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上女人会做鞋

作者: 余献琴2016年10月13日散文随笔

假定倒退几十年,你从沙上的埭上走过,肯定会见到许多大姑娘小媳妇在纺纱织布、做鞋、擀面,这几项是做女人的基本技能,要是做不好,会让人当笑话说,甚至相亲时也会跌低三分。你看她们三五成群,夏天在竹园里,冬天在向阳的山墙脚下,手里拿着鞋飞针走线,嘴里也不空闲,叽叽喳喳地传授技艺,交流各种新闻。

沙上手工鞋的式样很多,有单鞋、棉鞋、拖鞋,还有漂亮的童鞋、防水的钉鞋等等。手工鞋大多采用农村自己纺纱织成的土布,而且鞋底使用旧布、小块的零布,制作成本并不高,但制作工序比较繁琐,大致要经过剪裁底样、填制鞋底、扎鞋底、做鞋圈、绱鞋、楦鞋等多道工序。

做鞋子必须有鞋样。村妇姑娘们常常在一起纳鞋底,交流各种样子的鞋底,一般人家总有大大小小几十个鞋底鞋帮的纸样。做鞋底前,要做“包爿”,就是在蒲席两面用薄浆糊贴上纸或薄布,也有一面纸一面布的,然后压一下、晒干,就可以剪鞋底了。剪好底以后,再用旧布把它包起来,叫“抹底”,接着用新布条沿边(沿大底),然后就可以填布了。填布时,在包爿上(底面)垫上十二三层老土布。先用旧布、零碎布,最后用大一点的布垫在上面,垫好后用线定好,剪成和包爿同样大小,再垫上一层新布,这新布要比剪好的鞋底大一圈,因为在绕边时这层布要折边。

扎鞋底的鞋绳线都是“合”(音ge)的。鞋绳线要选上好的棉纱做在“芦管”上放在锅里煮,晾干后用六到八根纱在纺纱的摇车上合成一束纱。扎鞋底前就用这纱搓“鞋绳线”。搓鞋绳线的时候,往往把一束纱穿在门襻钮上往后拉,大约三米来长时剪断,然后一股一股搓,搓得差不多了,就把两个线头打上结,把结盘到门襻钮的地方再向相反方向搓,搓好后用湿布捋过去,鞋绳线就合好了。

在鞋底的上面(鞋里面)垫上一两层新布,就可以扎鞋底了。走线时,必须周围先扎一圈,再从正中间走,然后半边半边扎。扎鞋底时保持鞋底的清洁,走线用交叉方式,叫“配花”,线迹必须排列整齐,不应有扭曲现象,横竖间隔均匀,纳底时用力要适当,鞋底表面不能出现凹凸不平。

鞋底扎好,就可以做鞋圈(鞋帮)了。鞋圈要选好的布料,最起码的要用黑土布,考究一点的用直贡呢、灯芯绒等布。做时按鞋样剪好鞋片,至少有外层布和里层布,也有三层的。鞋片有软帮硬帮两种,软帮不用浆糊,这样的鞋子穿着舒适;硬帮的做起来利索一些,但要把两层布用浆糊粘合起来,压平粘牢,再晒干。棉鞋外面两层,一般是硬帮的,里面一般一层,中间加些棉絮。鞋子都需要沿口,沿口的沿条一般用深色,裁剪时讲究斜剪,大致和布幅的边呈四十五度角剪裁成半寸多宽的布条。做好鞋片后把后跟缝起来就是鞋圈了,一般缝好后摊开,再垫上一块布,左右再走上一次线,后跟的线要收紧,否则穿着时露线是很难看的。

绱鞋子就是用传统的方法绱鞋帮,这是很需要技术的。绱帮有两种绱法:暗绱和明绱。早期的鞋子常常暗绱,就是把鞋帮底边向里折成直角,从鞋子里面走针,这种绱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工,因为这种绱法鞋圈底边是不需要绲口布(沿条)的,缺点是鞋子的面梁不能长,稍长了一些,鞋尖部分就没有办法绱了。明绱就必须先把鞋圈绲好边,再把鞋圈的底边向外平按在鞋底上,在外面走针。现在的鞋子面梁往往比较长,通常也就采用明绱的方法。

以前做的鞋子常常要楦鞋。绱好的鞋子经过鞋楦来整形会显得非常饱满、美观。楦鞋常常由街上专门的楦鞋匠来完成。

相关文章

文学百科