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叫作家乡

2010年09月01日来源: 网络文章原创文章

今年假期本打算回到成都后,和小姨一家子人连同外公一同开车回陕北一趟。我对这一趟的旅程在很早之前就充满了期待,不仅因为那里有我喜爱的城市西安,更因为终于能见到儿时外公口中一遍一遍描述的栽满了枣子树的故乡而雀跃。

小时候和外公住在成都的市科委宿舍时,午后阳光射进屋子里,我趴在凉席上午睡,外公就坐在旁边扇着大蒲扇开始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记得十分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七口窑洞的冬暖夏凉,一个夏夜如厕时遇见大灰狼的故事,以及家里那条忠心耿耿的老黄狗。外公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衰退,唯独对于儿时家乡的记忆依旧清晰如故。然而这趟行程因为外婆的身体不适搁浅了,外公对小姨说,算了,这辈子就不回去了吧。

就这样想起一首歌儿里的一句歌词:到不了的叫作远方,回不去的叫作家乡。

有的人因为战争与亲人永隔一江水,有的人因为在年轻时义无反顾的奔赴海外再未回来,有的人因为长期的迁移也似乎失去了回去的意义。而不管是哪一种人,他们的身上都始终带着一股乡愁。记得初中课本里有一首叫乡愁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就觉得这首诗实在没什么啊,读的再有感情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可是长大后,当我自己离开成都到深圳上学,再回到成都念大学,别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总要语塞一阵子。那么,我究竟属于成都还是属于深圳。而不管是哪一座城市,每一次到飞机场要进行短暂离别时都使我感到深深的不舍得。深圳的璀璨夜景,或是成都的街头巷尾,你要我说更爱哪一个,真的可以堵住我的嘴好一会儿。

那么,外公的心情比上我大概是要复杂个数十倍了。

外公年轻的时候到延安当兵,后来经历了饥荒,动乱,还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意气风发的时候在成都邂逅了外婆,从此扎根于此,偶尔会和家里的兄弟姐妹通个电话,而回到家乡是再没有过的事情。外公在成都待了50多年,对于四川话已是完全熟悉的掌握,只是从口中说出来的永远是一口地道的“陕普”,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全国通行的话,可厉害了。

外公不能吃辣椒,喜欢吃面食,受他的影响我从小就爱吃拌汤(一种北方面食),他的身体里种植着的始终是一个北方男人的树根,是无论在其他地方多少年都改变不了的东西。我想在岁月如歌的多年过去后,在离家乡有几千公里的远方,唯有这个,是我们和家乡永远的牵绊。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