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终圆大学梦

作者: 钱建华2016年07月07日原创散文

家乡滩里村,有座近百年历史的天主教堂。在我幼时的记忆里,教堂的西侧是教会办的“女学堂”,东侧是早先的私办有源小学,解放后更改为公办的滩里小学。由于那时乡村学校稀少,所以滩里村方圆几里的农家子弟都慕名前来滩里小学读书。学校虽小,却有众多学生后来考上了不同的大学,成了端“铁饭碗”的“国家人员”。由此,在乡里乡亲中渐成了一个“读书有用,书包翻身”的共识氛围。当然我也并不例外,早在孩提时的心中就萌生了一个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今后能“吃公家饭”的大学梦。

然而,在那贫困落后的年代里心想往往难成。果真,我的大学梦自小学毕业那天起就被无情地破灭了。因为家境贫困,父母十分客观现实地要求我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所以我的大学梦因此无奈地成了几十年挥之不去的依恋与遗憾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青年,大都愿意去当兵。因为,部队是个大学校,可以锻炼人、培养人、成就人。于是不甘示弱的我心想“那大学上不了,就上此大学”。1972年冬季征兵,我通过积极报名、写决心书、政审、体检等必须的程序后,终于走进了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开始了整整4年的学政治、学军事、学做人的军旅生涯。我虽仅小学文化,但由于喜好写写划划、唱唱跳跳,因此得到了部队首长的关注、重视和培养,先后参加了连队和营里的通讯报道组;积极宣传强军思想和军人风采;参加了师组织的战士业余演出队,经常深入前沿哨所、小岛渔村慰问演出;帮助驻地中小学编排文艺节目。通过4年部队这所大学校里的学习培养,在一定意义上,我也算得上是一个“不是大学生的大学生”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回眸我退伍回乡后至今的40年,其实也是我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进一步学习、深造的40年。使我欣慰的是恰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于是我趁着好时光努力学习和实践社队办企业的发展,村级经济的壮大,解放思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奔向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富民强村工作,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文明建设等作出了一点应有的贡献。如果将部队大学与社会大学相比,前者为我夯实了成长的基础,后者使我学到了更加全面广泛的社会知识,共同的是均让我受益匪浅、受用终生。尽管如此,但我对人已花甲近黄昏,至今未圆大学梦仍耿耿于怀,深感遗憾。

2012年退休后,我有幸受聘于张家港市兴隆毛纺染整有限公司,协助该公司强化工会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工作。2015年初春,塘桥镇总工会组织部分村、企工会干部去浙江大学“充电”。一天上午,钱总经理问我:“愿意不愿意去浙江大学念书?”我嘴上回答:“60岁学打拳似乎不合时宜了。”其实心里却喜出望外,求之不得。“这下终于能圆我的大学梦了。”起程的那天午后,来自全镇的40位工会干部兴高采烈地乘坐一辆大巴车,驶向我们向往的浙江大学。大约历时3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的大巴车停在了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的大门口,浙江大学醒目的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时,车上来了位年轻漂亮的美女,“本人是你们这个学班的班主任”,接着她简单地介绍了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的概况,以及学员守则、须知和注意事项,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的前身为浙江农业大学,但见校区环境幽雅、道路宽畅、小桥流水、花木繁茂、河岸长廊、池边假山、教育设施一应俱全,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花园大学的美丽画卷。平生第一次走进大学,第一次坐在大学的教室;第一次聆听大学教授的讲课,第一次尝到了大学的新鲜;第一次感受到“大学生”的自豪。课间休息时,我经常从走廊的这头走到走廊的那头,在窗外领略教室里学子们孜孜不倦、如饥似渴的学习氛围。华灯初上,我经常会在校区里东走西逛,东张西望,为的是抓紧时间在短暂有限的学期里,尽享大学生活美好时光。

平心而论,其实为期一周的大学生活,虽然是蜻蜓点水名不副实,但所学到的知识是受用的,然而也是有限的,圆了我今生的大学梦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满足。借用一代伟人毛泽东寄予年轻人的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结业离校前夕,为了给将要考初中的外孙选购礼物,我在校区的超市里买了支印有浙江大学英文字的水笔,意在向外孙发出一个无声的信息:外公62岁上大学,这是那个年代留给我的无奈与遗憾,鞭策和激励外孙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千万要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加倍努力地掌握真才实学,在为实现自身大学梦、创业梦的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百年中国梦而致力奉献!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