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水码头

作者: 陈岳2017年06月23日来源: 郴州日报情感散文

人类文明进步在居住观念上的重要标识是:逐水而居。

对一个有江、有河的城市来说,码头是她的门窗和头面。若用人际关系打比方,这码头一定是这城市引为骄傲的至亲。

郴州城是个很小的山镇,却荣幸地拥有一条小河——郴江河,自然,河的两旁有许多繁忙的小码头。盐米码头在郴江河与燕泉河交汇处,临河石崖,突兀陡立,如刀削斧砍,笔直插进河床,实实是郴江河上难得的天然“深水港”。盐米码头起坡即登干城街,在当年郴城水码头中与牙石桥、六角亭等算是一等一的旺码头了。那时节大船载运货物都是从耒水逆流而上至郴县瓦窑坪码头(水路距郴二十七八华里),再驳到小船上一一分散到郴江河畔处处小码头。

现在再来讲当年盐米码头的繁华景象怕是很难讲得有形有色了,一些前人文章、书籍中记载的统计数字,冰冷梆硬。但透过这些冷冷的数字仍能大致估想得出它的基本轮廓。很长时间,靠这个码头上下货物的牙行(经营批发货物的商号)有三四十家,码头装卸工有六七十人。装卸工们一般分两帮、三帮,帮派界线划得清清楚楚,各安其份。这帮那派抢夺码头控制权打架的日子也是有的,各帮的脑壳都有打烂了的,各帮的血流出来都是红的,算了,不打了,遇上扯不拢的事进茶馆请来“明白人”居中吃“讲茶”。一边吃讲茶,一边你退一步我退一步,扯不拢的事就扯拢了,比开脑壳出血划算些。这样一来,码头相对安宁了。像盐米码头这样规模的码头就不只单单走货了,时不时有三、五客人租条船连行李一起从瓦窑坪码头上、盐米码头下或从盐米码头上、瓦窑坪码头下,接驳小船进城或接驳大船北上远行。

说到“小船载客”,还听到一个故事:说某客从株洲来郴访友,耍了几天,要返回老家,主人为其租了条小船到瓦窑坪换大船出耒水入湘江。主人和客人牵手相送,依依不舍,送别的话一直说到码头边边。客人在盐米码头刚登上船,回头看送行的主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其实只要等上半刻钟、一刻钟,小船就会开行的。这让初来乍访的客人很不解:明明是很热情很实诚的朋友嘛,怎么这几分钟就等不及了哩!“挥手从兹去”,也容客人挥挥手表个谢意嘛!

小船带着遗憾和疑惑,离开曾经牵系着浓酽友情的河岸,顺着郴江,缓缓北去,桨声欸乃似有怨艾。船行二里,客人忽闻高声呼喊,抬头远望,只见舟行前方横跨两岸的苏仙桥头,高高地站立着盛情送行的主人!主人正轻挥柳枝,款款呼唤:“一路顺风!再盼来访!”客人仰天作揖,迎风盈泪。郴人至情至义,借码头,借水,借桥,表露得淋漓尽致!

郴城在粤汉铁路全线贯通后即1936年始,各处码头渐次俱告歇业、停业了。

没有了码头,没有了那种迎来送往、搂金捞银的如水的舒畅,小城会作何感想!其心戚戚?其念悠悠?我们都无法代她回答。要讲嘛,两千多年雨风霜,世事沧桑,小城承载了太多的离合悲欢,现在要她为一个无疾而终的亲人常怀哀伤,为一处曾兴旺热闹终又寂无声息的商埠口岸永存凭吊,她不会。

不会,不是不屑,是不忍。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