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窗闻细韵

2010年08月10日来源: 网络文章经典散文

日前,读了枕边书的散文《听琴》。一次听琴的经历,撩拨着枕边书把自己所听到和感受到的一切形容出来。整篇散文以高度的艺术魅力感染着读者,从中感受到中国琴文化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枕边书携友在城中饮马桥“沧浪琴苑”里,聆听古琴家王利建先生抚琴《流水》。这里虽然不见山野田川,但一样可以“静窗闻细韵”,当琴声悠然而起,“便闻水滴,涓流,小溪,接着碧波,激流,瀑布之声”……原来,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古琴的审美真的是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的。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难怪唐代诗人刘长卿发出如此感喟:“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听琴》的音美,作者的笔妙。自古以来,琴就是儒者的最爱,道者也喜爱琴那清静洒脱的韵味,就连佛教僧人,也同样喜欢自琴中领悟空灵大智。他们往往借琴以完美自我的人格,修养身心,体悟大道。作者把广博的知识诉诸笔端,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在对一次听琴的描写当中,纵横开阖、挥洒自如。一篇短短的散文,涉及到了中外古今、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的知识,由听古琴家王利建先生抚琴《流水》,联想起古人钟子期的赞叹;由被视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四艺”,联想起《诗经》中,有很多古琴的吟咏;再由孔子酷爱弹琴,联想起战国时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等……而且引用了许多的诗词歌赋,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 “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这种写法,不仅使语言简练,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深度和文化的情趣,让读者也联想深远。

“我欣赏笛子的《水乡船歌》,我流连二胡的《江南春色》,我沉醉琵琶的《阳春白雪》,然而对古琴《流水》,我始终是更多的倾慕。说来不敢相信,有个外国人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来教我们怎么去欣赏古琴,认识古琴。这本书就叫《古琴的故事》,作者为林西莉,是一位瑞典人。读之,我不禁长叹:‘如何不听琴,怎能不汗颜'”!这段文字,显示了作者对各种琴的熟稔,也使散文情趣盎然,每一句话中都包含着知识的容量。读枕边书的散文,不仅有美的享受,更能从中受到美的启示。

文章融诗、思、史、时于一,却不拘一格,流思婉转。先是听琴,再是思琴,继而叹琴……作者是以自己的情感和体悟为主线,将所见、所思、所悟、所说尽收笔下,纵使千头万绪,各种意象纷至沓来,却能将其归并梳理成流畅的思想流程灌注而下。文笔精当、洗练,深深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之中。

读完《听琴》,满口余香,意犹未尽,遂以一小诗留评于《听琴》:

诸葛巧设空城计,伯牙弹琴遇知音;

相如一曲凤求凰,惹得世人唱到今。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