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精选
必读社 > 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碎片之思

作者: 王继兴2021/05/24现代散文

钧瓷以其贵、神、奇、妙四大特点,在诸类瓷器中至享尊贵,故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古代,钧瓷基本上皆为贡品;今天,仍屡屡被选为馈赠国际友人乃至国家元首的国礼。论其市价,不说价值连城,也往往高得惊人!

在神垕采风,我几次伫立在烧制钧瓷的窑前,看窑膛里装满釉胎,窑口边堆柴如山,想象“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时的盛况,该是何等的惊艳、何等的惊人、何等的惊喜!

“烧一窑,需多少木柴?”我问师傅。

“上等木柴,约需十吨。”师傅答。

我大为惊讶:“啊!十吨?”师傅点点头。

我念及十吨上等木柴的代价,又问:“一般说,精品率是多少呢?”

师傅微微摇头,略有沉重地沉吟:“从来不好讲成品率,更不好讲精品率。因为钧瓷的釉色属于窑变,而影响窑变的因素太多!不讲胎质和造型,不讲胎釉的原料和配比,不讲釉料的加工工艺和施釉工艺,单是烧成工艺,就十分复杂。装窑时钧瓷摆放窑位的不同、装窑产品的稠密与稀少、烧窑时所用燃料质量的优劣、还原气氛的轻重、止火温度的高低、烧成时间的长短、冷却速度的快慢、天气冷热的变化等等,都会使钧瓷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即使是一点点窑灰的飘落,也可能致使一件神品化作废品。”

他的缓缓陈述,让我的心也缓缓沉重起来!

接着,师傅又道:“即使全程严密把关,点火熄火按时按点,如果像今天这样——”他指指窗外:“突然卷来意想不到的一阵风雨,也有全窑报废的可能!”他的语调不高,却让人惊心动魄!他接着说:“所以,烧一窑能挑出几件成品,烧几窑能挑出一件精品,也就喜出望外了!”

“钧瓷那么尊贵昂贵,即使是次品也很难得啊!”我颇可惜那十吨上等木柴。

“钧无次品!”师傅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堆满钧瓷碎片的池子告诉我:“凡未挑中的,当场一律砸碎!只有舍得,才能取得!”

噢!原来开窑时分,不光有“万彩”耀眼的惊艳和惊喜,还有锤声惊心的悲壮和悲怆!看着那些五彩的碎片,我的心灵被强烈地震撼了!

后来,我在一家家钧窑旁,都看到了这样的碎片池。面对这些钧瓷碎片,我顿生敬畏之情,直想跪地膜拜!因为那位师傅的话虽然简约,却像黑格尔讲的辩证法一样深刻,让我明白了:没有这些钧瓷碎片的被牺牲,便没有钧瓷尊贵的被咏传!其实,世上的事,诸如败与成、破与立、碎与全、毁与誉、舍与取……往往是相反相成、相辅相生的。

由钧瓷的碎片,我又想到了艺坛上“废纸三千”的故事。据传,王献之幼年随父亲学书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自己写得不错了,就写了个“大”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看,皱了皱眉,提笔在“大”字底下添了一点,变成了“太”字。王献之不懂,拿着去问母亲。母亲看后沉思良久,道:“吾儿废纸三千张,唯有一‘点’像羲之!”如此“废纸三千”,以及王羲之的“池水尽墨”、智永的“退笔成冢”、怀素的“芭蕉练字”等等典故,都旨在说明:必须功夫下得深,铁杵才能磨成针。

更感人的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毁画的故事。吴冠中享有“中国最贵画家”之誉。在“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上,吴冠中名列榜首,他当年公开拍卖作品的总成交额达3.7亿元。2011年,在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专场上,他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又拍出了1.3亿元的高价,再次刷新他个人作品拍卖的纪录。但是,吴冠中一生也上演了多次烧画事件。20世纪50年代,吴冠中创作了一组井冈山风景画,后来他感到不满意,便连续烧毁。1991年9月,他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也全部毁掉。在一般人看来,这太可惜了!而他坚持的理念则是只能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画到老,毁到老!”这就是现实中的吴冠中,他和历来的钧瓷人何其相似乃尔!

重温和回味这些故事,我有豁然开朗之感!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尽善尽美,何尝不是钧瓷人的精神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