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那一头

作者: 张静2016年07月25日情感散文

我们带着梦想走在来时的路,却时常忘记回头看看路的那一头,一双期待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你的背影。

“很多东西会消亡,而人类的情感是永恒的,越是艰难,越见力量!”

母亲是外乡人,每次回老家探亲,她得提前一个月准备要带的东西,平时留心那些口味独特的食品、布料舒适的衣裳、稀奇实用的生活用品等。每次出发前,她总是愉悦地把车的后备厢填得满满当当。

又是一个明媚春日,回老家的路上,母亲打开车窗,和煦的阳光滑过她的脸颊,就像光阴的触角悄悄绕过她粗糙发黄的指尖,轻轻抚过她银色的发丝。远山近无数次地迎来送往,默默见证着母亲执着身影的来来回回。“再有一个小时就能到家了,真快!这一晃,都30多年了!快啊,怎么能这么快呢!”她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30年前,母亲随着父亲来到这个陌生的小县城,离别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母亲怀抱着周岁的我,眼泪洇染了岁月的书签。母亲和我就在外婆的目送中开始了新的人生轨迹。

当年,母亲的工作每个月都有连续4天的休假,这冥冥中的安排正遂了她的愿。我无数次想象,年轻瘦弱的她如何一手拎着行李,一手抱着婴孩时的我,站在风霜雨的车站左顾右盼,焦急等待。在暑气熏蒸、气味怪异的车厢里,年轻的母亲如何抵御环境的恶劣。“不记得了,我都佩服那时的自己!”回家的路并不平坦,转乘不说,颠簸的4个多小时中,晕车恶心呕吐的症状一直伴随她在当年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可是,一次次,一月月,一年年,候车、追车、拦车、挤车,她都不得不以这样一种方式圆着她的家乡梦。有时候,她也风趣地说:“那些年,就差没坐三轮车了,小客车、大货车、吉普车,能搭的顺风车都坐遍了!”

这么频繁的奔波难道不是一种煎熬吗?但是,母亲从没说过苦,因为回家的路再艰辛,回家都是母亲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不回去看看,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每一次回到外婆的身边,母亲寸步不离:梳着外婆的缕缕银丝,娴熟地帮她取下假牙套,清洗再戴上;帮她按摩只有巴掌大的三寸小脚。“你外公去世早,外婆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妹三人拉扯大,太不容易了!”

曾经没有电话、手机,没有网络、视频,亲人的相聚是看着日历、掰着指头、数着日子来实现的,而今无形的网,有形的路,对待亲人不该用有形的物质来粉饰漠然的温情。

路的那一头,是我们一辈子也走不出的人生起点,有一根牵扯你内心激情与悲悯的风筝线,也是你永远也回不去的远方。我们带着梦想走在来时的路,却时常忘记回头看看路的那一头,一双期待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你的背影。

迎着那目光奔跑,张开双臂去拥吻,伸出双手去抚摸,那布满老茧的手依然温润如初。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