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乡间皮影戏

作者: 封志良2017年04月26日来源: 衡阳日报情感散文

童年时代的农村文化活动确实少得可怜,能让我们欢呼雀跃的除了露天电影外,就是皮影戏了。那栩栩如生的小皮人,那白色幕布后的丝丝光亮,那别具一格的唱腔,不知点燃了我多少晶莹的梦想,也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乡间少年的精神食粮。在那个时代,小小年纪的我,每时每刻都渴望像那戏中的英雄一样,在舞台上演一出金戈铁马,侠骨柔肠。尽管无数年月过去了,但那种挥之不去的乡土味道还时常在我脑海中回环曲折,历久弥香。

皮影戏,又叫影子戏。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何时传入常宁,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据常宁老艺人介绍和从保存的皮影影型来推测,应为明清之际。在常宁关于皮影戏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当年汉武帝与一李姓妃子感情甚笃,李氏亡故后,思念成疾。于是,一个大臣献计:将李贵妃之像在白帐中映出。汉武帝见后,胸中忧郁得以解脱,病情痊愈。皮影戏便以此为发源。

最早知道乡间还有一个叫做皮影戏的事物时,我还略显幼稚、懵懂。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第一次跟着大人看皮影戏时我还不到十岁,那时候觉得台上的师傅唱得有点稀奇古怪,故事听起来又太过高深古老,倒是幕后那一跳一跳的小人儿还有些意思。也许是乡村生活实在贫乏的缘故,此后又多看了几回,我竟能从头看到尾。久而久之,那活灵活现的小皮人,在师傅们灵巧的手中变化出各种状态,那古老的故事在师傅们原汁原味的腔调中竟像有了生命力一般,打动了我的心,让我有些迷恋

后来,只要村子附近有皮影戏开场,我每场不落,都看得聚精会神。皮影戏内容多以《薛仁贵征东、征西》《薛刚反唐》《罗通扫北》《五虎平南》《杨家将》等唐宋时期的戏为主。此外,也有明清时期的《正德皇帝游江南》《乾隆皇帝游江南》《万花楼》等。皮影师傅在演出时会根据时间长短来安排本子的长度,似乎一些小本子戏更能得到群众的喜爱。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皮影戏见证了我的一段锦绣年华,给我的童年留存了丝丝缕缕的记忆,那点滴韵味经过时间的发酵和沉淀,到今天依然醇香悠扬。

常宁有句俗语:“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说的是旧社会的皮影师傅的地位低于医生和画匠。在我看来,他们虽是物质的穷人,却为精神的富翁。表演中,他们通过灵活的动作和真情的说唱,将戏里各色人物的哀怨悱恻和爱恨情仇表达得淋漓尽致。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几乎每位皮影师傅甚至能模仿多个人物的声音,其间双手还要不时挥舞着小皮人。起初,皮影戏主要体现古代的忠义仁和。后来,有人认为要是多一些缠绵的现代故事,或许更能吊起人的胃口。因此,师傅们也会根据需要编出一些现代戏。俚语方言,深蕴其中,一经演出,即获成功,被群众深深喜爱。

皮影戏班子一般由三人组成。在农闲时节,乡亲们逢上红白喜事都会请他们出场。他们一人托影,一人敲梆,一人配上二胡、锣鼓等乐器。唱大嗓的,粗狂豪放,声腔洪亮;唱小旦的,尖声嫩气,娇媚腻人;唱丑角的,油腔滑调、诙谐成趣。挥舞皮影,表演儿女情长,则悲切凄楚,情意绵绵;反映两军对垒,则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印象中,师傅多以“人老背驼,老落叶,茄子老了是包籽,大瓜老了挖瓜勺”作为开场白。现在想来,这句开场白既有趣,又富含深义。唱词也力求雅俗共赏,多为七字一句的,如“头戴金冠映日红,身披蟒袍自威风”,也有十字一句的,如“人言道包大人无私铁面,却为何也是个怕硬欺软”。

我的一个大姨父就是一个皮影师傅,他农忙时在家务农,其它时间则外出唱戏,挣点钱贴补家用。记得我很小的时候,附近村庄里面的人都叫他“门那哈”,他竟不生气,只是笑笑。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后来皮影戏看得多了,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道”。原来“门那哈”是皮影戏中结尾时一个拖得长长的腔调。群众给他这么一个外号,是对大姨父精彩表演的肯定,他也就欣然接受。那时候,皮影担子是吃饭的活儿,师傅们都视若珍宝,很少示人。有一次,我跑到后台去看,那用牛皮裁剪、雕刻出的各色人物、花鸟惟妙惟肖,简直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经不住诱惑,偷偷拿起来端详时,不小心把一个小皮人掉在了地上,幸亏没有摔坏,但也挨了大姨父好一顿骂。

时光轮回,沧海桑田。因为电视、电影和网络的出现,沐浴过唐宋元明清的烟雨,也见证过苦乐人生的皮影戏已走向没落,真让人有些惋惜。难道这样一种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就会永远地消失吗?我们还能透过它,找到当年纯粹而美好情感吗?我不知道。我现在希望的是,时光能倒流至童年时代,与父老乡亲们在一起,坐在村前的禾坪上美美地看一场精彩的皮影戏,那该有多好!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