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风

作者: 张英栋2016年12月14日来源: 张家口日报情感散文

故乡是人生的根,不论你走的多远,飞的多高,故乡总有你许多扯不断的情丝,挥不去的情结;总有许多让你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事情。

我的故乡在冀北坝上高原,从我记事起故乡就给我留下了爱刮风的深刻影像。“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大黄风,夏日刮凉风,秋天风嗖嗖,冬季白毛风。”故乡的风大,有时大得出奇,大的让人揪心,大的让人难以承受。当地有民谣曰:“一年四季刮大风,天昏地暗路难行,春天刮出山药籽,秋天刮出犁底层。”于是,有的人对不爱劳动懒汉说,什么也不想干等着喝“西北风”吧。“西北风”成了贫穷的代名词。过去故乡刮大风时风中带沙,沙中裹石,有风就有沙,风起沙来。有时刮得天昏地暗。有民谣形容到:“一年尽刮风,沙来半腿深;白天点着灯,黑夜沙埋门。”在当地流行了上百年的二人台戏曲里,相恋的男青年对女青年出门时都要叮嘱说,“小心大风吹了你的毛眼眼,风沙打了你的圆脸脸。”可见大风刮得厉害吧。过去,在故乡长大的儿女,脸颊都是红色的。那是大风给的馈赠,是故乡的印记。

风沙给故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灾害。可是故乡的人们从来没有向风沙屈服过,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风沙肆虐的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带领故乡的儿女先后多次开展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以改善生态环境,以减少风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侵害。近年来的“一退双还”工程,种草种树,更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后人的大型生态工程。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以及几代人的奋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故乡的地变绿了,风变轻了,气候变暖了。

人们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大风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灾害,但它也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化害为利,用风力发电。从全国第一个“百万级千瓦风电基地”的建成,到每年能向京津大城市输送上亿度电力,让家乡人因为有“风”感到骄傲。过去家乡人走路总爱双手裹着上衣弓着腰,生怕大风吹;现在家乡人走路多是敞开怀,挺起胸尽情地让大风吹。过去说“喝西北风吧”是指穷得没有吃的贬义词,现在家乡的人真的喝上了西北风。“西北风”成了当地的资源优势,风电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变了,人们的思想变了,观念变了,故乡的面貌变了。过去是满目的荒山秃岭,现在是风塔林立,绿树成林;过去是穷乡僻壤,人烟稀少,现在是旅游胜地,游人如织。一个风遂人愿,林密草旺,天蓝水清,景色秀美的坝上高原正在逐渐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昔日的风沙民谣也一定会重新改写的。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