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
必读社 > 好文 > 散文诗歌 > 正文

游记散文

2022/12/19散文诗歌

游记散文(精选30篇)

一池桃曲水悠悠《废都》情--锦阳湖游记

文/文俊

说起锦阳湖,很多人并不熟悉,提起贾平凹先生的《废都》,很多人并不陌生,两者看似不相及,其实颇有渊源,锦阳湖就是《废都》的创作地,不过那个时候不叫锦阳湖,而是称作桃曲坡水库。

当年的桃曲坡水库,位于陕西耀县境内,如今已经改名为锦阳湖,是陕西省的“省级旅游风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与铜川境内的药王山、玉华宫联袂成为秦北的一条旅游热线,号称渭北旱塬上的一颗明珠。

我们到的时候,湖水不多,“明珠”的宝态并不明显,不过姣好的面容还是能够显现,湖区群山环绕,山水相连,翠嫩的青山轻搂着碧水,清澈的绿水涵影着群山,薄雾轻笼清静淡雅,恰似一幅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卷。难怪贾平凹先生重游锦阳湖时题下了“小住桃曲坡,大观锦阳湖”的诗句。

当年,贾先生小住的时候, 这里还不是景区,“远离村庄,少鸡没狗,绿树成荫,繁花遍地……实在是难得的清静处。”清静固然清静,但人烟稀少,生活条件艰苦,瞧看先生的创作室,寥寥的几件家具及其简陋。当地的职工告诉我们,现在的窑洞已经“穿衣戴帽”,当年更加寒酸。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写出了这么着名的巨着,很佩服先生。

现在的锦阳湖已经与贾先生的《废都》结下渊源,融入了情谊,一提起锦阳湖,很多人就会想到《废都》的创作地,但愿锦阳湖能够借先生的大名逐步红火,也期望能够欣赏到贾先生的更多作品。

云居寺游记

文/文俊

西五台云居寺本名就叫“云居寺”,寺庙所在地原是唐长安城内太极宫宫城,因城墙不断倾塌,形成从东到西延绵起伏的五个高台,宋代在五台上建了寺庙,因此人们俗称“西五台”。

西五台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寺庙:它闹中取静,身居繁华的老城区内,洒金桥边,于繁杂吵闹中默守安静;它建筑风格独特。一般的佛寺是座北朝南,而西五台座西朝东,东西长约一华里,是西安市内占地面积较大的寺庙;它择时开放,据说初一、十五以及重大佛教纪念日,大门打开对外开放,其它日子,殿门一般锁闭,需要去拜览的,要看好日子;它是一座尼寺。

关于寺庙的初建时期,人们说法不同,有人说建于唐代,是李世民为解除母亲终南山南五台拜佛之苦,在城内修建五座佛殿,供其朝拜,因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故称西五台。有人说建于宋代。看来建于宋代一说比较靠谱,因为寺内石碑明确刻注是宋代所建。

五台历经坎坷,据说第一台与第四台毁于民国战事时期,其余三台文革期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被工厂和居民占用。改革开放后,在政府和宗教主管部门的关怀下,西五台恢复建设开放。

开平游记

文/九满

这个三月,我出了趟远门,去碉楼之乡开平。一个人去。

我住在那里的潭江半岛酒店。静静奔流的潭江,顺房子一路向东流着。

江边一棵柳,冒出点点新绿,看得我一阵欢喜。一江的水,清得粉绿,很嫩的感觉,让我有捧一口尝尝的欲望。水里倒映着岸边的绿树繁花,是巨幅水粉画。一只白鹭,白身子红掌,在江里一方裸露的石头上梳理羽毛,悠闲自得。它观游人,游人也观它。有游人拿它作背景拍照,它不惊不乍,尽管梳它的羽毛,一幅见多识广的模样。

我来不及整理一路的困顿,放好行李,出门,去找老街。街两边,是那种入得水墨画的房屋。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青砖黛瓦。木板门。早上一扇门一扇门移开来,晚上一扇门一扇门插上去。这是古镇,有四五百年的历史。里面的居民,骨子里,都透着古。他们开片小店,做着小生意。有卖成衣的,有卖首饰的,还有卖电器的……跟别处的小镇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它的安静。极少的游人,三三两两走着,脚步轻轻。路边的店铺,没有一点吆喝声,店主人安静地坐着,看街。或者,手里在做着事,和面粉啦,包小馄饨啦……

在书店门口,我瞥见烤红薯的炉子,在风里冒着温暖的热气。我小愣了一下,走过去,买两只。跟烤红薯的老人聊天,我说我都买过你好几回的烤红薯了。老人笑,说,是吗?他把称杆给我翘得高高的,还抹去零头,说,下次再来买啊。我乐,一路乐着。

我一条街一条街地走,一座桥一座桥地走。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的桥,各式各样,有拱着的,有平着的,有双桥连着的……有时,仅仅几步,就遇一座桥。

夜里,雨下。早起,我冒雨再去老街。七八点钟了,老街还在苏醒中。许多的店铺尚未开门。我听着雨落在伞上,我伴着雨走。好不容易有一家吃食小店开了门,我走进去,要一碗牛腩汤粉。店内只有一妇人,她给我下好米粉,便坐到一边喝茶去了。汤粉的味道极为鲜美,我慢慢吃,间或和妇人对望一眼,她看着我笑,我看着她笑,门外的小溪里,在跳着小碎波。妇人气质不俗,说话轻言慢语。她喝着功夫茶,隔着栏杆,看店后的市民钓鱼。时光慢悠悠的,像小船一样,晃晃荡荡。

吃过早餐,我开车去立园,一路上,见得最多的是碉楼。它们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冷眼看着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疏落的乡村被这份沉凝古朴衬得愈发静谧祥宁。缓流的潭江如一条翡绿的缎带,波光如镜,间或一两声鸡犬相闻,三两头水牛甩着尾悠闲吃草的场景让我有一种错觉,恍若自己置身世外,不染尘埃。

一脚踏入立园,如同进入了散发着水墨清韵的梦里江南。立园的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院内布置为大花园、小花园和别墅区三个区域,彼此以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用桥亭或通天回廊连成一体,曲径通幽,古木森森。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融汇中西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而镶刻其间的名家书法对联更使立园散发出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立园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当年,他从美国带回金银细软无数,破土动工砌了这座宅院,立园从1926年动工建设,1936年初步建成,亭台楼榭,布局幽雅,独具匠心,令人有巧夺天工之感。

泮立楼,楼高三层半。楼名是园主谢维立先生取其父谢圣泮及自己的名字联珠而成,是园主及四位太太生活起居的中心。其楼顶为中国古式琉璃瓦重檐建筑。室内地面和楼梯皆为意大利彩石,墙壁装饰中国古代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壁画、浮雕和涂金木雕;彩坭浮雕是"刘备三顾草庐",涂金木雕为"六国大封相",塑造人物逼真,栩栩如生,且雕刻精湛,构图别出心裁。各层均置西式壁炉,悬挂古式灯饰,摆设雅致的酸枝古式家具,既显得古朴雅重,又不失浪漫主义色彩。我凝视碉楼里主人生前的每件物品,触摸这带有灰尘的历史见证,听着讲解员的讲解,脑海在飞速转动着,让我感觉如在民国风雨飘摇的历史长廊中穿行。恍惚中,仿佛看到立园深处,谢氏家族那些妆容精致的女眷们袅袅婷婷地走来,或谈笑偃偃,相偕游园;或翘首倚门,愁思萦怀;年少的孩子们在园中嬉闹玩耍,旁边,是大群辛勤劳作的仆妇;再远处,烟柳画桥,天高云低……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踏上了回返的旅程,开平在我身后渐行渐远。古阜骑楼、欧陆风情街、精巧别致的碉楼群以及独具岭南气息和魅力的田园乡村,如同一帧泼墨的水粉,在我身后合上它雄浑深沉的扉页。 

未央宫游记

文/文俊

未央宫是刘邦时期修建的汉朝皇宫。

“未央”一词,来自诗经《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其意是长夜漫漫无穷尽。未央宫是否取意如此,不得而知,但其存续的历史却印证了“未央”的名号,先后有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等多个朝代政权的在此理政,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存世1041年。

未央宫修建于汉高祖七年,由刘邦的重臣萧何监造。萧何在龙首原上圈地近5平方千米,面积大约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多。现在看来,萧何不仅是个有名的“伯乐”,也是一个出色的监造官。他将宫城布局为长方形体,四周高墙夯筑,前殿、椒房殿、天禄阁等40余座建筑坐落有序,庄严恢宏,亭台楼榭,山水沧池,星落其中,其建筑的形制不仅破了当时的天荒,也深刻影响了后代宫廷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皇宫建筑的基本格局。

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大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其后,未央宫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更迭,多次战火损毁,多次修葺完善,直至隋唐时期,大兴城(唐长安城)的兴起,未央宫黯然隐退,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如今的未央宫,空旷寂寥,满目萧条,一眼望去,两、三千米的视觉内,地面建筑寥寥无几。漫步其间,汉代的遗址随处可见,亭台楼阁荡然无存。赫赫有名的天禄阁、石渠阁,只剩下两个孤零零的土堆了。宏大、雄伟、壮观的主体前殿,也只留下夯土台基,在默默地俯视着汉长安城池。

我沿着城墙遗址踯躅而行,心情沉郁,这是大汉王朝的皇宫吗?这儿哪还有“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哪还有挥手平叛,征服四方的霸气,哪还有丝绸之路起点、张骞驼队西行的繁盛……

千古的宫殿,远失的英雄,风流总是随风雨飘去,唯江山永驻,民族风骨续存。

我耳边又响起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声音。

雁荡山游记

文/张照准(临商银行)

雁荡山,史称“东南第一山”,素有“海上名山”的称号。雁荡山绵延数百公里,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头。并有灵峰、灵岩、大龙湫三大绝色景点。雁荡山是5A级国家旅游景区,在国内是最高级别了。雁荡山水之美,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向往。

坐飞机在黄岩机场降落。乘车行驶60公里,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雁荡山。到了雁荡山首先要游览灵峰景区,它是雁荡山的东大门。方圆46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山形白天和晚上是不一样的。这是雁荡山风光的一大特色。而灵峰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到了晚上,夜幕把一切无关的东西隐去,只露出山峰的轮廓和剪影。灵峰夜景 在国内绝无仅有。所以到这里一定要夜游灵峰,体味其独特魅力。

游完灵峰,就该游览雁荡瀑布,以大龙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最为盛名。这瀑布终年奔泻不息,随季节,晴雨、风力变幻莫测。形态各异。号称“天下第一瀑” 的大龙湫瀑布位于马鞍岭西3公里处,水从连云嶂下来,高约190米。徐霞客曾在游记中记载:“每当大雨刚过,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雨极少时,瀑布从半空飘忽而下,不到几丈,犹如烟雾。微风吹来,随风飘转,落入潭中,忽成圆圈,忽成曲线,其状似游龙戏水。

领略了雁荡瀑布的雄壮,就要浏览雁荡46洞,46洞景色各异,奇妙无穷。46洞之中,以观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险、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观音洞镶嵌于合掌峰中,最早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高100多米,宽深各40余米,洞内佛楼倚岩而建,高达9层。入口处为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殿后377级石磴,直达顶屋,顶屋为观音佛像,端坐在莲花台上,此谓“一指观音”。从洞顶往外望,天空仅留一线,人称“一线天”。洞内尚有洗心,漱玉诸泉,最顶层大殿旁有一洗心池,水质淸淳甘洌。

游毕雁荡山,还可以美食一顿。这里不仅有雁荡山八大名菜:鸡末香鱼、蟠龙戏珠、雁荡石蛙、土豆野味煲、美丽黄鱼、蛤蜊豆腐汤、碧绿虾清真海蜇,做工独特,其味难尝。另外雁荡山独特的风味小吃也令人回味无穷,其做工讲究色香味俱全,只要观其色,闻其香,顿觉胃口大开,着名的风味小吃有香螺,番薯粉丝汤、雁荡烙饼、米粉丝面、茴香五味豆腐干、绿豆面等。

作者;张照准,笔名:紫荆藤、紫金藤、山靑石、陌上迎春开等,现供职于临商银行。

常宁宫游记

文/文俊

知晓常宁宫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走进常宁宫是近几天的事。

常宁宫位于西安长安区南五公里的神禾塬畔,靠近渔鲍头村,交通便利,有公交车直达。环境静谧,是休闲静养的好去处。

景点不大,包含的历史文化因子很多,一个一个多小时就能览完的小院,竟有唐太宗李世民之母、蒋介石两代人和作家柳青等多重故事。

据说,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窦氏前往此地三观庙降香,遇劫匪逃到附近一小洞避难,劫匪一路寻来,眼看就要遇难,突然天空飞来一块巨石,砸死几名劫匪,匪徒胆战心惊,劫匪无人再敢靠前。危机时刻,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飞赶到,窦氏夫人转危为安。为感谢神力相助,太宗李世民谨遵母命在此建造寺庙,命名常宁宫。目前,隋唐遗迹已经不多,只有窦太后躲难得窑洞和一块灵感石,还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近代,胡宗南主政西北时,为方便蒋介石居住,在此为蒋介石建造了行宫,蒋介石、宋美龄曾三次来此居住。蒋家二代蒋纬国、石静宜的婚礼也在此举行,因此,这里也成为现代青年的浪漫心仪之地,经常有青年人来此婚纱拍摄、宴请宾客,我们去的当天还喜遇一对新人的婚礼。

参观蒋介石行宫时,记得去看一看“中正密洞”,那是胡宗南为蒋介石修建的秘密活动场所和逃生通道,千余米的密洞保存完好,蓄水池、卫生间、卧室、办公司、会议室一应俱全,值得一看。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常宁宫又增添了文人的基因,着名作家柳青曾在附近生活了十几年,写出了《皇甫村的三年》和《创业史》第一部、第二部。因此这个地方成为了“柳青精神教育基地”,有几个窑洞开辟了柳青事迹展览,看看很受教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柳青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

泸沽湖游记

文/喻强

朝辞西昌,携妻儿老母,奔云起之处、仙归之乡。

山高水长,峰回路转。车入彩云,山涌幻境。半壁见邛海,拨云现峨眉。追赶夕阳,山穷水尽;无路可退,天门洞开。惊巨钻镶嵌群峰,淡蓝澄明,宛如星光;瞠碧玉王母遗落,晶莹剔透,疑似瑶池;抬头日月同辉,举目彩虹双飞,玉树临风,白鹤起舞,莫非山中蓬莱?

清美泸沽湖。"泸沽"意为"山沟",平常之极又非比寻常,悠然自得而自成天界。无西湖之媚,卸九寨之极,滤洱海之杂,非天池之遥。栖息灵魂,羽化心灵。女儿曰:何似在人间?

情美泸沽湖。摩梭人喜淳,纳西族崇善,各族融融,恬淡自静;出世入世,怡然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为,此为泸沽湖之魂。自古女儿国多情,从来母亲湖未婚。走婚桥蓦然遇情郎,情人滩回头有知己。草海无边芳草萋萋,里格半岛沁入心扉。恰逢七夕,格桑花摇曳,英仙座流星雨掠湖,瞬间惊艳。此生何待?妻子曰:情归泸沽湖。

静美泸沽湖。静若处子,动若仙女。舟行云间,云翔湖底。木楞房窗外有窗,猪槽船野渡自横。无鼎沸之声,无车马之喧。云飞扬兮欲雨,水静谧兮生烟。住玛丽之家,其五口之家,餐饮住宿、捕鱼放牧,各得其所。老妈曰:和谐人家。

幻美泸沽湖。水梳七彩,云奔四方;夕阳沉醉,渔舟唱晚。星月坠湖,何枝可依?云帆沧海,何日可破?人生如露,朝来暮去,幻化成空。醉卧夕阳,浮生半醒。俱往矣,吾曰:多情应笑我,一樽还酹湖山水月。

秋游记

文/慕白

和好朋友约定的去市里玩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国庆的热度还未散去之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彼此来说,都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虽然目的地只是市里的几个景点,但是于她于我而言,都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参观这座我们求学的地方,感受来自五千年文明深处传来的回音。还没有出发,内心已经充满了期待。

早早地起床开始收拾东西,找来找去,才发现其实需要带的也只有两三件东西。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们约定在南门集合。去年的九月,我也曾来过这南门,只是那时候是从外面进来,而现在是从里面出去;那时候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大一新生,现在已经是颇具油滑的大二学长了。南门的校训依旧矗立,而回不去的是我的记忆。

会合之后,我们就向着目的地出发了。虽然我比她在运城多待了一年,但对于市区的了解,我们都是同一个水平。我们就像第一次走出山村、走进城市的农民,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城市,同时还在与我们的家乡——大同做对比。虽然在我们的心里,还是大同的城市建设更胜一筹,但并不妨碍我们去了解这个最早叫“中国”的地方,去体会这个黄河怀抱的“盐运之城”。

多云的天气带来丝丝的凉风,也似乎预示着我们的行程会充满惊喜。从学校到市区,坐公交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路上经过一幢幢高楼,一棵棵大树,一个个站台。再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座楼之后,我们在目的地附近的站台停了下来。在经过一番寻找之后,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地——运城失恋博物馆和网红光影艺术馆,失恋博物馆名不副实,并无惊艳之处,但随后来到的光影艺术馆却给我们都带来了很大的震撼。置身其间,仿佛身处星河之中、云灯之下,漫天绚烂的光影将我们包围,悦耳的风铃声飘入我们的脑海,似乎每一个房间的每一扇门,其背后都是一个童话王国,都是令人尖叫的美妙世界。

我们在这个光影王国之中不断穿行,手中的手机此刻似乎只有相机功能,为我们留下这一瞬间的印象。当然,相片里的人物主要是朋友,而我似乎化身为她的专职摄影师,将她的每一个幸福的瞬间记录下来。月牙吊椅、天使翅膀以及一个个吊灯和气球,都成为了她的背景。就这样,一路拍着,一路笑着,过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确定所有的房间我们都去过之后,才恋恋不舍地走了出来,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简单地在南风广场转了一会,我们便动身前往运城市人民公园。到了门口,只见湖面波光粼粼、游船如织,湖心的高塔静静地矗立着,从其中散发出来的古韵,撩动了湖岸的柳梢。“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段文字,虽然描写的是远在南昌的滕王阁,但是用在此处也是恰如其分。巧合的是,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的王勃,也是运城人,在运城的景点吟诵着运城人写的文章,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巧合呢?且不去管它。在高塔之下,游人们三三两两,欣赏着山光水色,不远处的游乐园和动物园,小孩子们时不时发出尖叫声,充满了童趣和家庭的温馨。人民公园,实不负人民之名。

从人民公园到我们最后一个目的地——运城盐池,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我们都决定步行前往,只是为了更好地看看这座城市。虽然脚上很疼,但是我们的心里并不觉得辛苦。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我们看到了盐池。现在并不是观赏盐池的最好季节,没有出现新闻报道上说的五光十色的场面,但是站在高处望去,一个个盐池聚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宽广的水域。视野所及之处,从东到西,在巍巍中条山下,画了一个椭圆。也许当年的盐池要宽得多,舜帝就是在这里吟诵出中国最古老的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闭上眼似乎可以听见舜帝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可以看见舜帝的神采在风中展现。而抬头向更远的地方眺望,在淡淡的雾霭之中,可以一窥中条山的容貌,山的那边就是运城的平陆县,再往南走便是黄河。清明的时候去三门峡,客车曾从中条山中穿过,那时候对这座山的印象与此时并不一样,也许这就是苏轼始终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吧。将美景收入囊中之后,我们打道回府,结束了今天疲惫却充满欢乐和意义的游玩。

金秋十月,我们在运城的秋天看了运城的秋景,尽管充满着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但是我们去做了,也收获了,这就已经足够了。来日方长,期待我们下一次的游玩。

无锡游记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前几天去了一趟无锡,为了节省开支,一路上都坐车前行,终于在傍晚左右到了无锡的市中心。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感觉到了一二线城市的热闹,还有当地人的热情。 虽然只是玩几天,在这几天里走了几个景点,除了清新的空气,还有具有特色的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因为同行的小伙伴也是信佛之人,所以每到一处和佛有关的地方,就会拜拜,保佑大家可以如常所愿,心想事成。路上遇上热情的无锡市民,让我们觉得这个城市并不陌生,反而觉得亲切如故。顺风车的缘故,认识了不少的新朋友,一路上的聊天,不光长了见识,还增进了友谊。无锡的寺庙有不少,只要有心诚则灵,菩萨都会保佑你的。刚好最后一天去拜佛,天公不做美,下了一场大雨,却不挡不住求佛的心,我相信善恶始终有报,好人一生平安!

没想到的事,关于物价比小地方的便宜不少,这样符合大家的消费标准,花不多的钱,买实用的伴手礼。光是时装也在打折,花少许的钱购物廉价美的东西,这一趟真的值了。我也学会了在携程买门票,这样比现场买便宜很多,只要一个身份证就可以入园。为此又学了一个本事,幸运的有小伙伴的提醒,对买衣服又学了一个技能。景点里的店面真不少,罕见的汉服店,还有中国风的服饰店到处都是,在这里购物也是一件美事。

无锡的美食和无锡话有一举同工之妙,都是有点甜甜软软的。虽没有吃到最正宗的美食,可是还是尝到了小混沌和小笼包。这种鲜美是小岛上没有的。在这个太湖上的鲜美,和大海的鲜是不一样的,鲜的让人总是想吃。

拈花湾的景色不错,到了晚上更是美妙无比,还有特色的小镇,总有让人吸引的地方,让游人入足观看,玲琅满目的商品,应接不暇的风景,让人眼前一亮,迟迟不肯离去。工作人员都是身着汉服的,这样更加有特色。

灵山大佛也是一样,高高的大佛伫立在山间,左青龙右白虎的,还有弥勒佛,到了哪里有一种灵气应然而至。多少香火并不重要,只要有心就可以了。去了这里,总要买点纪念品给朋友,吃上一顿素斋,也是一种美味的享受。

无锡太美了,下次还要来!

小木耳办成大产业----金米村游记

文/文俊

金米村火了!

一片贫瘠的山坳,精于种植,小木耳办成大产业,穷乡亲过上了好日子。

一个朴素的乡村,因遇福缘,名扬四海,游客络绎不绝,小山村成为当地旅游的新宠儿。

上周末,闲暇无事,我随驴友团奔赴金米村,去见识山村新貌,感受温暖,沾取福气。

6月的金米村,到处郁郁葱葱,爽心悦目。习习的山风轻轻拂过脸面,带来丝丝凉意,让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大家说说笑笑,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金米村。

金米村位于柞水县小岭镇,村口有两大片露天木耳地,阔达宏伟,昭显着金米村的特色与非凡。一排排的木耳桩分列道路两旁,亭亭矗立,似乎在列队欢迎游客们的到来。远处数个拱顶大棚,整齐排列,高端大气,气势恢弘。大棚内,圆柱形的菌袋,六个一串,像糖葫芦一般,插满了大棚。我们去的时候,已是木耳收获的淡季,菌袋上已经不见木耳的踪迹,但穿行其间,似乎扔能嗅吸到新鲜木耳的香气,感受到乡亲们喜笑颜开,摘取致富果实的身影。

听老乡讲,他们现在人均纯收入已近万元,真正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相信老乡讲的是实情,村落里座座漂亮的楼房就是例证。我来自农村,知道看一个乡村的贫富,老百姓的住房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金米村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二三层的楼房,说明金米村真富了。

据说金米村源于“山上有金、地上有米”而得名。但过去村民既没有刨到金,也没余了米,反而戴了多年“贫困村”的帽子。是扶贫的好政策好机遇,让乡亲找到致富的金钥匙,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道。

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穷山村实现了致富的好梦想。

昆明池游记

文/文俊

此昆明池是古长安的昆明池,而非昆明之滇池也。

刚听说昆明池时,曾心存疑虑,古长安相距昆明数千里路,怎么会有一个“昆明池”,是取名的巧合,还是存有渊源?

后来多方查证,“昆明池”与昆明、与滇池确有渊源。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在此扩凿昆明池,是仿滇池而建,是为攻打昆明国训练水军而建,为平定南方和西南方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训练水军的作用弱化,逐渐成为泛舟游乐之地,许多文人墨客踏足湖池,留下吟咏昆明池的传世之作,元行恭在《秋游昆明池诗》写道:旅客伤羁远,樽酒慰登临。池鲸隐旧石,岸菊聚新金。阵低云色近,行高雁影深。欹荷泻圆露,卧柳横清阴。衣共秋风冷,心学古灰沈。还似无人处,幽兰入雅琴。杜甫在他着名《秋兴八首》中,专门写昆明池:“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由此可知汉唐时期昆明池的兴盛,但晚唐以后,昆明湖逐渐干涸。

新时期,陕西实施“引汉济渭”工程,拟利用昆明池低洼旧址,建设斗门水库,重现昔日昆明池盛景。因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此,当地七夕文化源远流长,故称作 “昆明池。七夕公园”。

公园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2017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主要景点有云汉广场、七夕湖、鹊桥、汉堤、荷花岛、泛鹢台、落霞坞等。

宽阔的云汉广场上,一艘宏大的战船矗立在广场中央,汉武大帝披风飞扬,手持宝剑,屹立在船头中央,威风凛凛,颇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气势。七夕湖波光粼粼,鹊桥水榭蜿蜒相连,几十只喜鹊栖立鹊桥之巅,默默地注视着成对结群的情侣游客,似乎在向人们悄悄地诉说牛郎织女相思相会的故事,祝愿人们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细长的荷花岛与鹊桥遥遥相望,现在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荷花岛上叶圆花红,映日连天,颇有点“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味道,微风吹来,花叶随风摇曳,像一张张笑脸,喜迎游客的到来……沿路还有几十座婚姻纪念习俗雕塑,雕刻精美,形态各异,从执子之手,一直延续钻石婚姻,祝福人们婚姻幸福美满。

目前“引汉济渭”工程还没有完工,待到汉水引到之日,昆明池将会更加秀丽,成为西安人民郊游的好去处。

三峡游记

10月3日一大早我们一家人乘车去宜昌游玩。过了五个小时,终于到了宜昌,我兴奋得像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上船,上船的人很多,弄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们坐的游轮叫“云锦”号,名字很美。到了船上,心慢慢的安静了下来。忽然只听“呜”的一声长鸣,吓得我一大跳,船渐渐开了,我们三天三峡之行开始了。

“云锦”轮沿江而上,在大小三峡,我们在船上观看两岸风景,看见一座座山,两岸的峡壁,如刀切斧劈般陡峭;滚滚的长江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平静如镜。悬崖上“长”有悬棺,崖壁上有时能看见猴子在玩耍。天时不时下着小雨,峰顶上云雾缭绕,“青蛙观天”、“犀牛望月”、“八戒拜观音”等景观若隐若现,我们如同身在仙境中,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之强大,造就如此美丽神奇风景。

船过奉节,遥望瞿塘峡口,看见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有一幢幢飞檐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这就是三峡的着名游览胜地白帝城。步入白帝城,参观了明良殿、武侯祠、观景亭、望江楼等建筑,还看了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的涂金塑像,对照10元人民币背面风景遥看了雨中的瞿塘峡夔门风光。

船到了九畹溪,我们下船了,远远望去那浮桥就像一条长长的水蛇静静地卧在水面上。我们走在浮桥上面摇摇晃晃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有的人吓得大叫,大山深处还有回音呢!随后我们又去观看了关于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精彩的文艺节目。

看完了节目,我们就坐上了“云锦”轮游轮回到了宜昌,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宜昌,回到了温暖的家中。

早春游记

文/占君武

久居一室之内,尝不知气候的更新。早上云气霞光,拥着绚烂的旭日,从外面照射进窗户,方惊异气候的变换。树上的鸟儿早早在树枝头欢快地啾鸣,仿佛在呼唤室内的人们早早地起床,赶快踏青去!挖野菜去!

荠菜,又叫野荠、地菜,米菜、野菜、雀雀菜、护生菜、鸡冀菜、枕头菜等,在我国南北各地都能见到。据有关研究证实,早春的荠菜最有营养,也最益健康,可谓百蔬之冠。难怪民间早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可见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

逢上周末,天气晴朗,全家人外出踏青,提着篮子,带上铲刀,牵着孩子,去田野间。只见路边、池塘边、田埂边的野菜一抹浅绿,在阳光的朗照下,越发显得青翠绿蔓。一路吟着辛弃疾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一路悠闲地采挖着三三两两的野菜。或扯、或挖、或铲,片刻之间就能挖好满满的一篮子。

采回家里的野菜,去掉根,用清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焯软,放在锅里清炒,放上盐,拌上辣椒、陈醋、蒜、姜等作料,盛在瓷盘里,青翠欲滴,令人垂涎,吃起来满嘴的清香。还有一种吃法,剁成小碎末,再伴上肉馅儿,包荠菜水饺。

三月的野外,亘古不变的美景,让人在春光下流连忘返。那酸酸甜甜的,带着泥土气息的野菜,让人久久的回味。

武侯祠游记

文/沈梓嘉

小时候背过杜甫的《八阵图》,长大后读了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使我成了一代名相诸葛亮的铁杆粉丝。他的智慧、品格深深地感染了我。今年夏天,我有幸来到成都,参观诸葛亮的祠庙——武侯祠。

走进大门,我诧异得有点恍惚:武侯祠不是祭祀诸葛亮的吗?可我看到的却是“汉昭烈庙”——一座祭祀刘备的祠庙。听导游介绍,原来古人遵照礼制,尊崇先主而后臣,后殿才是诸葛亮殿。进入汉昭烈庙正殿中,一眼就看见刘备和他的孙子刘堪的塑像。

来到后殿,殿门前还有几棵古柏,高大而又肃穆,永远守护着孔明祠庙,保护着西蜀的子民,令人肃然起敬。再行几步,才看到武侯祠的真正所在——忠武侯殿。大门后的两侧是爱国将军岳飞亲笔书写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殿前有个三足青铜大鼎,诸葛亮一生谨慎,做事稳当,而鼎的寓意就是稳稳当当。三足也象征着三足鼎立,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三足鼎立是成就诸葛亮的华章,但却也成了他失落的归宿。恰似来到武侯殿前,看到那副着名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殿中的诸葛亮端坐在椅子上,手执羽扇,眼中透出一种不可言喻的、充满自信与理想的光,似乎是在考虑如何抵抗魏军,或是在考虑如何治理国家。

这次武侯祠之行,让我更加认清了历史,更加认识了《三国演义》、《三国志》中诸葛亮忠君爱国的品质,外宽内严、爱民如子的治国方式,更在我的人生中树立起了一个楷模——要向诸葛亮学习,只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怀,才能养成优秀的品德,真正成为有用之才,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灵泉村游记

文/文俊

也许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缘故,对农村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浓厚的感情,因此,多次参加华商网组织的乡村游活动。本周末,雪豹户外组织到合阳灵泉村参观,欣然报名参加。

灵泉村位于合阳县城十几公里的黄河西塬,其村名来源于村东南一眼甘泉,治病非常灵验。如今,甘泉已经见不到了,只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灵泉村旅游的招牌是古村落、古建筑群。据说灵泉村有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这里已形成村落,至唐初村落已有一定规模。明初,党氏家族从山西移民来灵泉村后,发展商业,招财致富,置地建房,逐步形成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从西安匆匆赶到了灵泉村。下车伊始,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城门和高大、沧桑的城墙,让人即刻感受到了村子的悠久历史,令人肃然起敬。

步入城门,漫步在斜斜拐拐的村道,慢慢品赏着古与今的碰撞,破败与豪华的交替。如今的村子已经没有我们小时候那种鸡鸣狗叫,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了,更多的是一种寂静,偶尔碰到几个人,大多也是中老年人,很少见到娃娃了。如此景象,心里还是有种淡淡的忧伤,似乎没有找到心底久存的过去乡愁。好在片片古老建筑,凝聚了自己的心思,切身感受到关中文化与智慧,她虽然没有江南古镇的灵巧与隽秀,也没有山西古落的高墙大院,她更多的是古朴内敛,安稳平和,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正如城门上写着的“人心安绪”四个大字一样,追求的是心灵安慰,平安幸福。

村落中传统院落随处可见,门楼木雕、砖雕、石雕相间而存,抱鼓石、栓马桩零落其间,有一家门楼,砖刻了一幅门联:“凿井耕田,忘帝力于何有?出作入息,安晋分之本然”,文采斐然。整个村子,到处呈现灵泉村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不枉此行。城门旁边,还有一个磨面房,还有许多村民来磨面蒸馍,每斤小麦收加工费1分钱,应该还算便宜吧。

在感受到文化与艺术的同时,也对古老文化的流逝有一种深深忧虑。村子有的老建筑破败不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逐步消失,成为一种历史记忆,新的建筑高大漂亮,模式一致,将古建筑肢解的支离破碎。古建筑的保护,新建筑的开发,既需要观念的新颖,筹划的整体,又需要有急迫意识,宜早不宜迟。

常阴沙花海游记

文/查云涵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春天,还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我惬意地享受着春风的洗礼,凉凉的、柔柔的,十分享受。在这个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季节里,不出去游玩怎么能行呢?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看油菜花。

还没进大门,就闻到一股清香。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一看,原来是油菜花!只见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映入了我的眼帘,那油菜花高低起伏。一阵春风吹过,美丽的油菜花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弯腰触地,时而左右摇摆,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在尽情地跳舞嬉戏。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像是一个个好客的主人似的,把我们请进了它的家中。

到了花海里面,我开心地左看看、右看看,感觉仿佛身临仙境般的舒服。抬头仰望天空,天是碧蓝的,蓝得心醉;云是雪白的,白得轻柔。一眼望去无边无际,仿佛这油菜花是一直延伸到天边的。细看这些油菜花,有的含苞欲放,像是个穿着黄裙子的羞涩的小姑娘;有的微微开放,像是个俏皮的小女孩咧开了嘴开心地笑了;有的完全开放,像是个可爱的少女正在开心地跳着华尔兹。粗看这些油菜花,仿佛是一张张笑脸,绽放的笑容驱散了人们所有的烦心事。

渐渐地,渐渐地,天色变黑了。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迎着春风回到了车上。一路上,我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仿佛要把所有的空气都吸纳到肚子里,让这次美好的旅行,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

鸿门宴遗址游记

文/文俊

做了这么多旅游攻略,很少像“鸿门宴”“功课”一样,做着做着反而动摇了游览的决心,有点想打 “退堂鼓”。

浏览网上对鸿门宴遗址的评价,意见很不一致,不推荐的还占了多数,这让我犹豫不决,毕竟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值不值得去?纠结来纠结去,最终还是宗亲观念和历史情节占了上风,感觉在西安住着,这么重要的历史遗址不去看看,终究惦记,并且这里也是刘家祖先改变命运、改写历史的重要古地,应该去瞻仰拜视一下。于是,周末早晨,早早起床,驱车直奔临潼新丰镇鸿门堡村。

到了鸿门宴博物馆,第一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需要购买30块钱的门票,但停车免费,讲解免费,工作人员也比较热情,让人心情愉悦。博物馆面积不是很大,大概1个小时左右就能参观完毕,主要参观景点有两处遗址:宴会遗址和汉代厕所遗址;有三个展厅,展示了当年的历史风云。看完之后,并不像有的网友所说的不堪目睹,还是很有文味,特别是听了美女讲解,增长了不少见识。

遗迹类景点与自然景观不同,它展现的往往不是趣味和悦目,而是内含的文化内核,要回味,要反思。因此,这样的景点,需要看介绍、听讲解,走马观花有时会索然无味。有机会可以到博物馆参观,了解一下那段历史,不一定专程去,到兵马俑参观时 可顺便一看,博物馆距离兵马俑大概就是几公里的路程。

襄阳古城记游

文/刘凯

与好友结伴出游,当听说行程中有一站是襄阳古城时,顿时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已。

当车辆行经襄阳古城的北门,斑驳的城墙映入眼帘,这座古城也随之进入视野。

襄阳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在襄阳隆中躬耕求学10年,谋划了天下闻名的《草庐对》;一代名将白起、关羽、岳飞都曾经在襄阳城中鏖战。“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等传奇故事,在襄阳千古流传;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皮日休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在襄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襄阳古城是千年灵秀之地。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走进了古城,去亲身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脉动与魅力。

襄阳城地处汉水中游南岸,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史书记载,襄阳城自东汉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土城改为砖城。古城墙总长7300多米,城垣上有垛堞4000多个,城墙均高8.5米,宽5至15米。襄阳护城河平均宽180多米,最宽处达250米,是我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整个护城河宽阔幽静,碧波荡漾,犹如绿色长龙,护卫着襄阳古城。

城门上的“襄阳”二字,由明万历年间的知县万振孙题写。襄阳城与仲宣楼、钟鼓楼、襄阳护城河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古城的中心十字街处建有钟鼓楼,在南街设有谯楼,城内建筑相互呼应,构成一个完备的古代城池功能整体。“楼阁依山出,城高逼太空”,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城墙坚固,城高池深。

在襄阳古城荆州街,留存着荆州古治遗址。东汉时,献帝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其治所迁至襄阳,襄阳从此成为荆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变化,对襄阳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汉门是古城的标志。史书上对它的战略要津地位进行了定位:“汉沔津梁”“北门锁钥”。城楼建筑在拱券式城门洞上,城楼四柱三间,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为清代建筑。整个城楼具有北方建筑的稳重、浑厚之风,又兼具南方工艺的灵动、飞扬之气,而脊吻、饰件则多采用襄阳地方传统工艺。城台外有垛墙,内有女儿墙,台西侧有蹬城马道。城楼饱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令人为之赞叹。

古城中的仲宣楼,与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一起,被誉为“楚天四大名楼”。仲宣楼位于古城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此楼故名。仲宣楼为双层重檐歇山顶,分城墙、城台和主体楼几部分。楼高17米,楼内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

古城的东南有一个特殊的建筑:绿影壁,全部用青绿色石料刻砌而成。绿影壁是明襄王朱瞻墡襄阳王府内的照壁,均以汉白玉镶边,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四周边框精雕小龙64条,姿态各异。影壁造型庄重,雕刻华美,风格豪放,生动雄伟,是石刻中珍贵的艺术品之一。

这是一座魅力之城。凭山之峻,据江之险,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

黄龙岘游记

文/马浩

黄龙岘,被四围的山合拢着,曾属于江宁陆郎镇,后并入江宁街道。说到江宁街道,在此,我想有必要多插一嘴,外地人多误以为江宁街道就是江宁,其实,江宁区政府所在地在东山街道,一般意义上,去江宁指的是去东山。黄龙岘以茶蜚声,谈黄龙岘就绕不开茶。

不过,坐在黄龙岘的茶馆品茗,也只是偶尔说到茶。黄龙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它不大,也就依山的一条小街,亦是新修建的,窄街曲巷,寻常的建筑,质朴、实用,少花哨却不能说无匠心,建筑与景相合,无扭捏之态,让人感觉舒服,有种如归的感觉;说它不小,放眼一望,青山绿水,荡人心胸,条条柏油马路隐约在山林翠竹之间,见首不见尾,何其大哉!

黄龙岘,由于山岭合围,过去,乃穷乡僻壤之地,有比较才有识别。生活的美好与否,得有参照的,沉睡山中的黄龙岘,似乎是一觉醒来,一切都改变了模样。

坐在亭子里,与友闲聊,目光不时飘向远处。江南的美,美在山与水,有山必定有水,这是北方的山所无法比拟的。亭下,一湖清潭,潭边是一抹青山,山坡是层层梯田,梯田上是一畦畦茶园,茶园边是苍翠的毛竹,一望无际……街上,游人不是很多,三三两两的,悠然地闲逛着,东瞅瞅,西瞧瞧,拍拍照,说说笑笑的,山水因人而有了活力,人因醉于山水间有了精气神。

今天,是礼拜一,耳闻若是节假日、双休日,人流熙攘,山坡空地,都支着帐篷,蔚为壮观。我庆幸没有目睹如此场景,否则,怕是想在亭子里闲坐都成奢望,亦未可知。而今,人们生活压力大,杂事塞心,房子、车子、孩子……不攀不比,倒也能自得其乐,一旦攀比,心态便失衡,满腔怨气,不逃离片刻,真是要人命。于是乎,大家纷纷走出钢筋水泥的禁锢之地,放浪于山水之间,看山水,品香茗,半日偷闲,可化陈年心事。

既是游玩,就不能老是坐着,信步而行,不觉到了山间茶园,但见茶园里插满了黄纸片,不用说,也能猜出个其大概的用途,无非是为了粘虫之用,打听茶农,果然。这也算是黄龙岘茶园的一大特色了吧。有道是茶的好差,取决于天然的土壤、气候等环境,不过,亦取决于人,黄龙岘的茶,除了自然的条件而外,人为地不施化肥,不洒农药,加之独特的炒茶工艺,茶的品质自然上乘。

曾在许多地方看到过,挂着“陆郎茶庄”字样的店招,原来陆郎茶就是黄龙岘出产的。实话实说,我流连在茶园里,总觉得比饮茶感觉更妙,尤其,还有不远处的青翠的毛竹作为背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洽川湿地游记

文/文俊

《诗经》“关雎”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但把诗词跟洽川湿地联系起来,是近些年的事了。自从知晓了“关雎”源于洽川,多少次动了念想,想去洽川古地看一看,近距离地感受下《诗经》渚洲葱葱,雎鸠啭鸣,美女飘仙的优美意境,但多少次阴差阳错没有成行。恰巧华商网乡村游户外组织了处女泉、莘国水城参观活动,欣然报名参加。

夏日,一个天气不错的日子,我们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从西安来到了神往已久的洽川风景名胜区。进入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古人雕塑,左边女子优雅端庄,右边男子威猛倜傥,底座上写有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天作之合”,下车绕像一周,没有寻找到有关的简介,根据历史推测,应该是周文王和太姒。

穿过雕塑不久,就进入了处女泉景区。

据说,处女泉的名字来源于洽川古老的传说和民俗。洽川是周文王母亲太任的家乡,周文王经常置身于万顷芦荡之中,演卦诵诗,悠闲自在。一天,他突然发现有一绝色女子在仙气缭绕的泉水中嬉戏,真是美极了,文王被姑娘的美貌所折服,这姑娘便成了文王的妃子,她就是太姒。传说太姒姑娘经常来此泉沐浴,所以才出落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地也有一个风俗,凡姑娘出嫁前,都要来这里泉水沐浴,洗去满身的尘土和疲劳,迎接人生幸福美好的时刻,此泉由此得名“处女泉”。

如今的处女泉仍然存在,她好似一颗珍珠,镶嵌在碧绿的芦苇丛之中,晶莹剔透。不少游客在清澈的泉水中游泳嬉戏,不时传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古代太姒妃沐浴的泉池,如今成了劳动人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与处女泉簇拥的是万亩芦苇荡,曲曲折折的木制走廊在芦苇荡中迂回弯转,几叶小舟穿梭在弯曲的河流之中,清风不时飘来阵阵荷香,真是人间美景。“早知有洽川,何须下江南”。

走廊上建有不少的凉亭,供游客小憩,有的凉亭还专门安装了吊扇,用来驱散夏日的闷气,为游客送来清爽,景区管委会的细心,让游客感觉到非常舒心。

紧邻景区不远,还有一座几百亩的大型古建筑群,那就是“莘国水城”。

洽川古代为郃阳,其前身为有莘氏国。“莘国水城”就是借助莘国文化,引入水街概念,打造的一个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新开发景区。景区古色古香,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既具有江南的隽秀,又具有秦汉的雄壮,值得一看。

元谋土林游记

文/浮生未歇

沧桑,迷幻,神秘。粗犷,原始,真实。

慢行不必辨山路,曲折蜿蜒意自如。走过元谋土林处,微风染黄吾发须。这是我步入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土林的真实感悟!如是,所谓“土”的传统认识会让人瞬间颠覆。

土林,以物茂土林和浪巴铺土林最为壮观,绮丽沧桑的壮美地貌,不只是吸睛那么简单。一阵微风掠过,浑身漫漫黄土粉尘,“青山着意化为桥”闪念之间已是“黄土着意化为衣”!是不是不言而喻的体验何止让人叹为观止?

餐风饮露,沧海桑田。曾几何时,经过成千上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土林风貌,承载了大自然的奇妙,记录了这片神奇土地的莫测变幻,镂刻着岁月流淌的美丽痕迹和大自然自带的诡秘和奥妙。

美是上天雕刻的艺术品,给人无比的震撼和激动。

远看土林,形若森林,如笋如竹。

近观土林,如柱如墙,千奇百怪。

土林自成一体柱体的独特造型,形成了风姿绰约的奇观,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蔚为壮观,如痴如醉且流连忘归!

曲径通幽处,更有徜徉人。惊艳与土林邂逅相遇,感动于土林鬼斧神工,感动于眼前美丽画卷,感动于头条和您分享。

此情此景,无关岁月,无关永恒,如此真实,便是美好!

灯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大唐芙蓉园灯展游记

文/文俊

西安的春节,灯展似乎是一种标配。每至冬月,几大景区便紧锣密鼓地筹备灯会,人们也期盼着灯展开幕的日子。

我喜欢灯展,特别喜爱大唐芙蓉园的灯展,几乎每年都去游逛。去年,大唐芙蓉园“中国梦丝路情”新春灯会如期启动,我也在阴历小年这天饱尝了眼福。后来新冠疫情蔓延,许多人与灯展失之交臂,略有缺憾。

芙蓉园的灯展,自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是喜爱那种赏灯的环境。夜幕降临,花灯初上,各色彩灯绚丽多姿,与盛唐建筑交相辉映。亭台楼阁,流光溢彩,水上花灯,如梦如幻。行走其中,会有一种灯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诗情韵味。此时,若有几个唐装美女飘然而过,便会萌生时空错觉,恍惚回归大唐,置身于盛唐的上元佳节。这种感觉,怦然心动,会把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

今年的灯展,规模比往年小了一些,但灯组的设计制作依然气势恢宏,寓意深刻。御苑门外的“万狮如意”,狮态各异,栩栩如生,给人们带来了新春的祝福。芙蓉桥上的“龙凤呈祥”,造型优美,高大宏壮,仿佛庄告世人,我们无惧困苦,国人一心,定能龙腾凤舞,吉祥如意。其它的灯组,如“西安鼓乐”、“欢欣鼓舞”、“荷塘月色”等等,也都各具特色,精致唯美,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和浓浓的年味。

不少人扶老携幼,观赏灯展。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感受到了新春的气氛,也感慨我们的幸福和幸运。在全球新冠疫情依然肆虐的背景下,老百姓能够喜笑颜开,拖家带口游览景区,闲逛灯会,应该感谢新时代,感恩我们背后默默抗疫的英雄,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我们的轻松与喜悦。

谢谢英雄。

常宁宫游记

文/文俊

听说常宁宫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走进常宁宫是近几天的事。

常宁宫位于西安长安区南五公里的神禾塬畔,靠近渔鲍头村,交通便利,有公交车直达。环境静谧,是休闲静养的好去处。

景点不大,包含的历史文化因子很多,一个一个多小时就能览完的小院,竟有唐太宗李世民之母、蒋介石两代人和作家柳青等多重故事。

据说,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窦氏前往此地三观庙降香,遇劫匪逃到附近一小洞避难,劫匪一路寻来,眼看就要遇难,突然天空飞来一块巨石,砸死几名劫匪,匪徒胆战心惊,劫匪无人再敢靠前。危机时刻,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飞赶到,窦氏夫人转危为安。为感谢神力相助,太宗李世民谨遵母命在此建造寺庙,命名常宁宫。目前,隋唐遗迹已经不多,只有窦太后躲难得窑洞和一块灵感石,还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近代,胡宗南主政西北时,为方便蒋介石居住,在此为蒋介石建造了行宫,蒋介石、宋美龄曾三次来此居住。蒋家二代蒋纬国、石静宜的婚礼也在此举行,因此,这里也成为现代青年的浪漫心仪之地,经常有青年人来此婚纱拍摄、宴请宾客,我们去的当天还喜遇一对新人的婚礼。

参观蒋介石行宫时,记得去看一看“中正密洞”,那是胡宗南为蒋介石修建的秘密活动场所和逃生通道,千余米的密洞保存完好,蓄水池、卫生间、卧室、办公司、会议室一应俱全,值得一看。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常宁宫又增添了文人的基因,著名作家柳青曾在附近生活了十几年,写出了《皇甫村的三年》和《创业史》第一部、第二部。因此这个地方成为了“柳青精神教育基地”,有几个窑洞开辟了柳青事迹展览,看看很受教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柳青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

金丝峡游记

文/杨文科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不久南山与北山就要见面了,到现在两条山脉也没能见面,终了,我还是来到这个被称作为“大秦岭的封面”的商洛市商南县,到商洛自然是奔金丝大峡谷而来的。

大峡谷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在大秦岭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又好像被巨人用刃口如锯的大斧,在山脉上狠狠地劈了一刀,留下了一道弯弯曲曲的沟壑。站立在谷口,被山泉腌过的山风迎面袭来,清爽怡人,山外的暑热在这里被硬生生地拦了下来,身上的汗水瞬间被吓得无影无踪,衣背上只留下被洇湿的痕迹。

“金丝大峡谷”五个金色大字,闪耀在如擎天柱的门楣之上。进入大门,对面山峰的一面巨石上,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的“金丝峡”三个红色大字,淳朴自然,苍劲有力,格外醒目。刚进入谷口,地势平缓,大块鹅卵石铺就的通道引导着游客直入腹地。高大的灌木林形成无数个巨伞,遮挡住了炎炎烈日;清澈碧绿的流水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忽左忽右地跃动在道路的一侧,时不时地激起层层雪白的浪花。呼吸着来自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耳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和不知名的小鸟清脆的啁啾声,心中暗想,做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峡谷纵深十多公里,分别由白龙峡、黑龙峡、青龙峡、石燕寨和丹江源五大景区组成。人常说,秦岭之北有华山,秦岭之南金丝峡。金丝峡和华山皆因陡峭、险峻而著名。金丝峡不但谷深静幽,森林茂密,山势更是险峻异常,绝壁千仞,高耸入云,藤萝摇缀,瀑布迭出。最为奇特的是,在绝壁悬崖之上,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温带和亚热带稀有的植物。

白龙湖对面,是三面均为悬崖峭壁的石燕寨,只有北坡狭路一条,犹如华山上的苍龙岭,险要而俊美。传说中张三丰练武之地就在岭脊的最南端。两行空中索道犹如移动的空中楼阁,缓缓地攀援而上。索道右侧是须仰视的数百级台阶,犹如登天的直立梯子,隐没云端。

离开美丽的白龙湖继续前行,路边的两棵相依相扶的大树,竟然生长在无土无水的石头上,枝繁叶茂,顶天立地,傲然屹立在蓝天白云下,努力地展示着自己的那一片绿。看到我们的惊奇样,一旁的环卫工人自豪地对我们说,那是石生树。石生树?石头上生长的大树!不知是它的种子落到了石头的缝隙里,还是它的根系从地下逶迤而来,劈开了石头,这两棵毫不起眼的树,没有因为生存环境的艰难而放弃生长,贫瘠与恶劣的环境反而激发了它们努力、顽强生长的斗志。它们耐心地、一点一点地劈开那坚如钢铁的石头,在不可能生长植物的石头上诠释着生命的真谛。看了简介牌后才知道,其中有一棵是名贵的植物金钱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之一。

仿古栈道一直向深谷延伸而去。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瀑布,在峡谷内形成多个清幽碧澈的深潭,构成了令人神往的水世界。我暗想,峡谷的下面会不会是一条日夜湍流不息的江河,高耸入云的山峰竟然能矗立在河水之上岿然不动,实在是太神奇了。

峡谷的四周耸立着各种山峰,形状似兽、似物,姿态万千,憨态可掬;那一个个悬崖绝壁,气势雄伟,险峻异常。最神奇的就是在绝壁之间隐藏着成百上千个形态各异的溶洞,其中挂在离地近百米的金狮洞是最有名的。听说在这个占地近百亩的大溶洞里,有一尊威风凛凛的大石狮,镇守着金丝大峡谷,保佑着一方平安。

我们沿仿古栈道,攀爬绝壁直立,危岩耸天的大峡谷,最后终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登上了景区的终点站南门。回首十几公里长的大峡谷,青山叠翠,绿荫葱葱,盘旋的栈道,宛如喝醉了酒,摇晃在山峰与谷底之间;看着陡峭的悬崖绝壁,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从期间走出来的,一种成功感油然而生。

任市镇观音寺游记

文/贾载明

2008年6月28日上午,四川省委党校教授、文化学者孙和平先生到任市镇考察民风民族等历史文化,我和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李开文先生、任市镇管文化的谭副镇长和打金钱板的文化干事老李陪同。看了国家级文物“陶牌坊”,还参观了观音寺、江西庙。在观音寺消磨的时间尤其多。

观音寺距任市镇不过数里之遥,所在的村叫高桥坝。

任市镇上有江西庙,得人烟稠密,交通之利,观音寺相距如此之近,为何得以复兴发展?说明此地甚灵,有助长香火旺盛的历史渊源和山川异气。

这寺建于何时?女住持告诉我们:“那岩上记载有。”任市镇文化干事老李攀上数丈高的悬崖绝壁,依稀可见是“光绪24年”。但没有直接说是建成日期,而是记载的一次庙会盛况的日子,是不是建成后的“典礼”呢?

寺的新建虽然粗糙,文化含量低,但已初具规模。其功应归于那位女住持。女住持本姓杨,四川省达县人,来到观音寺经营近20年了。她不仅靠信众的施舍修成了一座一座寺堂,还亲手植树。原来荆棘荒草,现在绿树成阴。杨住持原来在达县的真佛山,受派遣到的这里。问她有子女吗?她回答:“有四个,自己因为患了全身冰凉、医生不治的怪病,无奈出家到真佛山。五年不吃饭,吃的是真佛山的柏树果子。”我问:是干了、黄了、裂开了口子那种果实吗?她回答:“不是,是没有成熟的青色果。”又问:冬天好象没有青色果呀?她说:“不啊,冬天也有。”我说:那东西很苦涩,太难吃了。她笑着说:“吃着很香。”吃了五年柏树青色果后,病慢慢好了。

这寺里如果隐藏着神秘和文化,我看离不开这女住持了。柏树之果实能活命,能治病,如此单调,比“独参汤”还厉害,岂不神奇!这个女住持,瘦小体弱,没有香客时茕茕孑立,形影相弔,但她却毅力非凡,创造了一番事业。是什么给了她的力量?是她在漫长的日子里与无因无名之疾病搏斗凝聚一点一点的精神,还是来源于她对佛家的信仰获得的动能?我看是兼而有之吧。

问她的丈夫再娶女人没有?她说:“没有,我们两个人双修,都断绝尘缘。”她丈夫对寺的贡献也很大,十多块公德碑都是她丈夫来雕刻的。一钻一钻,细细刻打,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和流淌了多少汗水。且都是无偿劳动。其情可嘉。

此寺除了女住持的身世神秘外,自然也赋予了另一个神秘:悬崖底有一清泉,汩汩不断。品之,甘冽醇爽,饮之,胜过“可乐”,犹神赐之水。我和李副主席将矿泉水倒掉,各装上满满一瓶“神水”,用来解渴清凉。更神者,泉水出口处旁靠绝壁矗立一石,状若莲瓶,上书三个大字:“净水瓶。”是天公特意造设装泉里的水吗?“净水瓶”旁,一棵年轻的黄桷树绿枝苍翠,呈扇形,紧依岩壁。泉水、水瓶、绿树三物相配,这景就更加值得玩味了。

而这棵年轻的黄桷树,也是那女住持栽的。

西游记

文/幸运的贝壳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西游记,相信每个朋友一听到西游记的歌曲或是声音,一定会让自己想到好多,西游记带给我们童年好多欢乐,也同样启发了我们的人生。人生不就是一场修行,行走在西游之路上,而我们怎能忘了西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西游情缘,我们朝拜的不只是圣洁的灵魂与信仰,而我们取回的真经以及佛法的真谛,还有西游人生的启迪与寓意也似乎也是一种领略的风景与风采,这一生感动自己,也成就他人。还好,我们一直在路上,寻觅与渴盼人生的真善美,终有一天我们可以来到心中的圣地,真正的修行是该习气,是从心上改掉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意,言,行。使自己的意,言,行逐渐靠近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佛是人通过修行达到智慧圆融的一种境界,不是让你去崇拜什么,而是让你的智慧觉悟。 在路上,并没有迷失本性,也没有安逸其生,记得初心。还好,我们一直在路上,怎能忘了西游?

随着年龄的增长,美好欢乐的童年杳然而去,而生活的重担渐渐加重,我们剩下的欢乐屈指可数,盛夏拾掇的也只是零星的缤纷记忆,而神秘而向往的话世界,童话乐园,一瞬间恍若梦幻,一瞬即支离破碎。怎么那么遥不可及,怎么那么望尘莫及,怎么幸福,美满的人生。自由,美妙的未来无法圆满也无法企及。那么就让这一切成为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成为一个梦幻的泡影,努力而难以触摸吗?怎么忘了童年天马行空的想象,封疆拓土,征战南北的愿望,怎么让星空不再那么空灵,星辰暗淡消融?怎么让心懵懂,萌动然后又生生夺取所有,不再萌动,不再鲜活。我始终在想为什么小时候,每个小孩都是那么与众不同,极富天赋,他们斑斓描绘他们的未来,好像他们的未来由他们自己主宰,而又是什么让他们几年,十年,二十年后,完全成为另外一种可能, 甚至成为年少时鄙视的对象。岁月荒芜了从前,背叛或者生生拆散,所有的成熟与执念,所谓的圆满,所谓的如愿,有什么值得追忆,又有什么如意?!一直认为什么改变了这些,而又为什么去让她痛苦的接受。怎么他们没有了当初的热情,为什么他们最后大都碌碌无为,鲜有成就呢?我不是世界的探索者,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思想者,而我只想拥有一颗敏感,鲜活的灵魂,让自己可以不再轻易地忘记。这才对得起自己,那么在茫茫无涯的天际,在长长人生长河里找到里你,也找到了自己的坐标,也找到了属于心中的模样,这样不也很好么?不是所有的人都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天马行空,愿意也可以成为自己的齐天大圣。有一天,那么我可以很自豪的和我的子孙讲起,我的人生从不虚度,我的梦想值得拥有。

西游,而有的人似乎没有了人生的激情,没有了理想,想想,这是多么的可怕。而这种恐慌,并没有随着心清而静下来,也没有随着心忙而动起来,反而有时候更加盲起来,各自打转着。还记得当年豪情云干的热血激情,还记得自己最初的梦想,还拥有做梦的勇气吗?还拥有一片赤忱慷慨的热忱,一心于天同齐的承担吗?心中还有美猴王,还有斗破苍穹,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吗?

每天活在欺骗里,活在自己的虚幻的梦影里,藏在生活的身袍后,哪些鲜为人知的情节,命运雕刻与风雨蚕食的塑像都很拙劣而卑劣,悲壮而悲情。生命的图腾毅然雄起,何不快意恩仇,披荆斩棘,开拓属于自己的路,拥有海阔天空。

我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少许伟大的事情上,那些存在的意义,也始终与幸福无缘,与自身无关。珍重来时的自己,珍 惜每一次的相遇。未知的旅途,怎么消遣迷茫的残念?

还记得心中的秘密花园吗?既然种下了花种,那就种出一片花海;既然让心开花,何不开的灿烂辉煌;既然许愿,何不还愿。一生当中,能有几次这样的爱与追求,一生当中能有几次的这样义无反顾,一天当中能有几次这样的百折不挠,一生当中能有几次的这样不求结果,不求退路,不求自己保全身心, 能有几次的这样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丹青在人间。

或许我们一直没有答案, 但是我们 怎能忘了西游?

人生的每段旅程,都将发现新的自己。

在路上,终将预见与遇见最美的自己。

只要心中有梦想,那么我们就在成功的来路上。

或许我们一直没有答案,但是我们怎能忘了西游?!!!

杨舍老街游记

文/徐洁洋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杨舍老街玩。

这是我第一次来杨舍老街,放眼望去,只觉得满大街都是人,好像这街上的东西都不要钱似的。我和妈妈东走走,西瞧瞧,来到一个戏台前,上面正在唱戏呢!可好看了,我本想挤上前去看看,无奈人实在太多,形成了一堵人墙,怎么钻也钻不进去。于是,我和妈妈转身走进一家店铺,发现里头也是人山人海的,人头攒动,好似一只只黑蚂蚁在晃动。

人多,是我对老街的第一印象。

在杨舍老街逛了一会儿,我又发现,这里任何一条通道的中间,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小车式的展览台,展览台上会摆放一些工艺品出售,有木雕、皮制品,还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展品。跟着妈妈又逛了一会儿,眼尖的我一下子就看到一家有些“奇怪”的店,里面有许许多多排柜子,中间一格一格的,像我的书柜一般,不知里头卖些什么?为了一探究竟,我拉着妈妈跟我一起去看一看。我俩一问店员,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是出租柜子的,只要你有商品,然后租一个柜子,把东西标上价格放进去,就可以卖了。

新颖,这是我对老街的第二印象。

我对杨舍老街的第三印象当然就是好玩了!这里有“蹦蹦床”、“投篮机”、“模拟飞车”等许多有趣的游戏项目。其中,我最爱玩的是“投篮机”,我一连玩了好几局,虽然几次的得分都不高,但我依然觉得很快乐。直到后面排起了长队,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杨舍老街,虽然人很多,但依然阻挡不了我对老街的喜爱!

龙泉河游记

文/者健玲

人人都说自己的家乡美,我们的家乡确实十分美,这里山清水秀,风景怡人。家乡最美之处要数龙泉河,龙泉河就像一块光彩夺目的宝石镶嵌在县城的西南方向,把家乡装点得像一幅绚丽多姿的风景画。

龙泉河的水最大的特点是清,这里的水或深或浅,或急或缓,或成潭或成瀑,都无一例外地清澈见底。往水里一看,水中的景物清晰可辨,碧绿的水草随着水波的流动翩翩起舞,不计其数的小鱼在水底快活地嬉戏,时而追逐打闹,时而游上游下,时而窃窃私语。

我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向沙滩奔去。沙滩上成千上百的小孩在沙滩上愉快的玩耍:有的在沙滩上做游戏,你追我,我追你,累地气喘吁吁,但是一张张红得像苹果的笑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有的在水边打水仗,用双手捧起晶莹的水珠,洒在自己形影不离的伙伴身上,虽然所有人的身上、头上、脚上或多或少都湿透了,但是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有的在沙滩上用沙子造出了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物体,让人看了联想无限……我们也受到了感染,加入了沙滩上玩耍的行列中。小明用小桶装沙子,造了一座城堡,小东用手在城堡的四周划了弯弯曲曲的围墙,小华还在围墙周围挖了一条长长的壕沟,我用小桶提来了清清的泉水倒在壕沟里,没想到水倒猛了,一下子就把建好的城堡冲倒了。同学们一看,全都捧腹大笑,快乐的笑声在美丽的龙泉河回荡……

美丽的龙泉河,我永远爱你!

灵泉村游记

文/文俊

也许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缘故,对农村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浓厚的感情,因此,多次参加华商网组织的乡村游活动。本周末,雪豹户外组织到合阳灵泉村参观,欣然报名参加。

灵泉村位于合阳县城十几公里的黄河西塬,其村名来源于村东南一眼甘泉,治病非常灵验。如今,甘泉已经见不到了,只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灵泉村旅游的招牌是古村落、古建筑群。据说灵泉村有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这里已形成村落,至唐初村落已有一定规模。明初,党氏家族从山西移民来灵泉村后,发展商业,招财致富,置地建房,逐步形成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从西安匆匆赶到了灵泉村。下车伊始,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城门和高大、沧桑的城墙,让人即刻感受到了村子的悠久历史,令人肃然起敬。

步入城门,漫步在斜斜拐拐的村道,慢慢品赏着古与今的碰撞,破败与豪华的交替。如今的村子已经没有我们小时候那种鸡鸣狗叫,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了,更多的是一种寂静,偶尔碰到几个人,大多也是中老年人,很少见到娃娃了。如此景象,心里还是有种淡淡的忧伤,似乎没有找到心底久存的过去乡愁。好在片片古老建筑,凝聚了自己的心思,切身感受到关中文化与智慧,她虽然没有江南古镇的灵巧与隽秀,也没有山西古落的高墙大院,她更多的是古朴内敛,安稳平和,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正如城门上写着的“人心安绪”四个大字一样,追求的是心灵安慰,平安幸福。

村落中传统院落随处可见,门楼木雕、砖雕、石雕相间而存,抱鼓石、栓马桩零落其间,有一家门楼,砖刻了一幅门联:“凿井耕田,忘帝力于何有?出作入息,安晋分之本然”,文采斐然。整个村子,到处呈现灵泉村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不枉此行。城门旁边,还有一个磨面房,还有许多村民来磨面蒸馍,每斤小麦收加工费1分钱,应该还算便宜吧。

在感受到文化与艺术的同时,也对古老文化的流逝有一种深深忧虑。村子有的老建筑破败不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逐步消失,成为一种历史记忆,新的建筑高大漂亮,模式一致,将古建筑肢解的支离破碎。古建筑的保护,新建筑的开发,既需要观念的新颖,筹划的整体,又需要有急迫意识,宜早不宜迟。

“泾渭分明”游记

文/文俊

小时候就知道成语“泾渭分明”的含义,也知晓它是源于陕西的一个自然景观,但一直没有踏访这一奇特景象。求学前的岁月,遥距陕西数千里,很难萌生亲历的心思,也缺少亲观的动力。后来,身融三秦大地,距离近了心却懒了,总感到这么近的距离有的是机会,等有机会了再去欣赏,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一直也没有等到亲临的机会。

前两天筹划周末休闲计划,无意中看到了泾渭分明的景点介绍,勾起了往日的宿债,随即前往。

“泾渭分明”在西安的高陵区,从南郊过去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景色观赏的角度,“泾渭分明”不是一个好去处,游憩美誉度不算很高,估计大多数游客历临河岸,既是休闲观景,更是寻找成语故事,了却心头萦绕多年的“泾渭分明”情节,起码我的心思是这样的。

站立在渭泾河岸,稍稍有点失望,涛涛的两河水,并没有清晰的分界线,不知是天气原因还是季节原因,泾渭分明并没有很分明,我吃力地寻找着,分辨不清。当地老乡告诉我,你可以登高试试。塬上远眺,隐隐约约看到了泾渭水的区别,泾河偏绿,渭河偏黄,泾清渭浊。

泾清渭浊是今天的观瞻,古代曾有变换。《诗经·邶风·谷风》记载“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与当今的表现是一致的,也是第一次对“泾渭分明”奇异景观进行文字记载。唐朝诗圣杜甫诗中曾多次提到泾渭水色,“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旅泊穷清渭,长吟忘浊泾",诗中呈现给我们的是泾浊渭清的景色,与《诗经》记载并不一致,可能那个时期是渭河清澈泾河混浊。到了清朝,陕西巡抚秦承恩专门对泾渭进行过考察,结论是"泾清渭浊"。由此可见,“泾渭分明”曾经经历过“泾清渭浊”和“浊泾清渭”多次转换。至于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转换,没有细究,估计与两河上游人类活动多寡有关联。

无论是“泾清渭浊”还是“浊泾清渭”,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景观,视觉感受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倒是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铭记、深思。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要是非分明,不能含含糊糊,黑白混淆。要清者自清,遇浊水而不溶,出污泥而不染,做到“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