟告诉我,小姨生病住院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一点都不惊讶。

几年前,小姨因身体原因做了一次大手术,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要保持心情愉快,不然就有复发的可能。小姨虽口口声声答应,可回到家立马开启“暴怒模式”:

表弟在几家大公司应聘失败,想休息一两天再去找工作,小姨知道了,训斥表弟不知上进;姨父在阳台晒衣服,走时忘记捡起掉落的衣架,小姨回来看到,大骂姨父没长眼睛;有时小姨买菜回来晚了,家里没人煮饭,她也可以发火一整天。

有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坏情绪的泥沼,对身边任何人任何事都怀揣戾气,恶语相向。就连表弟也多次向我抱怨:“每次听我妈说话,我耳朵里都跟起了茧子似的,听得我头疼。”

恶劣的情绪就像蔓延在无边草原上的点点星火,最终成为小姨旧病复发的重要因素。难怪有人说,情绪稳定,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养生。

2

曾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小区里住着一对年逾古稀的教授夫妇,每天清晨,伴着枝头鸟儿鸣叫,早起的人们总能听到老教授站在窗前读书的声音。每次看到教授夫妇,两人都是满脸喜悦、步履轻快的样子,仿佛岁月的磨砺从未让他们对身边事物失去信心和热爱。

邻居说,和教授夫妇生活在同个小区10多年,从未听人提起两人吵过架、闹过不愉快。

退休后,老教授和老伴儿就在家里打理花草,煮些清淡小粥。简单舒适的生活,让每天欢喜度日的老两口萌生出学习拉丁文的念头。两人空闲时就坐在一起钻研不懂的生字、句子,有时还互相翻看对方的作业,真是越学越来劲。

虽然两人早已头发花白,可与他们相处,你依然能感觉到他们越活越年轻的蓬勃朝气,以及对周遭的满腔热忱。

能控制脾气的人,往往有更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会满身戾气地对待别人。于他们而言,生活,就是乐于享受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3

一直很佩服朋友晴子,不管遇见多糟心的事,都很少见她大发脾气。

有段时间,晴子公司裁员,她成了被辞退的员工之一。丢了工作,换谁心里都会失落委屈。更让人头疼的是,晴子丈夫开车时没注意红绿灯,撞伤路人,后续的各种事情都等着他们处理。

中年失业本就让人烦闷,家人却在此时惹出祸事,晴子心里也郁闷,但她知道丈夫撞人后,先是在医院、交警部门来回跑,短短几天就把责任划分、费用支出和伤者家属沟通等事情办妥当了。一个月后,她又顺利找到了新工作。从头到尾,都没有对丈夫大发脾气。

我曾跟晴子吐槽:“我要遇到这种事,肯定先骂人了。”晴子却对我摇摇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一味责备又有什么用呢?大家都发脾气,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是啊,愤怒不会帮我们解决问题,只会让事态恶化。与其被坏情绪绑架,不如静下心来思考应对的办法。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影响到了你的情绪,你的焦点应该放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而不是影响你情绪的人身上。”稳定的情绪,犹如坚实的铠甲,能支撑我们走出困境。

4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大风大浪、山坡与平地、起落与沉浮,都是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感情遭遇重创、身体亮起红灯、事业遭遇瓶颈,各种难关都可能会向我们袭来。

可谁的生活没有过烦恼和汗水?总有人收起愤怒与伤感,快马加鞭地投入到新一轮的战斗中。

若此刻周遭环境没有对我们温柔以待,那就用冷静平和修炼自己,对抗难关。只要找对方法,终究可能柳暗花明。

心情和情绪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心情有好有坏,情绪有高有低,心情好不好,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情绪高高低低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不能让情绪和心情来左右我们,不能太情绪化,也不能太过偏激,不能让心情和情绪来控制我们。

不过心情好的时侯,往往都是事半功倍,心情乱糟糟的,想打人骂人,甚至想杀人的心都有。情绪一旦波动起伏太大的话,也会对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心情好,取决于心态好,多一点正能量,少一些负能量,就不会在一念之间,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了。情绪往往会传染周边的人,一个人不开心,也会搞得全场人不开心。所以有的时侯掩饰也是种技能,如果在朋友之间喜形于色,那到没什么,还可以修复,可是在工作场合,如果你一个人不开心,那就不用谈生意了!

心情可以带动情绪,心情好了,自然水到渠成,如果一天之内,情绪波动很明显,那要是否去找心理医生聊天了。

会做人的人,是不会把心情和情绪表现在脸上人的,即使再难过,也不会真的哭出来,更不会笑得那样明显。能控制情绪的人,一定是高人,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时侯该笑,什么时侯改哭。

其实做为一个演员,都是在情绪上的表演,要你哭的时侯哭 ,要你笑的时侯笑,这才是演技呀!

人总会有情绪的,也会有喜怒哀乐,该如何在适当的环境表达才是真的,如同情绪的发泄, 要不说出来,要不哭出来,要不写出来,可是也要在合适的环境,不然人家会以为你发什么神精病呢?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管理好我们的心情,开心的时侯,找个三五知已说说笑笑,不开心的时侯,可以去KTV唱歌,散散心。

不管心情怎样,做回我们自已才是最真的!

关系再好,也怕翻旧账

文/渡兰君

1

与身边的人闹别扭时,你最不想看到什么?答案:翻旧账。翻旧账就像是揭伤疤,让彼此难受,还后患无穷。无论关系多好,都经不起翻旧账。

我有个同事近来很困扰,习惯早睡早起的他,以往每天最少睡8个小时,最近每天却睡不到6个小时。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邻居一对夫妻吵架了。本以为只是偶然的事,没想到连着五天,一入夜就吵,没完没了。

同事被吵到睡不着,干脆躺着听吵架的内容,结果发现,八成的内容都是过去的琐事。比如鞋子没放回鞋柜里,结婚前生病没有照顾,谈恋爱时少送了一次生日礼物……

最后,我的同事无奈搬着折叠床来公司睡觉,还调侃到:“都说争吵总会有人搬走,为什么小两口争吵,搬走的却是我?”

他这次经历,就是遇到典型的翻旧账。旧账一翻,地覆天翻。最终只会闹得双方不快,既揭伤疤伤害自己,也把对方伤到,毫无益处。

古话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过错误。而我们最不希望的,就是被人翻旧账,或是翻别人的旧账。一个人如果一有情绪就翻旧账,那他的生活将是一片黑暗。因为习惯翻旧账的人,看不到美好。

2

有人做过一场实验:让两组人分别在日记上记录最近一周生气的事情;再引导他们分开看一些剧,一组看低沉负面的,一组看搞笑喜悦的;最后,再让他们回忆自己记录在日记上的事情。结果显示:当被试者心情愉悦时,那些让人生气的事情,看起来就变成了“小事一桩”;当被试者情绪糟糕时,看到再小的事情,也觉得糟糕透顶。

这个实验说明了,旧账本身只是回忆里的一桩事,只是在我们情绪糟糕的时候被唤醒,便觉得是一件天大的事。

真正可怕的不是旧账,而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像是一把火,连水都能煮沸了,何况是一页页的旧账呢?

发泄情绪是本能,管理情绪是本事。一个能管理自己情绪的人,不会让情绪的火失控,更不会把旧账“点燃”。面对旧账,如果我们无法忘记,又担心在哪一天被“点燃”,索性就坦诚布公,说开它。

余生,做个感情里的聪明人,生活中的高情商,不要轻易翻旧账。假如一定有事情过不去,也不要在生气时提起,而是等心情平和,气氛融洽时,再交心地谈一谈。

这岂不是比翻旧账的结果更好吗?我们要的是过日子,不是彼此怄气。

3

人生是一条不断往前走的路。如果你一直盯着身上的伤疤,反而看不清脚下的路,一不小心,就摔了满身泥巴。最正确的做法是,为了未来的日子,专注现在的生活,看清脚下的每一步。既然过去无法回去,索性在忽视中,让过去慢慢淡化。

人要对自己负责,不只是身体,还有情绪。今后,做一个心疼情绪、照顾情绪的人,用积极的心态过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让坏情绪作祟。

也要学会淡忘旧账,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轻易翻旧账。毕竟,提高生活的幸福感,支撑我们走向美好未来的,不是让人痛苦的旧账,而是美好的记忆。

别用情绪养孩子

文/自由撰稿人

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用情绪去养孩子。开心的时候,“心肝,宝贝”一通猛夸,不高兴时口不择言,甚至有的还伴着拳打脚踢。一代代孩子在父母的情绪下长大,又用情绪培养着自己的下一代。

每次在游乐场看到家长劈头盖脸地骂孩子,我都特别心疼,想走上前说些什么,又感觉无能为力。当一个人处在感觉他是“对”的当下,惟有尊重他的选择。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哭着跑过来对爷爷说:“有个小朋友打我。”爷爷当时就怒了:“他打你?那你怎么不打回他?”爷爷这么一问,孩子哭得更凶,指着耳朵说:“我这里好痛。”

爷爷的嗓门也更大:“你没本事打回人家,还好意思哭?再说那么多孩子,人家怎么不打别人,偏偏就打你?”小男孩越哭越委屈,爷爷觉得丢了面子,拉扯着把孩子强行拽走了。

还有一回,也是在游乐场,也是一个小男孩哭着跑来找妈妈:“妈妈,大哥哥打我。”男孩的妈妈先是抱了抱孩子,问孩子打在哪里了,痛不痛。接下来妈妈的那段话,对我很有触动。

□摩卡

“妈妈知道你很痛,妈妈帮你揉揉,大哥哥打人是不对的,等下妈妈去跟大哥哥说,让他不要再打小朋友了好吗?”

“好。”小男孩不哭了,转身跑回去玩。

多么智慧的妈妈!只有尊重孩子当下的感受,孩子才会收到最有效的理解和支持。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挨打后未必就想着再打回去,跑来对家长倾诉委屈,也许他们只是想要一个理解、抱抱而已。

太多的成年人强行进入孩子的世界,用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来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可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又解决好了吗?

一位朋友离婚后,细数了前妻种种恶行后,余怒未消:“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孩子的抚养费她从来就没给过,这回让闺女去要,让孩子亲眼看看那个当妈的德行。”

“亲爱的,”我打断他,“我看到一个好狠心的父亲,用仇恨做成一枚子弹,射进了女儿的胸膛。”朋友愣了一下:“怎么会是我狠心?我想让孩子看看***有多狠。”

接着,我们有了以下的对话:

“你是知道前妻不会给生活费的是不是?”“是啊!”

“你也知道女儿要不到生活费的对不对?”“是啊!”

“那为什么要女儿去?”

“我得让孩子看看***有多狠!”

“可是,让一个孩子被母亲拒绝,亲眼看到母亲有多绝情,多冷酷,你想过孩子的感受吗?”

听到孩子的感受,朋友的眼圈红了。

每个孩子都忠于自己的家庭,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就是至高无上的《圣经》,不管对错,孩子都会复制照搬。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就是跟男人的关系,孩子跟母亲的关系,就是跟女人的关系。假设母亲每天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地控诉他(她)的父亲多不负责,脾气多不好,孩子长大后,还会觉得男人有担当和可靠吗?

还有位朋友,单亲父亲。离异的原因是女方好赌,在独自照顾女儿十几年的光阴里,他总会悄悄买些东西,告诉孩子那是母亲的礼物。每次谈到孩子的母亲,有人替他鸣不平,他总会豁达一笑:“过去的事,不提不提,别影响了孩子。”他确实把女儿带得很好,孩子活泼开朗,没有一点单亲家庭的影子。

我们常说,一个家庭离婚了,孩子跟谁好?是谁更爱孩子就跟谁吗?是谁经济条件好就跟谁吗?都不是,孩子要跟的,是那个永远不会在孩子面前说对方坏话的人。

今天,你笑了吗?

文/潘冬妹

在幼儿看来,老师的微笑是对自己的肯定,表示老师“喜欢我”,它会使孩子情绪愉快,信心十足。

面对小班刚入园的小朋友,我尤其重视早晨的微笑,早上入园时是幼儿情绪最容易波动的时候,每当孩子跨进教室,我就迎上去,送给他一个甜甜的微笑,看到孩子情绪不佳,我就亲切询问、安慰。小雨是个爱哭的女孩,每天早上一进门就会哭哭啼啼地对爸爸妈妈说:“待会儿早点来接我。”每当这时,我都会在第一时间迎上去,送给她一个甜甜的微笑,给她安慰,没过几天她就会主动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开心入园了。

老师的微笑同时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我更注意对自信心较弱的孩子微笑。当他们想做一些事而又不敢时,你的微笑能给他们带来大胆尝试的勇气。有一次画圆,由于是首次尝试,有几个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不会。”“老师,请帮帮我。”这时我微笑着鼓励大家大胆尝试,于是,大家有了勇气,不一会儿有的小朋友画好了,而且画得非常好。

微笑真神奇,能鼓励幼儿,给他们带来勇气,还能帮他们改掉小毛病。当孩子做错事或有一些不良行为时,你的生气指责反而会导致幼儿抵触、反抗的心理。但当你微笑着和他进行正面说服,循循善诱,他就会很容易接受你的意见,微笑像魔法一样有着无穷的力量,它可以使小朋友们乐意接近你,愿意与你交朋友,可以让生活充满意义。老师们,既然微笑的力量这么大,我们“何笑而不为”呢?

今天,你笑了吗?

陪儿子战高考

文/吴建

儿子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三,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了,真的进入了倒计时。

儿子学的是文科,经常要背一些课文,看着他念念有词的样子,说实话我们做家长的心里很是紧张。儿子是一个非常好强的孩子,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在班级中总是遥遥领先,所以他对自己一直比较自信。为了不把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在他背书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去打扰他。但儿子还是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故作轻松地说:“我都不紧张,你们担心什么?”这下,我和妻子焦躁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二人悄悄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决定”:要给儿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复习环境,不给他太多的心理负担。我还特别跟妻子强调:“和孩子交代事情,嘱咐可以,但别唠叨起来没完。”

以后我们极少提到“高考”二字,只是在平时注意收集和考试有关的信息和经验。每天上班时,我都会买上几份刊登有高考经验的报纸,然后将其中对儿子有借鉴作用的内容在晚上吃饭的时候讲给他听,讲多少看儿子的情绪。如果儿子情绪好,我会多介绍一点,否则会立即打住。在饮食上我们也没给儿子搞特殊化,我认为自家的伙食一直都不错,每顿饭都有荤有素,每天都有新鲜水果,营养搭配,假如刻意改变反而会给儿子敏感的心加压。

二模考试,儿子发挥得不好,有点闷闷不乐,开始对自己产生一些怀疑。看儿子情绪低落的样子,不用问也知道考试没考好。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我觉得儿子的这种自我怀疑很有可能是致命的。我安慰他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高考只是对于你高中学习的一次检验,只要你真正努力了,不管结果怎样,爸妈都不会怪你,你自己也不应该觉得有什么遗憾。”说完就拉着他去吃晚饭,然后聊聊社会上的事,给儿子的坏心情“打了个岔”。后来每次碰到儿子做试卷不顺利的时候,我都告诉儿子,“从来都没有常胜的将军,偶尔的失误并不代表什么,即使最后考砸了也没关系,无论你上什么学校,你都是我们最优秀的儿子!”这样的“语言疗法”对于儿子非常有效,儿子的心态一步步得到了放松。

为使儿子以最好的状态走进考场,我有时吆喝儿子出去打球、散步。儿子上完晚自习回家后,也不像以前那样还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拼命复习了,而是打开电脑听着歌、看着动漫,悠然自在。这哪像要高考了,分明是在休闲。但我们从不阻止他,因为我们知道,儿子从早晨六点就到校学习,一直到晚上九点半,去掉吃饭时间,一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呢。每天经过高强度的学习,回家后如果还硬逼着他再复习到深更半夜,如是睡眠不足,势必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这就得不偿失了。

再过几天儿子就要走进高考战场了,我想对儿子说,爸爸相信你早就准备好了,高考并不可怕,它只是人生所要经历的一次考试而已。与高考本身相比,更重要的是这场经历,经过即是获得。给自己一份挑战,树立一份信心,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新生活。

陪儿子应战高考,我们紧张并快乐着。

莫名的情绪

文/王奕雯

天空是灰的,带动了纤细的神经,莫名其妙的情绪涌了上来。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任由它溢满身体。

情绪开始膨胀,款款而来的雨使它悄悄溜走。雨声伴随着钟表的滴答声,奏出似有若无的歌曲。窗上盖了一层白纱,使天空朦胧得不像话儿,手情不自禁地扶上窗角,白纱的一角迅速融化,露出了灰蒙蒙的天空。莫名的情绪再次翻涌,神使鬼差般地拉开了窗子。银丝一般的雨点有条不紊的明抛暗洒,雨点落到脸上,冰凉凉的。

我不自觉地看向地面,微风飒飒。雨有节奏地滴落着,时不时地荡起一片涟漪,“细雨荷塘现,好风襟袖知。”雨渐渐小了,天空呈现出黏稠的色彩。莫名的情绪愈加强烈。窗外的草原本生机勃勃的绿色变得异常潮湿。“海棠不惜脂胭色,独立蒙蒙细雨间。”可惜这里并没有脂胭色,只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柏杨树叶终于承受不住雨水的重量,低下了头,期待着雨水的摔落、迸溅,雨后的柏杨树叶更加葱翠。彩虹慢慢浮现,映得玻璃窗上出现了淡淡的七彩琉璃色。

枯黄的叶子从树上落下,莫名地想起一句话:叶子的掉落不是因为树的不挽留,而是因为风的追求。

莫名的情绪,慢慢平复。

诗人与诗

文/王霁良

工业社会化到来之后,文化正处在与传统断裂的过渡时期,文学艺术渐渐变成鸡肋,文学艺术本身的市场化、包装化、平庸化渐成主流。有点文化基础的人都在写诗了,中国的诗人一下多出五、六千万,水平又参差不齐。虽说诗无定法,但真要往好处写,承认诗歌是一门艺术,一辈子想写出三两首像样的东西来,就必须在诗艺上有所磨砺。

如果你是一位诗人,首先要看到生活和艺术是两码事,诗与诗人的情感生活、个人心绪没什么关系,个人的情绪只有转化为艺术性情绪才能进入作品。当然,诗歌也不是道德说教,不是光去抒发琐碎的并无诗意的东西。诗写作首先是一种快乐,一种欣赏自然万物并融化其中的快乐,在诗歌中达成自我消融,摆脱情绪、摆脱自身狭隘的视角、节制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超越纯粹的认知去保存一个自然的世界,诗才会从本体上有所突破。里尔克主张诗人必须像臣仆一样去朝拜“物”,把“物”提升到一个必要的高度,对“物”,诗人唯一的任务就是接近、观察、模仿。当我们对生命和世界的认识冷静下来才有好诗,情绪都是杀诗美的。获得普利策诗歌奖的美国当代女诗人玛丽·奥利弗这样看待诗写作:“我只是削尖了我的铅笔等待着。如果我们能依靠我们的想象行事,我们就不需要完全依赖于经验……这是我们突破自我生存限制的唯一途径。”我只是削尖了我的铅笔等待着,等待着,而不是让诗堕落成为一种技术。

诗歌的意义不在于诗表达的是什么,而在于诗正在说着,诗歌的语言也仅仅为它的言说本身而存在。一首好诗应该有必需的距离感,过于直接地、无节制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受是肤浅的,诗歌并不需如此,不需要依赖诗人日常生活的情绪的渲染,更不需要诗人冒充导师对社会问题指手画脚。“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艺术只有在这种非个人化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科学的境地(艾略特语)。”艾略特《荒原》之所以会写成那样的作品,与诗人遵循思想感性化的创作原则有很大关系,在诗人看来世界和我并不总是清晰的,更多时候是混乱而难以理解,跟着感觉走得来的《荒原》,过后很多连诗人自己也不能把握写时的那种感觉了。《荒原》语言服从于内容,没有什么说教,看不出诗人公开站出来谴责什么、评价什么。创作中只注重主观自我表现,标榜自我,处处表现诗人自我存在的作品,都难以称得上上乘之作。问题在于这些人认为“感受在诗歌中决定了一切。而一切的诗歌语言在我看来就是身体语言的延续。诗歌要替主人说话,说出作为个人的独特的认识(马知遥《文化转型期的山东”70后“诗群》)”;认为“艺术形式本身就是诗人具体感情的具体表现,艺术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情感性和倾向性(吕周聚《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分化与转型》)”。这类的诗歌观点无疑助长了国内诗坛滥情主义的泛滥。

另外要说的是,诗品与人品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当今社会许多人失去了最基本的真实,虚假得要命,几乎人人戴着一付面具,人的情感已经成为最不靠谱的东西,畸形的自恋式的私人化写作根本不是一个写诗的出路。

有多少天你不曾生气

文/耿艳菊

网上看到一个帖子,那是一个容易生气的人写的。因为爱发脾气,生活工作深受其害。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每天都在帖子的下面记下自己的情绪,作为监督。并且每当生气的时候,深呼吸十次,不要立刻发火。

她像写日记一样认真地记录着自己的情绪变化。事实上,她仍然会生气。然而,一直往下看却发现,她坏情绪的次数越来越少。她的言语间充满了欢快,不是当初的满腹怨言和悔恨。她说,很多人都夸她越来越漂亮了。

梁实秋说:“一个人在发怒的时候,最难看,纵然他平素面似莲花,一旦怒而变青变白,甚至面色如土,再加上满脸的筋肉扭曲,眦裂发指,那副面目实在不仅是可憎而已。”相由心生,倘若总是生气,心里不痛快,长此以往,脸上便长满了怒气。任多好看的一张脸,都会变得丑陋,讨人嫌。

生气的坏处实在太多了,可谓众所周知。

记得过去的扇面上常常印着一首《莫生气》的歌谣:“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来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坏谁如意,而且伤神又费力。易气之人伤和气,伤身伤人又伤己。”浅白的道理,都明白,还是忍不住发火,和自己过不去。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们都知道,可是仍然会生气。

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说,计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气。在从前,我每天生气;有时每隔一天生气一次;后来每隔三四天生气一次;如果你一连三十天没有生气,就应该向上帝献祭表示感谢。

也许,无法做到不生气。可是,我们可以像哲学家说的那样,减少生气的次数。

情绪下的焦虑

文/东山峰人88

我留念儿时街头巷尾人家门前摆放的茶摊。一个小桌或一个小櫈摆上几个或十几个玻璃杯子、扣上平板玻璃盖,一杯杯桔红色、桔黄色液体在玻璃杯中晃动,像极了当时最时髦的饮料,挑逗着年少的眼球和渴望,然后透着一股清凉诱人口渴的馋咽。

小时候,在无处可藏的炎热中,有种茁壮成长的无限潜力,活动量大,体内水分蒸发快,常常会因此感觉喉干舌操,一分钱一杯或两杯的茶水便成了我止渴的最佳饮料。而今,随便你怎样寻觅,却再难发现它的痕迹了。那种消声匿迹的街头玻璃杯茶摊的印记,恐怕变成了80、90后们头脑中一种久远的传说。

现在,高节奏的社会发展,意味着过往的终结和新生活的开启,因此,人们已习惯于出门自带水杯以求卫生、方便、解渴。而且街头的超市和商店,各种饮料及冰茶比比皆是,早已取代了昔日的茶摊,如果说还能寻找茶摊的印记的话,只能在街边茶馆找到,但那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曾经,那些不被正视的压力,都被压缩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现实中,日益收紧退休后的生活上升指数,高昂的房价,带孙、送孙读书、做饭。把伤疤当成勋章的我们,都被一点点吞噬了梦想的空间。让人变成为一个被钉在屋内的玩偶。

而城市茶摊现象,用一种文化为我们构筑起了精神乐园,讲透了恒久不变的人性。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超凡脱俗、光怪陆离,但其实又跟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熙熙攘攘,三五成群的喧哗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在清晨时分再度响起。嘈杂的吆喝此起彼伏,搅动着初夏躁动的清凉。茶瓶、茶杯放在折叠桌上,躺在靠背的塑料椅上,扒开双脚,盯着往来的人群,盘算起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让人脸颊不由得泛起了微微红晕。那些挑担小贩、菜农的瓜果蔬菜在清晨的阳光下洒着一层诱人的五颜六色,让人不由得想要俯下身,拿起来凑在鼻子下闻一闻透着水汽的清香。卖黑市香烟和男性秘方药的小贩,拿着铅印‘六合彩’信息买吗的市民们都穿梭在各茶桌边,舞动着城市市民心态的欢乐。

久违的街头茶馆,这种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的茶摊,是在城市街边、树林、空地中开发出来的,几张折叠桌和塑料凳子就支撑着城市市民的生活休闲方式,三五好友、街坊邻居、同事同学在这种休闲方式下集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打法一上午时光,有的回家还不忘记捎上一把小菜,真是把市民生活过到了极致。

三、四元钱一杯的茶逗留半天,付费不大,平民消费的起。这种文化生活的形式,就是城市存在的意义。这种以市民休闲方式的街头茶馆,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氛围,正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生活。城市是因人而创造出来的,而非人为城市而生,是人赋予了城市以生命力。

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许多人以财富扫出一片天下,却在街头巷尾的茶摊里,凭着“有趣灵魂之人”的集散地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恐怕这是要算一个。

人的一生中,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生活环境,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与生活对弈。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在成年后,越过层层心理屏障将对世界的认知碎骨回炉、淬火重生的滋味。其中多少苦辣辛酸,冷暖自知。只是,不一样的经历,注定了不一样的人生结局,好与坏,都得照单全收,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也许就是常说的‘命运'

搁在往年,我是不大出门的,喜欢宅在家里自娱自乐,外面的喧闹,同学的邀请,慢慢地我也涉世到市民生活尚浅中,了解一些外边的世界,感知一些间接的人生。因为沉浸,因为思索,而外面的热闹又容易成为我个体的经验,常常读书宅在家中往往容易让人耽于想象。如是我便成为混迹于城市的市民生活中的常客了。

街头茶馆的涌现,折射出许多市民心态,在焦虑的时代下,每个人都会感觉有一种生活的压力和对社会诸多的不满意,并且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这种情绪传导开来。大家谈到更多的是当今的人与社会关系,众口一词的破题思路在于;找到制度性利益平衡的关系,找到经济平稳发展模式,希望;公共服务到位,希望实现政府角色转换?希望;民主法治、社会公平,建立有效的公平博弈机制?希望;社会循环,能在平稳发展中完善自我纠偏机制,形成新的凝聚力。希望退休后取消双轨制,大病有保障;这种情绪下的震撼观感,能引起每个公民的情感共鸣。这不是略微’乏善可陈‘,而是’善莫大焉。‘。

一晃,已经六十五年了,寻寻觅觅、兜兜转转,眼看这人生就要过去一大半了。生活其实都不易,生命本多磨难。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美国有个畅销书作家叫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她为了体验底层人民的生活,决定亲自尝试在六个城市打不同的工。她隐瞒自己记者的身份、断掉了以前所有朋友的联系,只留下了1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结果她发现,穷人的生活只有两个字:权衡。权衡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脑力和动力,变富基本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最终,花了太多时间、太多精力去打工的芭芭拉只会沦为一个工作机器,她无力去想、去做任何其他事情,直到情绪崩溃。六份工作的结局,皆是如此。这就是穷人的生活,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很难从这个循环中突破。

纵观我自己几十几年的变化,我一直在寻找分享过去了的历程。曾经那种天生的冲动导致我在少年,中年和心灵上许多遗憾。而退休后出现的空余,使我更进一步有了怀念的提升,青春与无知第一次可以在1972年,“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但是,生活会把每一个成年人打回原形,乃至我退休后又重新交换思想。

偶尔,与朋友在上档次的茶馆喝茶,扯到一些有关’品茶‘之事,就略知一些这方面知识了。切一杯茶,茶叶内含物质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的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如果茶水泡好后放置久了,里面的茶多酚就会被氧化变色,呈深褐,茶水颜色变深。人们饮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强消化机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凉之性,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但是,在街头巷尾喝茶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茶馆的茶叶一般就是一二十元一斤,冲泡的水也是平常的自来水。然而老百姓喝它,喝的是一种叫过日子的状况,喝的是一种心态。茶摊上人手一杯茶,很是惬意,也很契合他们慢日子的调性,喝喝茶,打打牌、搓搓麻将,日子实在是太闲适了。

茶水钱也从过去几分、几毛涨到几元、几十元不等。看日子品质是提高了,大家也是愈加的会享受了,许多人点评这种街头市民文化都说是用茶水泡出来的城市,此处,随眼可见带杯、端杯的人。喝茶,喝出了人生的个性,从一些人手中的拿的茶杯就能看的出来,他虽不是一个精美的品茶人,但他喝茶是为了解渴聊天,有些人喝茶便是日子的品质和寻求,茶文明也是深化到了每个长沙市民的心里,有人调侃;假如你在大街上找不到的人,能够去街头巷尾茶摊上或茶馆试试,保不准他们都泡在茶馆里头了。

现在人们品茶是一种休闲方式的享受,也是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自然产物,或是一种解压方式。虽然喝茶人的心态各异,但我觉得还应该含有;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等。我现在变得喜爱喝茶了,喜爱在茶馆里头听听朋友论国事家事,论自己的沧桑,谈奇闻异事。喜欢在街头巷尾的茶摊上看看路旁边行走的人,看花遛鸟,看人生百态,感触城市市民文化和气味,也是观察到文化层次留白边缘上的笔触。

  在喝茶当中,我看到许多鬓角染上雪白的人,看见在眼尾皱纹炸开了花的人,就此感叹,时光伴随我长大,也在催我变老,还使我变得更加成熟了。

如今,我敬佩简单的快乐,那是复杂的最后避难所。我常想;人活着,多研究人性,少试探人心。研究人性,你会看淡很多事,看清很多人,你会越活越明白,越活越通透,而试探人心,多半会让自己失望,寒心,乃至痛苦。我们经常说,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这说的就是人心会变。社会由人组成,社会的复杂,其实就是人心的复杂,人心的复杂,其实都是人性在作怪。

由年老而成熟,由成熟而悟出许多人性的本质,但不知茶友们是否赞成这样的说法呢?每个喝茶的人又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坐上茶桌呢,端起一杯茶的呢?

喝茶,真想选择一个优雅的环境、叫上几个知心朋友泡上一壶茶,说古论今谈天说地。纵观人生百态,不由得使我想起支配中国两千年来的儒家人生哲学,它的理论看起来是建立于“不自私”上面,话皆说得美丽而典雅,甚至表面上还仿佛很高尚,但实际上却是有许多问题的。它的缺陷最明显就是对老百姓的不公证。它规定了作人的许多义务,却不大提及他们的权利。一切义务仿佛都是必要的,权利则完全出于权贵以及天上神佛的恩惠。然而,当这些空洞和虚伪的教训束缚不住人心时,国民意识和道德便自然会堕落崩溃。现实早已把这种儒家人生哲学思想驳得体无完肤。

人群中、茶馆里、聚会的交谈中,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当今社会结构与利益的博弈。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公务员与非正规就业市场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就业与失业指标等方面的分化非常突出,造成了许多社会结构性矛盾。

在谈论茶摊后扯上这些事,或许是反映市民中间对社会矛盾的真实看法,它会使你内心受到煎熬,并透支着你对社会的希望。这种想法,并不代表我是一个极端主义思想的人,我也没有那么卑微低贱,只是匍匐在现实的尘埃中,较理性客观的发表了一些看法,因为,单级的思想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吞噬所有观点的价值。是否招来了一些人无端的攻击,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什么叫成熟?有人说;明亮而不刺眼,柔软却很有力量。我承认,在情绪下有许多焦虑。但有幸接触到街头巷尾的人群,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思想上的盛宴。’焦虑‘这个名字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你从不刻意去翻动,他却已经在你心上千回百转,如影随形,让你避无可避,心痛到无法呼吸。

哲学家桑塔耶纳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懂得什么。”然而,真正看穿世界的人,必定是一个悲观的人。

往来无闲事,谈笑书与文 2020.6.9草

三月的天空

文/田丽

你是否有那么一刻,想离开人群,离开俗务,离开一切,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坐下来,什么也不想?

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某天,某个时辰,为了某个不为人知的理由,忽然就有了某种异样的情绪———苦闷,惆怅,失落,忧伤……种种超标的负面情绪的微粒,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堆积起来,形成一大团情绪的雾霾,笼罩在整个心空,使你艰于呼吸,倦于视听。这样的日子,多么希望天外有一阵沁人心脾的凉风,将这浓郁的一团一扫而尽,还心空一片净朗与澄明?

然而,很多时候,天外并没有这样的凉风。你在等待和焦虑中恍然明白:天还是那片天,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是自己的心,无端酝酿了这样一大团雾霾。所以,还得靠自己的力量把它驱散。

坐在阳台上,什么都不去想,任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心上;捧一杯清茶,独坐静室一隅,让一缕茶韵慢慢地浸润肺腑;读一本闲书,不关乎仕途,让淡淡的书香滋养落寞的心灵;吟一首古诗,不考虑实用,只与一颗活着的灵魂,展开一场隔世隔空的对话,聆听伊人彼时彼地的叹咏……或者干脆走出户外,走向辽阔的原野,大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大声地唱歌,给耳边的一阵风;又或者,干脆找一个知心的朋友,不用宽慰,只求对方当一回忠实的听众,允许你无拘无束,无遮无拦,一吐胸中块垒,然后,轻点心智的鼠标,删除垃圾,修复心情,让心空春和景明?

静心思量,情绪中的污染指数过高,不外乎对名与利的计较,对得与失的忧患,对是与非的左右权衡,对恩与怨的矛盾纠结……转念一想,再大的名利,不过是物质世界中的一颗绿豆或者芝麻;回头来看,再重的得失,也只是浩瀚星空中的一粒尘埃;恩与怨终究是过眼云烟,是与非也不过执着一念。倘若把这些原本渺小的东西,看得太重太重,就很难留住一份美丽的心情。有人说,人生不如意处,常常十之八九。宽容地想想自身,至少已经拥有了如意处的十之一二。所以,提醒幸福,懂得满足,切切珍惜,常常感恩,用知足与乐观两缕清气,汇成一股和畅的惠风,驱散心中日久堆积而成的雾霾,让太阳照在心上,让心空一碧万顷!

看见吗?我的朋友!三月里的天空是这样的净朗与澄明,空气中悄悄地酝酿着春的讯息,田野里四处萌动着春的旋律。依旧年轻的你们,来得及好好的年轻;不再年轻的我们,来得及优雅的老去。一切都刚刚好,不偏也不倚!何不做春天里一缕煦暖的风,轻轻地拂动丝丝暖意,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何不做阳光下一抹盈盈的绿,美了自己,也美了脚下那片可爱的土地?

秋天的情绪……

文/程春飞

日历已经翻过了“霜降”,天气便特意凉了下来。风吹进半开的窗户,落在额头上的一丝凉意让人正襟危坐起来。时间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在一些日子里觉得时间不够用,和时间赛跑得身心俱备;而另外的一些日子则是需要熬着度过的。此刻,黄昏把窗帘拉下了,窗外已经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也许太阳正赶着回家吃饭吧,只在天边留下个淡淡的背影。

几缕炊烟缓缓上升,然后被风慢慢吹散开来,这一幅安详的画面让人油然升起一种幸福感来,暖暖的……此刻,你能静下心来体会幸福是什么,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用太富有,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简单单却踏踏实实。我的脑海中隐隐约约地出现一些场景:女人为丈夫升起了这傍晚的炊烟,准备好了一桌冒着热气的饭菜,孩子在小凳子上写作业。然后门外有停车的声音,几乎在同一时刻,女人对孩子说:“听,你爸爸回来了,先来吃饭吧!”普通的生活场景构成了最唯美的画面。

越来越靠近下班的时间,马头琴的声音慢慢悠悠地凑近窗来,低沉浑厚得如同在讲述着一个悲壮的故事。旋律中带着异域风情,低回婉转间使人的内心跟着颤动起来,听着听着,莫名其妙地有种情不能自已的感觉,窗外的景色越发的模糊了。好的声音应该是可以到达人的内心深处,让人涌起一些情绪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头琴的声音算得上是好声音了。

缓缓慢慢地走在大街上,秋天的落叶随处可见,一张张平躺着,有风吹起时,像一个个手掌拍着地面。不小心踩了上去,发出那松脆的声音,如同一个个手掌残损了,让人惋惜,秋天是叶子的迟暮之年吧……

十字路口的拐角处,最显眼的是那有着异域风情的摊位,以蒙古风格装点得极为醒目,发出马头琴的声音,虽低沉却能传得很遥远,直达人的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摊主们摇摇晃晃地一边哼着歌,一边烤着肉串,烤肉的味道随着烟雾弥漫开,摊位被遮盖得更加严实,有人被呛得咳嗽起来。边上有几个人熟落地收拾一只羊,雪白的羊毛上有了很多血渍,然后羊的身子被倒吊在铁架子上,鲜红的血仍一滴一滴地往下落,地上留了一滩的血迹。宰羊的场面算是第一次遇见,蒙古大汉的粗犷在眼前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只滴着鲜血的羊身子也印在我的脑海中了,仿佛还能听见那只羊声嘶力竭却终是微弱的“咩——咩——”声。小时候听过老人说羊整天叫着“妈妈”,那声音最让人心疼。

水果摊位的小贩们把金黄色的桔子堆在三轮车上,堆成一座金山的模样,让这秋天的街也增添了几分趣味,现在他们准备挪到路灯旁边去。天彻底的黑下来,风给人深刻的感觉是又黑又凉,渗进每个毛孔。我靠着路边继续走去,马头琴的声音渐渐远去后,就只剩下风在耳畔低语了,我依然对刚才一只羊滴着血的情景耿耿于怀,莫名的惆怅跟随脚步牵扯出来,黑夜里,模糊是感觉不到的,只觉得眼眶微微发热,也越来越明白之前听见琴声时的反应了。

昏暗的街,像残损的手掌的落叶,滴血的羊,如泣如诉的琴声,在风中又渐次的清晰起来,此刻的时间是泪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滚下来。终于到住处了,小区里的灯光照出我的影子来,我整理好自己,然后走进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