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和月饼

作者: 刘绍义2018年01月23日来源: 潮州日报原创散文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有的是先有应节美食然后才有节日,有的是应节美食和节日同时出现,比如清明节、端午节等。但中秋节却是先有节日后有应节美食——月饼,而且其相差的距离还非常远,这在我国传统节日里,也算一个奇特的景观。

“中秋”一词,早在《周礼》中就已经出现:“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但中秋节的形成,是在唐朝初年,《唐书·太宗记》就已经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了,到了宋朝,中秋节已经开始盛行,明清时,就与元旦春节)齐名了,成了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月饼没有出现前,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就是赏月赏桂花赏乐曲,唐明皇还有一次八月十五游月宫的故事载于史册。

据《唐逸史》记载,有一年八月十五,道人罗公远陪奉唐明皇到皇宫御花园游玩赏月,唐明皇随口说道:“若能上得月宫游玩一次多好呀!”罗公远听罢,说:“万岁想游月宫,那不是什么难事呀。”说罢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把拐杖向空中掷去。只见拐杖划破长空,一直飞向月宫,在拐杖走过的地方,出现一条又宽又广的银色天桥,唐明皇和罗公远一同登桥,真的游了一趟琼楼玉宇、富丽堂皇的月宫。

当然,这只是唐明皇做的一个梦。不过,梦中游月宫听到的音乐,唐明皇却铭记在心,根据那个曲调,经过整理加工,唐明皇写出了一首著名的曲子,这就是白居易《长恨歌》中提到的那首《霓裳羽衣曲》。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在唐人小说中多有记载,无论是《神仙感遇传》,还是《仙传拾遗》,尽管有的书中写得不是罗公远,而是变成了张果老或者法师叶法善了,但唐明皇中秋赏月的主题没有更改没有变,从这一点看,唐朝确实已经有了中秋节的雏形。

中秋节娱乐,宋代要比唐代为盛。北宋太宗(976——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的中秋夜,富贵人家将花苑内的台榭装饰得花团锦簇,民间则三五成群争占酒楼和茶馆,欢度中秋良辰美景。不过,一直到南宋,大家的中秋节都是赏月赏桂花演奏乐曲,还没有食月饼的一丝迹象。

元朝统治时期,为了防止汉人造反,他们管束得非常严厉,甚至十户人家都有一个蒙古头目来监督,民间不准打造铁质武器,连厨房里的菜刀都是十户人家用一把。有一年中秋节前,泰州人张士诚暗中串联,把写着“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灭元纸条藏在月饼中互相传送,这就是月饼最初的传说。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应节食品,是在明朝形成的,明代万历时太监刘若愚在他的《酌中志》中说,八月十五“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也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到此为止,中秋节赏月赏桂花吃月饼的风气就已经完全形成了。

如今,人们欣赏着天空明净的月亮,闻着桂花散发出的阵阵幽静的清香,品着孩子们送来的带着敬意的月饼,让中秋节既有了家的味道,又有了团圆的芬芳。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的第二大节日,真的当之无愧。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